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 |
(八)系統結構
| |
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在前面所發的講義裡面,有一些奇怪的錯誤。第二十八頁,不是講隨機調節法嗎?我舉了一個水果的例子,按理說,這個黑箱就是水果的黑箱,我寫成「人體黑箱」,人體怎麼會香脆多汁?(全班大笑)這樣的人等不到我們碰他,早就被蜜蜂吃掉了。 第三十一頁,少了一個「勝」字,改成「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上一次有人問我這是在說什麼。所謂陰勝,就是過度消耗身上的物質。這個「陰勝」不是「強盛」,而是指「陰邪過盛」的意思。譬如說,看書或看電腦時間太久,眼睛裡面擔任光化學作用所需要的維他命A用掉太多,光化學的機轉就不太靈光,視力也就會因而模糊。視力一旦模糊,我們的身體就自動的會去彌補這個缺失,彌補的方式就是盡量的供血。眼球的血管隨之增多。這種補償作用在臨床上稱之為compensation effect。這就是陰過勝。陰過勝,就會導致陽衰。陽病則熱。看電腦螢光幕時間過久,眼球就會發熱,眼壓升高。吃燥熱的食物,會影響到身上的「陽」,第二天早上起床,就會有眼屎,眼球就會有障礙。 系統概念 上一次我們講到系統的概念。系統的基本的原則,第一是要具備整體性。因任何一件事物都是自成一個系統,有一個內在的結構,緊密的或鬆散的都沒有關係。有很多事物彼此互為系統,例如人和自然、自然的生態平衡,都是互為系統。不管是那一些系統,都有一些通性,第一項通性就是整體性。 (二)聯繫性 系統論的第二個特性是一定具備聯系性。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存在是客觀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的。自然科學就是在證明這種聯繫性的客觀存在,這些客觀存在的聯繫性,就被我們稱之為「定律」。人世間的各種社會制度、倫理關係、法律等,也都是一種規律。以物理學上的「質能互換定律」來說,物質m,能量e,怎麼互換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物質乘以真空裡面光速的平方。寫作一條公式: E=mc2 物理學上發現物質和能量有這樣的一種關係。物理學上也發現物質的狀態,如硬度、電性、磁性(有的東西不管你怎麼弄,它就是沒有磁性)、熱、透光性(透明不透明?會不會吸收光線?吸收光線之後,反射了些什麼東西?反射什麼就形成各種東西的顏色)。這些都是客觀的性質,等於是物質和周圍光波的互動,形成了某一種聯繫,也就是物性,包含它的形狀,有些成為立方體的、有些成為斜方體的,有些成為鑽石結構的,食鹽是方塊形的,石英是六面柱形的,有各式各樣的結構。這些都是由於它們的原子或分子有特殊的聯繫法,形成了不同的結構。 同樣的,在細胞內也有很多生物演化的跡象,也是我們所熟悉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平衡,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了。很多東西的存在都是必要的。在原野中,不能過度的撲殺某一種生物。如果撲殺得太過分,其他的生物可能因此而不能得到平衡,就會變成環境的失控,那就糟糕了。 大家很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也是規律。這些規律就是系統彼此之間,不管是內在或外在,彼此聯繫的固定法則。這個法則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是放在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空環境裡面,它都應該存在。 聯繫的方式 內:內聯繫使系統保持自身本質的穩定性。 外:外聯繫能與環境溝通,並形成更大的系統。 主次:使系統表現隱顯的性質。 穩定、不穩定:縱橫交錯的立體網路模式。 本質、非本質:系統發展和變化的規律。 必須、偶然:系統的大小和存在的時間。 直接、間接:系統穩定的影響範圍和力量。 1,內在的聯繫 聯繫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有內在的聯繫,就是內部本身的聯繫。像我上一次所舉的例子鑽石,其實它是碳原子組成的。很多東西燒焦了,就碳化了,碳粒子是黑色的。如果是毫無規則的結構,必定是黑色。因為每一個碳粒吸收了光能之後,幾乎把光能全都吃掉了,因此看不到有什麼反光。稍為有一些組織之後,還是黑色,只是反光的能力不一樣,看過去有一點亮亮的。它還會滑動,是由於有一個面狀的結構。這就是石墨。它在面狀的結構比較好,立體的結構比較差,而面狀結構的導電也比較好。普通家用的木炭導電性就很差了。當碳的結構成為立體,而且嚴整的時候,就成為鑽石,一點黑色都沒有,非常的透明,光線的折射係數非常的大。一個小小的鑽石,光線一旦跑進去,就很難出來,在裡面繞來繞去,繞了半天才得以出來。因此,鑽石多切幾個面,看起來,就會亮晶晶的。而且它的硬度非常高,是所有的物質裡面最硬的。這是碳元素因內在聯繫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構。 我們身上有很多物質,只要結構稍稍改變,就從具備活性的轉變成沒有活性的。或者反過來。於是,就有學物質科學的人認為:生命就在結構之間。其實不是。生命只是利用了這些結構。以病毒來說,它的造形非常特別,常常是五邊形或七邊形。這種形狀的結構幾乎很難跟其它形狀的結構組織成非常密合的實體。放在平面上來想,拼來拼去,總是有空隙。可是其他形狀的結構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非常緻密,一點空隙都沒有。病毒的結構非常奇特。因而有它的獨特性。 2,外在的聯繫 與外在結構的聯繫。我們這個人一定要和外在環境取得聯繫。如果沒有聯繫,我們這個生命體不能保持信息的平衡。也就是說,我們身體裡面有很多的規律,會逐漸隨著時間愈來愈亂。到最後就沒有辦法存活。人體一定是一個半開放的系統。要利用外在的物質來代謝掉我們身上已經混亂掉的身質,來保持一個平衡狀態。 3,主要、次要的聯繫 還有所謂主次關係的聯繫。有些東西的表現以某些特質最清楚,其它的特質就不是那麼重要。在基因裡,有所謂「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顯性遺傳」就是說,它的那種結構會在生物體上形成優勢的表現,形成一個顯性的溝通關係。我們身上的基因絕對不是這一段只管這麼一件事情。其實,這一段要管某一種生物特質時,一定是和別的段有呼應的關係,不可能獨自表現。各個基因段之間一定有聯繫。以研究玉米變種得諾貝爾獎的那位科學家,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發現玉米的基因碼是會在基因裡面移動的。當時的人都認為一定是他的實驗做錯了。其實他根本不是從實驗裡面看到的,而是看得太入神了,在他的腦海裡面出現一些情境,就看到那些基因在跑動。等於是在禪定中看到一些東西。他根據這樣的印象,去觀察玉米田裡玉米的變化,確認有這麼一回事。當他把這種基因流動的現象發表出來之後,大家都覺得他一定是瘋了。經過了將近五十年,方才頒發一個諾具爾獎給他。 很多很多的東西彼此之間是互動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之分。在我們的呼吸裡面有心跳的影子,在心跳裡面也有呼吸的影子。每一個臟腑有別的臟腑的一些影子。看心臟,一定是心臟的功能、特質表現得最突顯。其他的特質就變得比較次要。每一個部分都有主要和次要的表現。也就表現出顯性和隱性的特色。 4,穩定和不穩定的聯繫 還有所謂穩定和不穩定的聯繫。很穩定的聯繫就形成一個結構,一個網路。不穩定的結構就使得這些結構發生流動和變化。我們常說,人都是會變的。和某個人相識很久,會是固定的朋友嗎?不一定。經過某一些事務和環境之後,想法改變了,所交的朋友也改變了。這些都是不穩定的結構。從陰陽剛柔來說,穩定性的結構是屬於剛性的結構,不穩定性的結構是屬於柔性的結構。所有的系統都是可變的系統,因此,一定有不穩定的聯繫、柔性的聯繫。一定要有這種不穩定的聯繫,不能沒有,等到講經絡的時候,可以說明生物體裡面的經絡也是剛柔並濟的。 5、本質和非本質的聯繫 還有一個本質的聯繫和非本質的聯繫。本質的聯繫使得系統本身表現出明確的特性。非本質的聯繫表現出這個系統對外界的開放性。例如,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的想法為中心,他就變得很孤立,但是很清楚的表現出他的人格特質。如果一個人可以接納別人的意見,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人可以吸收很多的東西,不是堅持自己的立場和過去的認知,他一天一天的在變化。可能是成長,也可能是退化。但這就是開放的系統。 6、必然和偶然的聯繫 有些是必然的聯繫,有些是偶然的聯繫。在基因突變,或巨變論,裡面常常會提到這層聯繫。有些東西是必然的關係,如E=mc2。可是世間的東西不可能都讓你預料得那麼的準。一定有所謂的偶然事件發生。所以,量子力學上才出現了一個過去的科學家一直不能接受的東西,那就是「機率」的概念。 在物理學上,一直認為任何東西都應該是很明確的。要有就是全有,不可能是佔百分之幾。在上一個世紀末,奧地利的波茲曼提出用統計的概念來整理大系統的時候,由於用到一些機率的概念,很多物理學家群起反對。曾幾何時,過了二十幾年,量子力學出現。量子力學的出現,大家也是非常的訝異,怎麼會有這樣的概念。可是它又非常準確的解釋了一些當時很令人困惑的自然現象。這些自然現象是必然存在的,但是要用偶然的概念去詮釋。這不是很奇怪嗎?可是又詮釋得非常好。在還來不及把它摧毀之前,愛因斯坦和許多科學家就拿了這個「偶然」「機率」的概念,詮釋了更多的現象。量子力學也就被科學界所接受。 自然界中一直存在著很多偶而才會發生的一些事情。這種偶而才會發生的事情就使得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有時會失去準頭。有這樣的發展,對自然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偶而有一些異想天開,偶而有一些突變,偶而有一些驚喜,是生命相當重要的機制。在自然界中,永遠保存著一個不可預期的未來。這個不可預期的未來就代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是有生命的。只是這個「生命」的意義,和我們所認知的生命意義有些不同罷了。「生命」是代表著「有變化」「不是一成不變」。 7,直接和間接的聯繫 也有直接的聯繫,也有間接的聯繫。有些聯繫是要透過中間的媒介,有些則不需要,直接就可以聯繫。例如,我們不能看著太陽,自行光合作用,來補充我們身上所需要的營養。必需要透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出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甚至還需要透過動物的轉化,才能取得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我們是間接的和自然界取得一些聯繫。 我們和陽光還有一些直接的聯繫。陽光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光譜,進到我們的眼睛之後,就跑到腦部下視丘,可以激發很多生命的活力。如果沒有這些信號,我們有很多生理和心理的機能沒有辦法啟動。因此,我們和環境的聯繫也是多方面的。 (三)有序性 系統論的第三個原則是有序性。在各式各樣的聯繫裡面,當然就會出現某些規律,也就是有序性。這個規律性,我們通常把它叫做「信息量」,可以掌握的信息。所以,信息是指對一些規律性質的掌握。 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繫,是指AB 兩個要素相互的誘發、制約、依賴、結合。不是純粹A產生B這麼一層簡單的關係。有一些規律,有一些次序,這就形成系統的有序性。怎麼去界定它呢?在物理學就借用熱力學第二定律裡面的「熵」(entropy)。這是很平常的概念,只是大家平常不去注意罷了。 用S來代表熵值或亂度。它的公式是 S(熵) = 這樣一比之後,大家都糊塗掉了。換一個角度來看。S熵是一個很有名的量,揭露了大自然的秘密。在過去,很多人非常努力的做出一些系統,在這些系統裡,不管是從熱轉變成可以做「功」的能量,或者是能量轉變成熱,都希望它能量轉換的效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但是做了一兩百年以上,發現根本做不到。把所有的系統歸納起來,發現要把可以做「功」的能量轉變成熱,是可以全盤轉變過來,也就是說,要把所有的能量損耙掉,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要把熱轉變成可以做事情的能量,那就沒有辦法達到百分之百,總是有一些熱能沒有辦法轉變過來。 在物理學上,「熱」是東西很混亂時候的能量。熱能越多,表示這個系統越容易亂。S熵和能量有密切的關係。S越大,代表自然界或所要看的系統越亂。譬如說,天氣越熱,坐在教室裡面,心頭浮燥,全身的生理機能也比較不安定.這就是比較亂。 熱力學第二定律就在說明整個大自然一直朝著亂的方向在發展。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給我們的啟示,不管你怎麼努力,只要曾經努力過,大自然就亂了一點點。越亂,就越得不到你所想要的掌握。也就是有序性越來越減少。用統計的概念來看,熱力學的S熵,就是一個系統裡面的某一個對象,就以電子來說好了,它可以存在的位置有很多個。可以存在的位置越多的話,表示在這個系統裡面,要能找到電子的機率很少。就像一個人來到這一間大樓,他可以在很多間教室跑來跑去,現在有事情要找他了,要找到他非常不容易,每一間都要去找找看。對我們來說,這個人的熵值S就很大,很不容易找到他。這就叫「亂度大」。 熵(entropy)就叫做「亂度」。如果你限制在三樓,他又遵守這個規定,那麼明天要找他的時候,一樓二樓就不用找,只要在三樓上找他,亂度也就減少了。所以,給他一些限制條件,亂度就下降。有序性就增加,可以找到的可能性就提高了嘛。然後再給一些限制,不用整層跑,就在右側幾間走動,而他也遵守了,無形中,亂度又縮小了一半。亂度縮小一半,它的有序性也就增加了一倍。所以亂度和有序性是正好相反的東西。 在現在的通訊裡面,這個S取它的對數,前面再加一個負號,就是倒數的意思。用數學來講,-㏒S =㏒1/S這叫做「信息量」(information quantity)。亂度越大,這個數值就越小。因為1/100一定比1/10來得小。1/100表示有序性下降。現在的電腦、通訊都是用這樣的一個數值來表示亂度。信息量就用亂度的倒數來表示,取不取㏒都無所謂。通常這個S的數值是非常的大,不取㏒的話,要寫很長的數字,很麻煩。如果用倒數,它又變得很小很小。通常取個對數㏒就剛剛好。舉個例子:㏒10是1,㏒100就是2,㏒10的8次方,就寫8,多簡單。如果不是10的整數次方,而是13768457,就不能寫成㏒的形式,每次都要寫這麼一長串數字,不是很煩嗎?可是取㏒的話,是8.幾,就簡單多了。在取信息量的時候,1/S,寫成倒數又是好長好長的數字,可以取㏒,它的信息量不過是負的8點幾而已。不是很簡單嗎?「負」只是一個符號,表示它不亂而已。不要被這些數學符號嚇壞了。數學符號的來源,就是因為懶得講那麼多話,寫那麼多的數字。用一個符號去替代它而已。我們很多人怕數學怕得要命,只是被這些符號嚇壞了。符號只是語言文字的簡化罷了。 一個系統的演化,一定是從有序到無序,或者是從無序到有序。一個好好的水果,放在桌上好多天,一定是越來越腐化,就是從有序到無序。可是,在爛泥塘裡種的蓮花,把爛泥裡面的東西吸收進來,經過整理,然後變成美麗的花朵。這是從無序變成有序。 從有序變無序是亂度越來越增加。上了一天的課,一定是從有序變無序,越來越亂,整個人昏昏沉沉的,需要補充營養和睡覺。一覺睡來,是從無序變成有序,把人體器官整合起來。在生物體裡面,這兩個方向同時都在進行。白天通常是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大過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我們之所以要上禪修課,是希望把這兩個過程隨時都可以保持平衡。如果可以倒過來,更好。從有序到無序小過從無序到有序,那我們這個禪修就算是成功了。這些都是系統的統整的過程。這樣的統整過程在所有的系統裡面都存在,只是顯著或不顯著而已。只要稍加注意,你就會發現。 一個系統從有比較零散的狀態變成比較有結構、比較有聯繫的狀態,叫做「自組織」(self organization)的過程。譬如用鍋子燒水,慢慢的加熱,水溫慢慢的升高時,會看到很多氣泡先粘在鍋底,而且還蠻穩定的,不會立刻就消失,可以停上好久,鍋底排滿了這種氣泡。本來水分子是隨便亂浮動的,可是這一加溫,就產生了一些相對穩定的氣泡。這就是很有名的自組織系統。 也就是說,一個系統在接受到外來的能量時,這個能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快。滿足這個系統的某些性質的時候,它會從無序的狀態進入一個有序的結構狀態。這和我們的生活很像。當我們一個人經濟很不好的時候,生活也是亂七八糟的。可是經濟稍為好一點的時候,生活開始規律化。經濟太好了以後,生活又開始亂了。要亂到另外一個層面上,才會有新的結構出現。當然,有些人是亂不到那個新境界,先就垮掉了。 這樣的一個過程在自然界中是很常見的。很多生物體就在這樣的特性中慢慢的形成。這樣的自組織過程必需滿足幾個條件,(1)系統必需是開放性的。我們吃的食物會讓我們的身體一直保持他的規律性、平衡、不混亂,就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開放系統。吸收進來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一直保持一個有組織的狀態。當然這個有組織的程度隨著年紀越來越差。小孩子的時候,吃進去的食物每一個都利用得很好。到了某個年齡之後,利用率就降低了。但是,還是需要,沒有補充食物,就沒有辦法維持這個自組織的狀態。 (2)這個系統裡面有很多小的子系統,就像我們身上有很多細胞、器官;水壺底部因加溫而產生的氣泡。各子系統之間的協調和共振也必需要建立起來。如果各自為政的話,也就不會成為有組織的大系統。五臟六腑都和周圍的細胞、組織和器官取得一定的協調,才會形成一個大系統。 由於有這兩個特性,自組織過程才會導致系統有序化的發展。我們的社會結構也是如此。當我們的社會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況時,它就會有良性的發展,像是賺很多的錢,或者充滿活力。當活力大、經濟狀況好轉、錢多的時候,這個社會進入到另外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要再分化。如果不分化的話,會使得這個系統變得非常不穩定。因為這麼大的能量在系統裡面衝來衝去。於是,整個系統就必需要分化,從大系統變成小系統,由小系統再組成大系統。原先只是一個單純的大系統,裡面沒有什麼內在的結構,經過這麼一分化和重組,就有了內在的結構。這個內在的結構如果分化得好的話,就像我剛才講的燒開水時的小氣泡,共同組成一個穩定的狀態。 我們的社會也是如此。如果分化得好,大家分工合作,彼此保持一定的聯繫和合作關係,社會還是很穩定。到了這樣的狀態,大系統吸收外在的物質和能量的能力又比小系統來得強,又會有很強的吸收力,又會累積了很多的財富、實力,又達到另外一個狀態。這樣的分化程度不能滿足了,於是又要再分化。 這個分化有幾種可能。一是從原先的大系統分化成好幾個比較獨立的小系統,那就是瓦解的狀態。也可能,再度分化,形成一個更大的系統。我們人體就是這方面的實例。人體有幾兆的細胞組合成這個身體。所有的社會的發展都是如此,都是越來越分化的。越分化的話,S熵值是越來越大的。自然界中系統的發展,都是根據這樣的法則不斷的推衍。 這種動態系統概念的原創者是比利時的物理學家普利高金Ilya Prigogine (1917- )。他用一個複雜的數學公式去計算,也讓他拿到了諾貝爾獎。他的理論稱之為「耗散理論」。這樣的概念為什麼可以拿到諾貝爾獎?剛才所講的熱力學第二定理是講宇宙朝向越來越混亂的方向發展。讓我們感覺到人類很沒有希望,不管你怎麼努力,最後都化為一團亂。可是Prigogine的耗散理論告訴我們,在亂中,還可以創造出來新的秩序。他用數學公式算給我們看,在某些條件下,亂中還是可以有秩序的,形成有組織的結構。很多人冀望在這樣的數學公式裡面,找到生命的發生。從物質世界裡面看到了有可能有生命跡象的地方。所以頒了諾貝爾獎給他。 (四)動態性 由於有了互相聯繫和各種的變動,它一定是動態的。一切系統都是時間的函數,即系統具有動態性。系統的狀態可用一組狀態值來描述。大家知道這麼一個概念就好了。只有學物理的人才真的一天到晚拿一個數值去描述一個狀態。譬如說,氫原子外圍有一個電子圍著它在轉,裡面是一個質子,在轉的時候,在最穩定狀態,也就是電子的軌道最小的時候,所具有的能量狀態是E=13.6電子伏特(能量單位)。這就是用一個數值去描述它。 如果你用光去照一照它,從最小的半徑跳到上一層,它的能量狀態就是原先的四分之一。再上一層,能量狀態是九分之一。以此類推。在物理學上,確實可以找到用數值去描述不同的狀態。實驗也做得出來。做出來的數字就是在這幾個數字的附近。因此,實驗做到的和推論得到的數值是非常的一致。當年,量子力學之所以會被大家接受是因為計算的結果和實驗所得的結果非常吻合,吻合到非常嚇人的地步。因為眼睛看不到的、所有感官都感覺不到的世界裡,我們居然可以抓得那麼穩定,所以大家就相信量子力學。有了能量,就有了波動狀態,也就有了波函數。都可以用數字來表示系統的狀態。現代的經濟也有經濟的指標。都是狀態值的描述法。 在這些描述的數值中,都可以看到「時間」這麼一個變因。絕對少不了時間這個變因。你說,時間是一個常數,那是很難的。要變的是一個常數,如果你可以找到一個常數的話,那就是定律。定律所對應的指標就是常數。譬如說,愛因斯坦講狹義相對論時,就有一個假設。假設在真空裡面,光的速度是一個固定值。至於說,為什麼這樣假設?愛因斯坦沒有講。由於這樣的一個假設所推導出來的狹義相對論的各種物理結果,在實驗上,都能驗證。這就代表說,這個假設是對的,變成是有一個固定的東西,也就成了好像定律一樣,大家也就把它當成定律來看待。 還有一個大家也認為是固定的,但是沒有數值,是想像中是固定的。那是什麼呢?那是物理學上一個非常非常基本的定律,那就是「整個宇宙的總能量是固定的,只是大家變來變去而已。」這叫做「能量守恆定律」。其他所能看到的系統都是變動的。都是時間的函數一直在變動。 這些變因來自何處呢?(一)系統內部相對的互動關係。彼此之間有作用。譬如說,系統內部有A,B,C,D,E五個要素,這五個要素彼此之間互相有影響,互相有所謂的「有機的聯繫」。由於這個有機的聯繫,會導致內部不斷的產生變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之間都有互動的關係。頭部的細胞和腳部的細胞透過不同的溝通網,是會有互動的關係。有可能頭部突發奇想,從高的地方跳下去。這一跳下去,腳就受傷了。這些聯繫就造成了系統隨時間而有所改變。 (二)系統一定是對外界的環境有互動的關係,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如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和外界的互動關係就減弱了,也就比較不會動。 由於這些原因,使得所有的系統都具備了動態。因此,系統在動態中,一定會有所變動。例如,地球的地軸指向北極星,因此,北極星對我們來說,它是一個不動點。可是,事實上,北極星也在跑動。我們說,地球一年又一年的繞著太陽轉,太陽又何嘗不是在銀河系中跑動。一秒鐘,太陽要跑四十公里,夠快吧!九大行星都是追著太陽在跑。如果從銀河來看,太陽是在跑動。而銀河本身也在轉動。太陽不過是銀河邊緣的一個小灰塵粒而已,在那裡轉動。轉著轉著,就轉到別的星系附近來了。整個重力場也就發生了改變。整個天象也就發生改變。進入到很多碰撞的階段時,那就有很多流星雨,慧星,甚至有些星球被撞碎掉。所以說,整個大自然其實也是在動的。這樣的性質是從天文一直到原子的世界,不管是夸克也好,到核子也好,通通都在動。因此,「動」是絕對的性質。 不過在動之中,還是有一點穩定性。為什麼?因為它還是會組成一些系統。這個穩定性非常有意思。是在短暫的時間之內,看起來是相當穩定的。也就是說,它這個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可以維持一個較長的時間。這就是所有的系統,乃至於所有的生物體可以暫時存在的現象。 任何一個系統同時具備一個變動的性質,也具備一個穩定的性質。就像我們的人體,每天都有一些不一樣,也有一些相同的,所以我們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還能夠認得自己,別人看我們,也還認得我們。都有一定的穩定性。 為什麼系統會有這樣的穩定性呢?它有兩個基本的性質。(1)它的變動一定是在某個範圍之內,不會超出這個範圍。通常物理學上用這個圖形(缺圖)來代表。假定這是代表狀態,這是代表能量,通常叫做「位能」,在一九三0年代叫做「勢能」。「勢能」比「位能」在意義上要好。我們現在的環境局勢,或態勢、氣勢。像現在的經濟情況不好,就說「經濟走勢不佳」,不會說「經濟走位不佳」,也不是什麼位置有高低,只是形勢上有了改變,在物理學上稱之為potential energy。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用「位能」這個名詞。如果是「電勢」,就會和「電視」搞混了。其實「勢」比「位」要傳神得多。 什麼是一個穩定的狀態呢?就是說,如果形勢是處在某一個範圍內,假定它的位能是這個高度,它會怎麼變動呢?在底下是最平穩的狀態,它還會過頭,然後慢慢的上升,到達頂點之後,就不會再升上去。又會下來。於是在這一段之間來回變動。換句話說,它就像一個球在山谷裡面滾來滾去。它的狀態不外乎就是這幾個狀態的重複出現。如果是這樣,就是一個穩定狀態(stable state)。就像我們的社會有時候會有一些波動,可是壞不到那裡去,等一下又回來,好也好不到那裡去,等一下又壞一點。總是在這個狀態中間擺來擺去。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啊。也許早上起來,覺得整個人不舒服,可是又不至於整個人的系統會瓦解掉。過了中午,可能就好一點,到下午就沒事了。也許第二天起床,就覺得全身好舒服,可是到了中午,卻又有點提不起勁的感覺,下午傍晚就覺得好累。睡一覺起來,又回復正常狀態。我們的身體狀況就在這樣的一個範圍內來回擺盪,系統還是系統,並沒有散掉,形成一個穩定狀態。最大的可變範圍就叫做「閾值」(thresh hole)。就相當於一個門坎,有一定的寬度,只能在這個寬度裡進出,不能變得太大。超過這個範圍,那就糟糕了,也許就不去不復回。 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有這樣的閾值。年輕的時候,這個閾值比較寬廣,年紀大了以後,這個閾值就變窄了。當身體狀況越變越差時,這個閾值也就越來越窄,代表這個生命快要結束了。在臨床上非常怕碰到這個現象,尤其是加護病房,進來的時候情況很壞,經過處理之後,就好一點,過一段時間,發現這個病人呼吸很平穩,心跳也很平穩,過不久,這個病人就走了。起先,醫師都認為是情況好轉,後來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原來,病人的心跳跳得太規律之後,就表示可變的範圍變窄,心跳的頻率就是這麼一些,去量他的心跳頻率,幾乎是同一個頻率,代表他的閾值,也就是可以適應的彈性空間,或是可變的彈性空間變窄了。身體的系統狀況又是變動的,動來動去,不小心超出這個閾值之外,他就回不來了,這個系統就立刻瓦解。一個患者,甚至一個平常人,如果他的心跳跳得非常的規律,也就是心跳與心跳之間的間隔時間非常規律的話,那是快死之前的徵兆。太規律,表示他的頻率被鎖定在一個非常窄的範圍內,所以很容易超出這個範圍。一超出這個範圍,就回不來了。 年輕的時候,閾值範圍就很大,變來變去都在這個範圍之內。什麼情形都可能,心跳可以跳得很快,也可妣跳得很慢。對他來說,都是在安全範圍之內。來來回回,變來變去,都還有恢復的機會。所以這個閾值越大,代表這個系統越穩定,恢復力越好。 為什麼有這個閾值呢?是因為生物系統有抗干擾的能力。所有的生命系統如果沒有拭抗干擾的能力,他就完了。任何一個干擾都可以使得系統偏離,又沒有辦法回來,那不就完了嗎?這個閾值就是整個系統對抗干擾的具體呈現。在這種情形下,用藥就很有意思。偏離了某一個狀況之後,故意用另一個反方向的藥,等一下就可以回來。或者故意用藥量大一點,讓他偏離一點,等一下就會回來。所以,藥常有它的雙向性。 系統的這種穩定性不是絕對的。如果外在的干擾強過他可以抗拒的能力,如生物體內的防衛機能、免疫機能,也不能忍受。超過範圍之外,穩定性就瓦解了。所以,系統的穩定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如果把他的位能提升一點,是有可能回來的,一旦提升了好多倍,外在的影響變大的話,就會朝著這個方向變過去,根本回不來了,系統的穩定狀態也就瓦解了。 穩定狀態對系統來說,是有條件的。是在相對狀態之下成立。不過「變動」這件事情是絕對的。生命永遠是在變動的。自然界的所有的系統一直都在變動。 系統通過調節控制來達成相對的穩定。抗干擾的能力也就是調節控制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身體的抵抗力好,就健康。健康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身心狀態都是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不會大幅起落變動。在中醫裡面常說,要「扶正驅邪」,扶正的「正」就是「抗干擾的能力」。這個抗干擾的能力強,就相當於閾值大。在物理學上來說,就是位能的凹谷變深了,凹谷的寬度變大了。抗干擾的能力有兩個條件,谷與谷,峰與峰之間的距離要大要寬,太寬了不行。谷的深度要深。越深越好。這才代表抗干擾的能力好。 相對穩定態一定是在閾值內的變動。如果相對不穩定的話,一定會跑到閾值之外。一旦跑到閾值之外,系統就跨掉了,不再恢復。人的年紀大了以後,波谷變淺了,恢復力也就比較差。一旦受傷,或是疲倦,年輕的時候,也許一兩天就恢復了;年紀大了之後,可能一個星期也恢復不了。好久不提重的東西,偶而一提,手臂可以酸一個星期。以前小時候那需這麼久。以前小時候,好窮,地上也沒有鐵釘可以踩,連玻璃屑也沒有,我們都是光著腳在玩。那時候,地上石頭多,一不小心,就踢到石頭,腳趾甲踢裂了,會流血,那有跑回家去擦紅藥水的事,那都是太奢侈的事,想都沒想過,還不就是抓一把沙子,像沙漏一樣的把沙淋在傷口上,看著血不流了,繼續玩。越是曬得熱熱的沙,淋起來越舒服。第二天,結得疤就掉了。現在就不行了,一旦破皮,好久好久才會好,而且還留下疤痕。以前多少破皮的事,長大了之後,身上也沒有留下什麼疤痕。這就是閾值變淺了之後,恢復力變差。 年紀更大一點,波距就變窄,那就更慘。只能過很簡單,很規律的生活,有一點變動,就覺得很荒亂,好像會越出閾值一樣。人到老了,百事皆哀,實在很難過,但是又沒辦法。我實在不太服氣(全班大笑),只好另闢蹊徑。我還算趕得上節奏。 內經的天人整體觀 把這個系統的觀念回頭來看《黃帝內經》所表達的「天人整體觀」,也就是系統觀。學到的東西不拿來用,很快就忘掉,也沒有什麼意思。現在就活學活用。 人當然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有機的整體。有一些客觀的要素和主觀的要素。在客觀的要素裡面,它有內在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生理、病理上互相影響。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具體部分,從頭到腳,從外到內。 外在的要素部分,我們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像今天的天氣變得比較冷,衣服就要多穿一點,否則就會感冒。當然也受社會生活方式的影響,在湖南、四川的人就喜歡吃辣,在山西的人就喜歡喝醋,江浙的人喜歡吃甜的食物。當我們移動到不熟悉的環境裡去,不同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狀況。 我們的生命有一個主觀的能力。那就是改造和適應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生物世界裡特別顯著,在物理世界裡就沒有那麼顯著,放到不同的環境裡,常常會格格不入。生物體就不是如此,進入新的環境,就有可能把環境改造了來適應自己。也有可能去適應不能改造的環境。很多學物質科學的人從事生命科學的研究時,常常用很客觀的方式去研究生物體,而忘掉了生命系統裡的這個主觀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出許多非物理的現象。 像剛才我們講的抗干擾能力,就是非物理現象。這種能力先是抵抗外來的要素,當它抵抗不過的時候,就會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在我們的想像中,魚在水裡面,應該都是水溫比較低的情況才能存活。有一次,我在電視的Discovery頻道上看到,居然在海底火山口旁邊,水溫相當高的地方,居然也有魚存活在那裡。非常的奇特。在某些生物群,如果通通都是同一性別時,為了繁衍一下代,其中有一些會改變性別。生物系統這種自我改造的能力不勝枚舉。這是生命和物質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這一部分就不是客觀的條件所能限制得了我們的。生物和物質世界是不相等的,怎麼從客觀的物質世界裡面變出主觀的能力,以現在的科學知識來說,我是怎麼想也想不通它是怎麼變的。 由於有主客觀的各種條件,人這個生物體存在於自然界和社會之中,能夠過一個正常的生活,才有一個正常的生命活動。人是那些要素組成的呢?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就有不同的組成方式。有所謂的現代生物學所說的生理和心理,有道家所說的精氣神,有《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臟六腑、十二正經、別絡、孫絡,還有五行生剋的關係。可是用不同的方式來列出人體裡面的各種組成要素。 這些要素有內部之間的聯繫,也有內部和外界自然之間的聯繫。也有人和社會的聯繫,也有形體和精神的聯繫。如果一一的去分析這些聯繫,可以看到剛才所講的一些系統觀的基本性質。在這裡面,我們就單挑一個「人與自然」來講。這是最容易看的,比較容易察覺的部分。 人和自然有什麼樣的互動關係?怎麼樣整合在一起? 人與自然的統一 1)人是自然變動下的產物 在《黃帝內經》中,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在變動之下的產物。這樣的說法,由於我所參考的這個本子是中國大陸所整理出來的,他們比較唯物觀,當然有一些存疑,不全然是錯,也有一定的可信之處。在《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來論》裡說,「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精」就是形而上的東西,「形」就是形而下的東西,比較具相的東西。天有八紀,是指八風的綱紀。八風就是指八種不同的功能。有鼓動的功能,收納的功能等,各種形成系統的功能,不去細講。地有五里,就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故能為萬物之母,天地因為有這樣的一些物質,所以才會形成宇宙萬物。人當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是天地的產物。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負地戴,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所有的東西都具備了之後,就形成了人,而且自以為是很尊貴。這種尊貴應該不是人自己去衡量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和天地的規律、規範、信息場、或氣場.因為有了天地的構成物質,如上面所說的天有精,地有形,根據四季的規律,然後才有人。換句話說,人出生在這個天地之間,一定和四季的變化有關係。 同篇:「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就是天地的產物。 2)人類仰賴自然條件而生存 第二個觀點,人既是從天地而產生,就必需仰賴天地而存活。天地就提供了許多人可以存活的條件。有那些條件呢?有一些無機的環境,如天文、氣象、地形、水文等等,天文指的是日月星辰這樣的環境,塑造成地球這樣一個生存的環境。其次是有機的環境,有微生物、植物、動物等,大家都曉得。在我們的大小腸裡面有非常多的微生物。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大動物園,裡面有好多的生物。我們自己也就是一個「天」,只是不太敢承認就是了。有時候,吃錯東西會拉肚子,拖了很久都不會好,那就是大腸裡面的微生物的生態發生了改變,該有的機能就沒有了。有很多食物吃進去,不是全然靠化學的方式在消化,有時候是靠微生物在消化。我們靠微生物的地方非常的多。例如釀酒、釀造豆腐乳、各式各樣的酸菜、乳酪、養樂多等,都是要靠微生物。 我們對微生物很陌生,以為地球上,動物最強勢,然後是植物,最不強勢的是微生物。其實正好相反。宇宙裡面到處充滿微生物,它可以一睡幾萬年,甚至有可能幾億年,而且到處都是。其實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微生物的大海裡。微生物之中有一些慢慢的演化變成植物,後來又慢慢的出現了動物。動物其實是最弱勢的。 我們以為現代的醫學很發達,化學很進步,可以把微生物控制在一定的環境或狀況裡面,其實常常會失控。以前的登革熱,小時候聽過好多不同的名稱,又稱作天狗熱。在當年,老人家談起天狗熱,為之色變。有一段時間,沒有怎麼聽過,最近又發生。口啼疫在以前根本不曉得,現在發生了。將來會失控也說不定。尤其像現在的生活品質被污染的情形這麼厲害,很多新的物種可能會衍生。 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微生物的生命體結構非常的簡單,又是可變的,又有主動適應環境的能力,所以它在適應的速度上,比人類快太多了。其實,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對我們人類的影響是非常非常的大。有一年,我在圓山診所,看到一位俄裔美籍的科學家,他是一位怪人。九0年時,就申請了四百多個專利。把頭髮的細胞拿下來,放在一些他所處理過的材料之下。那個細胞就被材料環境所活化了。什麼細胞呢?就是人體裡面的免疫細胞T cell。 這個小細胞專門攻擊有毛病的細菌和癌細胞,它是非常的活躍。要怎麼養它呢?就是看看誰感冒,就拿棉花棒,沾一點T細胞,在喉嚨裡輕輕的一轉,那些感冒的病毒就是T cell的糧食,拼命去吃。過沒多久,才十分鐘的樣子,立刻又分出很多小T細胞,又拚命的去吃病毒。吃光了之後,大部分T細胞就消失,只剩下幾個,繼續到處遊走巡邏。 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看,就相當於一個長腳的樹根。這些小細胞一碰到癌細胞,就像跌進大穀倉一樣,非常的高興,大家就抓著癌細胞的腳大啃起來。在顯微鏡下看著T細胞在那裡猛吃。小小的一個黑點,越吃越肥,變成圓圓鼓鼓的,然後就破一個洞,從裡面跑出十幾二十個新的T細胞。這些新的T細胞又拼命的吃。沒有久,一個癌細胞就被吃光了。小細胞成群結隊的到處遊走,尋找獵物。 這位科學家為什麼會去做這個研究呢?因為他在四十幾歲的時候,身上長了一個腫瘤,他養的兩隻貓因為很老而得了血癌。他拿貓來做動物實驗,把T cell注射到貓的身上,結果貓的升癌治好了。他就注射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腫瘤也不見了。後來,他用這樣的方法治了三百多個腫瘤患者。以前,政府的要員鄭心雄有肝癌,到日本手術過,好了幾年,後來又復發,不過再復發的時候,病況已經太嚴重,抵抗力已經很差。用這個辦法來治療,由於有太多的癌細胞,這些T cell有太多的食物可吃,結果T cell的排泄物太多,引起急速的污染,反而形成敗血。後來沒有辦法救。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治療方式,稱作微生物療法。這個東西我還很想做,是很有意思的研究。我們碰到很多長腫瘤的人,剛開始的時候,用化學療法的話,抗干擾的能力很快的就被破壞,一被破壞就很難恢復,大部分的人就因此而走掉。如果用T cell的話,它自己會去找腫瘤細胞,找到以後,就把腫瘤吃掉,不會去吃正常的細胞。吃光了腫瘤細胞,沒有糧食,T細胞就收工了,只剩下幾隻,其他的T細胞就不見了。這個辦法多好,到現在沒有幾個人知道。 可是好多人想要除掉這位科學家,因為他的東西太好用了,所有的藥物、原先的療法,都面臨極大的挑戰,會被淘汰掉,很多人因此而怕他。也有很多人想要出重金把他的機密買來,封存起來。 台大有一位電機系的學生,發明了一個很好的手術器材。當時就有廠商出了一筆重金,大概四十多萬元台幣,買下他的技術。買來之後,把這技術封起來,繼續賣他比較爛的器材。這種舊的器材在手術的過程中,會傷到別的組織。但是市場上賣得很好。所以,太好的東西往往出不了頭,都被舊勢力扼殺了。 有機的環境跟我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社會對我們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密切,大家都知道的,也就不多說了。 舉個例子。譬如說,人和水的互動。水進入了我們的胃裡面,胃壁會吸收它,速度還蠻快的。當然不會全部吸收掉。酒精的速度就更快了,是水的二十倍。渴酒之後,一下子酒精就進到血液裡面。小腸和大腸也都會吸收水分。水分被吸收之後,到那裡去呢?要靠脾、肺和腎來做「氣化」的工作。怎麼個「氣化」,等一下再講。 脾相當於我們的肌肉組織。肌肉組織要有彈性,水才能流得動。脾統血,脾統率水血,其實也統率水分,讓水分在全身裡面流動,包括在血液裡面的流動和在細胞之間的流動。「脾主運化」的意思是說,所有的物質,不管是水或食物,都透過脾經的推動,帶到全身。 肺有很多的功能。一個呼吸可以帶動全身微血管的循環,所以,一個深呼吸的影響非常的廣。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水分也就跟著循環。中醫說「肺主皮毛」,就是說,肺會影響到表皮的新陳代謝,當然包含了水分。脾和肺可以讓水分走遍全身。 腎可以過濾掉水分裡面的雜質,其次,也會選擇沒有雜質的水,將之保留起來。腎有分辨的功能。中醫稱之為「蒸化」。像蒸饅頭一樣,有一個蒸騰的作用。這些水分還會回到身體裡面。就出現了中醫;所說的「津」和「液」兩部分。所謂「津」是指比較清淅的水分,沒有那麼多渾濁的物質,沒有那麼粘膩。至於「液」,就是指比較黏膩的水分。這兩個都是轉化而來的。 然後就流到全身去滋養身體。不同的地方需要有不同的水分。有些地方的水分要帶有很多的蛋白質,有些地方不能帶有太多的蛋白質。有各式各樣的情形,不一而足。用過的水分,會透過呼吸排掉一些。我們呼出的氣就帶有很多的水分,尤其是在天冷的時候,水氣就更明顯。但是最主要的管道還是我們全身的汗腺、汗孔所排掉的水分。另外一個就是膀胱。 所以在《素問?經脈別論》裡邊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精」和「氣」在中醫裡面代表不同的意義。「精」是代表精微的物質,以現在的語言來講是指透過消化以後所產生的生化物質。譬如說:儲存在細胞內的粒腺體,這些就是精微的物質。當然不只這些,這是我們在生化裡面所看到的物質。「氣」是指比較屬於能量的部分,也就是從這些物質轉化出來的能量。 「游溢精氣」就是說:透過水份,把這些物質變成好像流質狀的東西帶到身體各個地方去。「游溢」就是「到處跑」的意思。「上輸於脾」並不是往上走的意思,就進入脾經的系統裡邊去,去做散佈的作用,所以「脾氣散精」。脾的作用功能就是在分散,就是分配的意思,分配這些精微的物質。「上歸于肺」,送到肺以後,也可以跑到肺裡去,水份就跟著他跑。「通調水道」,水道不一定指的是尿液的排泄系統,不是指這個。這水道是指所有水能夠走過的通道,通常在中醫裡指的是「三焦」,上、中、下三焦。走完所有的全身以後,才「下輸膀胱」,到泌尿系統。 在中醫裡所描述一個物質進入到身體系統,他和身體系統怎樣產生聯繫、互動、循環。一個外在物質進入到一個系統裡面,怎樣在這系統走一圈又出來,對這系統造成什麼影響。這就是人體和自然界的水之間的互動。 另外一個就是空氣。這氣體的部份是透過呼吸的吸氣,把大氣裡所謂的「清陽之氣」,就是比較清新的氣體。我們常說:「把氧氣吸進來。」這句話不太對。其實空氣裡氮氣我們也一起吸進來。如果是純氧的氣體吸進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為什麼?身體氧化太厲害,等於燒掉一樣,所以不能是純粹的氧,需要有一些氮來緩衝他。事實上我們血液裡面也需要有一些這樣的東西。 吸入比較乾淨的氣體,呼出比較污濁的氣體,這是和環境之間做交換。我們所謂的濁氣,意思是說,它裡面有比較多的物質,或是比較不透明,或者是說它的比重比較大。「濁」很難講所謂乾淨、不乾淨。當然,我們清濁是有「乾淨」、「不乾淨」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用人的價值觀來詮釋這個「濁」,有時候不是很恰當。 我們曉得,我們呼出一口氣,裡面含有四百多種物質,如果用現在的質譜儀來作分析的話,你就會看到四百多種物質,哪一種物質多,就知道身上哪一個地方有毛病。譬如說:肝臟有毛病,呼出來的氣,從五行來說,一定帶有酸味。腎臟有毛病,呼出來的氣一定帶有一點鹹味。心經有毛病,呼出來的氣息一定帶有一點灼熱感。如果脾胃經有問題,呼出來的氣一定帶有一點腐臭的味道。 所以身上其實可以不去觸碰他,只吸取他呼出來的氣體,你就可以做診斷,但是氣體從外界進來,透過身體這樣的一呼一吸,就形成一個交換的循環。這個循環讓我們的身體保持代謝的平衡,因為我們需要送出去一些氣體,也需要吸進一些另外的氣體,當然這呼吸沒有這樣的簡單。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面說「天氣通于肺」。這「天」是指大自然的氣體,和我們的肺是相通的、互相接觸的,也就是說,他們在說明我們「人」這個系統在和外界的氣體互相溝通時,是透過哪個地方?是透過肺。所以肺是一個銜接的地方。 第二個是食物。我們通常是藉動物、植物的給養。《黃帝內經?藏器法時論》裡面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看《黃帝內經》,以前的人吃的蠻素的!提到了四個食物,有三個是植物的。「谷」就是稻穀。也就是說,我們身體透過食物的補充,來維持身體系統的穩定性。 我們的飲食應該先吃水果,後吃其他的東西。水果幾乎沒有熟食。為什麼先吃水果?第一個:通常果醣消化很快,一吃進去馬上就吸收了,整個身體就有飽足感,後面就不容易吃太多,不容易發胖。第二:水果是生的,沒有經過加工烹調,自然的生命訊息還保持很好,所以吃了這些水果,身體受生命訊息而活化。第三:水果消化快,如果你吃在後面,他就堵在那地方。消化快,也就變化快。所以堵在那地方。對食物的消化順序是一個錯誤。所以必須吃在前面。更何況這水果的果酸常常會刺激我們的口腔神經,讓我們的味覺稍微變得敏銳一點,下面吃的一些飲食,比較能品嚐那些味道。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水果應該先吃,可是我們現代人順序剛好相反。吃完一餐,然後再吃水果,這是錯的。我一直在反過來做,但有時沒辦法反,因為如果請客,人家不會先端水果給你,只好人家怎麼安排,就怎麼吃。 不僅食物的物質部份;在中醫裡面,食物和藥物一樣,也非常講究氣和味。《素問?六節藏象論》提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什麼叫做「五氣」呢?就是燥、焦、香、腥、腐。「燥」是烤過、油炸過的。「焦」就是帶有一點焦味,譬如說Bar B.Q.,或者是糖因加熱轉黃、轉黑,那也有一些焦。「香」,香味。「腥」,就有點像魚腥味。「腐」,就如豆腐乳、臭豆腐之類。這叫做「五氣」。「五味」是酸、甘、辛、苦、鹹。這大家都知道。 你吃燥的東西比較容易入肝經,所以油炸的東西吃多,第二天眼睛一定長眼屎而且眼睛比較紅。為什麼?根據醫生們講,油炸的東西很容易破壞身體內的維他命A,所以維他命A不夠的話,在眼球裡視覺所需要的光化學反應的物質就減少了,眼球一定不舒服。焦的,通心。不是絕對的不好,少量有時候是好的。食物藥物都有所謂的雙向性,如果你的腸胃有點食慾不佳,有時候就要吃一些芳香的東西,水果就是其中之一。水果一定有香味。要不然我們常用的木香、香附這一類東西,或者砂仁,這都是聞起來有一點揮發油的芳香味。吃一點點進去,腸胃就會醒過來,通常叫做「醒脾胃」。但是太香(香味過頭),身體的反應就會鈍掉,所以也不行,不能太多。腥臊的東西都是和肺經有關係。腐臭的東西會進入腎,所以吃太多臭豆腐,腎臟會受不了。 酸的東西就會入肝,最明顯的是懷孕的害喜,很多人都需要吃酸的,為什麼要吃酸的?你曉不曉得?好有意思的問題,很常有,當然有些人不會有。我知道是運動員、做粗重工作的人,懷孕好像沒事一樣。懷孕的過程是肝經的很重要的表現,因為酸會使得筋比較收、比較有力量的意思。懷孕的時候他的整個系統很強勁有力,所以他要吃一點酸的東西來收斂,來收那個氣,否則胎兒著床以後,整個系統要開始調整的時候,他的結締組織力量不夠強的話,懷孕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干擾,所以他吃一點酸的東西就有收斂的作用。吃太多當然不行,有一點點就可以。所以害喜的時候要吃酸的是很正常的。 「五味」裡的「酸入肝,苦入心」,所以心火太大時,要吃一點苦瓜,或是苦菜都可以。「辛入肺,甘入脾」,吃一點甜的東西到腸胃裡,你會覺得好舒服。吃太多的時候就慘了!吃太多,太舒服了,整個腸胃就變得呆滯了。像甘草不能用多的原因也在這地方,或者甜食不能吃太多,原因也在這地方。我們會管制小孩「吃太多甜的,等一下不喜歡吃飯。」我們會訓孩子的原因,是它入到胃裡面太多,胃就呆滯了。 「辛入肺」,辛辣的東西和肺有關係。這很明顯的,「肺主皮毛」,你一吃到辣的東西全身就冒汗。「鹹入腎」,吃鹹的東西立刻就影響到腎,使得腎非常的亢奮,另外現象就是血壓升高,他要趕快把鹽代謝掉,如果過鹹的話。但是不鹹也不行!有時候完全沒有鹹的東西腎也受不了,所以適度就可以。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宋亦勤、林萬金整理) 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