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 |
(十八)經絡(2)
| |
民國九十年3月13日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生命學研究所 要利用一些尺寸,來定穴位的位置。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在針灸裡面,它用什麼尺寸。通常它叫做「同身寸」,意思是和我們身體很相同的尺寸。這和一般情形不一樣。一般是拿尺去量,這裡不用一般的尺,而是用同身寸。同身寸有以下幾個取法: *可以拿自己的中指基準,不能拿別人的,這是很合理的。假定每個人都是正常肢體的話,中指一彎,節的紋線之距離,就是你自己的「一寸」。 *用你大拇指的寬度。當然,你這個大拇指造型很特殊。就按照你自己的、正常的拇指寬度,這也是「一寸」。 *這是很常用的「三寸」,即四指併攏,從食指第二節關節鼓起之處,到小指第二節這個地方。不要拿尺去量,那是不對的......。正常骨骼結構的話,是合這個比例的。 *食指和中指並排,第二節骨節寬度是1.5寸。 *食指末端到第二節的地方,也是兩寸。 所以,同身寸有許多不同的取法。只要大約知道自己的三寸、一寸所指為何,頂多再加二寸,就夠用了。等下我們談到時,才不會弄糊塗,說到「一寸」,結果你拿尺來量,結果量不到那個穴位。它是不能拿尺量的,而是依據各人的身體骨骼比例來取的。 上一次我們講過了肺經,要記得它的路線。我上次曾經印了一張圖給你們,那是我一位朋友自己整理的,覺得蠻好的,所以給大家幫助記憶、了解。 你看看,這是中府、雲門、天府、俠白......。俠白是位在兩條肌肉中間,像峽谷一樣的地方,你去看看那裡的皮膚色澤是否較白。接著,尺澤是一個大穴,孔最、列缺、經渠,有云「脈會經渠」;然後是太淵、魚際、少商。所以它的方向是由胸走手指的。以前這些都是要背的,現在也是要記熟。少商就在指甲旁邊,差不多距離指甲韭菜葉的寬度,這個要稍微記一記,把它當地圖來記。 問:人家放血就是放這裡? 答:對,就是少商。還有一個放血的位置是在「十宣」,以後我們講到常用穴的時候會談。 下面,我們來看看手陽明大腸經。我們就按照經絡的循行。大腸經開始於食指的末端靠大指的這一側,也是指甲旁邊,沿著手臂的橈骨,一直到肩膀這個地方,然後跑到大椎。大椎翻過來就是鎖骨上窩的缺盆,因為是大腸經,所以沿大腸經。再上來沿著頸動脈旁邊往上走,走到鼻子這邊,然後繞過鼻子到這面鼻翼的地方(迎香穴),也連肺,所以它和肺是互為表裡。這是它大概的循行路線。我們來看看,它整個在表面上,我們常用的幾個穴位名稱。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ㄌ一ㄠˊ→手五里→臂臑→肩骨禺→天鼎→扶突 二間是在手指的第三節關節前。過了這個關節,到第四節靠離心端的這個,叫做三間。過來就是合谷,這是個大穴,就是平常擒拿手裡面講的「虎口」。再過來的陽谿,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穴。接著是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曲池也是美容穴之一。再來肘ㄌ一ㄠˊ的ㄌ一ㄠˊ,這個字在字典裡面找不到,也不曉得怎麼唸。你們中文比較懂得,會不會唸這個字-一個骨頭的骨,一個膠的右邊,其實這個字是指骨縫裡面的竅孔之意。以前我們有人唸ㄌ一ㄠˊ,有人唸ㄐ一ㄠ(編者按:廣韻作ㄌ一ㄠˊ,或作ㄌㄠˊ),不知該怎麼唸。然後五里,臂臑,然後肩骨禺;翻到背後巨骨,再翻回來是天鼎,在鎖骨缺盆旁邊。然後是扶突。再來是禾ㄌ一ㄠˊ、迎香。一直連到眼睛下端。 這裡面有幾個穴位我略加說明。商陽穴也很常拿來放血。末端很少扎針,因為太痛了。末梢神經太敏感,不可能去扎針,一扎了坐立難安,通常都是點刺,放一點血。什麼時候用呢?小孩子發燒的時候,挺有用的。發燒半夜裡來不及去看醫生,用點刺的針一點,一下子就出來了,這我在自己小孩身上試過好幾次。 二間穴對老人家有一妙用。以前很少去解釋它。比如一些年輕的孩子們,有點火氣時眼睛會長一些小疔瘡,俗話說是長針眼。怎麼辦呢?大人就用手扳,但小孩不會乖乖就範,讓你在那兒扳。如果針眼長在右眼的話,你就在左手二間這個地方,用黑線繞兩圈打個結,不鬆不緊的,你就放他去玩,這個針眼就長不起來,過一兩天它就逐漸消失掉。什麼原理呢?因為不斷地在刺激這二間穴,因為大腸經連......,連到眼睛下面來。 問:可否用橡皮筋? 答:不好,血液會流不過去。只需縫釦子用的線-並且是黑線,轉兩圈打個結,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太鬆沒效果,太緊怕血液流不過去。 問:為何是黑線? 答:說起來很複雜。古人五行分類裡面,黑屬水,水可以剋火。當然,從物理學來說,黑線可以吸收所有的光,所以它吸收的能量也比較多,就會產生類似「灸」的作用,但事實上不是「灸」,而是那個地方能量會比較密集,對它有刺激。 三間用得比較少。合谷是個大穴。今天發的講義中,常用穴表上面有「面口合谷收」的口訣。「面」就是顏面,「口」就是嘴巴,因為大腸經會經過嘴唇,汗顏面神經就有密切的關係。有一個病叫做「口歪眼斜」,就用這個合谷穴,很常用到。只要覺得臉上不太對勁兒,就扎合谷穴。你還可以看得出來,大腸經從缺盆過頸到面頰,通過下牙的牙齦,會繞著嘴唇,再到鼻子。所以,大腸經會到下齒齦,因此合谷也常拿來治療下牙疼。下牙痛要在手上取穴;以後我們講到足陽明胃經時會再講到,它是走上牙齦,所以上牙痛要從腳上取穴。上要用下,下要用上。所以,合谷也用來治療牙疼。還有許多其他用途,例如婦科疾病也很常用合谷,它是一個大穴。取此穴兩手緊叉,大拇指指尖壓到的地方就是合谷。事實上,這個穴位很大,這整片範圍內幾乎都是,隨便扎任何一個地方都差不多。只是,當靠近骨頭的時候比較刺,因為那穴位比較強。其他地方只要用手指用力按,都屬於合谷穴的範圍。它在擒拿手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位。這個合谷大穴的刺激,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昇大腸蠕動功能的作用。所以,合谷常被拿做養生保健之用。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總是有些東西還是要排出來。如果排出不正常,整個身體會呈現一種污染的狀態,所以合谷穴常拿來用。 陽谿是在哪裡呢?手這麼一張開來,手掌往上一彎,有兩條筋叉開,形成一個凹槽。就在手腕的地方,有沒?這就是陽谿。因為它的經絡是這樣走......,走到外側。你看,手掌一張開,外側邊不是一個凹洞嗎?這樣看叫什麼你知道嗎?我們有個詞彙叫「指導」,就是用手指著,引導你到那裡去,這是從針灸來的。這個穴位很特別。交大有一位已經退休的魏林林教授,他發現這個可以治心律不整。他自己心律不整,治了好久沒辦法。有一天,他實在沒辦法,在家裡面翻看針灸的書,看見書上寫了這麼一句話。 問:不用針灸嗎? 答:按摩吧。 再過來,其他的穴比較不好用。偏歷、溫溜、下廉、上廉,這個不常用,我就不一一說明了。再來是手三里。手三里是從這邊算到這邊,有三寸的地方。 要找的是曲池,剛才說過它是美容穴,清腸子的穴位。怎麼取呢?手一彎,手肘的橫紋線出來,其實它就一轉彎的地方,因為彎曲嘛,有時出汗時,汗水會從這個地方溜出來,那個就是叫「曲池」。我們通常和內側(肺經)的尺澤一起按。大拇指壓在內側尺澤,外面就壓著曲池。手肘要彎,不彎沒辦法取穴。通常扎針時,一針扎下去就兩個穴。 再往上,一個個也都有得找啦,按照這尺寸也都找得出來。然後,你看這個地方,剛好就是肩關節的地方,這是肩骨禺。如果剛開始學扎針,最好不要扎此穴。因為這邊任何一點小小差錯,就會扎到骨膜,就會發炎,很難受。 然後,到背後。我的原則是:初學的人,手肘以下、膝蓋以下都可以扎。肘膝以下都可扎,身體、脖子不要扎。反正你有時跌倒,比扎針傷得更嚴重,所以扎針其實並不可怕。 過了這個,到迎香穴,要接胃經了。迎香穴我不常扎,因為我發現效果不是那麼的好。壓一壓可以啦,真正扎針好像持續不了太久。 問:那它對鼻塞是不是有作用? 答:對,有效。「迎香」就是壓一壓之後,可以迎接香味。它在鼻子旁邊。 問:我最近右手臂都會麻,應該要......? 答:那和心臟有關係。要做一些運動。因為心臟在左邊,以我的了解,心臟減弱的時候,右邊的手容易麻。 問:那左腳容易麻......? 答:啊~~~,各位不要左腳右腳麻,我就講不完。 合谷對口開眼斜是很重要的。尤其現在的人,睡眠不足、過勞、太操心、緊張,到下班時纜上的線條都是垮垮的。假使長期處在很大的壓力之下,營養又不良,很容易造成顏面神經有點障礙。這時候,合谷是很重要的。其實,自己掐一掐合谷就可以了。 大腸經大了鼻子的迎香穴以後,就要接足陽明胃經了。從哪裡接起呢?就從剛才的迎香穴,再繞一下,繞到眼睛內側尖角旁邊的睛明穴,繞到眼下承泣穴,下來到嘴唇旁邊(地倉穴),然後有一條線再走上去,走到耳朵旁邊。走到頭髮裡面一點點,再上到頭頂的這個地方,到髮際(頭維穴)。所以它是走上齒。另一條往下的,就從表面下來,從脖子和剛才的扶突差不多的位置,到這缺盆這一帶。再下來就分叉兩條:一條線深入裡面,這是虛線,絡胃,背後還連脾(胰臟)。然後就下來,下到鼠蹊的地方,和比較浮面的這條路線(實線)接起來。這浮面的路線,過乳頭(乳中穴),然後在乳根穴斜進來,一直走下來,走到氣沖穴這個地方,虛、實線連接。再往外彎出,到大腿外側一點點(髀關)直直往下,伏兔啦、犢鼻啦,到足三里,又有一個分叉走到裡面去。下來這個地方有個豐隆穴,是治五十肩很好的穴位。然後你沿著這個實線先下來,走......走到腳盤的背面,叫足趺。然後走到第二指靠第三指的那一側,腳指頭的指甲邊,這個一直川到裡面去,連接到第三指。另外,在足趺上面它會分叉,接到足太陰脾經。以上足陽明胃經整個的路線,蠻長的。可以買本圖來看,還有彩色銅板印刷的,比我們當年還好。 你看看,它是轉到眼睛那一邊,承泣穴,是眼下最凹的地方,通常流眼淚都從該處而下。這個地方正好是接那個地方,故曰「承泣」。然後,四白是顴骨比較平的地方。接著是巨ㄌ一ㄠˊ、地倉。嘴角的旁邊,鼓起來一塊肉,所以叫「地倉」。然後再下來這叫大迎。往上到腮骨處的較頰車。在腮骨一轉彎的地方,是不是有一個凹進去的。頰車再上去是下關。下關在哪裡呢?我們不是有太陽穴嗎?這邊有個高架橋,骨頭啊,中間是空的。你若是看骨頭結構的話,它是在這骨頭下面。嘴巴張開來它是鼓起來,嘴巴放下來它就陷下去,那個就是下關。下關再上去有上關,但上關並不屬於胃經。下關往上到頭,叫頭維。從大迎往下是人迎、水突,這裡有一條肌肉是這樣拉,拉到鎖骨旁邊是氣舍,再來到鎖骨最旁邊,凹下去的地方是缺盆。缺盆是大穴,是個死穴。所謂的死穴就是點穴不能被點到,如果他力量夠大的話,一點下去,頸動脈扁掉或破壞掉,血液上不去,就會死掉。 下來,一個肋骨縫就是一個穴。所以,缺盆下來就是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反正就是一個個肋骨沿著這個直線,一個肋骨縫就是一個穴位。不是肋骨上,而是兩個肋骨之間。下來往前走到中間,這個肌肉上面,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已經快到肚臍了。然後是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這些穴位很少人一個個去扎,太麻煩。必要時通常都是用很長的針一針就透過好幾個穴位。你們如果有興趣試的話,我有針可以給你們。 到了氣沖,再下來又有大穴-髀關、伏兔,伏兔這個穴位可以治暈症,不過很少用。陰市、梁丘、犢鼻。犢鼻的位置你一定要知道,就是在膝蓋骨兩旁的凹洞。很容易摸啦,膝蓋稍微放鬆、稍微彎曲,兩邊就有凹洞,站直沒辦法找。這裡如果不小心曾經跌過,或者不是真正的跌,只是跪的時候太用力,結果就傷到裡面。怎麼辦呢?摸也摸不著,藥膏也貼不到它,這時扎針很有效。只是扎針要很小心,對這個的解剖位置要有點了解。扎針要找對角度,輕輕地從後中間這樣透進去,到中間轉一轉,會很酸也很舒服,也很容易痊癒。不管十年、廿年的宿疾,一針可能就可以好,很有用。 問:角度不對呢? 答:角度不對扎到骨膜。小心一點,下針不要太猛,進去之後感覺到有障礙,就稍微退出一點,換個角度。所以,你要先把那個解剖圖看好。我扎過,很有用,一次就見效。 問:已經老化的膝蓋......? 答:那個不要,那不是傷。 我們來看一個其大無比的穴-足三里,叫皇帝穴,這個要學會找。為什麼剛才我要你們認識犢鼻呢?從犢鼻算下來三寸,就是足三里。怎麼找呢?比如你要量左腳,就用左手。食指第二節壓在犢鼻的洞裡面,手指併攏。四根手指頭一定要和腿骨垂直。沿著這個,一直找到小指頭關節的第二節旁邊,旁邊那個洞。這個穴位不是很表面,它是很深吆,就在這裡面。扎這個針啊,是要這樣的角度扎進去。位什麼呢?這個骨頭旁邊還有一根細細的骨頭,它是在兩個骨頭中間身進去大概有一英吋左右,所以不是很淺,要往深處扎去。這個穴位是非常好的穴位,一定要找到它。學針灸的人沒有不知足三里的。不知道足三里是很丟臉的事(大家笑)。 足三里這個穴位,扎了以後胖的變瘦,瘦的變胖。但是你不要沒事就扎,補得太厲害,會很愛吃東西。還有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功用,我一開始拿此穴治心臟病,諸如心臟衰弱,有點退化......等問題。林萬金,就是那個穴(足三里)......。 問:老師,等下可不可以幫我用簽字筆做個記號? 答:我幫你扎一針好了。 這個穴可治心疾,真的是從未有人知道。我把症狀講給你們聽,看看你們周圍的親友,或者自己,有沒有這些現象。心臟衰退有幾個徵兆:第一,手指容易麻;第二,水分循環到底下,沒有力氣再拉回來,結果整個水氣往下降。剛開始是腳盤比較不自在一點,你大概會懷疑。通常到膝蓋時,你已經相當不舒服了。膝蓋以下皮膚會脹脹的,不是水腫的脹,但皮膚會亮,拉得緊緊的,腳會覺得撐得緊緊的,那個就是。這是巨觀的,當然症狀還有很多,比如精神不好、情緒不佳等等,不過這些狀況平常也會有。前述症狀是很明顯的,因為它要對抗重力,舒張壓一張開來時,是要把有些東西拉回來的,它力量已經不夠了,重力還是這麼大,就往下墜,膝蓋以下皮通常會脹脹的,吃別的藥效果似乎都不好,治這個穴位則非常有效。 剛開始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因為我母親有這個毛病。我有個同事的父親,因為同樣的問題過世了。我問他他父親為何過世,他就告訴我,回家一看:哇~我母親也是這樣。那時我還不敢扎針,就帶一個電針回家。她看電視,我就蹲在她旁邊,一邊電半小時,電兩邊。一個禮拜以後,她完全好了。後來我也教別人。清大一個化工系教授,也是相同的毛病。進醫院左治右治,結果就昏迷了。他就從美國趕回來。我得知此事,就提議他用電針試試,因為會扎針得很少。他電一電以後,後來清醒了,健康地回家了。 所以,足三里是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是個大穴。「後天之本在脾胃」,這是有一派的學說。 問:那先天之本在哪? 答:我比較注意後天......。 問:清朝的名醫葉天士先生,他母親生病他不敢下藥,老師怎敢為母親......? 答:我媽媽在我學針灸的時候,就已經告訴我說:我給你做實驗!結果我在她身上,做了好幾件很成功的實驗。我也覺得她......,我們母子的感情好得不得了,無話不談。她也很大膽,就像我一樣。 問:葉天士先生也是因為太過孝順他母親,所以不敢下藥。 答:我們不僅是自己身體髮膚不敢損傷,父母的更不敢。好!我們先休息一下,等下我扎林萬金的給你們看。 (眾人鼓掌叫好) 這個是足三里。過來叫上巨虛、條口、下巨虛,然後再彎上來,這個叫豐隆。豐隆這個穴,就是腿骨有一條肌肉,用力以後就會鼓起來,有沒?鼓起來......,你去量嘛,這個是三寸、三寸、兩寸,就是八寸的地方。這個是中間比較大的那根骨頭,這個是旁邊的。它是在旁邊這個骨頭,但不是這樣扎下去,是這樣扎過去。它要透後面一個穴位,叫承山穴。這叫做「豐隆透承山」,用來治五十肩。要用長針一針扎過去。我也扎過自己,雖然我並沒有五十肩。以前學的時候,離五十歲還很遠,但想要了解那個感覺,一針這樣扎過去。你要扎對喔,不然會扎到比較細的那根骨頭。要這樣斜的扎過去,針也不能彎。扎到後面這個腿,不是有兩塊肌肉嗎?這兩肌肉相交最尾一個凹的地方。 接著,是解溪、沖陽、陷谷、內庭。這個內庭就是用來治上牙疼的穴位。所以,上牙疼的時候,就在這腳指頭第二指和第三指和腳旁銜接的地方。這個地方扎起來很不舒服,因為是末梢神經,很敏感。厲兌穴是在肚子翻胃翻得很不好的時候用的。「厲兌」就是很噁心、不舒服、很古怪的意思。 問:跟第二隻指頭......? 答:厲兌是在第二指頭旁邊。這不扎的,太痛了。通常都是點刺。 問:老師,你說是內臟通的? 答:因為厲兌,像厲鬼一樣。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覺得很不對勁兒,尤其是胃,有時會做惡夢。 問:怎麼找穴? 答:最重要的是足三里,其他的當然也有它的作用,不過一下子記太多,反而會弄亂掉,每次多記一點就很好了。 足陽明胃經下一個接它的表裡經-足太陰脾經。我們來看脾經的循行路線。你看看,剛才的足陽明胃經從這個陷谷的地方,就有一條分支,分到大指內側腳指頭旁邊,然後沿著內側太陰的部位,一直上......,上到膝蓋,你看那位置很像剛才走的陽明胃經,其實它是內側,走~走~走~,走到這個地方,你看它是這樣歪來歪去,外到這裡,(虛線)從裡面透到脾經,然後連胃。接著歪出來,走上來走到這個地方,然後就深入體內;一段從乳頭旁邊上來,直上咽喉。另一條線就上到腋下,腋下有一個大包穴,它是脾經裡的一個大穴。 脾經有許多好的穴位,左右腳稍微有點差距。在大指頭的指甲旁邊有一個穴叫做隱白,再過來第二節的近心端有一個大都穴。過了大都穴,就是太白、公孫。在Voll電針裡面,太白穴是檢查血糖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公孫穴既是安胎穴,亦是墮胎穴。常刺激就變墮胎,弱刺激就變安胎。 接著是商丘,跑到踝關節的附近。過來這個是非常常用的穴,在常用穴表裡有「婦科三陰交」,所有的婦科毛病都要用它,其重要性等同足三里,這個等下再來找。接著是漏谷、地機、陰陵泉,這陰陵泉有時可治拉肚子。 再來看一個美容穴的第三組-血海穴。血海是血液品質的調節。我記得有一次嘗試吃花粉,吃了以後過敏很厲害。我就扎這些穴位,果真有效。當然,如果沒有常扎,只在很癢的時候扎一下,它很快就收。接著是箕門,然後再上(錄音帶換面)......,很多很多,血脂肪啦,反正它整個的代謝機能。你看看,它連上來到肚子這邊,沖門、府舍、大橫、腹哀。腹哀這個地方痛,一定會哀哀叫的。食竇到這個肋骨縫裡面,然後天溪、胸鄉、周榮、大包。大包位在腋窩底下六寸。 上述這些身上的穴,很少直接去用它。不舒服自己用手指搓一搓,會酸痛的地方,就是該處穴位有問題。有事沒事可以自己壓壓看,會酸痛的、按起來不太舒服的,那都有點問題。但不要很用力去壓,不然會變成傷。要輕輕地壓~放~壓~放,它就會紓解。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看下面幾個穴。 隱白穴是臨床治療產婦的血崩,也就是產後流血不止,叫血崩。為什麼呢?因為隱白屬脾經,前面我提過「脾統血」。也就是它管什麼呢?不是直接管血,而是管血管的彈性。所以,當你的脾經弱的時候,血管很鬆。血管壁有一些縫隙,所以它不易張飽,把血液留住。故曰「脾統血」。怎麼治療呢?血崩有兩種處理的方式,第一個是用獨蔘湯,僅用蔘去熬湯就可以了。可是鄉下人家、窮苦人家,以前哪裡有蔘?像以前我們家,只有小小一塊,比大拇指還小。我小時後很皮,老是會去找一些東西來玩。每次看媽媽很寶貝那個東西,拿完了就放進皮包夾裡,然後藏在衣櫃裡。我覺得很好奇,就趁她不在時把它拿出來-當然要事先觀察好,和這些歹徒的行徑完全一樣(全班笑),趁她不在時拿出來。那東西很硬,用牙齒咬不動,我就用菜刀去切。那時是小孩子沒力氣,一切沒切到,把手指甲和肉都切掉一片,哇!流血不止。結果也沒吃到,就趕緊把它藏回去手就用棉花貼。晚上媽媽回來,我就把棉花拿掉,免得留下任何證據的痕跡。哇~慘了拿不起來。就用剪刀剪剩下一小塊,碰到很痛。我那時才知那叫人蔘。所以你看,當時要熬獨蔘湯根本不可能! 問:人蔘要整顆的。 答:對,而且還要很大。 問:人蔘為什麼叫「獨蔘」? 答:因為只用一味藥材。 問:而且還要整顆。 答:對呀! 問:信息才不會亂掉。(眾人笑) 這時,你就灸隱白穴。在家裡面你也不會灸,你就拿紙捲一捲,點火燒一下,吹熄後有餘燼,就在隱白穴上燻一燻,燻到它紅,但不要燻過頭,會起泡。 問:香煙可以嗎? 答:也可以啊,像我們都不抽煙的就很麻煩。 問:香也可以嗎? 答:也可以。盡量不要用有特殊味道的東西。用紙就可以了。灸是一個絕招。 問:艾草呢? 答:艾草反而不好,因為它的揮發性,使得它一下子......,就是燻它,反正把兩腳的隱白穴燻紅就對了。 灸隱白穴是一個救急的奇妙招數。有些東西我們臨床上若無體驗過,都會想:這可能嗎?像人中是救命用的,平常我們即使壓紅了也沒什麼反應啊,可是我在真的碰到緊急case的時候,戳兩下,幾秒鐘就醒過來了。平常戳它,戳到鼻涕直流也無效,因為你本來就好好的嘛!所以,隱白也是有這個作用。 其實這個大都穴,在Voll電針裡面,可以測血脂肪。太白穴可以測量血糖。 接著,要講這個公孫穴。公孫穴不能刺激太厲害。太厲害很容易產生胎動,易流產。通常做婆婆的大概都會告訴媳婦說:孕婦不可以從高高的地方跳下來。就是因為在爬上跳下時,很容易刺激到這個穴位。但是,現代的醫院,又教孕婦要常常去走一走,生產會較為順利,對胎兒也好。這是因為妳輕微的走動,對公孫穴是輕微的刺激,反而有安胎的作用。這個公孫穴弱刺激,是正面的效果;強刺激是反面的效果。它怎麼找呢?我們腳盤沿著大指摸上來,你看這裡是不是有一個突起的骨節?從這裡向內側彎下來,下到骨頭邊緣和肉旁邊,有個凹洞進去,那個就是公孫。公孫穴也是一個很有名的穴位。有時孩子不好生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幫助臨盆。 下一個商丘穴沒關係。再上來三陰交,這個務必要學到,它和足三里一樣重要。三陰交就是我們的腳踝骨這個骨頭不是突起來嗎?內側喔,不要到外側去了。它位於腳踝骨內側突起來的骨頭上三寸。找的時候,手小指頭第二節的邊緣,就放在這突起來的地方,四指併攏,沿著腿骨,直直上來,到食指第二節關節旁邊,靠大骨頭旁邊,不是在骨頭上。三陰交是脾、肝、腎三個經絡的交會點。這個一定要找對,它是非常非常有用的穴位。補虛洩實都是用它,有時臨產也用到。這個地方扎針,手上合谷穴也扎針。因為合谷是大腸經嘛!生產是在下腹部位的活動量很大。所以要在合谷、三陰交扎針。 另外一個,再來找血海穴。血海稍微比較不好找,但要會找。還是要轉九十度,找到剛才犢鼻穴所在的膝蓋骨。右腳用左手,左腳就用右手。它是手掌心貼著膝蓋骨,盡量地往內轉,大拇指按的地方就是了。也就是說,手掌的大拇指往腿的內側轉,但手掌不可以離開膝蓋骨,轉到極限,拇指一按的地方,就是血海。它其實有一點點凹。我發現血海配尺澤(肺經),治過敏非常有用。 問:哇~老師,那秉芳需要! 答:很強很強的過敏,幾乎半個小時以後會好。 問:尺澤是血海是同手同腳嗎? 答:我是兩邊都扎。四個穴位。 問:鼻子過敏有效嗎? 答:鼻子我不曉得,但皮膚過敏、食物過敏尤其有效。 這個非常非常有用。你看看,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的污染啊,情緒的壓力啦,很容易讓血液變得很不自然。血海是一個大穴,你即使不扎針也沒關係,揉一揉也很好,效果是非常好。以前我們學校有一位同學,吃了海鮮以後就食物過敏,過敏了一個禮拜,豪無進展,而且越來越嚴重,眼睛都很刺,紅紅的。結果有個同學和他一起住,就把他帶過來。我就在手上的尺澤和腳上的血海,扎了四針。然後坐著聊天,聊了半個多鐘頭後,全部都退掉,再也沒發過。他一起跟來的另外一個同學,身體不好,臉色很差。看他這麼有效,也想扎針。我就在她背上扎了幾針。她是農家子弟,勞累,所以臉色很不好。後來她又回來扎了兩次左右,原先的毛病完全不見。我也忘記這麼一回事情。大概過了八年,有一天快過年,我突然收到一件禮物。看上面的名字,又有一點熟悉,又有點陌生。我想了好幾天,想起來可能是那個女生。原來,她已經好了。畢業後回屏東去,她說她整個身體變很好。 所以,有時扎針你會發現非常好。我們物理系有個學生,我那時才剛開始學,很喜歡找人扎。我那學生一有毛病,諸如扭傷啦,我就把他找來殺~啊~不!找來扎。結果有個學生偏頭痛,我叫他坐在實驗桌上,腳踩在椅子上,左右兩邊的膀胱經有兩個穴,各扎了一針。扎完以後起針,有一邊會出血。後來我就出國去了。原來,扎了那麼一次以後,他十二年來的偏頭痛,完全好了。結果他不讀物理,改學中醫去了(眾人笑),還有這個效果。 還有一個女助教,也是以前的學生。她好瘦好瘦。我就扎足三里。過了一陣子,她說:老師,我胖了五公斤。但是,因為進得太好,整個體能產生得太多了,結果有點口臭,當然又吃了一點中藥。我學針灸時,有很多很有趣的事。而且很奇怪,我幾乎每次扎都蠻成功的。我在想,我扎針時是很認真的,幾乎全副精神......,好認真在那裡扎針,不像人家好玩地邊聊天邊扎。我全副精神在扎,感覺對方的反應。這也是information,你要去掌握這個,但是也有好些緊張的狀況,就是暈針的問題。暈針時臉色完全走了樣,也很可怕。碰到這種情形,也要會處理。這些事情,都要靠我們很投入,不可當好玩。難免過了幾年以後,還會碰到一些緊急的狀況。這些都不要小看。一根細細的針,好像沒什麼大礙。可是你左轉又轉,全身的氣血都亂掉。暈針我碰過八個,最後這個最嚴重,差點把我嚇死。因為他已經有點死相出現,很可怕,全身散發出非常臭的味道。暈針我還沒有碰過那麼可怕的情形。 會暈針的人,通常有幾個共同特點。對冷飲特別喜好的人,他一定會暈針。你問他生活習性,可知他動不動就喜歡喝冷飲。一針就可以讓他暈倒。有時,剛開始還不曉得,扎了他好幾針。哇!看他情形,來不及起針。所以,喜歡冷飲的人,通常都會暈針。我到美國去的那一年,帶了一包針。自己頭痛就扎腳。哪裡痛就扎來扎去,當然背後扎不到,就用撞牆。因為膀胱經穴位很多,就用牆角輕輕的轉。那時,我扎老外很容易暈針。因為他們動不動就喝冷飲,男女老少都一樣。這針細細的一根,其實它已調到身體最可調的系統,效果會放大很多,所以不要小看這暈針。我們有時衝撞好像不致於到休克的地步,原因是普通的衝撞只是一瞬間,可是扎針是持續的。你自己試試看,如果扎得自己酸的時候,看看受不受得了。我通常在扎針的時候,都看對方人的樣子,坐姿、臉色、聲音......,有些人不講話,一直在忍,我就奇怪:有沒反應?不對,看他臉,哇~,那是他不喜歡破壞形象。一旦不行,很可怕。 暈針時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血壓下降,臉色蒼白,立刻眼睛就昏黑,整個頭像空掉似的,所以都這個要小心。但是通常扎針,軀幹、脖子、頭部不扎;肘膝以下你隨便亂扎都沒關係。扎進去不要在那裡很賣勁地......,你扎進去有感覺就抽出來,進進出出,就不會出大問題。其他大概沒有什麼可怕的地方。皮膚最好是用酒精棉先消毒,萬不得已、救急的時候,不容易找,偶而不用。以前我都是帶著酒精棉到處跑,要養成好習慣。後面,我們再用電針像上一次那樣電那個,那個也有效。尤其像心臟不好,電足三里非常有效,還不需要扎針。 問:電針哪裡有得買? 答:我要去找找看,電針的貨源常常變動。像我餒你們看的那個電針,已經買不到了,它已經好幾年了。有些從外面進口,有些跑單幫帶進來的。有日本的。但我喜歡大陸的這個,因為它可以調頻,可調它的強度,它還可以當作探穴,蠻好的,我買了兩支。 問:香港的有沒有一樣? 答:是探穴,沒辦法做針刺,很可惜。 問:......? 答:暈眩,看看暈眩的部位在哪裡,頭頂要扎肝經。其實扎三陰交。但是輕刺激,不能強刺激。你要補,而不是要洩。就是你扎進去,不要拼命扭針;有感覺了就起針。 脾經一定要記得,灸隱白可以治血崩;公孫是安胎,常用穴位表上有嘛,「安胎公孫求」;「婦科三陰交」「面口合谷收」「頭項尋列缺」「肚腹三里留」,是肚子,「腹」字不對-「腹」是肚臍以下;「三里」是足三里,「三里留」是留針。 問:「肚」呢? 答:「肚」是胃的部位;「腹」是指小腸。肚臍以上為肚;肚臍以下為腹,是指小腹、腹腔這一帶。 4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