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書契。昭乎訓典。鳳篆龍圖。金簡玉字。百家異轍。萬卷分區。雖理究精微言殫物範。而紀情括性。未出於寰中。原始要終。詎該於俗外。亦有藏史之說。園吏之談。寶經浮誕。錦籍紆怪。同鏤冰而無成。若書空而匪實。與夫貫華妙旨寫葉玄詞。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沈祕。競以淺深。較其優劣。亦猶蟻垤之小。比峻於嵩華。生涔之微。爭長於江漢。夫其顯了之義。隱密之規。解脫之門。總持之苑。前際後際。並契真如。初心末心。咸歸正覺。導迷生於慾海。情塵共心垢同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寶與髻珠雙至。化溢恒沙之境。功被微塵之劫。大哉至矣。不可得而稱焉。 | |
六道篇第四之二
| |
鬼神部(此別十一部) 述意部 會名部 住處部 列數部 業因部 身量部 壽命部 好醜部 苦樂部 貴賤部 舍宅部 述意部第一 夫論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處幽巖。乍依高隴絕□深叢之裏。荒郊^7□野之中。異種音聲。特奇形勢。搖動凡識。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虛為怪相。或復鳥形魚質人面獸心。或鼓樂絃歌。鳴桴響鐸。如斯之類。悉皆懺悔。絓是九洲房廟。萬國之靈。姑蘇大伯。延陵季子。禹川文命。窟澤須注。水若山精。風師雨伯。豐隆列缺。迴祿陵侯。或駕竹為龍。飛鳧代雁。形依高廟。體附重樓。行雨去來。分風上下。爰及黃頭大將針髮鬼神繡利勒那槃荼羅剎三千眷屬五百徒黨。悉為懺悔。復有極重之障。稱為餓鬼。眼光似電。咽孔如針。不聞水漿之。名永絕粳糧之味。肢節一時火起。動轉五百車聲。今日善根並皆霑被。當願飢渴之鬼飲食自然。妖媚鬼神無復諛諂。光榮佛法擁護世間。衛像防經。長伸供養。疏善記惡永得熏修也。 會名部第二 問曰。云何名鬼道者。如立世論云。鬼道名閃多。為閻摩羅王名閃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閃多。復說。此道與餘往還善惡相通。故名閃多。又新婆沙論。問。何故彼趣名閉戾多。答設施論說。如今時鬼世界王名琰摩。如是劫初時有鬼世界。王名□多。是故往彼生彼諸有情類。皆名閉戾多。即是□多界中所有義。從是以後皆立此名。有說。由造作增長增上慳貪身語意惡行往彼生故。感飢渴業。經百千歲不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或有腹大如山咽如針孔。雖遇飲食而不能受。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為諸天處處驅役常馳走故。有悕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悕望多者。無過此故。由此因緣故多鬼趣。又鬼神者。婆沙論中。鬼者畏也。謂虛怯多畏。故名為鬼。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住處部第三 如婆沙論說。餓鬼有二住。一正。二邊。第一正住者。說之不定。彼論說云。此閻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餓鬼界。被閻羅王領。是其正處。又善生優婆塞經。亦同此說。五百由旬之下有閻羅鬼王城。周匝四面七萬五百千由旬。王領鬼眾於中止住。又如五道苦經說。此之餓鬼。正住彼鐵圍兩山中間。故說偈言。 鐵圍兩山間 不□日月光 餓鬼聚其中 償其宿罪故 第二邊住處者。如婆沙論說。亦不定有其二種。一有威德。二無威德。彼有威德者。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邊。皆有宮殿果報過人。彼無威德者。或依不淨糞穢而住。或依草木塚墓而止。或依屏廁故區而居。皆無舍宅。果報劣人。又如論說。四天下中悉有鬼住。東西二方有威德無威德鬼。於北方中唯有威德鬼住。無有無威德鬼。以其報勝故如是。乃至忉利天中亦有威德鬼神住。應彼諸天所驅使故。自上諸天更無住處。故新翻婆沙論亦云。四大天眾及三十三天中唯有大威德鬼。與諸天眾守門防邏導從給使。有說。於此贍部洲西有五百渚。兩行而住(依舊婆沙論云。閻浮提西有五百鬼城於此五百自有兩別矣)於兩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無威德鬼住。是故昔有轉輪王名□彌。告御者摩怛梨曰。吾欲游觀。汝可引車從是道去。令我見諸有情受善惡果。時摩怛梨即如王教。引車從於二渚中過時。王見彼有威德鬼。首冠華鬘身著天衣。食甘美食猶如天子。乘象馬車各各遊戲。見無威德鬼。頭髮蓬亂裸形無衣。顏色枯悴以髮自覆。執持瓦器而行乞□。見已深信善惡業果。問鬼趣形狀云何。答多分如人亦有傍者。或面似豬。或似種種餘惡禽獸。如今壁上彩畫所作。問語言云何。答劫初成時皆作聖語。後時隨處作種種言。或有說者。隨從何處命終生此。即作彼形即作彼語。評曰。不應作是說。若從無色界歿來生此趣。可無形無言耶。應作是說。隨所生處。言形亦爾。 列數部第四 依正法念經云。餓鬼大數有三十六種。行因不等。受報各別。 一鑊湯鬼(由受他雇殺生。受鑊湯煎煮。或受他寄抵拒不還。故受斯報) 二針口臭鬼(以財雇人令行殺戮故。咽如針。鋒滴水不容也) 三食吐鬼(夫勸婦施婦惜言無。積財慳□。故常食吐也) 四食糞鬼(由婦人誑夫自噉飲食惡嫌夫故。常食吐糞也) 五食火鬼(由禁人糧食令其自死。故受火燒□叫飢渴苦也) 六食氣鬼(多食美食。不施妻兒常困飢渴。唯得嗅氣也) 七食法鬼(為求財利。為人說法。身常飢渴身肉消盡。蒙僧說法命得存立也) 八食水鬼(由酤酒如水以惑愚人。不持齋戒。常患燋渴也) 九希望鬼(由買賣諍價。欺誑取物。常患飢渴。先靈祭祀而得食之也) 十食唾鬼(以不淨食誑出家人。身常飢渴恒被煮燒。以求人唾兼食不淨) 十一食鬘鬼(以前世時。盜佛華鬘用自莊嚴。若人遭事以鬘賞祭。因得鬘食也) 十二食血鬼(由殺生血食不施妻子。受此鬼身。以血塗祭方得食之) 十三食肉鬼(由以眾生身肉。臠臠秤之。賣買欺誑。因受此報多詐醜惡人惡見之。祭祀雜肉方得食之) 十四食香鬼(由賣惡香多取酬直。唯食香煙。後受窮報) 十五疾行鬼(若有破戒而披法服。誑惑取財。言供病人。竟不施與。便自食之。由受此報。常食不淨。自燒其身。 十六伺便鬼(由謀誑取財不修福業。因受此報。身毛火出。食人氣力不淨以自存活) 十七黑闇鬼(由枉法求財繫人牢中。目無所見聲常哀酸。故受闇處惡蛇遍滿。猶刀割苦) 十八大力鬼(由偷盜人物。施諸惡反不施福田。因受此報。大力神通。多被苦惱也) 十九熾然鬼(由破城抄掠殺害百姓。因受此報。□哭叫喚遍身火燃。後得為人常被劫奪) 二十伺□兒便鬼(由殺□兒心生大怒。因受此報。常伺人便。能害□兒也) 二十一欲色鬼(由好婬得財不施福田。因受此報。遊行人間與人交會。妄為妖怪以求活命) 二十二海渚鬼(由行曠野見病苦人。欺人誑取財物。生海渚中。受寒熱苦。十倍過人) 二十三閻羅王執杖鬼(由前世時。親近國王大臣專行暴惡。。因受此報。為王給使。作執杖鬼) 二十四食小兒鬼(由說□術誑惑取人財物。殺害豬羊。死墮地獄。後受此報。常食小兒) 二十五食人精氣鬼(由詐為親友。我為汝護。令他勇力沒陣而死。竟不救護。故受斯報) 二十六羅剎鬼(由殺生命以為大會。故受此飢火所燒報) 二十七火燒食鬼(由慳嫉覆心。喜噉僧食。先墮地獄。從地獄出。受火爐燒身鬼也) 二十八不淨巷陌鬼(由此不淨食。與梵行之人。因墮此報。常食不淨也) 二十九食風鬼(由見出家人來乞。許而不施其食。因受此報。常患飢渴。如地獄苦) 三十食炭鬼(由典主刑獄。禁其飲食。因受此報。常食火炭也) 三十一食毒鬼(由以毒食令人喪命。因墮地獄。後出為鬼。常飢餓恒食毒火。燒其身也) 三十二曠野鬼(由曠野湖池造已施人。惡口決破令行人渴乏。故受斯報。常患飢渴。火燒其身也) 三十三塚間食灰土鬼(由盜佛華賣已活命。故受此報。常食死人。處燒屍熱灰也) 三十四樹下住鬼(由見人種樹為施人作蔭。惡心斫伐。取財而用。故墮樹中。常被寒熱也) 三十五交道鬼(由盜行路人糧。以惡業故。常被鐵鋸截身因交道祭祀。取食自活也) 三十六魔羅身鬼(由行邪道不信正真。因墮魔鬼。當破人善法也) 依順正理論云。鬼有三種。謂無少多財。無財復有三。炬鍼臭口。炬口鬼者。此鬼口中常吐猛焰熾然無絕。身如被燎多羅樹形。此受極慳所招苦果。鍼口鬼者。此鬼腹大量如山谷口如鍼孔。雖見種種上妙飲食。不能受用。飢渴難忍。臭口鬼者。此鬼口中常出極惡腐爛臭氣。過於糞穢沸溢廁門。惡氣自熏恒空嘔逆。設遇飲食亦不能受。飢渴所惱狂噭亂奔。少財亦有三。謂鍼毛臭毛癭。鍼毛鬼者。此鬼身毛堅剛鋸利不可附近。內鑽自體外射多身。如鹿中毒箭怖狂走。時逢不淨少濟飢渴。臭毛鬼者。此鬼身毛臭甚常穢薰爛肌骨。蒸坌腸腹衝喉戀歐。荼毒難忍。攫體拔毛傷裂皮膚。轉加劇苦。時逢不淨少濟飢渴。言癭鬼者。謂此鬼咽惡業力。故生於大癭。如大^7□腫熱晞酸疼。更相□^6□臭膿涌出。爭共取食少得充飢。多財亦有三。謂希祠希棄大勢。希祠鬼者。此鬼常時往祠祀中。饗受他祭。生處法爾時歷異方。如鳥陵空往還無礙。由先勝解作是希望。我若命終諸子孫等必當祠我資具飲食。由勝解力生此鬼中。乘宿善因感此祠祀。或有先性愛親知。為欲皆令豐足資具。以不如法積集珍財。慳□居心不能布施。乘斯惡業生此鬼中。住本舍邊便穢等處。親知追念為請沙門梵志孤窮供施崇福。彼鬼見已。於自親知及財物中生己有想。又自明見慳果現前。於所施田心生淨信。相續生長捨相應業。由此便成順現法受。乘斯力故得資具豐饒。希棄鬼者。此鬼欲常收他所棄吐殘糞等用充所食。亦得豐饒。謂彼宿生慳過失故。有飲食處見穢或空。樂淨見穢。亦由現福。如其所應各得豐饒。飲食資具生處法爾。所受不同不可推徵祠到。所以如地獄趣異熟生色。斷已還續。餘趣則無。於人趣中有勝念智修梵行等。餘趣中無。如天中隨欲眾具皆現。如斯等事生處法然。不可於中求其定量。大勢鬼者。大同前婆沙論說。又瑜伽論云。鬼趣有三。一者外障鬼。謂彼有情由習上慳生鬼趣中。常與飢渴相應。皮肉枯槁猶如火炭。頭髮蓬亂脣口乾焦。常以其舌舐掠口面。飢渴慞惶處處馳走。所到泉池為諸有情手執刀仗護不令覷。或變成膿血自不欲飲。是名外障鬼。二者內障鬼。謂彼有情口如針炬其腹寬大。縱得飲食自不能食。是名內障鬼。謂有餓鬼。名猛焰鬘。隨所飲噉皆被燒然。由此因緣飢渴大苦。是名無障鬼。若夫善名利物。感報怡愉。惡是損他招果摧折。但善類登山理為難上。惡如崩墜實可易行。是以天宮閑曠來蹤蓋寡。地獄樊籠往人爭湊也。 業因部第五 如智度論說。惡有三品。但造下品之惡。即生餓鬼趣中。依如十地論。亦同此說。於十惡業。隨造何業。一一先生三塗。後得人身。若依正法念經說。若起貪嫉邪佞諂曲欺誑於他。或復慳貪積財不施。皆生鬼道。從鬼命終。多生畜生道中。受遮吒迦鳥身。恒常飢渴受大苦惱。唯飲天雨仰口而承。不得更飲餘水。是故常困飢渴也。依業報差別經說。具造十業生餓鬼中。一身行輕惡。二口行惡。三意行輕惡。四慳□多貪。五起非分惡。六諂曲嫉□。七起於邪見。八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困飢而亡。十枯渴而死。以是業生餓鬼中。 又分別功德論云。有諸沙門行諸禪觀。或在塚間。或在樹下。時在塚間觀於死屍。夜見飢鬼打一死屍。沙門問曰。何以打此死屍耶。答曰。此屍困我如是。是以打之。道人曰。何以不打汝心打此死屍。當復何益也。於須臾頃。復有一天。以天曼陀羅花散此臭屍。沙門問曰。何為散花此臭屍耶。答曰。由我此屍得生天上。此屍即是我之善友。故來散花報往昔恩。道人答曰。何不以花散汝心中。乃散臭屍。夫為善惡之本皆心所為。乃捨本求末耶。 身量部第六 如五道經說。餓鬼形量極大者長一由旬。頭如大山。咽內如針。頭髮蓬亂形容羸瘦。柱杖而行。如是者極眾。最小者如有知小兒。或曰。三寸中間形量。依經具說。不可備錄。 壽命部第七 如觀佛三昧經說。其有餓鬼。極長壽者八萬四千歲。短則不定。依成實論。極長壽者七萬歲。短亦不定。若依優婆塞經說。極長壽者一萬五千歲。如人間五千年為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是日夜(計此人間日月歲數當二千七百萬歲也即彼鬼壽一萬五千歲)若依正法念經說。有鬼壽命五百歲。如人間十年為餓鬼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壽五百歲(計此人間日月歲數當一百八十萬歲也)。 好醜部第八 如婆沙論云。鬼中好者如有威德。鬼形容端正諸天無異。又一切五嶽四瀆山海諸神。悉多端正名為好也。第二醜者。謂無威德鬼。形容鄙惡不可具說。身如餓狗之腔。頭若飛蓬之亂。咽同細小之針。腳如朽槁之木。口常垂涎鼻常流涕。耳內生膿眼中血出。諸如是等。名為大醜。 苦樂部第九 如婆沙論說。鬼中苦者。即彼無威德鬼。恒常飢渴累年不聞漿水之名。豈得逢斯甘□設值大河欲飲即變為炬火。縱得入口即腹爛燋。然如斯之類。豈不苦哉。第二鬼中樂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豐美。衣食自然。身服天衣。口餐天供。形常優縱。策乘輕馳。任情游戲。共天何殊。如斯之類。豈不樂哉。問曰。既有斯樂便勝於人。何故經說人鬼殊趣。答曰。經說鬼神不如人道。略述二意。一受報公顯不及於人。為彼鬼神晝伏夜游故。不及於人二。虛怯多畏不及於人。雖有威德以報卑劣常畏於人。縱晝夜值人恒避路私隱。問曰。既劣於人何得威德報同於天。答然由前身大行檀故。得受威報由前身諂曲不實故。受斯鬼道也。 貴賤部第十 如婆沙論云。有威德者。即名為貴。無威德者。即名為賤。又為鬼王者。即名為貴。受驅使者。即名為賤。貧富如何。答有威德者。多饒衣食僕使自在。即名為富。身常驅驅恒被敦役。□食不聞。弊服難值。如斯之類。即名為貧也。 舍宅部第十一 如婆沙論說。有威德者。便有宮宅七寶莊嚴。一切山河諸神悉有舍宅。依之而住。無威德者。如浮游浪鬼。飢渴之徒悉無舍宅。權依塚墓。暫止叢林。草木巖穴。是其居處。 故。莊嚴論云。佛言。我昔曾聞有大商主子。名曰億耳。入海採寶。既得迴還。與伴別宿。失伴慞惶。飢渴所逼。遙見一城。謂為有水。往至城邊欲索水飲。然此城者是餓鬼城。到彼城中。四衢道頭眾人集處。空無所見。飢渴所逼唱言。飢渴所逼。又見一城謂有水。往至城邊欲索飲。然此城者是餓鬼城。到彼城中四衢道頭處人集處。空無所見。飢渴所逼。唱言水水。諸餓鬼輩聞是水聲。皆來雲集。誰慈悲者欲與我水。比諸餓鬼身如焦柱。以髮自纏。皆來合掌作如是言。願乞我水。億耳語言。我渴所逼故來求水。爾時餓鬼聞億耳為渴所逼自行求水。悕望都息。皆各長歎。作如是言。汝可不知。此餓鬼城。云何此中而索水耶。即說偈言。 我等處此城 百千萬歲中 尚不聞水名 況復得飲者 譬如多羅林 熾然被火焚 我等亦如是 肢節皆火燃 頭髮悉蓬亂 形體皆毀破 晝夜念飲食 慞惶走十方 飢渴所逼切 張口馳求索 有人執杖隨 尋逐加楚撻 槌打不得近 我等憂此苦 云何能得水 以用慧施人 我等先身時 慳貪極嫉□ 不曾施一人 漿水及飲食 自物不與他 抑彼令不施 以是重業故 今受是苦惱 感應緣(略引六驗) 宋司馬文宣 宋王胡 宋李旦 唐眭仁蒨 臨川諸山鬼怪 雜明俗中鬼神 宋司馬文宣。河內人也。頗信法。元嘉九年丁母難弟喪。月望旦忽見其弟。身形於靈座上不異平日。迴遑歎嗟諷求飲食。文乃試與言曰。汝平生時修行十善。若如經言應得生天。若在人道。何故乃生此鬼中耶。說吟俯仰默然無對。文宣即夕夢見其弟。云生所修善。蒙報生天。旦靈床之鬼。是魔魁耳。非其身也。恐兄疑怪。故詣以白兄。文宣明旦請僧轉首楞嚴經。令人撲繫之。鬼乃逃入床下。又走戶外。形稍醜惡舉家駭懼詈叱遣之。鬼云。餓乞食耳。積日乃去。頃之母靈床頭有一鬼。膚體赤色身甚長壯。文宣長息。孝祖與言往反。答對周悉。初雖恐懼末稍安習之。鬼亦轉相附狎。居處出入殆同家人。於時京師傳相報告。往來觀者門巷疊跡。時南林寺有僧。與靈味寺僧含沙門。與鬼言論亦甚□曲。鬼云。昔世□為尊貴以犯眾惡。受報未竟果此鬼身。去寅年有四百部鬼。大行疾癘。所應鍾災者。不^2□道人耳。而犯橫極眾多濫福善。故使我來監察之也。僧以食與之。鬼曰。我自有糧不得進此食也。含曰。鬼多知我生。何來何因作道人。答曰。人中來。出家因緣本誓願也。問諸存亡生死所趣。略皆答對。具有靈驗條次繁多。故不曲載。含曰。人鬼道殊。汝既不求食何為久留。鬼曰。此間有一女子應在收捕。而奉戒精勤。故難可得。比日稽留用此故也。藉亂主人有愧不少。自此已後不甚見形。後往視者但聞語耳。時元嘉十年也。至三月二十八日語文宣云。暫來寄住。而汝傾家營福。見畏如此那得久留。孝祖云。聽汝寄住。何故據人先亡靈筵耶。答曰。汝家亡者各有所屬。此座空設。故權寄耳。於是辭去。 宋王胡者。長安人也。叔死數載。元嘉二十三年忽見形。還家責胡。以修謹有闕家事不理。罰胡五杖。傍人及鄰里並聞其語及杖聲。又見杖瘢□。而不□其形。唯胡猶得親接。叔謂胡曰。吾不應死。神道須吾算諸鬼錄。今大從吏兵恐驚損墟里。故不將進耳。胡亦大見眾鬼紛鬧若村外。俄然叔辭去曰。吾來年七月七日當復暫還。欲將汝行游歷幽途使知罪福之報也。不須費設。若意不已止可荼來耳。至斯果還。語胡家人云。吾今將胡游觀畢。當使還不足憂也。胡即頓臥床上泯然如盡。叔於是將胡。遍觀群山。備□鬼怪。未至嵩高山。諸鬼過胡。並有饌設。餘施味不異世中。唯薑甚脆美。胡欲懷將還。左右人笑胡云。止可此食。不得將還也。胡末見一處。屋宇華曠。帳筵精整。有二少僧居焉。胡造之。二僧為設雜□檳榔等。胡遊歷久之。備見罪福苦樂之報。乃辭歸。叔謂胡曰。汝既已知善之可修。何宜在家。白足阿練。戒行精高可師事也。長安道人足白。故時人謂為白足阿練也。甚為魏虜所敬。虜主事為師。胡既奉此練。於其寺中。遂見嵩山上年少僧者游學眾中。胡大驚與敘乖闊。問何時來。二僧答云貧道本住此寺。往日不憶與君相識。胡復說嵩高之遇。此僧云。君謬耳。豈有此耶。至明日二僧無何而去。胡乃具告諸沙門敘說往日嵩山所見。眾咸驚怪。即追求二僧不知所在。乃悟其神人焉。元嘉末。有長安僧釋曇爽。來游江南。具說如此也。 宋李旦。字世則。廣陵人也。以孝謹質素。著稱鄉里。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日暴死。心下不冷。七日而蘇。唅以飲粥。宿昔復常云。有一人。持信幡來至床頭稱。府君教喚。旦便隨去。直北向行。道甚平淨。既至城閣高麗似今宮闕。遣傳教慰勞問呼。旦可前至。大廳事上見有三十人。單衣青幘列坐森然。一人東坐披袍隱机。左右侍衛可有百餘。視旦而語坐人云。當示以諸獄令世知也。旦聞言已。舉頭四視。都失向處。乃是地獄中。見群罪人受諸苦報。呻吟號呼不可忍視。尋有傳教稱。府君信君可還去。當更相迎。因此而還。至六年正月復死。七日又活。述所見事較略如先。或有罪囚寄語報家道。生時犯罪使為作福。稍說姓字親識鄉伍。旦依言尋求皆得之。又云。甲申年當行疾癘殺諸惡人。佛家弟子作八關齋。戒修心善行可得免也。旦本作道家祭酒。即欲棄錄本法。道民諫制。故遂兩事。而常勸化作八關齋。 宋尚書僕射滎陽鄭鮮之。元嘉四年從大駕巡京。至都夕暴亡。乃靈語著人曰。吾壽命久盡早應過世。賴比歲來敬信佛法放生布施。以此功德延駐數年耳。夫幽顯報應有若影響宜放落俗務崇心大教。于時勝貴多皆聞云(右三驗出冥報記也)。 唐眭仁蒨者。趙郡邯鄲人也。少事經學不信鬼神。常欲試其有無。就見鬼人學之十餘年不能得見。後徙家向縣。於路見一人如天官。衣冠甚暐曄乘好馬。從五十餘騎。視仁蒨而不言。後數見之常如此。經十年凡數十相見。後忽駐馬呼仁蒨曰。比頻見君情相眷慕。願與君交游。蒨即拜之問公何人耶。答曰。吾是鬼耶。姓成名景。本弘農。西晉時為別駕。今任胡國長史。仁蒨問其國何在王何姓名。答曰。黃河已北總為臨胡國。國都在樓煩西北。沙磧是也。其王即是故趙武靈王今統此國總受太山控攝。每月各使上相朝於太山。是以數來過此與君相遇也。吾乃能有相益。令君預知禍難。而先避之可免橫害。唯死生之命與大禍福之報。不能移動之耳。仁蒨從之。景因命其從騎常掌事。以是贈之遣隨蒨行有事令先報之。即爾所不知當來告我。於是便別。常事恒隨逐如侍從者。須有所問無不先知。時大業初陵岑之象為邯鄲令。子文本年未弱冠。之象請仁蒨於家。教文本書。蒨以此事告文本。仍謂曰。成長史語我。有一事羞君不得道。既與君交亦不能不告君。鬼神道亦有食。然不能得飽。常苦飢。若得人食便得一年飽。眾鬼多偷竊人食。我既貴重不能。偷之。從君請一餐。蒨既告文本。文本即為具饌備設珍羞。蒨曰。鬼不欲入人屋。可於外水邊張幕設席陳酒食於上。文本如其言。至時仁蒨見景兩客來坐。從百餘騎既坐。文本向席再拜謝以食之不精。亦傳景意辭謝。初文本將設食。仁蒨請有金帛以贈之。文本問。是何等物。蒨云。鬼所用物。皆與人異。唯黃金及絹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黃色塗大錫作金。以紙為絹帛。最為貴上。文本如言作之。及景食畢令其從騎更代坐食。文本以所作金錢絹贈之。景深喜謝曰。因眭生煩郎君供給。郎君頗欲知壽命乎。文本辭云。不願知也。景笑而去。數年後。仁蒨遇病不甚困篤。而又不起。月餘日。蒨憑常掌事。掌事不知。便問長史。長史報云。國內不知。後月因朝太山為問消息相報。至後月長史來報云。是君鄉人趙某為太山主簿。主簿一員闕。薦君為此官。故為文案經紀召君耶。案成者當死。蒨問請將案出。景云。君壽應年六十餘。今始四十。但以趙主簿橫徵召耳。當為請之。乃曰。趙主簿相問。眭兄昔與同學恩情深至。今幸得為太山主簿。適遇一員官闕。明府今擇人。吾已啟公。公許相用。兄既不得長生。命當有死。死遇濟會未必當官。何惜一二十年。茍生延時耶。今文書已出不可復止願。決作來意無所疑也。蒨憂懼病逾篤。景請蒨曰趙主簿必欲致君。君可自往太山於府君陳訴。則可以免。蒨問何因見府君。景曰。鬼者可得見耳。往太山廟。東度一小嶺平地。是其都所。君往自當見之。蒨以告文本。文本為具行裝。數日景又告蒨曰。文書欲成。君訴懼不可免。急作一佛像。彼文書自消。蒨告文本。以三千錢為畫一座像。於寺西壁記。而景來告曰。免矣。蒨情不信佛。意尚疑之。因問景云。佛法說。有三世因果。此為虛實。答曰。皆實。蒨曰。即如是人死當分入六道。那得盡為鬼。而趙武靈王及君今尚為鬼耶。景曰。君縣內幾戶。蒨曰。萬餘戶。又曰。獄囚幾人。蒨曰。常二十人已下。又曰。萬戶之內有五品官幾人。蒨曰。無。又曰。九品已上官幾人。蒨曰。數十人。景曰。六道之義分一如此耳。其得天道萬無一人。如君縣內無一五品官。得人道者萬有數人。如君縣內九品數十人。入地獄者萬亦數十。如君獄內囚。唯鬼及畜生最為多也。如君縣內課役戶。就此道中又有等級。因指其從者曰。彼人大不如我。其不及彼者尤多。蒨曰。鬼有死乎。曰然。蒨曰。死入何道。答曰。不知。如人知生而不知死彼之事。蒨問曰。道家章醮為有益不。景曰。道者被天帝總統六道。是為天曹。閻羅王者如人間天子。太山府君如尚書令。錄五道神如諸尚書。若我輩國如大州郡。每人間事道上章謂請福。如求神之恩。天曹受之下閻羅王云。以某月日得某甲訴云云。宜盡理勿令枉濫。閻羅敬受而奉行之。如人奉詔也。無理不可求免。有枉必當得申。何為益也。蒨又問。佛法家修福何如。景曰。佛是大聖無文書行下。其修福者。天神敬奉多得寬宥。若福厚者雖有惡道文簿不得追攝。此非吾所識。亦莫如其所以然。言畢即去。蒨一二日能起便愈。文本父卒還鄉里。蒨寄書曰。鬼神定是貪諂。往日欲郎君飲食乃爾慇勤。比知無復利相見殊落漠。然常掌事猶見。隨本縣為賊所陷死亡略盡。僕為掌事所道如常賊不見。竟以獲全。貞觀十六年九月八日。文官賜射於玄武門。文本時為中書侍郎。與家兄太府卿及治書侍御史馬周給事中韋琨。及臨對坐。文本自語人云爾(右一驗出冥報記) 臨川間。諸山縣有妖魅來。常因大風雨有聲如嘯能射人。其所著者如蹄頭腫大毒有雌雄。雄急雌緩。急者不過半日。緩者不延經宿。其有旁人常以救之。救之小免則死。俗名曰刀勞鬼。故外書云。鬼神者。其禍福發揚之驗於世者也。老子曰。昔者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禎。然則天地鬼神。與我並生者也。氣分則性異。域立則形殊。莫能相兼也。生者主陽。死者主陰。性之所託各安其方。太陰之中怪物存焉(右二條出搜神記)。 韓詩外傳曰。死為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土。血歸於水。脈歸於澤。聲歸於雷。動作歸於風。眼歸於日月。骨歸於木。筋歸於山。齒歸於石。膏歸於露。露歸於草。呼吸之氣復歸於人。 禮記祭義曰。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之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依崔鴻十六國春秋前涼錄曰。張傾安定馬氏人。初傾之殺麴儉。儉有恨言。恨言。是月光見白狗。拔劍斫之。傾委地不起。左右見儉在傍。遂乃暴卒。 依神異經曰。東北方有鬼星石室。三百戶而共所。石傍題曰鬼門。門晝日不閉。至暮則有人語。有火青色(右此四驗出其御覽)。 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言鬼。尋復問之。卿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巿。鬼言。我亦欲至宛。送行數里。鬼言。步行太遲。可共遞相檐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檐定伯數里。鬼言。卿大重將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身重耳。伯因復檐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唯不喜人唾。於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度。聽之了無聲音。定伯自度漕灌作聲。鬼復言。何以聲。定伯曰。新死不習度水故爾。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定伯便檐鬼著頭上急持之。鬼大呼聲咋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巿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為羊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于時石崇言。定伯賣鬼得千五百文(右此一驗出列異傳)。 趙泰傳曰。泰曾奄然而絕。有使二人。扶而從西入趣宮治。合有三重黑門。周匝數十里。高梁瓦屋。是日亦有同死者。男子五六千人。皆在門外。有吏著帛單衣持筆疏人姓名。男女左右別記。謂曰莫動。當將汝入呈太山府君。名簿在第二十須臾便至。府君西向坐。邊有持刀直衛。左右至者案名一一呼入至府君所。依罪輕重斷之入獄。案抱朴子曰。按九鼎記及青靈經。並云。人物之死俱有鬼也。 魏孫恩作逆時吳興紛亂。一男子避急突入蔣侯廟。始入門木像彎弓射之即死。行人及守廟者。無不必見(右此一驗出幽冥錄)。 畜生部(此別十部) 述意部 會名部 住處部 身量部 壽命部 業因部 受報部 修福部 苦樂部 好醜部 述意部第一 夫論畜生。癡報所感種類既多。條緒非一。稟茲穢質。生此惡塗。頓罷慧明。唯多貪恚。所以蜂蠆蘊毒。蛇蝮懷瞋。鴿雀嗜婬豺狼騁暴。或復被毛戴角。抱翠銜珠。嘴巨鋒芒。爪甲長利。或復聽物往還。受人驅策。犬勤夜吠。雞競曉鳴。牛弊田農。馬勞行陣。肌肉於是消耗。皮膚為之零落。或可潛藏草澤遂被置羅。竄伏陂池橫遭罾網。如是畜生悉皆懺悔。乃至鯤鵬大質。螻蟻細驅。偃鼠飲河。鷦鷯巢木。水生陸產羽族毛群。錦質紫鱗丹鰓赬尾。如此之流。悉皆代為懺悔。當令信根清淨。捨此惡形。慧命莊嚴。復茲天報。無復驅馳之苦。永離屠割之悲。縱意逍遙。隨心放蕩。飲啄自在。嗚嘯無為。出彼樊籠。免乎繫縛也。 會名部第二 畜生者。如婆沙論中釋。生謂眾生。畜謂畜養。謂彼橫行。稟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故名畜生。問曰。若以畜養名畜生者。如諸龍水陸空行。豈可為人所養名為畜生耶。答曰。養者義寬。具滿人間及以六天。不養者處狹。唯在人中山野澤內。又古昔諸龍亦為人養。具在文史。今從畜養偏多。故名畜生。又立世論云。畜生梵名底(都履反)栗車。由因諂曲業故。於中受生故。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說名底栗車。 依新婆沙論。名為傍生。故問。云何傍生趣。答其形傍故行亦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有說。彼諸有情由造作增上愚癡身語意惡行。往彼生闇鈍。故名傍生。謂此遍於五趣皆有。如捺落迦中。有無足者。如孃矩吒蟲等。有二足者如鐵嘴鳥等。有四足者如黑駿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於鬼趣中。有無足者如毒蛇等。有二足者如烏鴟等。有四足者如狐狸象馬等。有多足者如六足百足等。於人趣三洲中。有無足者如一切腹行蟲。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於拘盧洲中。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無有無足及多足者。彼是受無惱害業果處故。四天王眾天及三十三天中。有二足者如妙色鳥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餘無者如前釋。上四天中。唯有二足者如妙色鳥等。餘皆無者。空居天處轉勝妙故。問彼處若無象馬等者如何為乘。亦聞彼天乘象馬等。云何言無。答由彼諸天福業力故。作非情數象馬等形。而為御乘自娛樂也。 依樓炭經說。畜生不同。大約有其三種。一魚。二鳥。三獸。於此三中。一一無量。魚有六千四百種。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於彼經中。但列總數不別列名。正法念經。種數不同有四十億。亦不列名。 住處部第三 如新婆沙論。問傍生本住何處。答本所住處在大海中。後時流轉遍在諸趣。問其形云何。答多分傍側。亦有豎者。如緊捺落畢舍遮醯盧索迦等。問語言云何。答劫初成時皆作聖語。後以飲食時分有情不平等故。諂誑增上故。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又舊婆沙論說。畜生住處乃有邊正之別。第一正住者。或說在鐵圍兩界之間冥闇之中。或在大海之內。或在洲渚之上。第二邊住者。謂在五趣之中。如地獄中。或有無足畜生如彼蛇等。或有二足者如彼烏鳩等。或有四足者如彼狗等(此中。或有實報或有化者不定)於鬼趣中亦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畜生。謂彼有威德鬼中亦有象馬駝驢等。無威德鬼中唯有狗等。修羅趣中(一同鬼趣中說)於天趣中。唯有二足四足畜生。更無餘種(然欲色二界諸天。有具不具報化畜生一如前天中說)。 身量部第四 如菩薩處胎經云。第一大鳥不過金翅鳥。頭尾相去八千由旬高下亦爾。若其飛時從一須彌。至一須彌終不中止。廣如經說。第二獸者不過於龍。如阿含經說。難陀跋難陀二龍。其形最大。繞須彌山七匝。頭猶山頂尾在海中。第三魚身者不過摩竭大魚。如四分律說。摩竭大魚身長。或三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極大者。長七百由旬。故阿含經云。眼如日月。鼻如大山。口如赤谷。若依俗書。莊周說云。有大鵬。其形極大。鴻鵬之背不知幾千里。將欲飛時擊水三千里。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而上。去地九萬。方乃得逝。要從北溟至於南溟。一飛六月。終不中息(此當內典小金翅鳥。俗情不測謂言別有大鵬之鳥)俗書復說。水獸大者。不過巨靈之鼇。其形最大。首冠蓬萊海中游戲。亦不說其高下長短也(此^6□未同小小之摩竭。不可較其優劣也)莊周說。小鳥之微不過於鷦螟之鳥。蚊子鬚上養子。有卵鬚上孚乳。其卵不落(此亦未達。內典眾生受報極小者形如微塵。天眼方睹。故內律云。佛令比丘漉水而飲。舍利弗乃多遍而漉。猶有細蟲。因此七日不飲水。身形枯^6□。佛知而故問。汝云何憔悴。答言。佛令漉水而飲。弟子。縱多遍漉。以天眼觀蟲。猶尚而過如器中漂水沙。以護生命不敢飲水。故身憔悴佛告舍利弗。若以天眼觀一切人民無有活者。自今已後但聽肉眼看水清淨。其內無蟲即得開飲。故知眾生微報處處皆遍。小者豈同鷦螟之質大也)。 壽命部第五 如毘曇說云。畜生道中。壽極長者不過一劫。如持地龍王及伊羅□龍等。壽極短者不過蜉蝣之蟲。朝生夕死不盈一日。中間長短不可具述。如智度論說。佛令舍利弗觀鴿過未。前後各八萬劫。猶不捨鴿身。故知畜生壽報長遠。非凡所測也。 業因部第六 依業報差別經中說。具造十業得畜生報。一身行惡。二口行惡。三意行惡。四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從瞋煩惱。起諸惡業。六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毀罵眾生。八惱害眾生。九施不淨物。十行於邪婬。若依正法念經說。畜生種類各各差別。業因得報亦各不同。備如經說。不可具述。若依地持。具造十惡。一一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中。後得人身猶有習報(具如餘篇中說)。 受報部第七 依賢愚經云。爾時有諸估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路。眾賈頓息。伺人不看。狗便盜肉。眾人瞋打而折其腳棄野而去。時舍利弗天眼見狗。□躄飢餓困篤垂死。著衣持□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飛至狗所。慈心憐愍以食施與。狗得其食活命歡喜。即為狗說微妙之法。狗便命終。生舍衛國婆羅門家。後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言。尊者獨行無沙彌耶。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子。當用見與。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孤幼。不任使命。比前長大當用相與。後至七歲。以其兒付令使出家。便受其兒。將至祇桓聽為沙彌。漸為說法。心開意解得阿羅漢果。功德悉備。均提沙彌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觀過去世本造何行遭聖獲果。觀見前身作一餓狗。蒙和上恩今得人身并獲道果。欣心內發而自念言。我蒙師恩得脫諸苦。今當盡身供給所須。求作沙彌不受大戒。佛告阿難。由過去世迦葉佛時。均提出家少年聲好。善巧讚唄人所樂聽。有一老僧音聲濁鈍不能經唄。已得羅漢功德皆具。年少比丘自恃好聲。見而訶之聲如狗吠。時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識我不。我得羅漢儀式悉具。年少聞說。心驚毛豎惶怖自責。即於其前懺悔過咎。由其惡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淨戒故。今得見我蒙得解脫。又智度論云。愚癡多故。受蚯蚓蜣蜋螻蟻鵂鶩角□之屬諸騃蟲鳥。龍樹菩薩或云。婬欲情多故欲受鶩身。或云。愚癡多故亦受鶩身。此二鶩身為同為異。答謂習欲生者是水鳥鳧鴨之流。習癡生者是陸鳥□梟之類。或晝見夜亦見。由欲生故恒多連飛。並汎鳥之類。或夜見晝不見。由癡生故恒多夜游伺。鼠鴟亦二種。習欲生者是老鴟。則晝見夜不見。習癡生者是角鴟。則夜見晝不見。又長阿含及增一經云金翅鳥有四種。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皆先大布施。由心高陵虛苦惱眾生心多瞋慢生此鳥中。有如意寶珠以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辨。身高四十里。衣廣八十里。長四十里。重二兩半。食黿鼉蟲□以為段食(涅槃經云。能食能消一切魚金銀等寶唯除金剛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亦有婚姻。兩身相觸以成陰陽。壽命一劫。或有減者。大海北岸一樹。名究羅瞋摩。高百由旬。蔭五十由旬。樹東有卵生龍宮。卵生金翅鳥宮。樹南有胎生龍宮。胎生金翅鳥宮。樹西有濕生龍宮。濕生金翅鳥宮。樹北有化生龍宮。化生金翅鳥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莊飾如上。若卵生金翅鳥飛下海中。以翅搏水水即兩披。深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隨意而食之(華嚴經云。此鳥食龍所扇之風。風若入人眼人眼則失明故不來人間恐損人眼也)胎濕化等亦復如是(涅槃經云唯不能食受三歸者)有化龍子。於六齋日受齋八禁。時金翅鳥欲取食之。銜上須彌山北大鐵樹上。高十六萬里。求覓其尾了不可得。鳥聞亦受五戒。又觀佛三昧經云。金翅鳥王。名曰正音。於眾羽族快樂自在。於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於四天下更食。日日數亦如上。周而復始。經八千歲死相既現。諸龍吐毒不能得食。飢逼慞惶求不得安。至金剛山。從金剛山直下。從大水際至風輪際。為風所吹還上金剛山。如是七返。然後命終。以其毒故。令十寶山同時火起。難陀龍王懼燒此山。即降大雨滴如車軸。鳥肉消盡唯餘心存心。又直下七返如前住金剛山。難陀龍王取為明珠。轉輪聖王得為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又樓炭長阿含經等云。龍還有四。皆先多瞋恚心曲不端。大行布施今受此形。由施福故以七寶為宮(宮之所在如前金翅鳥中說也)身高四十里。衣長四十里。廣八十里。重二兩半。神力自在。百味飲食。最後一口變為蝦□。若自化眷屬發於道心乞施皂衣能使諸龍各興供養者。沙不雨身及離眾患(亦能變身為蛇等。不遭蝦蟆及金翅鳥)。 食黿鼉魚鱉以為段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亦有婚姻。身相觸以成陰陽。壽命一劫。或有減者。得免金翅鳥食。唯有十六王。一娑竭。二難陀。三跋難陀。四伊那婆羅。王提頭賴吒。六善見。七阿盧。八伽句羅。九伽毘羅。十阿波羅。十一伽□。十二瞿伽□。十三阿耨達。十四善住。十五憂睒伽波頭。十六得叉迦。 又樓炭華嚴經云。娑竭龍王住須彌山北大海底。宮宅縱廣八萬由旬。七寶所成。牆壁七重。欄楯羅網。嚴飾其上。園林浴池眾鳥和鳴。金壁銀門。門高二千四百里。廣二千二百里。彩畫殊好。常有五百鬼神之所守護。能隨心降雨。群龍所不能及。住淵涌流入海。青□璃色。又海龍王經云。龍王白佛言。我從劫初正住大海。從拘樓秦佛時。大海之中妻子甚少。今者海龍眷屬繁多。佛告龍王。其於佛法出家。違犯戒行不捨直見不墮地獄。如斯之類壽終已後皆生龍中。佛告龍王。拘樓秦佛時。九十八億居家出家。違其禁戒皆生龍中。拘那含牟尼佛時。八十億居家出家。毀戒恣心。壽終之後皆生龍中。迦葉佛時。六十四億居家出家。犯戒皆生龍中。於我世中九百九十億居家出家。□諍誹謗經戒。死生龍中。今已有出者。以是之故。在大海中。諸龍妻子眷屬不可稱計。泥洹後多有惡優婆塞違失禁戒。當生龍中或墮地獄。 又僧護經云。爾時世尊告僧護比丘。汝於海中所見龍王。受此龍身。牙甲鱗角。其狀可畏。臭穢難近。以畜生道障出家法。不能得免金翅鳥王之所食噉。龍性多睡。有五法不能隱身。一生時。二死時。三婬時。四瞋時。五睡時。復有四毒不能如法。一以聲毒故不能如法。若出聲者聞則害人。二以見毒故不能如法。若見身者必能害人。三以氣毒故不能如法。若被氣噓必能害人。四以觸毒故不能如法。若觸身者必能害人。 修福部第八 如菩薩處八胎經云。佛告智積菩薩。吾昔一時無央數劫為金翅鳥王。七寶宮殿後園浴池皆七寶成。心得自在如轉輪王。乃能入海求龍為食。時彼海中有化生龍子。於其齋日奉持八禁。時金翅鳥王身長八千由旬。左右兩翅各長四千由旬。以翅斫海取龍。水未合頃飛銜龍出。鳥欲食龍時。先從尾而吞。到須彌山北有大鐵樹。高下六萬里。銜龍至彼欲得食噉。求龍尾不知處。以經日夜明日龍始出尾語金翅鳥。化生龍者我身是也。我不持八齋法者汝即灰滅。時金翅鳥聞悔過自責。佛之威神甚深難量。我有宮殿。去此不遠。共我至彼以相娛樂。龍即隨鳥至宮觀看。今此眷屬不聞如來八關齋法。唯願指授禁戒威儀。若壽終後得生人中。爾時龍子具以禁戒法便讀誦之。即於鳥宮而說頌曰。 我是龍王子 修道七萬劫 以針刺樹葉 犯戒作龍身 我宮在海水 亦以七寶成 摩尼玻□珠 明月珠金銀 可隨我到彼 觀看修佛事 復益善根本 慈潤悉周遍 爾時鳥聞龍子所說。受八關齋法。口自發言。從今以後盡形壽不殺生如諸佛教。金翅鳥眷屬受三自歸已。即從龍子到海宮殿。彼有七寶塔。諸佛所說諸法深藏。別有七寶函滿中佛經。見諸供養猶如天上。龍子語鳥。我受龍身劫壽未盡。未曾殺生嬈觸水性。時龍子龍女心開意解。壽終之後。皆當得生阿彌陀佛國。 苦樂部第九 如經說云。如有福龍。依報快樂具足。妻妾伎女衣服飲食象馬七珍無不備有。優樂自在過逾於人。乃至六欲天中亦有鳥獸。自在受樂。亦有薄福諸龍。日別熱沙爆身。為諸小蟲之所唼食。又如人間畜生驅策鞭打擔輕負重馳騁走使不得自在。乃至水陸空行乏少水草共相殘害。又復鐵圍山間。兩界畜生恒居暗瞑。受苦無間無暫時樂。如是諸苦不可具陳。 好醜部第十 如經說云。如龍驥驎鳳孔雀鸚鵡山雞畫雉。為人所貴情希愛樂。如獼猴豺狼虎兕蚖蝮服鳥梟鴟等。人所惡見不喜聞音。如是好醜陳列難盡。貴賤可知。不可具述。 感應緣(略引其七) 黃初有魅怪 蜀山有猳國怪 越山有鳥怪 季桓子井有羊怪 晉懷瑤家地有犬怪 皋辛氏時有狗怪 西國行記人畜交孕怪 魏黃初中。頓丘界有人騎馬夜行。見道中有物大如兔。兩眼如鏡。跳梁遮馬令不得前。人遂驚懼墮馬。魅便就把驚怖暴死。良久得蘇。蘇已失魅不知所在。乃便上馬前行數里逢一人。相問訊已說向者事變如此。今相得為伴甚佳歡喜。人曰。我獨行得君為伴快不可言。君馬行疾且前。我在後隨也。遂共行語曰。向者物何如乃令君懼怖耶。對曰。其身如兔而眼如鏡形甚可惡。伴曰。試顧視我耶。人顧視之猶復是也。魅便跳上馬人遂墜地怖死。家人怪馬獨歸。即行推覓。於道得之。宿昔乃蘇說狀如是。 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與猴相類。長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國。一名馬化。或曰玃□。伺道行婦女。有長者輒盜取將去。人不得知。若有行人經過其傍。皆以長繩相引猶故不免。此物能別男女氣臭。故取女男不知也。若取得人女則為家室。其無子者終身不得還。十年之後形皆類之。意亦迷惑不復思歸。若有子者輒抱送還其家。產子皆如人形。有不養者其母輒死。故懼怕之無敢不養。及長與人不異。皆以楊為姓。故今蜀中西南多諸楊率。皆是猳國馬化之子孫也。 越地深山中有鳥。大如鳩青色。名曰治鳥。穿大樹作巢。如五六升器。戶口徑數寸。周飾以土堊。赤自相分。狀如射侯。伐木者見此樹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見鳥。鳥亦知人不見。便鳴喚曰。咄咄上去。明日便急上去。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言笑而已者。人可止伐也。若有穢惡及其所止者。則有虎通夕來守。人不去便傷害人。此鳥白日見其形是鳥也。夜聽其嗚亦鳥也。時有觀樂者便作人形。長三尺。至□中取石蟹就人火炙之。人不可犯也。越人謂此鳥是越柷之祖也。 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馬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耶。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驅蚑^2□^2□。水中之怪是龍罔。土中之怪曰賁羊。夏鼎志曰。罔象如三歲兒。赤目黑色大耳長臂赤爪。索縛則可得食。王子曰。木精為游光。金精為清明。晉元康中。吳郡婁縣懷瑤家。忽聞地中有犬子聲隱其聲。上有小穿大如螾。瑤以杖刺之。入數尺覺如物。乃掘視之得犬子雌雄。各一目猶未開。形大如常犬也。哺之而食。左右咸往觀焉。長老或云。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宜當養之。以目未開還置穿中。覆以磨礱。宿昔發視左右無孔還失所在。瑤家積年無他禍福也。 大興中吳郡府舍中。又得二牧物如初。其後太守張茂為吳興兵所殺。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無傷。夏鼎志曰。掘地而得狗名曰賈。掘地而得豚名曰邪。掘地而得人名曰聚。聚毋傷也。此物之自然。無謂鬼神而怪之。然則與地狼名異其實一物也。准南萬畢曰。千歲羊肝化為地宰。蟾蜍得□卒時為鶉。此皆因氣作。以相感而惑也。睪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曆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籬。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時戎吳盛強數侵邊境。遣將征討不能禽勝。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吳將軍首者。購金千斤封邑萬戶。又賜以少女。後盤瓠銜得一頭將造王闕。王診視之即是戎吳。為之柰何。群臣皆曰。盤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雖有功無施也。少女聞之啟王曰。大王既以我許天下矣。盤瓠銜首而來為國除害。此天命使然。豈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霸者重信。不可以子女微軀而負明約於天下。國之禍也。王懼而從之。令少女隨。盤瓠將女上南山。山草木茂盛無人行□。於是女解去上衣為僕豎之紛。著獨拘之叉。隨盤瓠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蓋經三年產六男六女。盤瓠死後自相配偶為夫妻。織續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裁制著用。經後母歸以語王。王遣追之男女。天不復雨衣服^6□褳言語侏離。飲食蹲踞好山惡都。王順其意有詔賜以名山廣澤。號曰蠻夷。蠻夷者。外癡內黠。安土重賜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伴。田作價販無開濕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取其游食於水。今即梁漢巴蜀武陵長沙廬江群夷是也。周糝雜魚肉叩槽而號。每祭盤瓠。其俗至今。故世稱赤^6□橫頵盤瓠子孫(右六條出搜神記)。 奘法師西國記云。僧伽羅國(雖非印度之國路次附出)此國本寶渚也。多有珍寶栖止鬼神。其後南印度有一國王。女聘鄰國吉日送歸。路逢師子。侍衛之徒棄女逃難。女居輿中心甘喪命。時師子王負女而去。入深山處幽谷。捕鹿採□以時資給。既積歲月遂孕男女。形貌同人性種畜也。男漸長大力格猛獸。年方弱冠人智斯發。請其母曰。我何謂乎。父則野獸母乃是人。既非族類如何配偶。母乃述昔事以告其子。曰人畜殊途宜速逃逝。曰我先已逃不能自濟其子於後逐師子父。登山踰嶺。察其游止可以逃難。伺父去已遂檐負母下趣人里。母曰。宣各慎密勿說事源。人或知聞輕鄙我等。於是父國。國非家族宗祀已滅。投寄邑人。人謂之曰。爾曹何國人也。曰我本此國流離異域。子母相攜來歸故里。人皆哀愍更共資給。其師子王還無所見。追戀妻兒憤恚既發。便出山谷往來村邑。咆哮震吼。暴害人物殘毒生類。邑人輒出遂取而殺。擊鼓吹貝負弩持鉾。群從成旅然後免害。其王懼仁化之不洽也。乃縱獠者期於擒獲。王躬率四兵眾以萬計。掩捕林藪彌跨山谷。師子震吼人畜僻易。既不擒獲。尋復招募其有擒執師子除國害者。當酬重賞式旌茂續。子聞王之令。乃謂母曰。飢寒以久宜可應募。或有所得以相撫育。母曰。言不可。若是彼獸雖是畜也猶是汝父。豈以艱辛而興逆害。子曰。人畜異類禮義安在。既以違阻此心何異。乃抽小刃。出應招募。是時千眾萬騎雲屯霧合。師子踞在林中。人莫敢近。子即其前父遂馴伏。於是乎親愛忘怒。乃剚刃於腹中。尚懷慈愛猶無忿毒。乃至刳腹含苦而死。王曰。斯何人哉。若此之異也。誘之以福利。震之以威禍。然後具陳始末備述情事。王曰。逆哉。父而尚害況非親乎。畜種難馴兇情易動。除民之害其功大矣。斷父之命其心逆矣。重賞以酬其功。遠放以誅其逆。則國典不虧王言不貳。於是裝二大船多儲糧糗。母留在國周給賞功。子女各從一舟隨波飄蕩。其男船泛海至此寶渚。見豐珍玉便於中止。其後商人採寶復至渚中。乃殺其商主留其子女。如是繁息子孫眾多。遂立君臣以位上下。連都築邑據有疆域。以其先祖擒執師子。因舉元功而為國號。其女船者。泛至波刺斯西。神鬼所魅產育群女。故今西大女國是也。故師子國人。形貌卑黑方頤大顙。情性獷烈安忍鴆毒。斯亦猛獸遺種故。其人多勇健斯一說也。若據佛法所記。則依起世經。昔此寶洲大鐵城中。五百羅剎女之所居也。 又屈支國東境城北天祠前有大龍池。諸龍易形交合牝馬。逐生龍駒之子。方乃馴駕。所以此國多出善馬。聞諸先志曰。近代有王號曰金華。政教明察感龍馭乘。王欲終沒鞭觸其耳。因即潛隱以至千金。城中無井取彼池水。龍變為人與諸婦人會。生子驍勇走及奔馬。如是漸染人皆龍種。恃力作威不恭王命。王力乃引搆突厥殺此人。少長俱戮略無^6□類。城今荒蕪人煙斷絕(右二驗出奘法師傳)。 述曰。數見愚俗邪說之人云。貴賤不同人畜殊別。何有人作畜生畜生。作人。佛說虛誑恐不依實。若汝守愚不信佛言者。何故。前列俗典書史具述。目驗所□豈亦不信。如行恩含忍。即同楚子蛭痼疾皆愈。宋公不禱妖星夕退。若也行惡如漢鴆趙王如意。蒼狗成肉。齊殺彭生立豕為祟。近事尚然。況復行因善惡業報。昇沈殊趣累劫受殃也。 法苑珠林卷第六 法苑珠林卷第七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