|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 |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 |
民國九十年5月15日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生命學研究所 方劑介紹 照理說我們應該先講診斷,然後再來講用藥。時間實在不太夠,所以我們倒過來講,回過頭講診斷的時候,也許會有點幫助。記得前面我們講過,在治療的法則裡面,有汗、清、下、和、溫、補、消、開、固、澀,總共有十種。每一種我們大概選兩個方劑來作代表。其實,就算同一個「汗」法,就有辛溫、辛熱......各式各樣的解法。這個只是一個代表,這代表要做什麼呢?在瞭解一個方劑的結構,是一個系統的概念,而不是像打散彈一樣,隨便亂打一通,要去看它的結構性。看懂了它的結構性,就模仿這樣的方式,去看中藥的藥方,將來可以看懂所有的書。 以下就一個個方劑介紹過去。 荊防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是一個辛溫解表的方法,它適用在什麼情況之下呢?外感風寒。通常這外感風寒都是在交入秋分節氣以後,整個氣溫比較下降,由於外在氣溫的變化及不穩定,常常有一種流動性。這個流動性,就稱之為「風寒」。當然也可以稱之為風吹。由於氣溫下降所造成的症狀,叫做風寒。它的藥方組成有荊芥、防風,所以叫做「荊防」,以這兩味藥作為此方劑的代表。但不是每一個藥方都是以這種方式命名。 荊防敗毒散的用藥組成有:荊芥3、防風3、柴胡2、羌活2、獨活2、川芎1、枳殼2、桔梗2、前胡2、茯苓2、甘草1,共十一味藥。底下的數目字,都是以「錢」為單位,三錢、兩錢......。 其中,荊芥、防風是主要的兩味藥。其他的是互相搭配。我們可以看到,用得比較少的是川芎和甘草。因為川芎它行氣很強,所以通常不需太大的劑量,很少用到兩錢以上。 這個藥劑用在哪種症狀之下呢?我們把藥方和症狀作一個解剖,來分析這個方劑是如何建構的。我們分成幾類,第一個就是症狀,這個症狀就相當於系統學裡講的composements-組成成分。辨證就是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後面用藥是我們系統學裡面的控制。要學會從系統控制的角度去掌握它、應用它。 它的症狀有哪些呢?憎寒壯熱,憎寒就是很怕冷,壯熱就是體溫升高得很厲害,而且熱度持續不斷;頭項強痛,頭和脖子很硬;肢體痠疼、無汗。這個在中醫的辨證裡面,「憎寒」因受風寒;「熱」是因為裡面的溫度上去;「強痛」通常因為濕氣和水分循環不良,所以是濕邪。肢體痠疼也是濕邪。「無汗」是根本就沒有汗,表皮是封閉的,這叫做「束表」。所以,前述症狀的辨證是「風寒濕邪束表」。就是說,它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寒,而且這個寒是來去不定的;濕邪就是這個濕氣走不掉,該代謝的水分無法代謝,很少能從表皮代謝。無汗就是束表,所以有汗和無汗要分得很清楚。 再往下看,鼻塞聲音很重,鼻塞聲重,咳嗽有痰,這叫做肺氣失宣,就是肺氣的調節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叫做「失」。至於「宣」呢?前面我們有講過,因為肺的呼吸,可以影響所有微血管的循環,叫「肺朝百脈」。所以肺的呼吸,貫穿身體所有細微的循環,這個叫做「宣」,就是「宣暢」的意思。 因此,一個人聲音很重,是因為也有濕氣,也因為風寒束表,使得微血管阻抗變大。阻抗一變大,肺的負擔就加重。所以要發聲的時候,好似拖了個很沈重的負擔,聲音就很沈重。鼻塞當然是因為鼻黏膜本來就很脆弱,而且很容易變動。在血液循環不良、微血管循環又有壓力的時候,鼻黏膜就會腫大,鼻子就不通了。 水分循環不良,在肺裡面累積太多水分,一定會轉化為痰。原因何在?原因是我們呼吸,隨時都在代謝呼吸進來的物質。這些物質,許多都是帶靜電。帶有靜電的物質進到肺裡面,由於水分過多,它就會和水分結合,變成一個小小的電場。所以很多長條形的分子就會被它吸引過來,連成長長一條條的就是所謂的「痰」。從這一連串的反應可知,肺失去它原有宣暢的功能,才有上述的症狀。 所以,就辨證來說,我們不去看症狀細節,而是將所有的症狀綜合起來,上面那些症狀是「風寒濕邪束表」;下面的症狀就把它叫做「肺氣失宣」。它是由繁入簡,化繁為簡。有了這個以後,我們就開始以簡御繁了。就是說,既然它有風寒,有濕邪,肺氣也不夠宣暢,當然是由於上面這個原因,所以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有一個準則及先後順序。 第一,是打開表皮的障礙。用發汗的藥,去解這個表皮的問題;同時要把濕氣去掉、散這個風。「風」是不固定的,因為它在身上會跑來跑去。所以「發汗解表散風袪濕」這是它治療的準則。在這樣一個治療準則之下於是它就選擇藥物,能夠達到這個治療準則的藥物,當然不是只有一種,還有很多可以選擇,這就要看每一個人的經驗,對藥物的瞭解、體會、感覺到底有多深刻。 此方劑在「解表散寒」方面,用了荊芥、防風、柴胡。荊芥可以去掉血液循環中的風邪、寒邪,就是走血份;防風可以解氣分,它比較表皮嘛。你看看,這個藥物通常都是作用在表散,所以只要讓它走到上半身,須用柴胡,因柴胡有提升的作用,故可達平衡效果。藥物就是依據這些準則去選擇的。 羌活、獨活、川芎,可以散風袪濕,因為羌活、獨活基本上就是去濕的藥。羌活主上半身,獨活主下半身。當你全身的肢體都痠疼的時候,上下都要照顧到,所以羌活獨活同時用。如果只痛半身。就用其中一種。 這個藥物有了上下以後,還要全身一起調節,就用到川芎。川芎可以遍走全身的氣脈。川芎行氣的力量是非常強雄厚的,所以通常不能用多。川芎一用了以後,濕去掉,還行氣全身。 去濕、去寒已經達到目的以後,接下來要幫助已經受到壓抑、受連累的肺機能,看怎麼來抒解。這時用到枳殼、桔梗、前胡、茯苓、甘草等藥。枳殼有宣肺的作用,桔梗不只有宣肺的作用,它和柴胡同時扮演了提升的作用。這個藥裡面有時互相搭配,在提升藥裡,用了柴胡和桔梗以後,前面我們也說過,桔梗可以把所有的藥性都往上帶,牛膝是往下帶,另外還有一個藥叫前胡,是往下降的。它和柴胡是一搭一唱。柴胡是向上升,前胡往下降。為什麼要搭上前胡?主要原因是因為桔梗、柴胡二者全都往上升,又有川芎,這些都是屬於氣分的藥,所有的氣都往上升,會令人較為浮躁不安。因此它加了一味前胡往下帶。 在這裡面,有些地方水分是去得很快,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每一個細胞都能夠有一些水分,以適度滋潤,有時候就用到茯苓。茯苓並無特殊味道,它的藥很平和,可以淡滲,也就是它可以使得細胞膜的組織透水性比較好。用這個方式,氣調節了以後,還須細胞通透性好,故而用茯苓。 這麼一調,我們也很擔心把它調亂,所以就加一味甘草。甘草前面講過,它可通行十二經絡,而且藥性溫和,味甘不傷胃腸。但我以前也說過,甘草含類固醇,不能用多,頂多用到兩錢,多了受不了,太甜太膩。甘草通行十二經,具有調節全身臟腑的機制。所以,甘草又稱為「活佬」,就像和事佬一樣。 從藥方的結構可以看出,中醫在處理疾病的時候是化繁為簡、以簡御繁。所以藥方的結構要一層一層的探索過來。這裡面,首先是用荊芥、防風驅風寒;其次肺氣失宣是因為受到寒濕的影響,所以要附帶處理,這是君臣佐使裡面「佐」的藥性。 從這裡面去看,它每一環都蠻有結構的。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麼明顯的症狀,因為每個人身體的系統並不一樣,有些地方強,有些地方弱,因此有些地方表現不出那種症狀,有些地方又表現得很明顯。這時候,你就要把這些藥方作一些加減。 加減的方劑要靠我們自己臨床上的診斷來斟酌。懂得加減,就能靈活運用藥方。比如說,有些人的肌肉組織循環很好,水分就不太容易累積在那個地方,肌肉關節便不太有相同的現象。雖然有些症狀很相似,有些症狀卻沒有。這時候,可以把獨活去掉,因為他沒有什麼濕氣累積在那邊,你再把水分去掉,就會太乾。 其實作用的強弱,可以自己拿來嚐一嚐就知道了,看進到口腔裡面到底是什麼感覺,藥是一定要品嚐的。 也有一些寒濕進入到胃裡面,不僅僅肺受寒,已經跑到胃裡面去了。胸悶是本來就有,寒跑到胃裡面,還會有噁心的現象。這時候就要用到薑汁去把竹茹炒過。炒過之後它可以和胃,溫胃散寒,就不會有噁心的現象。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前述症狀都有,但咳得非常厲害,幾乎不間斷,連躺下來都不行。咳起來面紅耳赤,卻又怕冷、腰酸。這種叫做「表寒裡熱」,又叫做「寒包火」。外面是寒,裡面已經受風寒濕邪,處於一種發炎的狀態,這裡面就有火的感覺,故而稱為「寒包火」。這時不僅去表寒,還要照顧到裡面。 本來寒性的證要用熱性的藥,但因為裡面有火,獨活、川芎去掉,加一些寒涼的藥,如銀花、連翹、牛蒡子、板藍根、蘆根。這些都是清熱解毒的藥。但並不是說全部加進去喔!全加進去太寒了,它是有所選擇的,加兩個三個,看情形。當然你必須知道藥性,比如說板藍根是非常寒的藥。這時候我們是加連翹,我也很常加金銀花,因為金銀花在藥學裡面,它可以殺菌。所以加銀花、連翹、牛蒡子就夠了。如果還有一點點癢癢的感覺,還可再加蘆根。這是選擇性的,而不是它寫的就通通加進去。 這個叫「寒包火」。不過一定要判斷正確,如果弄錯了,以為他咳了很久、很虛,就給他補一點,就會使得症狀加重。這時要趕緊將藥方改一改,只要抓住了症狀,改了以後藥一喝下去,半個小時就完全好了。 也有些人天生體質不是那麼好,一有了風寒以後,身體和它搏鬥,沒多久就後繼無力,氣虛了。風濕寒邪就一直往裡面跑,不僅跑到胃裡,連腸子都跑進去了,叫「邪陷」。到這個時候,腸子的代謝功能就更差,水分吸收不良,便會下痢。這時候要給它一點力量,要加黨蔘,否則藥吃下去他會承受不了。因此要加黨蔘強化體力,提升免疫機能,所以他們有個術語,叫做「逆流挽舟」。這個藥要用對,也不能隨便用錯。如果他體格本來就很好,用錯了以後,反而會補到疾病的那邊。荊防敗毒散這個方劑,很常用也很好用,初春的時候還很冷,也很常用。 銀翹散 這也是很有名的方劑,我都是選擇大家熟悉的方劑。銀翹散是辛涼解表。你看看,剛才是辛溫解表。也就是前面那個症狀是受寒,這個症狀是受熱,表皮的代謝機能也受到影響。所以銀翹散適用在「外感風熱」。為什麼叫「風熱」?並不是吹風就是寒,這個是天氣已經比較暖和,常常整個體溫上升,身體就不舒服。我們衣服的調節啊,作息場所溫度調節啊......,不正常。比如說,窗子開得很大讓風吹一吹,這一吹,就把表皮的機能擾亂了 使得裡面的熱散不出來。因為熱才造成的影響,叫風熱。前面因寒而影響,叫風寒。這兩個是不一樣的。這時候,你會發現,一些熱氣透不出來,熱氣束得緊緊的,是一個機能上的擾亂,而非因為寒把它約束起來,這個是一種情況。還有另一種情況是發冷,但是體力太弱,發不出來,要發不發的,裡面也會熱。這時候,就要用辛涼解表。因為表皮在我們代謝、調節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表皮機能正常,大部分裡面也會很正常。 我們來看看銀翹散的藥方有幾個。連翹3、銀花5、苦桔梗2、薄荷1.5、竹葉3、生甘草1、荊芥穗2、淡豆豉2、牛蒡子3、鮮蘆根10。你看,都用苦的、生的、鮮的,好多這些辛涼的藥。這裡面,連翹用了三錢,銀花用了五錢,銀花很稀鬆的,五錢就一大包。桔梗除了有往上提升的效果之外,還有寒涼的作用。 這時候,因為它的表邪,它其實並沒有什麼濕氣,而是有很多的熱,因此不能把它的濕氣去掉,可是又必須解表。這時要用薄荷,便能達到這個作用。我們來看看整個藥方的結構。 你看看它的症狀是他會發汗,但是一下出,一下不太出,或是出一點點;風一吹又好像沒汗,或者有時是微微流汗,發汗無力。 「微惡風寒」,稍微有一點點怕寒,因為它只是輕微的約束表皮的循環,所以風吹的時候,更加重其症狀,不太舒服,叫「微惡」--有一點討厭風寒。 頭痛是因為約束導致循環不良,再加上熱氣往上衝,這時候血壓會稍微高一點,這些症狀在辨證上統稱為「風熱傷表」。如果是自己的話,也許可以自己診斷,別人的話就要花一點精神。你就是表皮有一點熱,和寒的情形不一樣。寒的好像全身一直冷到裡面去,而熱的會有頭痛的現象。 下面它有鼻塞、口渴、咽痛、咳嗽、苔薄白燥-舌胎因上火而有薄薄的一層,白白的、乾乾的;脈浮數-脈輕輕碰就可以感覺到它,數一數它的頻率,跳得比平常快。這在症狀的辨證裡面,就做「熱毒傷津,肺氣失宣」。口渴就是水分少,因為它裡面熱,水分被用完;鼻塞因為它傷表,影響到表皮的循環;咽痛,因為這些都是熱的現象;苔薄是因為它水分少,所以不厚;浮和數也是熱。會咳嗽還是以前的「肺氣失宣」。肺呼吸的機能不能夠宣達。 有了這樣的辨證以後,根據這個辨證來定治療的法則。因為它是熱-風熱,所以傷到表,要用辛散的藥,所以要用辛涼透表的藥。藥性要選擇涼性的、寒性的。裡面的熱要去清它,所以要「清熱解毒」。因為「熱」所造成的連鎖影響太多了,所以要清。 選擇藥物,這是人家既有的東西。銀花、連翹是「清熱解毒」,很常用,尤其是在我們亞熱帶地區,又潮濕、氣溫又高,很難保證你能適應得過來,所以常用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然後,薄荷、芥穗(荊芥穗)、豆豉都是有寒性的。荊芥穗可以透表;薄荷有些涼性,大家對它很熟悉,放在嘴巴是涼涼的,辛散。這和生薑的「散」是不一樣的。豆豉我很少用它。這三者是「辛涼宣散」。上面是解毒、減熱,下面是散。這就達到了「先涼後表」。 清熱,可是這裡面的熱有時候起伏不定,也不是非常非常的熱,只是它有一點點這些症狀,所以也不能用到很寒的藥,諸如板藍根啦、牛黃散,而是用蘆根,蘆根還有透表的作用;用竹葉,竹葉有通氣脈的作用。此二者除了清熱之外,還可以生津。「津」就是水分。有些東西吃下去,身上的組織好像受到它的影響,會自動分泌水分來調節。比如說酸梅,你一想到酸梅,嘴巴口水就出來了。蘆根你如果去嚐的話也是一樣。所以,有些東西會有生津的作用。 蘆根、竹葉除了生津之外,還可以除煩。因為水分太少了,太乾燥會引起煩躁,當它不是那麼的「燥」,比較潤的時候,「煩」就自動減低下來。一個人如果工作了一天沒有喝水,你會發現他有些不安。讓他水喝一喝以後,整個情緒就會比較安定下來。竹葉、蘆根都有通心脈的作用,可使心經較為順暢。這竹葉是藥用竹葉,而不是隨便的竹葉子。「熱」一定會傷津,清熱、辛散的時候,水分一定會往外散。因為藥性往外跑,水也會跟著往外跑,目的也是希望表皮帶謝機能正常,表皮會散掉很多水。結果這樣一散了以後,裡面的水會太少,所以用蘆根竹葉來補足一點水分,也可以把裡面的熱清掉。這是表裡兼顧的作法。 肺氣失宣要用苦桔梗,因為咽痛,用苦桔梗有消炎的作用。桔梗本身就有宣肺的作用,所以,苦桔梗是「宣肺利咽」。牛蒡子也是有去熱的作用。生甘草化痰。上述三味藥是宣肺、利咽、化痰。 我們看這個藥方的結構,它考量的大概是最主要的症狀解除後,其它的的症狀附帶地解一兩個。一般方劑大概都是這樣解,因為你要它同時解三五個主要症狀,這個藥方當然就會比較大。要掌握到那樣精密,除非經驗很充足,否則不容易做到。通常是解兩個最主要的症狀。 問:請問桔梗和苦桔梗一樣嗎? 答:不太一樣。有一些性質差不多就是了。原來桔梗的......你要查書啦,我現在也記不得每一味藥的性質。 銀翹散加減。銀翹散是很有名的藥方,隨便懂一點中藥的人大概都知道。如果你這個情況是在冬季發生-冬季也可能發生,因為氣候突然發生變化,發生外感風熱;或者是沒有汗,汗跑不出來。這時候你就要重用荊芥穗、薄荷,讓它透到表皮來。因為冬天如果不用這樣的話,這兩天熱,過幾天它又冷了,你用的藥劑量不夠,等到氣溫降低時就發不出來,還是沒有達到效果。所以荊芥、薄荷的量要多一點點。 如果是夏季,汗已經夠多了,不能發得太厲害,否則水分脫得太乾反而危險。所以把荊芥穗去掉,因為季節本身已經是一個幫助的力量。 問:請問荊芥和荊芥穗功效一樣嗎? 答:不大一樣。荊芥穗會往上升。這些都可以查書啦。 「兼感暑濕」-風熱之外如果還有感覺到暑濕,舌苔一定是膩的、滑溜溜的。而且脘悶。「脘」就是胃,胃悶悶的。若有這些現象,就要加藿香、佩蘭。你看看,都是加有香味的藥物,香可以醒脾胃。醒脾胃的意思就是讓它水分的循環快一點。所以,用藥用久了以後,就知道用什麼東西代表什麼作用,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認知。藿香、沙仁、木香......,好些東西都可以醒脾胃。 。如果你的症狀都在上半身,叫「風熱壅阻上焦」;「見頤腫咽痛」--兩腮腫大,咽痛。這時候要加馬勃、草河車、元蔘。草河車我沒用過,馬勃我用過,它是寒性藥物,可以消炎止痛。元蔘又叫玄蔘,「玄」就是黑。有去熱、去濕的作用。你看看,如果症狀在上半身的話,就加這個,還可以加一點黃耆。 如果熱盛、燒高、苔黃,即全身很熱、發燒,溫度很高;由於熱,所以舌苔有點黃,但表它的濕也有相當程度。這時候加石膏,石膏比較寒涼。 如果鼻衄(流鼻血),就要去荊芥穗、豆豉這兩味藥。因為這兩味藥都有往上行氣的作用。他已經流鼻血了,還教他氣往上衝,流得更厲害。荊芥穗、豆豉去掉,加鮮茅根、茜草根、梔子。讓它不要熱,因為流鼻血是熱性,然後氣不要往上提,就加鮮茅根。鮮茅根通常把血液往全身表皮方向引,不要老是集中在一個地方。茜草根我沒用過;梔子是調三焦經的藥物。 如果是小孩子發疹子的話,它也是熱。這時候要去掉豆豉,因為它已經發了。加紫草、蟬蛻,因為這些都是屬於清熱、涼血、透疹的藥。尤其是蟬蛻可以到表皮。這樣一加以後,在我的經驗裡面,很多症狀會明顯改善。很多人都說中藥比較慢,這句話已經相沿成習,可是我在想,中藥的藥性慢,唯一的可能就是用錯了,用錯了還有什麼話講?為什麼會用錯?因為中藥即使是單味藥,都十分複雜,掌握它的藥性不容易。第二,藥劑成方了以後,它的合效應也不易掌握。 所以,當你組成一個方劑的時候,有沒有完全掌握這個方劑的作用,決定了你這味藥在身上療效好與不好、快與慢。其實,你只要用對了,三分鐘脈象已經有變化,很多人大概都有這個感覺。我用儀器量,只要藥物對了,還沒有吃,只要放在身邊,透過電路將藥物信息帶進體內,立刻有反應。有些人敏感一點的,甚至覺得比較好了。 所以,其實不是快慢的問題,而是藥下得對不對、有沒有掌握得很穩定。當然中藥要掌握很穩定不容易。這每一個都要花很多精神去判斷。中醫的訓練有一個好處,當你越訓練、越有經驗以後,你看人就很準。這個準,是全面性的準。中醫這個訓練,在不知不覺中讓你有這個感覺。這個和物理學裡面的電路學很像,看一個composement,沒有這樣看的,再看看不出東西來,你一定要看整體。所以中醫的這個訓練很自然地就讓我們走到這個方向。它又很實用,你看多了以後,走到任何一個地方發現,大地上面到處都是藥材,你都可以用。 很多人以為這個東西很不科學,事實上大自然就是一個實驗室,你懂不懂在這個實驗室做實驗,是個人的問題。其實沒有所謂的不科學。 香薷散 香薷散在袪暑解表,用的也是發汗的方式。適用在夏秋季節,感冒、風寒束於肌表,暑濕內阻中焦。看起來和前面的風熱有點相似,事實上它是有相當的濕氣。你看它用的藥很簡單,三味藥:香薷2、白扁豆6、厚朴2。這個白扁豆用了六錢。因為有些用錢,有些用兩,我沒有符號去代表它,所以通通換算成錢。 症狀有哪些呢?身熱惡寒、無汗。這個無汗就是表皮的機能被束縛了。頭重頭痛。為什麼會重?因為濕,才會有重的感覺;因為熱,所以會有點痛。脈浮緊,脈跳的時候,好像沒有放得很鬆,如同弦繃緊一樣。正常的脈象是跳的時候很有力,放鬆的時候很鬆。可是它這個脈,鬆的時候也就是舒張壓的時候,好像沒有完全舒張,因為濕而沒有勁道,無法完全伸展,所以脈浮緊。這些症狀的辨證統稱「寒濕束表」。這個不太走動,是比較固定的,不是風寒。 這相當於是比較深入的症狀,所以腹痛,而且會吐瀉。吐是胃的機能受影響,要不然腸子受影響。有時會吐有時會瀉,或者是兩個都有。舌苔白膩,看看這舌苔,如果舌苔滑溜滑溜,那一定是濕氣,叫做「膩」。這是濕阻中焦,中焦就是肚臍到橫隔之間。因為濕氣會阻礙了中焦的滋養,脾胃的功能就不是很正常、不是很和諧,即脾胃失和。 這時候你第一個要袪暑解表,裡面的濕氣一定要去化它。化的時候難免擾亂它,要放一些東西去調和它。所以用了香薷,本身就是發汗解表、利濕袪邪的一個很好的藥。 厚朴是化濕和胃,它除了有去濕的作用之外,還可以調和腸胃的機能。這些其實都應去查一查,它選擇這些藥是基於什麼道理,不能全靠我講,我的記憶力絕對沒辦法像電腦一樣。 白扁豆可以消暑和脾,它和厚朴這兩味藥通常都是去脾胃的濕氣,又可以同時調節。如果吃飯吃下去悶悶的、不太消化,大概是濕氣;如果有一點噁心嘔吐的話,那就氣往上逆,就要用到枳實。如果沒有這些現象,那就是濕氣在中間,循環不好。所謂濕氣就是水分停滯,這時候這時候你就要用到厚朴。 你看看它就用這三味藥,每一味藥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然這裡面最主要的,有一味香薷,因為它發汗解表的力量很強,而且它本身還可以利濕。這濕氣一利之後,熱氣也跟著消掉。這是很重要的一味藥。有些藥物,一味就扮演很多的功能。還有一些藥是中性的藥,你常常要用到它,它有時候甚至要變成食物一樣。有時沒這個必要的時候,盡量少用有毒性的藥。畢竟我們的身體對於毒素的代謝,要做到很徹底,對它的瞭解並不夠。以上這是香薷散。 問:請問化濕和胃的「和」是什麼意思? 答:是「調和」的意思。 問:假如說胃很乾的話怎麼辦? 答:加生津止渴的藥物。比如說麥冬啦、蘆根啦......,你有這些問題都去查藥物。但是要查藥物之前,必須先想:如果乾,要用濕潤的藥,就是上一次說的潤燥的藥物。一查就知哪些可用。 當然,你這樣一查,查過了以後,你只是看書上怎麼寫,它的臨床上效用是什麼,這就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勇氣去試試。我是這樣一個個試過。比如說像這個厚朴,我就故意把它放多一點,看看對身體有沒有影響。發現它去濕去得好厲害,害我口乾舌燥,用別的東西才把它調回來。不過還好,這個藥基本上還不傷胃。有些藥我就不敢,像細辛、龍膽草這些,因為看到它是大寒、大補。還有巴豆,我根本就不敢去碰。當然我不敢拿別人做實驗,都是拿自己做實驗。 接下來,香薷散也可以加減,如果裡面的濕氣非常重,不是只有這麼一點點,那當然拉肚子拉得很厲害,根本沒有胃口。這時候要加陳皮、茯苓、半夏、藿香。半夏可以止嘔,有往下通暢的作用;藿香有醒脾胃的作用;茯苓有滲濕的作用。陳皮呢?為什麼要加陳皮?濕氣重,累積不順暢,所以加陳皮。 如果除了基本症狀之外,還會影響到心經,造成心煩。為什麼呢?因為脾胃屬土,脾胃機能受影響太厲害的時候,火生土,火是心,連心經都會受到擾亂。這個時會心煩,而且尿赤色。這時候要加硃砂六一散,這是另外一個方劑,又叫做「益元散」。這個去查一下就知到了。它可以寧心安神、除煩。 問:像現在五月份感冒,算是夏天還是春天? 答:要看症狀,而不是看月令,春夏秋冬只有四季,太簡單了。同一季節也可能有不同的症狀。 這已經換了一個。剛才是發汗的,現在是清熱。清氣分的熱、清血分的熱。我們來看清氣分的藥,叫「石膏知母湯」,原來的名字叫做「白虎湯」。 石膏知母湯 知母大家看過,知母很常用的。此方劑的藥物組成有生石膏10(一兩)、知母3、炙甘草1、粳米5。炙甘草就是用蜂蜜去炒過的甘草。生石膏,一般礦物的藥物,通常你在煎藥的時候,它不太容易溶解,所以劑量要大一點,故用到一兩。這個粳米用到五錢,是因為它要和胃,胃的空間很大,如果量太少,不太容易照顧到全部,所以用得稍多。 石膏知母湯所應用的症狀是口乾舌燥、煩渴引飲。「煩」就是心煩,「渴」就是口渴。「引飲」就是一直要喝水。在辨證裡面,是個什麼證呢?通常熱得很厲害,連水分都好像被烘乾了,叫「熱盛傷津」。它這裡也許不是絕對的,只是大家相沿成習的一些既定名稱,而沒有造一個更貼切的用詞。 另外一個症狀是面赤,因為熱,裡面的火不是很正常的,壯熱-非常地熱、持續不斷地熱。大汗。脈宏大有力,因為它熱,脈好像很有力量。這個叫做「裡熱熏蒸」。像火烤一樣,在裡面蒸發水分。 所以,我們的治療原則是清熱,而且傷到津,要想辦法讓它生津。因為心煩又口渴,所以要除煩止渴。本方劑用了生石膏和知母。知母是養陰,生石膏是清熱。生石膏是中藥很常用的清熱藥物,非常地有效。這個知母是蠻苦的,它也有清熱的作用,但是它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滋陰。滋陰的意思是讓你的身體裡面,屬於安定性的物質能夠存留下來。知母是很好用的藥,但是它有有點苦,很常用在養陰、滋陰。 甘草因為味甘,可以補脾胃;其實它是走十二經的,只是它的味道會直接到胃裡面。粳米是做什麼用途呢?它是保胃和中。因為寒性藥物進到胃裡面,胃的機能會受不了,所以加粳米。粳米有一點黏稠性,可以在胃壁上塗上一層薄薄的膜,有緩和、緩衝的作用。所以它用這些藥,都有它的道理。 你看看:生石膏是君藥,知母是臣藥;甘草是佐藥,就是說幫助它照顧到胃,粳米是「使」藥。君、臣、佐、使,每一個藥味都按照這個準則,不過有些藥方並非這麼明顯。君藥的劑量比較大,它代表著對這個症狀是扮演主角,臣藥是輔助君的。君藥、臣藥彼此相輔相成。生石膏能夠清熱,不能滋陰,所以知母就幫助它。君藥、臣藥沒有照顧到的,甚至造成的影響的,佐藥就是幫助它、調和它。像這個佐藥就可以使得脾胃的循環稍微好一點。「使」呢?「使」有時候是開路的,有時候是去撫平的,有時候是勸說的。在此,粳米就扮演這個角色。因為君藥要出去的時候,有點雷厲風行,會傷到某些東西,所以它就扮演著安撫的角色。所以,君臣佐使在這個藥方裡面頗為明確。 問:石膏用到一兩,為什麼要放那麼多? 答:因為它是礦物質的,不太容易溶在液體裡面。藥物多一點,才能達到預定效果。所以礦物的像牡蠣啊、貝殼啊,通常都會多放一點點。 石膏知母湯有各種不同的加減法,它可用的範圍蠻廣的。因為所謂的清熱,可以有多種原因,比如說急性流行性感冒、B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這些都會造成裡面發炎,中醫裡面就說「火分很大」。你發現它有了這些症狀以後,不僅僅用前面的白虎湯,首先還要再加連翹、銀花、板藍根,這些是清熱的。因為和中樞神經系統有相關,所以要加大青葉。上次我說過,這裡列出的並不是所有的都要加進去,看情形加。因為每一種藥物藥性強弱不盡相同,不能全部都加,全部都加,說不定從大熱就變成大寒,整個人就睡著。你看,這些大青葉、蘆根、梔子、黃芩,像黃芩就主肺的,因為感冒,三焦周圍受了影響,三焦很熱,所謂的熱就是很煩躁、有點亢奮,用蘆根。剛才說,如果你連胃也受到影響,很乾很渴,這個時候加蘆根。總之,依據每一味藥的特質、臨床上的症狀,來作藥物加減。 如果有表症,剛才的熱也顯示出一些表症,就說皮膚也都很熱,不散熱快一點不行,所以你希望它表皮開一點。就好比說,颱風天雨下得很厲害,洩洪的閘門要開得大一點。這時候,就加薄荷、芥穗,加進去以後,就可以展得開。加薄荷還有一個好處,還有清涼的作用,是清涼解表的藥物。 問:發燒是表? 答:發燒不是,通常發燒是在裡面。發燒要看有沒汗,這要注意它表有沒有發汗。如果表打開來,雖然發燒,它一直在散熱。如果它表沒有開,就要想辦法讓它開。加薄荷、荊芥穗都可以。 荊芥穗有一個作用,它還有往上提升的作用。因為作物的穗是尖尖的,藥氣都有往上提氣的作用。發燒發得太厲害,通常會干擾到我們的上半身,尤其是大腦。大腦一受到干擾,就會胡言亂語,精神有點異常。通常我們就加芥穗,把上半身的代謝機能降下來,讓它趕快地散熱。薄荷就是比較全身性的。 如果這個熱還太大,兼有便秘、舌苔乾黃、譫語。譫語就是說話語無倫次,有點走樣。這時候,你就要加大黃、芒硝。因為它熱得連下焦的水分都脫乾了,就會便秘。這一便秘,裡面的溫度又高,容易產生各種毒素,全身就污染了。這個時候就要用生大黃,生大黃去熱。上次我們說過,大黃是針對大腸,芒硝是針對小腸。大黃可使大腸分泌液體,腸子裡面的糞便就較易滑動,讓它腸壁會蠕動。小腸有滲透性的水分留存,可以讓小腸也比較順暢。所以用大黃、芒硝,使大小腸皆順暢。 為什麼用生大黃?在瀉下的同時,也可去熱。這個很快,尤其是便秘發生的時候,整個人很快走樣。如果下藥下對了以後,可以很快地恢復正常。這時候要當機立斷,要判斷正確的時候,立刻就好了。但是不是要他吃很多片,一點就夠了。不能讓它瀉得太厲害。因為它很熱,水分已經受到影響,瀉得太厲害,水分脫得太厲害不行。這時候就不能拿一個禮拜的藥,而是要看情形。 如果熱到會吐衄、發斑,皮膚上有斑點,那就是熱到血都不聽指揮,不沿著血管走,跑出血管外來了。這個屬於什麼呢?「氣血兩燔」。氣固然已經熱了,連血都不能循規蹈矩,都跑出來了。這兩個都燒起來了。這時候要加鮮茅根、鮮生地、丹皮、赤芍、元參,這些都是涼血、活血的藥。因為鮮茅根、丹皮,這些都可以去熱,而且可以透到表皮,所謂透到表皮,就是透到末稍循環。 第五種,如果這個熱在胃裡面,停在那個地方,而且越來越熱的感覺,叫「胃熱壅盛」,就會出現諸如「胃火牙疼」的症狀,這時候要加川連、白芷,白芷可以去熱,川連也是。如果牙齦都出血,也要加川連或黃芩。我說過,黃芩、黃連、黃柏,主上、中、下三焦。黃芩清上焦的熱,所以牙齦出血可以加黃芩。如果有火氣的人,可以買加了黃芩的牙膏。 粳米通常放不了很久,所以在中藥房裡面,如果沒有粳米的話,就用天花粉。天花粉不要誤解以為是粉,天花粉和茯苓、茯神這些有點類似。天花粉也是很好用。或者以蘆根、山藥代替。山藥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粳米也沒關係,山藥也很好。鮮蘆根是用在比較熱的時候,因為它可以使得胃生津,生津就是有一層水膜。 在前面我們講過銀翹散,它是屬於辛涼輕劑。當症狀不是那麼重的時候,就用輕劑,它治療的是表層的衛氣。石膏知母湯是辛涼重劑,這時候已經到裡面去了,主治熱在裡,屬氣分。如果表熱未罷,裡熱已見,證屬衛氣-衛是表面、氣屬裡面。表裡二者皆有病,可以把這兩個方子合用,稍微加減一下。所謂加減不是隨便亂加。這個叫做「化裁」,然後「『衛』『氣』同治」,就是表裡同治的意思。這須要有些經驗,不能隨便亂加。尤其重劑要小心用,要看準。其實學中醫,第一個就是診斷要正確。不正確,用藥就不可能用對。 上述這些都是生活中可以察覺到的症狀,慢慢去累積你們的經驗,累積了很多了以後,會變成一些法則。這些都是透過的許許多多的體驗、嘗試錯誤所得到的一些驗方?,慢慢地瞭解藥物及其交互作用的關係,以及一些藥理的機轉,再應用在生活上所碰到種種問題。 以上是石膏知母湯。下面是百合固肺湯。 百合固肺湯 百合固肺湯,原名「百合固金湯」,因為肺屬金之故。這些藥方學會了以後,有機會就要去用,才會熟悉。 問:不會把脈,不敢亂用。 答:所以要慢慢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