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 |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 |
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黑箱法 上一次講了黑箱控制法,現在複習一下。把人體看成是一個黑箱。它的輸出,就是身體的症狀;輸入,就是產生症狀的原因。看輸出和輸入的關係,來揣摩黑箱裡面可能的機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輸出,它裡面的機轉到底是什麼原因。綜合了輸入和輸出,所得到的認知。這種認知當然是經過很久很久的經驗的累積。它是用綜合、推理的方式所得到的,而不是直接觀察得到的。所以它和觀察得到的輸出之間,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能夠觀察得到的,我們稱之為「症」,也就是輸出。經過輸出和輸入的綜合、分析、推理所得到的異常機轉,由於是推理、推證出來的,稱之為「證」。是指對人體裡面的一些功能的抽象認知。因此,症和證是完全不相等的兩種認知。 可觀察的症狀非常多,常常會成群出現。好幾個症狀形成一個group,即使是單一原因,也會有一群症狀,稱之為「症候群」。每一個症候群都可能是某一個「證」所產生的,所以稱之為「證候」。症是看得見的,稱之為「表象」;證是看不見的,中醫把它稱之為「藏」。所謂的「象變量」是可見的,「藏變量」是推論出來的。等一下,我們還會從藏變量來想一想,為什麼會導致象變量?這就是中醫的病因學。 這個觀念先建立起來,後面講,就容易了。來看看這個圖。剛開始的時候,要先收集各種症狀,用小寫的s1, s2, s3代表,再分類、歸納,推出它的證候,這就是所謂的藏變量。也就是人體內在會產生這些症狀的因子。這些因子其實 ▲ 內在致病因子:受外因侵犯或自身的機能失常所導致的異常生理功能。 ▲ 藏變量:異常的生理功能=內在致病因子。 ▲ F1:藏變量或證候。 ▲ 證候集:藏變量的集合。 是看不見的,用解剖學的辦法把身體打開來看,也看不見什麼原因。很多時候,是機能上的原因。然後再從證候去揣摩可能是外在的致病因子,可能是內在的致病因子。藏變量等於是第一級的原因,象變量是第二級的原因。例如外在的風寒引起身體的某一個代謝機能失常,由於這些機能的失常,才有這些症狀。中醫是按照這樣的程序來看人體。 中醫由於是從「證」來看人體,他可以不知道外在的原因,就可以處理病況。外在的原因很複雜,有些是現實的原因,有些是過去的原因,有些是不知名的原因,沒辦法想像。只要知道這個證,就可以來作身體的調節和改善。比直接瞭解外在的致病因素還要方便,而且是真正整體的調整。 整理的過程就是把症狀變量(象變量)整理成症候群,每一個症候群所對應的「證候」是什麼,有了這個證候之後,再去猜、歸納、整理致病因子到底是什麼。這個認知概念跟現代的系統控制論是完全一樣的。 有了對病症、病因的認識之後,要怎麼去調控它。上一次講過,可以去試試看,經過一段長時間,累積了經驗,就用經驗法則去處理疾病。可是,這樣的處理常常是一對一的,後來又發現這樣還不一定準確,於是就用多對多的方式,叫「多變量的調節」。就是採「症候群」和「證候」之間的關係。這才出現了所謂的「辨證論治」。 陰陽辨證 在調節的過程中,中醫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叫「陰陽辨證」。從控制論的角度來看,陰陽辨證非常有意思。 由於受現代科學知識文化的影響,常常從非常具象的物質層面來想「陰陽」可能是什麼東西。事實上,陰陽什麼東西都不是,它是狀態的掌握。中醫常常是掌握狀態,而不是實質。陰陽辨證完全符合系統控制論裡面的「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 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從這間教室走到校門口,需要不需要先去瞭解身上每一根肌肉的力量有多大?兩隻鞋子是不是一樣的重?兩邊鞋底磨損狀況是不是一樣的平均?走路時搖擺的動作如何?沿路上的障礙又如何?這樣子把一路上所可能碰到的因素統統考慮進去,經過縝密的計算,才知道這隻腳要抬多高,踩多遠,要用多少力量,而後才走出一步。如此,走到門口,煩得不得了,根本沒有辦法想像要怎麼走。就像我們星期二在禪修課閉著眼睛走路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經過計算,慢慢的走,感覺每一個細微的步驟。 在系統控制論上,是不這麼做的。這樣做,不勝其擾,而且也很難掌握現在所做的調節控制和所要達成的目標之間有多大的差別。在航海中也是如此,大海茫茫,沒有什麼可以參考,如果要把風速、水流的速度、船本身的速度、地球的緯度等各種因素統統都計算進去,然後才來操縱船舵的話,那這條船根本開不出去。不可能去計算所有的因素,然彼才來考慮如何駕駛。通常,不做這種分析性的斗算,只要知道經緯度,向那方向,船的航行和這個目標之間有個差距,只要不斷的調節這個差距,讓這個差距越來越小。每過一陣子,就調一下,最後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從這間教室走到校門口,走十次,不會完全一樣。不管左擺右擺,總是會走到。同樣的,到火車站也是一樣,那怕你都是用走路的,走相同的路,你都不可能踩相同的步伐,相同的腳印。碰到有人衝出來,你要閃避一下;碰到有些狀況,也只有繞一個彎。可是,你的目標一致,左轉右轉,搖來搖去,就是會到達目的地。 面對人體這樣複雜的系統時,有太多的變數,不可能每一個變數都去計算。只能用一個概括的方式。就是把行動和目標之間的差距找出來,不管這個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只要我和目標之間的差距,每一步都能讓這個差距縮短,那我就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概念,處理了很多非常複雜的系統。我們每天都是這麼在過生活。只要把眼睛閉起來,走起路來,就變得多麼的難。眼睛可以提供給我們非常多的資訊,綜合起來,就是一個明確的方向。不管怎麼走,都很容易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什麼是陰陽 從控制論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身體有某一種狀態,被認為是正常的狀態,理想的狀態,或是健康的狀態。那就是陰陽平衡的狀態。通常可以用一組數值來代表,心跳多少,血壓多高,體溫多少,有一個平均值。每個人通常會有一點差異,有的人要多一點,有的人要少一點,都是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如果現在的狀態超過這個理想值,譬如體溫比一般的正常值要高,就叫「陽症」。就是症狀的整體方向性偏向陽症。如果體溫比正常值低一點,或你現在的問題跟正常值比起來,低一點,那就是「陰症」。 陽:超過理想值 陰:低於理想值 陰陽平衡:理想值 中醫把「陰」和「陽」在屬性上作了這樣的區分。就是一個二分法。真正的陰陽平衡就是一個理想狀態。這個理想狀態可以用理想的數值來代表。 中醫的八綱辨證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陰陽辨證。先要瞭解身體狀態是在理想值之上,還是理想值之下。如果弄錯了這個方向性,那麼在調節上就會弄錯。一搞錯的話,也許越偏越遠,那就很糟糕了。本來你是想把他調回正常的狀態,由於一開始陰陽的判斷弄錯,治療的方向就偏離開正常值。 所以在《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裡面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決離,精氣乃絕。」陰是指一些屬性上的特性,如收歛、安靜、平穩等。這些屬性只要達到「平」就好。「平」是很有意思的,在實際臨床上用藥有經驗的話,就知道「平」的妙用。我們吃補的東西,尤其是吃補血的東西,不能拚命的補。補過頭之後,就不「平」了。不平反而會有毛病。例如吃像當歸、熟地、淮山藥等補藥,補太多了之後,人反而昏沉。這些東西只要補到剛剛好就行了,超過了就不好。 陽本來是指活動的、發散的屬性,這樣的功能要「秘」。「秘」是有一點「秘密」的意義,但是更有「調理」的意思,要「適得其所」,不要補了之後,失去控制。我們常在職位的安排上,有「秘書」這麼一個職務,他不是偷偷的幫你做什麼事情,而是很多事情在他的手上,安排得有條不紊。「秘」在中醫裡的意思是指「內在的調理」。「陽」是指氣血、能量要適得其所。不要隨便過了頭,失去了掌握,沒有調理,那就不是「秘」了。 陰要平,陽要秘,精神乃治。整個人的精神才是正常的、健康的、有調理的。如果陰陽離決,也就是不合乎正常標準,那麼「精氣乃絕」,每個器官和經絡各自為政,散夥了,也就是死亡。 《黃帝內經》的這段話就在講什麼是理想的狀態,什麼叫做不理想的狀態。在《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說,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這段話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屬性如果太強盛的話,另外一邊則生病。陽的屬性太過頭了,就會出現熱的症狀。陰的屬性太過頭,就會出現寒的症狀。像我剛才講的,補得太過頭,連活力都沒有,整個人的體溫是下降的。因為補的東西通常都比較黏膩。黏膩就是阻力比較大。阻力比較大的話,能量在輸送過程中的耗損也就比較大,甚至沒有辦法輸送出來,整個人的體溫也就下降。所以說「陰勝則寒」。 透過證狀的寒、熱、活動性和收歛性,我們可以分辨得出一個人在我的面前,到底現在是陽證,還是陰證。所謂過頭,是超過理想值之後,另外一個沒有辦法來平衡它。它就會顯得弱勢,沒有辦法轉得過來。 陰勝則陽病是說什麼呢?譬如說吃太多,反而很懶得動,對不對?這個就是陰勝。因為吃了很多東西以後,消化食物也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食物進入身體之後,它透過腸胃會吸收,吸收了以後,進到血液裡面去,血液的濃度就立刻增加,就也是它的黏稠度增加。那個速度相當快。幾乎是你一吃下去,馬上去抽血,馬上在顯微鏡下就看得出來剛剛吃的肥肉。抽一滴血出來,那個血液裡面就有亮晶晶的浮油。所以吃多了以後,身上原有的能量反而優先用在消化食物上面,於是循環就比較差了。因此,吃飽飯後通常都會比較沒有活力,懶洋洋的。 抽煙通常就是有這個問題。抽煙的人通常是他的經絡已經比較封閉了,再一吃飯下去,他整個人就很昏沈。那個狀態當然還不到生病的地步,不過他已經呈現了身上的「陽」是有一點弱勢的樣子。所以,很多抽煙的人吃過飯都喜歡抽一根煙。他們的藉口就是我上一次所講的,「飯後一根煙,快樂似神仙」,那就是這個問題。因為抽煙這個動作是慢慢的吸氣,有調整經絡的功能,而煙草本身也有把氣向上提的作用。 陽勝則陰病。譬如說你活動量太過頭了以後,就很容易生病。也就是說,把很多庫存的物質都用完了。用完了以後,一個很簡單的現象就是身體太累的時候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連食物的消化都會有問題。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屬於「陰」這方面的活動機能,所以它就會有這種陽勝陰衰的現象。 真正的病,我就比較不敢隨便用猜的,一定要去找到那個合適的例子來講比較好。我們生活的這些現象大家比較熟悉,可以講。其實這些例子有很多,《黃帝內經》裡面有滿多的例子。總體說來可以用「陰陽」來兩分。後面會講到五神藏,如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臟俯有不同的信息特徵,那些都還有所謂的「陰陽」之分。 剛才說過我們有一個理想的狀況,有一個實際的狀況,這兩個之間的差距在控制論裡面就叫做「目標差」。通常我們是在做調控的時候,要去好好的掌握這個目標差。怎麼個掌握法呢?這是一張示意圖。 理想值 這是一個很標準的示意圖,右邊是病人、病患,他的狀態醫生判斷了以後,根據他的症狀做了判斷之後,拿來和理想值互相比較。畫一個圓圈,圈中間畫一個減號,就是一個比較的裝置。現在的電腦裡面就有非常多這種比較的裝置。就是拿從右邊得到的一個實際狀況,和這個理想的狀況,互相比較。一比較以後,就有個差距,這就叫目標差。這個目標差是醫生必需要掌握的。 它的目標差到底是正差,還是負差,要分辨得出來。中醫就是根據這個目標差來調整這個患者身體的狀態。那麼怎麼調整呢?在〈素問〉裡面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平」就是達到平衡、中庸,其實就是理想的狀態。好,我們用圖來看更簡單。 陽 + ? 你看看,如果這個目標差是正值,也就是說,你的實際狀況減掉理想的狀態是正值,那就表示你現有的狀態比理想的狀態要高亢,那個目標差的數值偏高,這就屬於所謂的「陽症」,或者是叫「實症」。 如果你的目標差減起來是負值,也就是你實際的狀況和理想的狀況相減,你是不及理想的狀況,是在理想狀況之下,這個叫做「虛症」,或者叫「陰症」。慬嗎? 如果從目標差的正負值來看,「陰、陽、虛、實」就代表這個意思。能不能想像?譬如說我們這個體溫是36℃假定,可是你現在是38℃,就體溫這個指標來看你的身體,你現在是處在一個陽症、或者是實症的狀況。如果你的體溫比這36℃還低,只剩下35℃,那麼你就處在陰症。慬吧? 好,那麼這個值到底是多少,是看當時的狀況,只要這個差值,不管它是正值的差,還是負值的差,越來越接近零,也就是實際的狀況和理想的狀況越來越沒有差距,那麼這就表示,是我們在調控我們患者,或者是調控我們自己以回復到理想的狀況。 這樣的一個調節,你看看,這個值都是一直變小,越變越小,你不要管這個正負值,就是說它這個數值的大小越變越趨近於零。在系統控制論裡面就叫做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 )。為什麼叫反饋(feedback)呢?因為它隨時都要去從患者的症狀,也就是從輸出,取一部分信號回來,和理想的狀態互相比較。這個取回來的這個動作,就叫做回饋,或叫反饋。如果它的這個差值越來越小,這個就叫做負反饋。 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負反饋,可是有的時候會變成正反饋。譬如說你在家裡面端一碗湯,好大一碗滿滿的,然後你越想說端穩一點,有時候手反而會越抖越厲害,有沒有碰到過?越抖越厲害,那是正反饋。你本來是說這個抖得太厲害了,小心一點,可是你這個小心送回去的時候,這個裡面不曉得怎麼處理,反而等一下抖得更厲害。調節了以後反而抖得更厲害,這是正反饋。可是如果你處理的恰當的時候,它果真是越來越平穩,越來越不抖,這個就是負反饋。慬這意思嗎?我們有時候在緊張的時候,常常變成是正反饋。越緊張,事情就越發的做得不理想,或者越發做得很糟糕。 你看這個目標差的值,不管是陽症也好、虛症也好,如果它這個調節的目標差越變越離開這個零的水平線的話,就叫做正反饋。同樣的,我們做很多很多事情,像是練功也好、打坐也好、唸書也好,越讀腦袋裡面的瞭解東西的狀況也好,有時候會越來越離譜的。越來越離譜的通常都是正反饋。越來越趨向一個很平和的、很穩定的,那麼通常都是負反饋。所以中醫裡面它的陰陽就是先看看患者到底是偏陰,還是偏陽。其次,它也要求達到陰陽平衡,也就是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所以,整個調控的過程都是在追求陰陽平衡。這就是現代控制論裡面的負反饋的調控概念。 大家看看,就是這麼有趣,控制論不是現代人才會的玩意兒。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就已經有這種概念。在〈陰陽應相大論〉就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你看看,一個懂得診斷的人,他不會一開始就做很細微瑣碎的分別,而是一開始就來看這個患者現在是處在偏陽的狀態,還是偏陰的狀態。如果連這個都分不出來,後面的症狀就很難再談到很仔細的分辨。 你會問:什麼叫做陽?什麼叫做陰?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 陰陽之分 1)人體的生理和病理 陽:活動、興奮、燥熱、亢進、鮮明、顯著、脈浮、數、大、滑、實 陰:沉靜、抑鬱、濕寒、衰退、晦暗、隱微、脈沉、遲、小、澀、虛 2)藥物的性味 陽:藥氣熱、溫、升、浮 0 藥味辛、甘 陰:藥氣寒、涼、降、沉 藥味苦、酸、鹹 在人體的生理和病理上,所謂的「陽」是偏向一個活動的、興奮的、燥熱的、亢進的、鮮明的、顯著的狀態。如果是脈象的話,就是指比較浮的脈。所謂「浮脈」,就是你把手輕輕的搭在脈的「寸關尺」部位,就會發現,這個脈很明顯。什麼是「數脈」呢?就是它跳得很快的意思。「大脈」就是指它跳動的範圍很廣,力道很強。「滑脈」就是脈的感覺很柔滑。還有一種叫「實脈」,不管你輕輕的搭,還是用力的按,脈跳動的力量都很強勁。好像愈用力按,它跳得愈起勁似的。凡是有以上所講的各種現象,都可以歸類做陽症。脈就相當於我在黑板上所畫的波動,有高低起伏。有些脈的波型是有很尖的高低起伏,有些脈就沒有那麼明顯,但是比較圓滑。從物理學上來講,這種圓滑的波動就是有低頻的信號在裡面。 如果是陰症的話,這個人的動作比較沉靜、憂鬱的、身上是比較濕寒的,整個身體機能是比較衰退的,或者是指臉上的神彩是比較晦黯的、比較隱微的。在脈象來說,是指比較沈的脈。「遲脈」就是脈跳動的數目比較少。「小脈」就是你要找了半天才發現它在很局部的地方跳動。「澀脈」就是這個脈如果畫起波動來,就比較多的尖峰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比較多高頻的信號。然後它是虛的。所謂「虛脈」,就是說你在上面按起來好像是滿明顯的,但是稍微用力一按,好像中間是空的,這個叫做虛脈。 這些陽脈、陰脈是指人體的機能有陰陽之分。分成陰陽之後,才能對證下藥,用一些藥物去調節它,也就是治療。我們也根據藥物對人體的作用,把它分成有所謂陰性的藥性和陽性的藥性。 中藥分成「氣」和「味」,謂之「四氣五味」。所謂的陽性的藥,就是它的藥氣是屬於熱性的、溫性的、升的、浮的。什麼叫做「熱」呢?就是吃了那個藥以後,全身會覺得體溫升高,確實也覺得整個人比較暖和。什麼是「升」呢?這個藥性是往上升的,譬如說有些人的咳嗽是氣往下陷,那就咳得很不舒服,只要把那個下沉的氣往上提一下,他就不咳了,這就是所謂的「升」。「浮」和「升」只是力量的不同。「浮」是比較全面提升的藥,「升」是比較走竄性的藥。譬如說,桔梗就是一個提升的藥。像柴胡也是上升的,但是沒有那麼強勁。至於川芎,就有升有降,它是全身各條經絡都走的。浮的藥通常都是溫和一點的,如山藥。 至於藥味,就是它的味道,是屬於辛辣的,是酸的、甘的,還是苦的。「甘」就是比較甘美的,譬如紅棗、甘草這些都是甘甜的。辛的藥如防風、荊介,或者是蔥、蒜、紫蘇。這些藥的藥味是屬陽的。 陰性的藥就偏寒、偏涼、偏降、偏沉。寒性的藥像是治高血壓的板藍根,或牛蒡子、連翹、馬勃、射干等,都是吃得太多之後,整個人的體溫會下降,降的太厲害的話,整個人會感到發冷。還有像牛膝(牛七)這種藥的藥性都是往下沉降的。前胡也是沉降的藥。 陰性的藥味偏向苦的、酸的、鹹的。治療便秘用的芒硝、大黃,都是屬於比較「鹹」的藥。酸的藥,就像是酸梅。苦的藥,我們吃的苦瓜,黃蓮、黃柏、黃芩也是苦的。所以這些屬於所謂的陰性的藥。 怎麼用呢?還是用剛才那個「陰陽平衡」的原則來運用。所以「熱則寒之、寒則熱之」。這個原理很簡單。目的在追求「負反饋」裡面的「目標差越來越趨近於零」。這樣的一個概念運用在實際的臨床上,就成了「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足的,要補回來;補得太過頭也不行,就要把它瀉掉。就和現在有些減肥一樣,累積太多的脂肪以後,就設法把它去除掉一些。 「結則散之,散則收之。」「結」就是聚集在一塊,成為一個硬結,那就要想辦法把它散掉。「散則收之」可是有些情況是鬆散的,收歛的功能變差,可是又是非收斂不可。不收斂的話,整個身體的機能就散掉了。譬如說,上了年紀以後,常常由於整個下腹腔的機能變差,有些人就控制不住大小便。這時候,就要想辦法去收歛,要提氣收斂。「濕者燥之、燥者濡之。」濡就是要去滋潤它。 所以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就是「損其有餘、益其不足。」這就是負反饋控制理論。在中醫裡面,「陰陽」是一個總綱,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治療原則。掌握了這個原則以後,再回頭去處理患者,大概就不會偏離得太遠了。 這是從控制論的角度去看中醫的「辨證論治」概念。這裡面涉及到了一些基本的東西:第一,什麼是陰陽?第二,什麼叫做理想值?第三,就涉及到怎麼去調控,那就是負反饋的方式。中醫論治最主要的就是這三個問題。因此大家要把「陰陽」的這種負反饋概念應用在臨床上,去調節一個患者的狀況的話,就必須要這個三個問題都要考慮到。所以為什麼要去分辨這些藥物的性質。 為什麼把藥物分成寒熱,而不去分析這個藥物裡面到底是什麼生化物質,因為生化物質數量相當龐大,多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當太多變因,就得不到控制的法則。所有的中藥也好,臨床所得的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的偏頗也好,都是好多原因造成的。如果要一一考慮的話,等於是好多的變因要同時綜合起來,看它們的效果。這樣的綜合,不管用什麼方式去計算,都是很複雜的。這就像我們剛才所舉的例子,你要開一條船到某個地方去,一路上的風、雨、水流等都要計算的話,船根本沒辦法開。飛機也是一樣。飛彈的導航也是一樣。所採取的方式完全不是一一計算這個方式,經常都是先把目標鎖定了,然後一路上,都在和這個目標做比較,然後就去調控,看看能不能隨時把偏差調得愈來愈小。一路的調控,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再來做一些細部的調整,就可是準確的到達目的地。巡戈飛彈的導航就是利用這種原理。 我們日常生活又何嘗不是在利用負反饋?小孩子學走路就是這個原理。這是很普遍的事。從這個角度去看中醫的陰陽,就知道,陰陽是一個很希意思的概念。在兩千年前,中國的老祖宗就已經在應用這個負反饋的方法。 審證求因 有了「證」之後,等於是把人體很複雜的因素,綜合起來,變成一個總體的原因。在這麼一個簡化的過程裡面,反過來看,那些是導致機能偏頗的因素。我們曉得,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反過頭來推求導致疾病的原因,是有歷史上的條件限制。在早年,沒有現在這種化學分析、顯微鏡、各種精密又有很好功能的分析器材,幫助分析這個疾病是細菌產生的?是病毒產生的?還是一些異類的物質產生的?但是他又必需面對疾病的威脅和挑戰,那他們要怎麼辦呢?就只好把各種現象綜合起來,不去問實質的問題,因為在那種條件之下根本做不到。 就問:「會產生這些內在機能上的偏頗,到底是那些原因所導致的?」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如果抓到了其中的因果關係,那一定比實質的病因分析要簡單得多。例如,某種病毒造成某種疾病,一路上是怎麼個變化,所歷經的生化反應是非常複雜的,即使看到了病因,也很難去解決問題。可是,綜合的辦法就不是如此處理。是綜合起來,看它在機能上的表現。在「證候」上求取原因有它的好處,就是很簡單。人體上是機能的偏頗,外在的因素都是可辨別的,如風、寒、暑、濕、燥、火等。從可辨別的因素去做調整,一調整就是一個整體綜合效應的調整。可以解決因懂得細節太多而不會調的困境。 第二個好處,疾病的原因很多地方會產生相類似之處。例如A這個原因,也可能產生在B的原因相類似症狀,那時候,就很難一一分得清楚,只好看看AB兩者有共同屬性的時候,就歸類在同一個異常的機能裡面,去調這個異常的機能,就等於同時解決AB兩種疾病。當然,你也可以批評說:「這不是很模糊嗎?」有一定的模糊性。我講過,這個系統控制論當然有一定的模糊性。 就是在某一種模糊的程度下,學著去掌握系統的穩定性。本來就是如此啊。難道現在的生化檢驗分析的那麼清楚,就完全沒有模糊之處嗎?一樣有模糊的地方。因為我們在前面講過黑箱的理論就說過,這個黑箱是永遠存在的。你沒有辦法說因為有解剖學、有顯微鏡、有各種精密的儀器,於是所有的黑箱你通通都打開來了。沒有,沒辦法保證這一點,因為只能到達某一個地步,剩下的就不曉得了。那麼即使不說細分的,現在已知的這種資料裡面,譬如說把人體分成有很多很多的這個物質構成,可是真的把這些物質組合在一塊,就是等於我們所真正觀察到的人體嗎?也不等啊!因為化整為零以後,你把這個部分再加回來的時候,其實現代的科學加不回來的,很多時候是加到一半就不曉得該怎麼辦了。 從系統來看,這種綜合有它的實用性。通常從證候裡面導出了幾個原因: 六淫(外因):風、寒、暑、濕、燥、熱 七情(內因):怒、喜、憂、思、悲、恐、驚 「六淫」的「淫」是「超過(偏離)理想值」的意思,六淫就是六種會使得我們的身體發生偏頗的原因。這六項都是外在的原因。也有內在的原因,稱之為「七情」,怒、喜、憂、思、悲、恐、驚。對應五臟時,分成怒、喜、憂思、悲、恐驚五項。五種不同的情緒,正好對應肝、心、脾、肺、臂。後面講五行的時候,再來細講。 這樣的分法有利於調動全身對抗疾病的功能。因為是綜合的,所以是全身去調控,而不是局部的考量。身體的機能很難劃分說,心臟是心臟,肺臟是肺臟,往往是相互有關聯,連成一個整體。面對疾病的時候,最好是調動全身的功能去做調控。 由於是從「證」的角度來探求原因,所以它可以反映各種因素綜合的作用的效應,不考慮單獨的情形。這也就是系統整體的觀念和現在醫學所採取的條分屢析的局部觀念是完全不同的。條分屢析在很簡單的系統裡面是可行的,就像在物理學中,一天到晚講量子力學多好多好。其實量子力學只解決了兩個元素,一個是氫,一個是氦。再高一點的元素就搞不太懂了。因為太複雜了。兩個氫組合在一起還勉強可以應付,三個氫組合在一起,就完了。說起來很慚愧,物理學只解決了一些最簡單的問題。這三十幾年來,一直發展的一個東西叫「多體物理」(manybody physics),也一直碰到瓶頸,做不下去。也許要等現在對複雜系統多一點瞭解之後,回頭再去處理這個問題,說不定會有一點幫助。 在中醫裡面,透過「證」的認知,來探求簡單的原因。看起來,現代醫學對病因的區分是詳細多了。中醫的區分就顯得粗略。不過,粗略有粗略的好處,太詳細了,反而沒有辦法好好的利用。像中醫這種簡單的區分,已經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在《素問.刺法論》裡面說:「五疾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五疾當然是指五臟所產生的疾病。「皆相染易」是說,互相感染,互相變化。變來變去,最後就搞不清楚誰是真正的原因,誰是跟著變的。變來變去,大家就混在一塊。一有毛病,時間久一點,各個臟腑都不正常了。這時候只有用整體的方式來調控。調到某一個階段之後,就會發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是說,面對一個很難纏的很複雜的症狀,處理到某一個階段之後,才會發現原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因為受到感柒的和真正的主因還是有一些的差距。在做整體處理之後,你會發現,受到波及的經絡,本身還算健全,一經調控,很快的就恢復正常,最後你會發現,最難纏的,還一直保持在疾病狀態的經絡,那個大概就是疾病的真正原因。通常就是用一個整體的方式去處理,處理之後,一層一層的剝下去,最後會發現原來在某一層裡面出了問題。 在臨床上有沒有必要這樣做呢?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呢?有時候是找不到。這是實際上的困難。還有一個問題,全部都亂了,不趕快全面處理一下,而在拚命的找那個原因,有緩不濟急之嫌。而且,全都亂了,即使找到了最主要的原因,去處理它,而其他的原因不去處理,還是沒有效。更何況全面異常,是一個很危急的狀態,必需先全面的處理。等五臟有四臟已經恢復了正常,再去看為什麼這一臟還不正常,就輕鬆容易得多了。緩急輕重才會妥當掌握。 中醫裡面,對人體機能的調控的重要性遠大於對實質致病因素的掌握。中醫不去看局部的,先掌握住整個機能,系統性才不致於亂掉,不致於解體,再來慢慢的去找原始的原因。 在〈素問?骨空論〉裡面,也把病因和證結合起來,成為所謂的「風邪證」。指的是「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風從外入是一個因,令人振寒是說冷得讓人發抖。會發冷、會出汗、會頭痛、身體會感覺到很沉重。為什麼會感覺到身體沉重?猜得到嗎?因為風一吹過來,體溫帶走了,體溫一定先從表皮散失掉,微血管立刻跟著收縮。收縮之後,阻力變大。阻力一變大,表皮循環變不好。在收縮的過程中,有些人偶而會出汗,會頭痛,會緊緊的。一循環不好,整個身體的溝通變差,相當於我講的阻力變大以後,上下聯通的機能變差。一變差了之後,腦袋裡面本來發出來的一個信號,強度是十分,送到手腳的關節和肌肉,就剩下三分,於是手腳就舉不起來,覺得整個身體很沉重。感冒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關節酸痛,全身沒有勁,這就是所謂的「身重」。這時候如果又碰上天氣變冷,或吹了冷風,或者在冷氣間,人就會覺得受不了,就有了「惡寒」的現象。這是因為人體循環不良的狀況好像再往身體裡面陷進去。這些現象從物理學、流體力學、電路學來看,都是很清楚的一連串反應。 我們常常在一感冒的時候,只注意到溫度的變化。其實溫度的變化帶起一連串其他的變化。其中有一個變化就是水分的代謝機能變差。我們只知道血液在血管裡面流動,其實水分在全身也有一個流動的規律。當有風寒等外來的東西影響之下,它就亂掉了,各種症狀就跑出來了。為什麼會頭痛呢?因為血液和水分要往上送的時候,必需要克服重力。一有阻礙時,往上送的機能一定變差,頭部所得到的血液和水分的滋潤一定不夠。不夠就會引起頭痛。這就是風邪症。純粹因吹風而產生的。 外風還可以產生好多種狀況,有風寒證,風的溫度稍為低一點,寒的現象就比較明顯;有時候是風熱證,是身體內部的溫度散不掉,外邊卻已經封閉了。身體裡面是熱的,一吹風,反而很難過。表皮一直有排汗、調節水分和體溫的功能,一下子封閉了,身體裡面的熱就散不出來。下雨天穿雨衣,就有這種現象。一穿雨衣,熱得要死,因為身上散出來的水氣在身體跟雨衣之間就形成很高濕度的熱空氣。那麼高的濕度使得身體表面再也散發不出水氣來,身體裡面就累積了很多很多的熱。熱到受不了。把雨衣打開來,就會覺得很舒服。 還有一種風濕證,就是身體裡面的水分循環異常。 一個外風證狀,還是可以細分成好幾個證狀。中醫不是不懂得細分的重要性,只是他在一開始還不太瞭解的情形下,不敢分得太細,以免不好處理。風證還有一個證,叫「肝風」,也就是中風。肝功能的氣經常都是往上發的,一下子就到達頭頂。這也是風證。這個風不是外風,而是內在的機能失控所產生的異常現象。 用系統控制論的概念來看中醫,可以看到以上所說的這些面貌。中醫其實不是胡猜亂想的東西,是透過許多經驗的整理,形成這樣的一種系統控制的概念。有了這樣的概念之後,我們在後面去講陰陽、五行、氣血、經絡,才知道該在那一個定位上來認識它。我們過去的經驗,要摸索了好久好久,才知道中醫在講什麼。如果有了這些概念,就會把所讀到的東西放在合適的定位上,那麼看書就很有趣味。 系統概念的衍生與目的 我們一直在講系統,系統究竟是什麼?系統的概念是怎麼發生的呢?產生這樣的概念有什麼目的呢?因為自然界裡面,所有的事物都有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事物和事物之間都有一些聯繫,不管這個聯繫是強還是弱。在自然界裡面沒有一個東西是靜態的、閉鎖的,也沒有一個東西是獨立存在的、和人家無關的,一定是和許許多多別的事物有某些聯繫。 也許你會說,地球就是地球,月亮就是月亮,太陽就是太陽,都是單獨存在的。實際上,地球受月亮,也受太陽的影響。每天的潮汐就是受太陽和月亮引力的影響,一漲一退。地球上許多生物受太陽昇降的影響而作息。每十一年太陽黑子會有一次大的活動現象,就是所謂的「太陽黑子爆炸」。這一爆炸之後所噴射出來的太陽風,也就是一大堆帶正電的質子,飛快的往四面八方噴射出來。到達地球上的時候,就會干擾地球外圍的電離層。這個電離層一被干擾,整個地球的通訊就發生改變,地磁也發生改變。在南北極就可以看到極光,中國古人稱這種極光為「龍」。雖然太陽距離我們那麼的遙遠,可是我們根本逃不出太陽的影響。 月亮也是對地球有影響,滿月的時候,滿水漲得特別高。地球看起來像是一個孤立的星球,懸在虛空中,可是,他的確是受到其他星球的影響。去年和前年,有幾個行星排成十字型,或長條形,對地球都有引力上的拉扯。地球不是很硬的星球,而是一個軟乎乎的、熱滾滾的球,只是經過了四十六億年,外面那一層己經冷卻形成了一層殼。這層殼的厚度只有四十八公里,而地球的半徑是六千三百七十五公里。所以,地球是一個軟軟的、滾燙的星球。受到這些星球共同引力的拉扯,很自然的會變形。隨著地球的自轉,每一個地方的拉力都不會一樣,因此,很容易讓地球岩漿產生一些波動。這些波動就一直在那裡繞動,一直要等到星球隊伍散掉以後,這個拉扯的引力慢慢的消弱。這種岩漿的繞動有時候力量很強,撞到這邊,撞到那邊,地殼就在動,就形成最近常發生的地震。星球遠在天邊,可是對我們照樣有很大的影響。 中國人以前講的掃把星,也就是慧星,從很遠的天邊繞一圈過來,沒有碰到地球。可是整個地球的重力場就發生改變。整個地球上的生態也就受到它的影響。更何況還有許多隕石,直接掉落在地球上。那個影響就更大了。沒有一個東西是可以孤立的,都跟別的東西有連繫。既然有連繫,就沒有辦法分割。所以必需把很多東西放在一起來看。也就有了「系統」這樣的觀念。 更何況,每一項東西放在一起,就會有互動、發展和變化。不能像現在自然科學所處理的簡單系統那麼的簡化,去看它們各自的狀態,必需用系統的概念去面對它。系統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要素,這些要素起碼要達到某一個量,方才成為一個系統。而且這些要素之間互相聯繫,成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整體就必然有它們共同綜合起來的屬性。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特質,可是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就有一群人的特性。從事教育的人常說,一個班級有這個班級的班風。教書教久了,就會察覺到這個班的班風怎麼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和別班不一樣?經驗久一點,看看那一班的班風大概可以預測這班學生畢業以後的發展情形。班風不會每一年都一樣。在我的教學經驗裡,總是一起一伏的,一屆好,下一屆就差很多。只要那個班風大家像兄弟姊妹一樣,那個班級的發展潛力非常的長,非常的廣,大家會互相照應,那怕是散在世界各地。如果那個班分成幾個小團體,就很快的看到這個班沒落了。一畢業,就散掉了。 「整體」這個概念有超乎「個別」的意義。也就是說,在個別的身上看不到某些特質,一組合起來,就看到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彈琴時,如果是一條短短的弦,怎麼彈,就是那麼幾個音。一旦把兩條弦接起來,變長了,彈起來下,就可以彈出一些單條短弦時彈不出來的音韻。接起來才有,不接起來,彼此之間,沒有關係,就不會形成的。 就像我剛剛講的,大家都不認同這個團體,這個團體就不會有團隊的力量和智慧。可是當聚在一起,能夠互動的時候,它就有整體的屬性出現。我要特別注意的,就是這個綜合的團體屬性。 怎麼樣去處理這個系統呢?通常都是從整體出發,強調整體和部分的統一,將分析和綜合結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講「統一」這個部分。怎麼把它統合起來,形成一個群性。也不能完全漠視掉個別,但也不能過度強調個別。一定要把很多個別的整合成為一個整體。 因此,系統論的目的,第一點,要把要素講清楚,這些要素不可能畫分得1非常明確。凡是有影響的要素都要放進來。第二點,要揭示所有的聯繫和關係。它到底是怎麼聯繫的,怎麼整合在一起的?整合的關係一定要找出來。第三點,要確定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發展的規律。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目的。 在身體裡面,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整體的功效。基本上,中醫把身體分成五臟六腑。這就是要素。五臟六腑彼此之間有一個關係,像是五行的相生相剋,隨之有了虛實、升降等功能。在相生的部分,譬如說,木生火,就是肝經的功能比較好的時候,心經的功能也就會比較好。心經的功能好的話,脾胃的消化功能會比較好。這些功能的連繫和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中醫很符合這樣的理論架構。有了要素之後,彼此怎麼連繫,怎麼循環。 系統有幾個特性。第一,一定是有整體性。仔細的去看所有的東西時,就會看到,它們都成為一個系統。一個杯子,一雙鞋子,都成為一個系統。可能自己成為一個系統,也可能和別的東西合起來成為一個系統。都具備系統的通性。一雙鞋子,必需要有鞋底、鞋面、鞋帶,好幾個不同的材料才可以衲成一個鞋底。所有的東西都成系統,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是如此。 系統最重要的兩項,就是「要素」(components)和「連繫」(connection)。家庭也是一個系統,有父母、祖父母、兒女等要素,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相互連繫起來,方才成為一個家庭。 系統內部也有其特性。第一是彼此之間相對的穩定。各要素各有司職,但是彼此之間形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例如,家中誰是誰,誰作什麼,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是持續發展。系統永遠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學校也是一樣,學生、教師和職員就是要素,他們彼此之間怎麼聯繫,扮演什麼角色,不能逾越什麼規矩,彼此如何維持系統的穩定性。到處都可以看到系統在發揮作用。 系統研究是從整體出發來認識全部。我們常常受自然科學的影響,都是從局部來看整體,常常就沒有整體性。這是受西方自然科學影響很深的一部分。我們常常想把局部弄清楚,以為這樣一來,整體也就弄清楚了。事實上,在局部形成整體的時候,會衍生出一些在局部裡面永遠看不到的東西。所以不是相加,而是相加起來會有多於總合的部分。 局部就是構成整體的要素,這個要素是組成系統的部分、成分或元素。它們彼此是相對的,像肝心脾肺腎,只是相對的,分到某種程度就不能再分了。再分下去,要素的屬性就會發生改變。在這樣的概念下,必需是分割到某種程度就不可再分割了。像西醫的解剖學傳進來之後,由於所看到的就是一些臟器,在翻譯的時候,就找一些中國人認識的名詞來配上,心經這條經絡包含了「心」這個臟器,於是就拿來對應解剖學上所看到的「心臟」。肝經包括了「肝」這個臟器,就拿來對應肝臟。這樣的做法就是從中國人的經絡系統的概念抽離出它的一部分要素,已經偏離了系統。肝經有左右兩條,而肝臟只有一個。心經有左右兩條,心臟也只有一個。肺有左右兩片,肺經兩條。腎有兩個,腎經有兩條。而膀胱只有一個,膀胱經卻有左右各兩條。這就是局部和系統的差異。西醫傳進來時,翻譯臟器名詞時,就把中醫的系統概念打亂了。只取了其中一個要素,來定義西醫所看到的臟器。 我們在接收生理學知識的時候,並沒有從中醫的角度入手,一直都是從西方的解剖學來接收生理學。很多人先學了西方的解剖學知識,回頭來看中醫的時候,就覺得中醫很荒謬,為什麼肝經會有兩條?為什麼心經有兩條?膀胱經有四條?很不合理。因為他們是從臟器來看系統,而中醫是從系統來看臟器。臟器只是系統其中的一個部分而已,不是它可以決定一切。就看不懂中醫的說法,明明只有一個臟器,為什麼會是左右兩條?等我們講經絡發展的時候,就會講到經絡的起源,左右對稱是非常合理的。因為胚胎發育的過程很多都是左右對稱的分布,或者是網路分布。如果不是這樣的對稱分布,我們就不會長成這樣左右對稱的人體。 不對稱的臟器是後來才發生的。從現代解剖學上來看,胚胎剛開始發育的時候都是對稱的分化,到了某個階段的時候,才開始有不對稱的分化。所以,不對稱的臟器是後期才有的產物。我們常常以訛傳訛,跟著人家走,反而把西方的解剖學當成是對的,回過頭來否定中醫對稱的生理經絡系統。這是我們不瞭解這一段歷史的緣故。 系統要素的組合方式和時空聯繫、排列次序,構成了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怎麼樣的組合,就形成怎麼樣的結構,就具有怎麼樣的功能。舉個大家都清楚的例子。家中所燒的木炭,是一個很鬆散的、不規則的碳分子組合,隨便一敲,它就斷掉,而且是黑色的。如果把碳分子沿著一個平面排得整齊一點,就成了石墨。可墨因為是平面結構,很容易滑動,因此是平滑的。沿著這個平面還可以導電。如果把碳分子排成立體的,結構很嚴謹,就成了鑽石,再也看不到它是黑色了。很鬆散的結構和很緊密的結構是截然不同的表現。如果你可以把一根木炭變成鑽石,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就有人想盡辦法去變。用什麼方式呢?就把木炭包一包,丟到很熱的鐵漿裡面去,讓這鐵漿在很短的時間內忽然凝固。這一凝固,竟會把炭粉擠壓。剛剛好對的時候,就產生了鑽石。但是這樣做,成本太高,產量太低,不符合經濟效益,就沒人做,只好去礦坑裡挖。地球的地殼岩石的壓力很大,溫度很高,很容易凝結成鑽石那樣緊密的結構。人造的力量還是很小。 不同的時空排列次序和組合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結構,也就造成不同的功能。比較粗糙的、比較劣質的鑽石是用來做切割鋼材和玻璃的工具,但是很漂亮的鑽石就拿來做裝飾品。其實那是最沒用的。 系統很多很多的要素彼此之間的聯繫,會產生一些法則。系統學上很有名的定律:「整體必定大於各孤立要素的總合。」我們在看整體的時候,一定要看出整體裡面有什麼東西是各別裡面所沒有的。如果你看得到這一點,才叫做看到一個系統。如果所看到的還是局部的各個要素的總合,還不等於看到整體。很多人說,中醫有整體觀,西醫也有整體觀。西醫的整體觀在那裡呢?西醫有家庭醫學科啊。他每一科都看,不也就是整體觀嗎?不是,只是把很多東西拼湊在一塊而已。 就好像讀一本書,如果是一本有結構的書,讀完了,會出現超越書本文字或章節的概念。如果只是把幾篇東西訂在一起,沒有結構,就沒有整體性。那個家醫科不是整體觀。 所謂的整體觀,是把很多的資料攤在面前,得到一個整體的觀照。這個觀照可以把所有的資料做合理的詮釋。不僅如此,更可以在這些資料之上,掌握到患者的症狀屬性。這就是我前面一直講的「證」。它就是整體觀的產物。 我一直在強調說,你前面那個症狀是你眼前可以看得到的這些,相當於所能掌握的「要素」一樣。你要認識這個人所掌握到的要素。在這要素之上,由於有整體系統概念,所以你提煉得到一個「證」的認知。這樣的認知就是一個整體觀、就是一個系統的概念。 家醫科不是這樣。他看頭痛的時候用某一個科別的方式看,肚子痛時又換另外一科的方式來看。他只是換了好多種不同科別的方法來看病而已!他是同時具備這些能力,不是代表整合了以後看到一個整體。這兩個是不一樣。 透過要素的聯繫,你一定可以發現:「整體一定是大於個別的總和」,要素彼此之間是互相依賴、結合、制約、激發,這種互動的關係就叫作「有機聯繫」。要看陰陽五行,尤其看五行,可以看的更清楚,他互相有相生相剋的關係。這樣一個關係是一種聯繫。通常我們把他叫做「有機聯繫」。因為他會形成一個互相調整的、好像是一種生命力,所以才叫做「有機」。 由於有這個「有機聯繫」,所以系統的本質和運動的規律才會顯現出系統的某一個本質。因為系統受到一些擾動的時候,一定會朝著某一個平衡的狀態調整過去。譬如說:有些藥物,少量時,它是某一種作用;大量時,它是另外一種作用。這系統好像會辨認這藥物的量。因此藥物的作用有所謂的「雙向性」。這系統稍微擾動它一下,它是偏離了一下,等一下它又回去了;或者說,它本來就是偏離的,被擾動一下,就朝正常的方向跑回去了。系統有這樣一些特殊的屬性。這種在系統學裡叫做內穩態(他內在有一個穩定的狀態)。系統好像還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個穩定的狀態。你動它一下,它就好像被你叫醒了,就朝著那個狀態改變。但是它也有一個極限,如果偏離的太遠以後,忘掉自己有一個平衡的狀態,或者已經離他太遠了,根本沒有這樣的認知了、沒有恢復的功能了。這時候不管你用任何方式處理,它越偏越遠的也有。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有兩個指標:第一、是指的他是不是在平衡態,就是在理想值上。第二、他有多大的能力能夠從偏離的狀態回到理想值上。我們看小孩子的成長好了。什麼叫作「小孩子長大了一點」呢?就以他要認識回家這件事情來說。「家」是小孩子的平衡態或理想狀態上。第一個:他要認識家,他如果不認識家,把每一家都當做是他家,那就麻煩了!第二個:他離開的距離遠一點,等一下他要回家,他還是回的去。你看那小孩子,很好玩,你帶著他走,走一段,他馬上回頭看看你,又走回來,可是他大一點,他已經可以走到門外去,等一下再走回來,你就知道他已經比前一陣子要更長大一點。等他讀小學以後,他到學校去,他還是知道要回來,你就知道他不會走失掉了。再更大一點點,他到他鄉異地去求學,他還懂得回來。從這裡面,你可以看到他的可調的空間很大、可恢復的空間很大。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我們的身體在偏離了很遠的地方,你只要一觸動他,要是他懂得回來的話,這身體是一個很健康的、很靈活的。如果你的身體是停留在中庸狀態,所謂的理想狀態,但是你能夠偏離的範圍很窄,偏遠一點就回不來,只能夠偏離一點點,還回得來,稍微偏遠一點,就很糟糕了。譬如說:老人家或者是重病患者,他的心跳,會跳的非常地規律。你去量這一個心跳和下一個心跳的間隔時間非常地固定,臨床醫生在過去認為這是很標準、很健康的心跳。後來發現完全錯誤。這是快死的現象。太規律了,是不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已經沒有彈性了。你看看我們的心跳隨時都在調節的。你高興時,他就跳的很快;很消極時他可能跳的很慢,你現在突然要跑步,他就跳的飛快地,尤其是小孩子年輕的時候,那個心跳的可塑性、頻律的變化很多,這代表健康。也就說他可調變的範圍很廣,中庸值在這中間。他的範圍非常廣,偏到那一邊,他還是回得來;偏到這一邊,他也還是回到那裡。這是另外一個指標,叫做活性。這在臨床醫學裡面叫做variability(變易度)。這個變易度要大,生命才是活的。變易度太小,生命就比較僵化。所以變易度大,他是有活性的。變易度小的,就是物性的。 所以你的生命裡面有兩個指標是代表健康,第一個:是不是在中間值上,第二個:你的變易度是大?還是小?如果變易度太小就不行。要素的「有機聯繫」決定了第一個你的本質。這本質相當於你的中庸值在那裡。第二個:你的運動的規律。也就是你的活性到底好?還是不好? 我們讀書也好,我們去體驗很多很多事情也好,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培養活性、培養變易度。所以我們如果死守著一門學問,其他的什麼東西我都聽不下去,什麼東西我都排斥,這就沒活性了,就物化了的一種心性。這樣的物化的心性,當然面對著多變的時代環境,那就很痛苦了。他很難適應,很多事情他就沒有辦法調整過來。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在生命所裡面安排了一些禪修的課程,就是要打破原先的執著。試著把原先回守的東西放掉,你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活性?還有沒有其他的空間?多建立一些這樣活性的空間,你才是活著的。活著才是有生命的。所以這很重要的。 活性也反應在過去的一些研究上。因為我做太多的物理實驗,這些物性太熟悉了,而且熟悉得非常有自信。什麼叫做有自信呢?就是別人做過,我照樣可以作出來,我做的相信別人也做的出來。也就是我們說「放之四海皆準」。我們相信到這種程度以後,其實我們的心靈已被物化,而我們不曉得。等到有一天,我在量人體的經絡變化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一件好苦惱的一件事情,量十次,十次的曲線都不在同一條線上,分佈的很寬。也有些人量起來重複性還蠻好,在蠻窄的範圍內。那我就很苦惱了。從實驗的角度來說,重複性太不好了,代表實驗可能沒做好。可是左想右想,我們的實驗怎麼調、各種毛病都考慮了,為什麼還這個樣子?當然我有別的方式可以去檢驗。這一檢驗就發現,原來那量到曲線重複性很好了,他所對應的那個經絡是生病的狀態;如果量到的曲線是分散的話,那是很健康的。後來恍然大悟,因為他很健康,所以你刺激它第一項,它跳到那邊。刺激它第二項,它跳到那邊。跳來跳去,可是有一定的範圍,但絕對不會完全重複在同一個曲線上。就像小孩子很皮的時候,你罵他一下,他從這邊跑到那邊去玩;那邊又再搗蛋,你又罵他,又跑到另外一邊去玩。這是很活的孩子,如果那孩子很呆滯,罵死了他還只能在那個地方。常常是這樣子,對不對!所以量到的數據不重複才是生命的現象,是健康的指標。量到重複的那一定是病態的。因為一生病很多活性就被約束了、被限制了,所以他就變得比較物化。所以我才說一個人快要死掉的時候叫作「行將就木」,快要物化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科學裡面有很多東西只是在作物的部份(物性的部份)。譬如說:你去分析很多很多生物體裡面的物質,卻沒有辦法去分析他的活性。沒有辦法去分析他的活性,你就等於沒有看到生命系統裡面的整體性。沒有看到整體性,你就不是在看系統。可是你要看到這活性,你就必須接受一個新的觀念,那就是很多東西都不應保持良好的重複性。如果你保持良好的重複性,那就是死了。因此,有很多東西我只能告訴你一個模樣,你不能完全跟著我這個模樣一成不變地照套,那樣就沒有活性。所以這裡面有這樣一個觀念上的轉變。 這樣的轉變甚至影響到什麼東西呢?譬如說:你的心跳。從早上量到晚上,你把他加起來平均,這平均值代表什麼?居然是毫無意義,他不曉得是代表什麼?你的平均值難道是你的理想值嗎?不是。連這平均的概念都有問題,所以我作研究以後,我就發現:量了三十個人,只要有一個人很異常,這異常的值就是偏離理想值很大的時候,你把這標準差或者目標差加起來平均,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這時候你在應用統計,做數據分析的時候,你必須看他的分佈,不能只看他的平均值。你只要看他數值的分佈,你就知道他整體的狀態。你如果把它拿來平均,只取一個數值,那就沒有意義了。 因此,在面對生命的各種問題,我們有很多時候要放棄過去從物質科學所得到的一些認知,回到能夠接受彈性,能夠接受活性,這樣的認知。你到那個時候你才比較瞭解什麼叫作系統。「系統為什麼會大於局部的總和」他是有這樣的一個特質,這是第一個,他有整體性。第二個,他是「一切是互相聯繫的」。 啊!時間超過了很多。那就下一次再講吧。 (宋亦勤、林萬金整理) 1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