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 | 标签 | 首页 |    
 综合文献   中医古籍   医话医案   妇幼心法   历代本草 
   
 境天书会   医道札记 
   
 古籍知识集成 
综合文献
       >>> 返回总目录       

中医的理念


  陳國鎮


 (一)基本認識
 (二)生命的多重結構
 (三)生死循環的生命意義
 (四)人和自然的關係
 (五)傳統中醫的架構
 (六)辨證論治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八)系統結構
 (九)天人整體觀
 (十)陰陽大論
 (十一)五行
 (十二)五行、氣
 (十三)血、津、液
 (十四)經絡的電性與生理定位
 (十五)經絡的應用
 (十六)再論經絡
 (十七)傳統的經絡
 (十八)經絡(2)
 (十九) 經絡(3)
 (二十) 經絡 (4)
 (廿一)奇經八脈、子午流注、耳針、虹彩診視法
 (廿二) 藥的性味
 (廿三)藥性歸經
 (廿四) 引經藥、補瀉
 生命的多重結構
 生死循環的意義
 生死循環的意義(下)
 睡覺的信息與心智變動
 人與自然
 中國文化的根源
 醫學形成的原因  <<< 正在阅读
 中西醫學的比較
 系統控制論
 辨證論治
 系統論
 系統論(二)
 人與自然的統一
 陰陽學說(一)
 陰陽學說(二)五行學說(一)
 五行學說(二)氣、血
 津液/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
 穴道電檢法
 藥物篩檢法
 傳統的經絡(一)
 傳統的經絡(二)
 傳統的經絡(三)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藥物的補瀉與七情
 藥物的七情(續)
 中醫學概論(1)
 中醫學概論(2)藥物的燥濕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醫學形成的原因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壬午2002年11月8日
    
    
    
    ▲能人異士的創造整理
    1)發明便利的文明器物
      上一堂課說到整個中國文化形成與發展的脈絡,然後最後講到能人異士的創造。不曉得大家在看中國古典的書籍的時候,是否發現很多歷史上有名的人都有一些特質,那就是除了對他自己的生命知覺很敏感、很瞭解之外,對外在的世界也有相當好的直覺。我們現在去看或者是去讀他們所留下來的書或文字,會覺得他們比較能想像,有比較寬廣的想像空間。實際上,當我們自己也能做到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那些說法都不是出於想像,只是轉述他的直覺而已。透過一些有心的人士把這些直覺的描述作了一些整理,於是就形成了我們的文化裡面很重要的遺產。
      有些人透過這些直覺而有很多重大的發明。譬如說,我們在書裡面所讀到黃帝大戰蚩尤所用的指南車。不是指南針。那完全是一些機械學的常識。那個車子是完全靠齒輪互相之間的一些偶合關係,一旦設定好一個方向,不管那車子朝哪個方向推,不會因為車子轉彎,方向就不一樣了。不管朝哪個方向推,上面那個木頭人所指的方向是固定的。在機械學裡面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想法。絕對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古人的思考是很樸素、很簡單。反而是古人的思想比我們要精巧的多了。你看到那個指南車的構造,你就會覺得,如果好好的這樣發展下來,我們對機械的知識會有相當好的發展,
      當然在後來的各種的文物裡面,你也可以發現這一類的發明。譬如說在《墨子》這本書裡面,你也可以看到非常多和物理的光學、力學、聲學有關的東西。他們當時怎麼有這樣的一種能力可以知道這些科學知識?還有,你去看數學的一些基本的知識,如求圓周率、求周長和半徑之間的關係等,在當時已經弄得很清楚了。如果你去看《黃帝內經》,就可以發現它對人體的解剖、對食道的長度和大小腸的比例已經知道得很清楚。那個數字之精確,到了小數點以下第二位才和現在的生理學有一點點的差別。
      整個中國文化裡面有那麼多的文化成就。如果用現在所認識的邏輯和分析的方式想要去瞭解它,則是很困難的,因為真正說起來,中國文化裡面不太運用所謂的邏輯,它是運用相當好的直覺。這種直覺式的切入法,就是在於身心的自我鍛鍊,這是非常特別的地方。因此中國所有的發明、所有的便利器物,都是從這裡面來的。
      只是在中國文化有一個特質,就是注重內在涵養和外在呼應的互動關係,所以不太注重在這些文物上作繼續發展,所以沒有衍生出像一般所謂西方的自然科學。在科學界的朋友裡面,大家很久以來一直在談:「中國文化這麼長久的衍生下歷程中,在道家和墨子,有非常多和現代科學相關的發現和發明,可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形成西方式的自然科學?」
      大家都談了很多原因,但是就沒有注意到,其實中國人真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有了這套自我鍛鍊的方法後,很多人都產生了這樣的一種直覺,有了這樣的一種直覺以後,他覺得把天、地、人切割開來件很奇怪的事情,所以根本不會朝這個方向去思考。不朝這個方向去思考,解析式的科學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出現。
      我們現在之所以會願意去學自然科學,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一條文化的脈絡已經有一點切斷了、有一點消失了,所以學起西方的科學就不覺得在內心世界裡面有什麼嚴重的衝突。這是一個很深層的問題。它也就是一個族群的認知、意識和意願,有這樣一種很不同的地方。當然我們說西方人不懂我們,其實我們連我們都不是很瞭解自己,所以才會很困惑。
      這些所謂的能人異士,就是說他的直覺能力遠超過一般人的知覺。現在有些人把它叫做「有特異功能」,可是在過去,是說這些人的修為很好、能力很超群脫俗。這些人就做了一些偉大的創造和發明。於是就形成了好多流傳到今天非常精彩的文物。成為我們文化裡面一些比較具相的、可以流傳的、可以散播的東西。
    2)著述、立說、集大成
      有些人就把他的經驗或者是他的想法寫下來,就形成我們現在讀的到的一些典籍,或者是建立一些學說,甚至於有些人就把很多人的經驗統整起來,然後在這個統整之上看到一個總樞紐,這個就是所謂集大成的人。中國歷代都有這樣的一些人物,這樣的一些人物幫著我們做整個文化的總整理。所以我們這個文化才會形成有一個可以傳承的東西。
    3)教育學子,薪火相傳
      在過去,都是用師徒的方式來傳遞這些直覺和經驗。這種師徒教育就和現在的學校教育很不一樣。學校教育慢慢變成是一種販售的關係。就是說,讀書好像是採購一樣,來到哪個地方採購是多還是少,就看你出的錢是多還是少。所以你看看現在求學已經好像不是真正在「求」,只不過是去「拿」或者是去「換」一個東西。很多東西拿到手上,並沒有去真正的去消化它。以前的人不是這樣的。跟著自己的師傅,要很用心的去求,也就是要和師傅之間要達到很好的身心默契的時候,這個東西才會傳下來,也才會有所得。所以以前的徙弟要花掉很多的心力去調整自己。可是我們現在的上課和身心調整沒有任何一點關係。現在普遍的現象是學生上課時都心不在焉,甚至睡覺,或者人還坐在那個地方,可是兩個眼神呆滯,不知道他的心飛到那裡去了。要把這些學生的心一個一個找回來,大概兩節課的時間就過去了。能不能全部找回來,我都很懷疑。所以現在沒有師徒的關係,也就沒有那種心法的傳承。懂得這話的意思嗎?我不知道你們聽不聽得懂?
      就是說以前的傳承有它特殊獨到之處。不要看什麼,就看你家的傳承,有整個特殊的格調,或者是風格,或者是一種堅持,可是現在就沒有了這種家風的傳承。在過去的教育裡面,它有這麼一個特質。如果我們想要讓文化傳下去,還必需要有從前師徒相傳時的相容特質,否則我們傳下去的東西都很容易變化、突變,等到下一代再傳下一代時,就不曉得變成什麼了。
      你說它是不是可以更改?當然也可以更改,但是在真正最深的本質上,必需要有相似性。可是現在的人承接不到這個相似性,也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傳下去。現在的教育制度是普及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但問題是不夠深入,不夠堅持,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過去由於師徒的教學,有些人就把他的心得和心法就這麼教下去了。就像佛教的法脈一樣,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4)仁民愛物,利益蒼生
      在中國文化裡面有許多獨到的心得和心法,尤其是在中醫裡面。這些傳下來的東西通常都會比較深入的,原因何在呢?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他所學到的東西,必需要在臨床上兌現,跟平常我們現在所常用的「比較」和「紙上學習」不一樣。現在的教育往往只是自己內心世界裡面的滿足,可以不應用在別人身上。醫學則不然。學了以後,必須在臨床上去實踐,然後再去檢驗它是否真實。所以這個傳承就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很實際、經得起考驗的傳承。中醫裡,這一點非常生動的一代傳一代。這些奇才異能之士由於有這些直覺和整體觀,讓他覺得有責任去照顧其他的人,於是就形成了醫學的發展。
      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常常在問:「我們的文化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怎麼才可算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花了十幾二十年,自己摸索到一些東西之後,方才瞭解到中國文化的特質。我在瞭解這些中國文化特質之後,也忍不住要傳給一些有心學習和承接的人。這種教育的心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這裡所說的仁民愛物,不是為了什麼特殊的目的,就是因為它有了統一感、整體感,自然而然的覺得他需要去做這些事情。去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實踐和傳遞生命的知覺。這個知覺讓他感覺到生命的活性、生命的完美、生命的豐富。很多人沒有這種知覺,可是也同樣的要活一生。於是他就很自然的把他所知道的東西盡其可能的傳遞下來。這些能人異士是把他的生命當成是大家共同的生命,才會去做這一類的事。
      傳承的方式有好幾種。一種是直接教導,一種是著書立說。他發現,要面對面的教,可教的對象就有限。如果著書立說的話,流傳就遠,影響就廣。每一個人的做法不一樣。也有人一直追求自我心性能力的開發,這就是歷史上所記載的隱士。他為了自己生命的提升,而把自己隱藏起來。也有些人只是在某個階段藏起來,到了另一個階段,他就跟社會大眾結合在一起。在中國文化裡面,這是很精彩的部分。
      我們都讀過張良輔佐劉邦的故事。張良在不成氣候的時候,他是蹈光養晦的,等到有機會的時候,他就出來做事。等到他覺得展現的時機已過,就又退回去。這樣的生命流轉就非常的自在。在中國歷史上,這種人物很多。他們的影響力是非常的深遠。他們影響了國家發展的局勢,就等於影響了天下的眾生。我們讀這些人的傳記,有時候會非常的興奮和羨慕,心想如果我是那個人該多好。問題是能成為那麼一個奇能異士,不是在於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最重要的他內在生命靈性的轉化,怎樣讓他到達那種狀態。
      中國文化就是那些有生命靈性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串連而成。如果不瞭解生命的靈性,就等於是不瞭解中國文化。現在的人最欠缺的就是這方面的自我瞭解。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常常沒有辦法去認識自己的文化,更別說是認同了。後面馬上就要講到中醫的各項特點,大家就會明白我所說的困境了。因為對中醫的不瞭解,就沒有辦法去認同它,於是只好去接受外來的醫學。這種心態的轉變,是我們自己這個文化傳承的隱憂。回過頭來說,我們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對中國文化有所認同的人,不是只去接觸很多文化的表象,要回過頭來去看在文化表象的底層,那個心靈是怎麼運作而產生靈感的。
      在前面我說過,在中國文化裡面有練氣功和靜坐。看起來,它只不過是一種健身的活動。其實不然,它深入到身心的深層裡面,整個文化是以那個地方作為原點而後長現出來。你們去讀《莊子》就會瞭解,《莊子》對自我的瞭解要比一般練氣功的人來得深刻得多。譬如說,在〈大宗師〉這一篇裡講到「心齋」。「心齋」的意思是說,要把心裡面所有的念頭統統都放下來。放到什麼程度呢?要放到你這個生命完全融入大自然。又有「朝徹」,是在講他的生命知覺,在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執著和障礙之後,發覺他的知覺一天比一天清楚,越來越清楚。這個清楚的變化過程非常像早晨的光景,越來越亮,越來越看得清楚。大家可以看莊子的修練,已經不是在身體的層面,這個「氣」可以讓這個身體健康、舒服、有活力,已經從身體提升到內心的變化。由於有了內心的變化,生命的知覺老早就超越了他身體原有的極限。有非常大的知覺空間,也就有了非常大可以揮灑的靈感。莊子的東西是在這樣子的自我瞭解的狀況下衍生出來的。回頭去看《莊子》,它不是在描述內心的幻想世界,而是在那種不受眼前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覺察到的時間和直間尺度,遠比一般人要來得大。它只不過是在描述無量時空的景象而已。他在描述這種無量時空時,我們會覺得他實在太厲害了,怎麼會想到。其實只要進入那個狀態,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進去一看,就發現怎麼會有這樣美麗的景觀。每一個人都可以到達。只不過很多人一直放不下內心裡面的那些執著,以致到不了。
      我把這些東西放在這門課的最前面,不是隨意的。而是必需要走過這一段路,看上去只是練練功夫,修身養性而已.其實是有很大、很深遠的影響。你去看看《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這本書,就知道,先秦諸子的記載都在呈現這樣的脈絡。也就可以知道,懂了這些關係之後,就知道中國文化的根基有多麼深厚,進而對這個文化有所感受時,自然而然的會認同這個文化。
      當然啦,對自己文化的認同,不表示要排斥外來的文化。這兩個是沒有因果關係,也沒有對立的關係。越對自己的文化有所瞭解,越能知道吸收外來文化中的那些東西,又能把這些東西放在那個適當的位置。如果對自己的文化都不清楚,那怎麼去吸收別人的文化呢?經過一百多年歐風美雨的洗禮,絕大部分的學子都已經不瞭解中國的文化是什麼。這就是我當年讀書時的苦惱。
      那時候(民國六十年代)讀物理的學生有很多出國的機會,不出國的人似乎很奇怪。我不出國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很在意的,我那時很堅持的說,我連自己的文化都搞不清楚,那麼我出國去究竟要搞什麼?我到底對自己的社會和文化懂多少?出去以後,還沒有站穩,學了人家的東西又能怎樣?於是我不要這麼盲無目標的出國。所以大學畢業以後,東看西看,《東周列國誌》我看了好幾遍,《孫子兵法》也看了好幾遍。有一本書叫《古文古事》,就是摘錄一小段古文和古代的故事。始終都摸不著要領。一直到十幾年之後,方才接觸到氣功。還是搞不清楚。又過了將近十年,快四十歲了,方才弄懂。那時候,才出去留學。現在變成有很多出國的機會。一個人不一定要走時髦、熱門的路徑。而是要依照自己的生涯規劃來走自己的路。現在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又比從前多得多,可以看得見文化的脈動是如何的在發展,整個文化的形成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就知道有什麼途徑可以去提升它、豐富它。對我來說,現在是時間和體力的問題,否則我可做的事情多得不得了。
      瞭解自己的文化,是給一個人找到他生命價值的定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教育。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教育即使多麼的現代化,還是不會成功的。因為我們畢竟是代代相傳而來。如果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覺和心法沒有了,這個族群很容易因環境的變遷而散掉了。這是我在中醫的課程裡放入這樣話題的原因,理由是要大家去看一看各個文化分支之間都有相同的脈絡。就相當於你隨便摘一根樹枝,一看枝和葉的關係,就知道它是什麼樹的樹枝。一定要有這樣的感覺,方才可以知道文化的核心和周邊在那裡。不可能對文化一無所覺,而可以活得很快樂。
      現在把文化的面向縮小到醫學的範圍來。
    
    
    
    
    
    醫學發生的原因
    1)立身於天地之間
      醫學的形成的原因,首先就是生存。在這個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裡要能生存下來,就必需要有一些辦法。如果不去保護這個身體,在環境的影響和摧折下,很快的就會消失掉。我們這個身體是相當脆弱的,隨便一跌,就會出問題。為了要能生存下來,任何一個族群都會有一套存活的辦法。只是繁簡不同。
    2)完成生命的學程
      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人世間,都是為了完成這一輩子的生命學程。於是就需要有一段時間,不能來了立刻就走。時間太短,就沒有辦法達到學程的目的。必需好好的保護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而後才能完成一輩子該學的東西。
    3)延續種族的繁衍
     我們之所以能夠來到這個世間,是因為有父母。父母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有祖父母。一代傳一代,族群的繁衍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所造成的。沒有這樣的族群,就沒有來到世間的根本條件。於是你也要肩負起繁衍族群的責任。要繁衍下去,每一個人都有傳宗接代的責任。所以中國古代人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任務,也是責任。
    4)滿足心靈的感受
      生命活著有很多痛苦的話,那麼你的心靈很難感受到滿足,生命學程也就很難得到滿足。每一個人要完成他的生命學程,天生就有一個目的和方向。生命出現之後,如果有很多的災難、病痛、挫折,要朝那個方向走去,都會很痛苦。為了朝生命既定的方向走,要讓生命覺得可以有辦法朝那個方向走。否則光是處理這些困擾的事情,就會把你弄得昏頭轉向,把生活的目標弄模糊掉。一個人一旦身體不健康了,許多目標就會因此而改變。譬如有些人總是拚命賺錢,任何可以賺錢的機會都不落人後,可是突然生了一場重病,隨時都會沒命。他在病床上會霍然想通。然後就會朝著另一個方向去思考。等病好了之後,他的人生觀就會有很大的改變。每一個生命在受到各種衝撃時,它是會改變和調整方向的。可是這種衝撃太多了之後,連活下去的意願就沒有了,學程的目標當然也就沒有了。所以在生命裡面,如果痛苦遠多於快樂的話,就沒有什麼生涯可以規劃。
      反過來說,如果快樂遠多過痛苦,它也會迷失方向。反而有時候痛苦,有時候快樂,甘苦參半的生命,比較有方向感。甘苦參半就是佛教裡所講的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堪忍」,還可以忍受。至少還有一半的希望和快樂。這種堪忍的世界,好壞參半的世界,才是生命最好走的一條路。有時候,你命好,什麼事情都很如意,這個生命就不太會有成長。他不需要成長,命太好了,不需要成長到那裡去。命太苦的,想反正沒有希望了,就這麼熬下去,熬完了就算了。我們身邊的人不都是如此?像這樣的生命流轉,要在好壞之間慢慢取得平衡,於是就要維護它。拿捏到所有的方法和理念,就是醫學的基本知識。中醫不是在講「陰陽平衡,氣血中和」嗎?就是在拿捏這個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看起來,滿足心靈的感受,似乎是很空泛,可是實際上卻影響著生命的動力。
    5)傳遞生命的經驗
      我花了一段時間,得到了一些經驗,更要把這些經驗傳遞出去,就要靠系統。中醫就是一套系統。中醫是用五千年經驗累積而成。我們一下子就學會了。我在課堂裡常講,我現在教你們這些知識,是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所累積而來的,你們卻在一年兩個學期之內把它看了一遍,多化算的事。讀書是人生最高報酬率的生命階段。可是現在的孩子似乎都聽不懂這些話。不管我講得多麼的投入,他們卻表現得非常的淡然。我常常覺得那是非常標準的剃頭擔子一頭熱。越教就覺得越像。二十年前的學生不是這個樣子,那時的學生聽到好聽的時候,眼睛真的會發亮。現在教師的眼神越亮,學生的眼神就越暗。真的是有代溝。
      可是這些東西必需要傳下去,否則每一代都需要從頭開始。就要花掉很多的時間、心力、生命,甚至還要犯上很多的錯誤。可是,學生們都聽不懂。在東吳大學,我大概是唯一的,每一堂上課都要學生起立、敬禮。我的目的,不是要他們對我行禮,我要的是行過禮之後的那顆心,在接收知識時,比較沒有隔閡,沒有障礙。很多人不懂,以為行禮是太形式化,太八股。我講過,行禮是可以收心,讓人的腦袋清醒一點,可以好好的接收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在傳遞生命經驗的時候,會想盡辦法弄出一套東西來,就像我們教物理,也是一樣,那怕有課本,我還是要整理出一套我自己的教材。幾乎所有要傳心得的人都會做這樣子的整理工作。這麼一整理,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就變成了醫學。當然也有其他的學科,今天我們只講醫學。這種一代一代的形成,就像麻線捲起來成為一條繩索。越多有心的人在上面加一點他的力量、一點他的智慧和心血,這個脈絡就愈來愈清淅。中醫裡有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就是《黃帝內經》。適時的在戰國中期出現。有了這部書以後,它變成了一個凝聚的力量,所有的臨床經驗都不斷的朝著它所定下的方向來發展。
      在中國文化裡面,中醫是最有體系的,而且中國文化裡的體驗都可以放進中醫的理念架構和臨床的實踐。所以去看中醫的架構時,可以看見中國文化的縮影。我常常說,要想瞭解一個族群的文化,就去看它的醫學。不要只看它的臨床方法,而是要看他的醫學理念架構。因此,醫學是認識文化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所以在傳遞生命經驗的時候,慢慢的把所有的經驗都凝聚起來,成為醫學的知識。
      在漢代,張仲景作《傷寒論》,意思是說「被寒所傷」。因為是在華北地方,氣候寒冷。等到漢民族一直向南方發展,就碰到水多、氣候熱的現象,於是才有了溫病學說。從這裡面,你可以看見一個族群在空間上是朝那個方向繁衍。中醫在台灣的用法和在華北的用法就不太一樣。例如在華北,比較偏寒,溫熱的藥就用得多。台灣在南方,冷不是問題,而是濕熱,於是去濕解毒的藥就用得比較多。用藥時就不能一成不變。這個族群在發展的時候,生活經驗不一樣,慢慢的增加了很多新的東西。我們在看這個醫學的時候,會發現,醫學的形成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原因。
    6)人類有特殊的智慧
      相對於其他的動物而言,人類最大的特色是會把他的經驗凝聚起來,又能傳遞下去。別的生物會不會呢?也會。我就看過烏鴉非常聰明。以前讀故事書,看到烏鴉銜石子去填瓶子,以能喝到水的故事,以為是那個天才想出來的(是伊索寓言)。民國七十二年我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進修。校園裡烏鴉非常多。後來才發現烏鴉之聰明絕頂。那時候,大家流行吃蝦味先之類的食物。烏鴉會飛來要,美國學生就會給牠一塊。對烏鴉來說,那塊蝦味先是非常硬的東西。烏鴉就把要到的蝦味先放到草地上因噴水而留下的水灘裡。再跑來跟人要。要到第二塊時,又飛回剛才的水灘,把前一塊吃掉,把第二塊泡上。什麼伊索寓言喔,根本就是事實,我天天看烏鴉這麼做。
      到了我快要回國的時候,有一天犒賞自己。買了一個冰淇淋。那邊也有非常多的松鼠。我在吃冰淇淋時,松鼠就跑來跟我搶吃冰淇淋。松鼠根本不怕人。原因是沒有人要傷害牠。牠早就從你的信息場裡知道你不會去傷害牠。有時候,牠的動作太快了,我還會被牠嚇一跳。我還沒有吃到一半,牠已經吃掉一半了。
      有一次我看到烏鴉怎麼吃樹幹裡的蟲。牠的嘴太短了,又要轉彎。烏鴉就去找一根小樹枝,插進樹洞裡,一下子就把蟲給挑出來了。用過後,不會馬上把樹枝丟掉,而是踩在腳下,等一下再用。不是那根樹枝直接插到蟲子本身。而是那個樹蟲看到有東西進來,就用牠啃樹幹的硬牙來咬,死咬不放。結果就被烏鴉吃了。你看看,烏鴉懂得利用蟲子的特質,也會一代教導一代。人類有這種能力,很多生物也具有這種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回過頭來講。中國古早就有練氣功和靜坐,變成是養成教育。因為有這樣子的養成教育,有了這樣的能力,對於事物的知覺是不一樣的。怎麼個不一樣呢?它是一個整體的知覺。中醫是建構在這樣的一個整體直覺之上。所以中醫是以整體觀為它主要的立論基礎和方法。
      這和大自然要有所呼應。中醫始終都沒有離開自然和人的關係。在這麼錯綜複雜的情形下,中醫還是要找出脈絡。所以中醫不好懂。在現代的成長教育裡面,根本沒有這樣的訓練,也就看不懂它。中醫在現代社會受到許多排擠,慢慢的被人忽視。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成長教育裡面,沒有這樣子的設計和培養。人類具有這樣特殊的智慧,尤其是在中國人的生存。這種特殊的知識,不是隨便學一學就會的。所以在傳承上有一定的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失傳。
      由於這些東西都很空靈,沒有辦法形諸文字,以後就變成很準確的描述。自然科學中所研究和描述的對象是很具相、很明確的。所以用文字是可以來敘述和傳遞。可是在中國文化裡,這一點是很不一樣的。
      也正因為是這個樣子。有整體的感覺,中國文化始終和大自然保持一個很好的聯繫。可是這樣的傳承,很少有人去重視它,很少有人去維護它。發展到後來,就流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河流。對我們來說,很久以來都沒有辦法去感受到自己文化的這種脈動。
    
    
    醫學的內涵
    1)認知方式(直覺、經驗、推理)
      醫學的形成包涵了那些東西。首先是認知的方式。它到底是怎樣的方式,是直覺來的呢?還是靠經驗的累積?還是靠純粹的推理而來?
      如果是從直覺來的,你就很難用解析的方式去理解。如果是從經驗來的,你也很難去作剖析。不過,你至少還有一些相似之處,可以去認同它。如果是從直覺來的,有時候會覺得是空降的,不知道如何去詮釋它的發生。有時候全憑經驗。有時候又會有真假莫辨的問題。有時候又會覺得很真實。就拿平面幾何來說,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直線,我左想右想,好像也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沒有辦法問下去。又說,在平面上,兩條直線不是相交,就是平行。為什麼是這樣?也就問不下去了。有很多這一類型的東西,在物理學上,就被當成一種假設、公理。不需要說明真相。因為它是假說,你也就要不出他的真話來。
      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可以發現,其實科學背後的基礎,也不一定是可以剖析的。像數學公式、定律,不能再問下去。想要再去分析它,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人說,科學的基礎就是不科學。當人不能再問為什麼時,表示有一些東西已經沒有辦法再細分了。這個直覺很常出現在文化最初的階段。
    2)理念架構(模型建立、執簡馭繁)
      經驗也是如此。經過了好幾件事之後,突然想通了很多事。經驗本身也是沒有辦法去剖析的。也有一些東西是有因果律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這又是另外的一種認知的方式。我們現在所學的西方文化中有非常多這種因果律的例子。因為這樣的結構,所以形成邏輯的架構。我們學起來就覺得有道理。很容易找到所想要的標的。
      有些時候你可以在中醫裡面看到非常精彩的部分。那就是中醫非常懂得執簡馭繁。西醫受了西方物質科學的理念和架構的影響,不斷的分析,不斷的解析,分科愈來愈細,結果整體感就越來越喪失。中醫非常強調整體感,不僅是認知上的整體感,連臨床的處理也採取整體的方式,所以是執簡馭繁。這是中醫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你懂得這一點,就真正掌握到中醫的核心思想。
    3)實踐方法(經驗技能、器械便利)
      它的實踐方法一方面是憑經驗,一方面是憑一些器械,像針和炙,是很簡單的器械,可是能發揮作用。為什麼會發揮作用呢?那是和經絡的體驗有密切關係。這是非常特別的地方。
      中醫也有很特別的東西,像是用「氣」直接去調解患者的生理狀態。在西方的醫學裡是很少見的。西方有一些靈療師(witch doctor)會這種治療的方式,可是在正統的西方醫學裡面是沒有的。只是現在開始有一些醫生覺得這些「氣」和「靈療」是有臨床的意義,是可能的,在臨床的統計上也有一定的顯著性,可以通過統計的審查標準。有了這樣審察的標準之後,這些醫術方才有了一套可行的實踐辦法。在中醫裡,這方面的辦法是很多的。而且在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
    4)教學系統(知覺、態度、研究)
      在中醫裡面的教學系統,不是大班制的上課和做實驗,而是師父帶著徒弟一點一滴傳下來的。像教把脈,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脈,那是根本教不會的。我認識的中醫師在教把脈的時候,是師徒一對一的教和學。沒有辦法同時教很多,也沒有辦法像現在我用的圖示法。那只能做說明概況,而不能教學徒弟如何去把脈。真正教把脈的方法是師徒兩人共同為一位患者把脈,學生把患者一隻手的脈,師父就把另外一隻手的脈。同時感覺患者的脈相。等一下再交換過來。可是現在中醫學院教把脈,也只是在課堂上講一講,回去看看書。脈有二十七種,就自己回去摸,摸了半天,就只覺得脈會跳動而已,其他什麼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滑脈,什麼叫做遲脈,什麼叫做洪脈,什麼叫做大脈,都攪不清楚。
      細脈、洪脈、大脈還容易認得,懸脈、扣脈、結脈、帶脈等一大堆脈相,到底是什麼意思?從許許多多的物理知識來看,脈就是波形的各種變化。波形比較低平、圓滑,通常屬於滑脈。大家在看戲或小說,常看到這樣的一種情節,中醫用把脈來斷定一個婦女是否懷孕。那就是把出了滑脈。
      為什麼是滑脈?因為開始懷孕胎兒時,婦女身上的氣就必需要上下連貫。平常我們一個人的呼吸大概都只管到上半身,下半身是不去管的。所以上下半身的呼應節奏不會好。可是一旦懷孕,就絕對不可以這樣,因為胎兒也需要呼吸,媽媽身上一定要總體動員起來。於是波的頻率下降,跳動時的波型是比較平緩的,間隔也比較長一點。如此,波長才夠長,才可以把身體上下統整起來。高頻短波只能管局部,是沒有辦法統整起來的。
      如果跳得快,波型就是尖尖的,摸起來有刺刺的感覺。如果是平緩的波型,摸起來不就比較圓滑一點?中醫一旦把到這種脈,就知道身體已經統整起來,下半身的氣旺了起來。用物理學的原理去瞭解脈相,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不同的脈相就相當於不同的共振模式,展現在脈波裡面。把脈是在摸身體的共振模式,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現在的教學方法都不這麼做,以致這一部分的知識和技能沒辦法傳得下來。你看年輕一代把脈都有問題,說他如何如何的好,多半是自己吹噓出來的。真正好的把脈是師父一點一滴的教下來。而且要做得很實在,很徹底。所以在中醫裡面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很空泛,必需要實際的去體驗。
      這些教學系統會形成整個醫學的架構。所以我會說,醫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如果你看得懂這個縮影,你就等於看得懂這個族群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認知的窗口。當然我們是要從民族傳統醫學裡面看到這個民族對生命的認知。由於學了這套東西,你可以有一些經驗的傳承,或者是用來替自己、家人、朋友解決一些身體的問題。也有實用的價值。
    前面我講了好些東西,大家有什麼要問的?
      問:是不是修行沒有到達一定的層次,就不會有這些感覺?
      答:對的。這也就是過去我們對中醫不瞭解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沒有那個入門的途徑,等於是沒有找到登上山頂的路,看不到中醫的眼界在那裡。必需找到那個路,方才可以跑到山頂上。這樣才有共同的視野。我們現在談醫學,只是站在平地上,想要去評論在山頂上所能看到的中醫視野,那是很難的。
      中醫師有一個特質是西醫及不上的。如果他是一位很好的中醫,那麼他一定很健康,很長壽。西醫正好相反。如果是一位很好的醫生的話,就很容易死掉。西醫的平均壽命比平常人短。現在的國民平均年齡是七十五歲左右。而外科醫生的平均年齡是六十五歲,內科醫生是六十二歲,牙科醫生是六十歲(也有人說是五十七歲)。這是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前兩年所公布的資料。中醫師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長得多。當你發現一個醫學雖然自覺得很精彩,可是從業的醫生卻很短命,那是很諷刺的事。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第一個就會用在從業醫師的身上,他就是最好的活廣告。連自己都保不住了,還想要保別人的命,不是很奇怪嗎?而且,是那一科的醫生,往往就死在那一科的病上。真是太奇怪了。專精那一科,應該能夠治好那一科的病才對。可是,事實上剛好相反。
      中醫師為什麼會長壽?他在把脈的時候也會受到病人信息的污染。可是中醫大多知道練功。練到懂得靜坐的效果時,就不怕了。於是他就可以免除患者疾病對他的干擾。病人診察的越多,自己同時就在調整身體的信息。看越多的病人,把自己的身體調得越好。西醫正好相反。病人看得越多,自己就染得越多。有時候,我在不知不覺之間,好像把西醫說得一無是處。事實擺在眼前嘛,不是我故意這麼說。以前榮總有一位很好的胸腔科醫師,自己就死在胸腔的疾病上。有很多精神科的醫師,看了那麼多年的精神疾病,結果把所有接觸過的精神疾病加起來,通通在他身上出現,他瘋掉了,別人對他的病情束手無策,一點辦法都沒有。原因何在?他的身體連最簡單的保護措施都沒有。
      從小時候,住家附近有一位老醫師,有一個很好的動作。他每看完一個病人就把雙手浸在旁邊的水盆裡,洗一洗,擦乾淨,再看下一位病人。他看病很悠閒。我不曉得他是怎麼養成這樣的習慣。他現在已經不在了。他是西醫,可是也會把脈。在一般人的眼光來看,看病不過就是拿聽筒聽一聽呼吸和心跳,拿壓舌板在病人的舌頭上壓一壓,看看喉嚨有沒有發炎。寫一張處方箋。完全沒有污染。現在我就明白了,疾病就是一種信息,診察時,那個病的信息最先就會沾在手上,把手浸在一盆水裡,就把沾來的信息洗掉了。我家的人從祖母、父母到我們這一代都是他看的。幾十年來,從來就沒有看他生過病。可是現在的醫生一個門診可以看一、兩百人次,又不知保護,他們不死才奇怪。在所有的醫院和診所,有那個醫生會去泡手?從來沒有看到過。還不是兩分鐘看一個病人,天天如此,必死無疑。
      問:剛剛提到把脈,在戲裡面,御醫替皇后、妃子看病時,用一條絲帶繫在手腕上,醫生拿絲帶的另一端來把脈。這樣可能嗎?
      答:絲帶拉得太遠就把不到脈。在物理上說起來,皮膚和那個絲線的材質差得很大,能夠傳遞到線上的脈的震動只有一部分,不會全部。又,震動時,能量會慢慢的損耗掉,距離太遠,就沒有震動了。一定要靠近,方才可以有一些很細微的震動可以被察覺到。實際上,從皮膚把震動傳到絲線上去就很難了。
      中醫師用他的手指來把脈,這個接觸所產生的障礙是最少的。那怕是用現在最好的感應器,也不如皮膚的接觸。有許多人認為用手指,太不科學,太主觀了,於是一定要用感應器來量脈動。在物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阻抗匹配」。感應器一定是金屬的或陶瓷的,兩個感應器的材質相同,方才可以匹配。否則就不能匹配。金屬和皮膚的結構差太遠了,兩者是不能匹配的。最好的接觸,還是用手指。拉線就戲劇化了。但是仍有震動。從我所做的信息測量來說,拉線把脈還是可行的。只是線的品質一定要好,最好是自然物,金屬線是最好的,因為裡面的電子最活潑。那需要非常高的功力去感覺有電子在傳遞。把脈也分好幾種層次。
      問:好的中醫在把脈時同時就做調整,是不是這樣?
      答:等一下我就要講。那是一種內覺法。高明的中醫連手都不要動,就可以感覺病人的狀況。
      問:蜜蜂可以到五公里之外採得花蜜回來。牠是憑感覺還是什麼樣的機制?第二個問題,招魂幡上面有一把竹枝,一年半載之後,還不會凋謝。普通房子裡的插花,沒幾天就凋零了。供養佛前的水果也比較不會爛。我一直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請老師明示。
      答:簡單的說,這些都跟信息有關。像鴿子和蜜蜂,是由於他們的身體裡面帶有很多磁性的東西。鴿子是在腦部,蜜蜂在那裡就記不得了。這些磁性物質讓大腦的統合變得比較好,因為磁是很好的力場。有了磁性物質的生物都可以找到很遠地方的東西。像台灣生的鴿子被帶到澳洲去,還是可以飛回來。因為牠是在台灣生的,就帶有台灣的磁性和信息場,大腦裡面磁性物質的排列就會受到這個地方信息場的影響,變成在大腦中的一幅地圖。被帶到很遠的地方去之後,牠會去找那個地圖,會有所感覺,覺得在某個方向好像有一些對了,牠就朝著那個方向飛去。
      前面不是講過「碎維」嗎?那個環境就是圖像的核心點,周圍還是有類似的圖像。只不過比較淡化了。被帶到很遠地方去之後,一放出來,鴿子就循著那個感覺,一路追蹤著飛回來。鴿子是追蹤信息場的圖像。和大腦中的圖像不斷的做對比。這樣的對應方式和現在的洲際巡弋飛彈是一樣的。巡弋飛彈是事先在高空拍攝了地形圖,輸入電腦,做為基本資料。在發射之後,一路拍攝地形照片,跟原先輸入的地形圖對比,做方向的修正。一路的修正,最後射中目標。
      鴿子在放掉的時候,不是先要在空中盤旋幾圈,感覺那個方向比較對,再朝那個方向飛去。我在上課時,要大家找那個方向比較對,也是同樣的意思啊!選定了方向之後,就朝著那個方向一直飛去。蜜蜂也是如此,只是牠受陽光的影響比較大,去到某個地方之後,感覺到陽光的方位是什麼,就把那個陽光的方位記憶下來,飛回來之後,就把那個陽光方位和飛行距離告訴同伴。牠在蜂巢中跳來跳去,其牠的蜜蜂就知道在什麼地方,和陽光成幾度的夾角,要飛多遠。只是這些小生物沒有我們所熟悉的語言和文字,所用的方法有時候比人類更高明。一旦把陽光改變之後,牠就找不到了。在實驗室裡,牠就是找不到。
      那麼人要如何開悟呢?總之還是要努力,然後方法要做對,時間到了它就會像春天到了會發芽一樣。不能急。
      在十一月二十三號的一個研討會裡面,我們去討論一些中國古文化的一些東西。以前的人在修練的時候他知道有時候是快不得的,快了以後,就等於是揠苗助長,反而長不起來。你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忘記,然後有時候想到它,有時候又有點放任它。若即若離、若隱若現的保持這樣的一種感覺。如果你有這個感覺的話,時間就會帶著你進展。如果你急著說:「我三年就要衝過去!」結果這三年的概念就變成了一個障礙。所以在中國的靜坐裡,它講究的就是一個若有若無這樣的中庸之道。你一定要去揣摩。在張慧娟上個禮拜給我的一篇心得報告裡面,我發現她已經感受到這一點了。
      我有些話我不會先跟你們講的原因就在於我不能講,講了就是害你們。可是你摸索到了,告訴你說:「對了,就是這個樣子」那就可以了。因為你摸索到的時候,講出來的東西是你的感覺體驗到的東西,可是你聽我講是一個知識灌進去,它沒有發酵。你有感覺,是要你從心裡面發酵。所以這裡面我必須告訴你「不能急」,但是又「不能忘」,所以叫「勿忘勿助」,不要忘記它,但也不要幫它幫得太厲害。
      剛才講的那個「幡」的問題也是一樣跟信息有關。很奇怪的,有些東西很著意地想藉由它來表達什麼或傳遞什麼,那個東西就會被你這個信息塑造成一個特殊的狀態,它就不容易和平常的一樣發展快速變化。因為在那樣的一個信息場裡面微生物不太好生存。
      問:放雞在田裡面,到了申時,牠就自動會回來,颱風下雨的時候,雞也是一樣的在申時回來,這是什麼道理?
      答:那是和太陽的照射有關係。很多生命現象是和局部的環境有關。有些生命深層的地方是和更大的宇宙有關。有些植物的生長非常挑時間。通常我們是不去考慮植物的感覺,其實植物的知覺是很敏銳的。有一年冬天我去買何首烏,泡在水裡,肴望它趕快發芽。可是怎麼泡也不會發芽。我就懷疑這個何首烏是不是熟的。又那麼硬,是不是死掉了?不管我怎麼弄,又加上肥料,它就是不發芽。到了第二年春天一到,它就發芽了,長得好快,有些何首烏我丟在桌腳下很暗的盒子,有一天我在做實驗,聽到悉悉索索的聲音,以為有蛇。找出來一看,是一個放在塑膠袋裡的何首烏,完全沒水,居然也發芽了。長得實在很快,十分鐘前,葉子向那邊,十分鐘後,葉子就朝向我了。等一下又朝另一個方向。何首烏的生長力非常好。由於它的氣往上衝,吃了以後,氣血就容易到頭頂,所以可以用來治白髮。
      結了很多果實,我就隨便亂丟。在第二年,時間一到,它就發芽生長。時間不到,它就是不長。那些植物其實是和大自然的規律相呼應的。是信息的作用。到了那個時間、方向、地點之後,那個信息場就是不同。像十二指腸潰瘍也是信息的緣故。都是因為長年的緊張生活所導致的。一旦緊張的情緒消失,潰瘍也就自動的會康復。因為緊張的信息讓那一段十二指腸的信息場發生改變,適合那些微生物的生存,落地生根,就把那一段十二指腸的組織當食物吃。如果人的情緒變好,那個信息場就不見了,細菌就不好生存。
      以前我也想不通,總是在物質的部分打轉。當然有些也出現物質方面的變化,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物質的因素。像鮭魚出生後游到大海裡,一走幾千里,又再回到牠的出生地。有些科學家認為是靠氣味。其實海裡的氣味是亂七八糟的,才不是靠氣味。河流的流動就是很好的信息發射天線,尤其水又是最好的信息波載體,傳遞情形更良好。大河入海,氣勢萬千,它所發射的信息波也就傳得了幾千里。所以不管鮭魚游多遠,只要牠想要回來的時候,追著那個牠所熟悉的河流信息波,就可以回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很多動物的行為就有了解答。鯊魚在海裡只要聞到血腥味就會游過來,那個血腥味非常的薄,只要有1c.c.血的兩千萬分之一那樣的濃度就可以了。那就是西方同類療法(homeopathy)的稀釋作用嘛!稀釋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變得是信息在傳遞。已經不是物質或能量在傳遞。所以人不能在海裡面破皮流血。一有破皮流血,鯊魚馬上就知道。不是那個血液的物質可佞傳得那麼遠。
      治心絞痛用的硝化甘油,放在舌下幾秒鐘,就有療效。不是物質的粒子跑得那麼快,而是信息。如果真有粒子跑得那麼快,就跟子彈一樣的可怕。很多的荷爾蒙用得量很微小。可是所能發生的力量卻很大。只要有那個一點點的物質,身上的水分就把信息傳過去了。
      哇,時間到了,正題還沒有談到呢?一下次再談荷爾蒙。我是很喜歡談這個課題。下一次就接著講。
      
    
    
    
    145
    
    

上一篇:中國文化的根源下一篇:中西醫學的比較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