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股神投资心法
锵锵
2003/03/08
华尔街股市神童胡立阳:6000点前赚钱法则
随着A股上证指数屡破前期高点,从指数上讲,股市现今的高度,已经实现甚至超越了多数个人投资者的预期,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从指数上涨的兴奋中跳将出来,尽快化解大赚指数不赚钱的困局。如何选股和操作成为股民们的又一道难题。
带着这一疑问,《财经时报》采访了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第一位华籍副总裁,华尔街公认的"股市神童"胡立阳。
看市:沪指6000点前合理
"我一直看好沪深股市,和我预测的一样,最近指数屡创新高。"胡立阳表示,他看股市和别人不一样,主要看开户人数的变化。
根据他对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股市的研究发现,开户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只要保持在10%以内,牛市就不会一下子结束。
目前沪深两市开户数在1.1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7.6%,因此牛市向上至少还有2.4%的空间。
据他估计,股市开户数每增加1%,将推动沪指上涨约700点。"以此推算,沪指上涨到5500点至6000点之间都是合理的。"胡立阳说。
从目前的市盈率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三年超过10%,因此近40倍的市盈率也不算高,今后甚至可能达到60倍至80倍的市盈率。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过程没有结束,牛市就会得以延续。
策略:进三退一
在胡立阳看来,投资股票不能总盯着赚钱,而应把它当作一种增加生活乐趣的方式。
"很多人做股票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股票上涨的时候急着卖掉,而下跌的时候则全程参与,最终摆脱不了亏损的宿命。想要做到"大赚小赔",股票上涨的时候不要轻易"跳车",尤其是在牛市中不要轻易卖掉手中的股票,而下跌时则要注意选择离场的时机。"
要做到这一点,可采取"进三退一"的操作策略。比如以10元价格买进一只股票,则事先设定一个30%的止赢点和10%的止损点,股价最先跌至9元或涨至13元,都坚决卖掉,这样近乎机械式的操作反而可以克服一些因人性贪欲造成的亏损。
选股:三大原则
胡立阳认为接下来大盘指数还会继续以"东风压倒西风"的气势,向上方推进,他建议个人投资者在接下来选股时,首先要坚持多头思维,要对未来股市上升空间有充分的想象力,敢于长线捂股。
在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推动行业并购整合的大背景下,未来A股市场将产生许多能够上涨10倍以上的长线牛股。既然面临的是长期牛市,就要提高盈利预期。
同时,随着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实施,要以全球视野进行公司估值和资产配置。
"国际成熟市场上股价的绝对价差相当大,一旦境内市场投资理念与国际投资理念接轨,A股市场的股价结构将进行大规模调整,优质上市公司将获得更高的定价,劣质上市公司的股价将进一步走低,股价高低落差将呈几何级数放大。因此,个人投资者更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发展潜力,弃弱择强。"胡立阳建议。
其次是要跟上热点,当前的热点最明显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概念的金融、地产;与期货有关的沪深300成分股;以3G和数字电视为题材的科技股。
最后,要有好的操作方法。选股时应多关注短期调整充分的个股,并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注意个股题材与市场热点相吻合,多关注一批小盘股的机会;近期一直以强势整理为主,股价未有效上涨,具有较强的补涨要求;短期交投趋于活跃,有构筑上攻形态短线启动趋势的个股。(财经时报)
"股神"的七不买
赢周刊:大家叫你“民间股神”,都说你有独到的看盘绝技,近5年来先后16次成功预测出大盘的阶段性大底和大顶,其误差仅为千分之三,有的甚至一点不差,这让大家都很震惊。能不能说说你投资股票的秘诀?
殷保华:一般股民买卖股票有很多误区,我炒股的秘诀是股市“七不买”:
一、放天量过后的个股坚决不买。放天量一般是市场主力开始逃离的信号。如果投资者确实对放天量的股票感兴趣,也应该等一等,看一看,可以在放天量当天的收盘价上画一条直线,如果以后的价格碰到这条线,倒是可以考虑买进的。
二、暴涨过的个股坚决不买。如果个股行情像一根筷子,直冲上天,那表示庄家已经换筹走人,你再进去就会被套。暴涨是靠大资金推动的,当一只股票涨到了300%甚至更高,原来的市场主力抽身跑掉时,新的市场主力不会很快形成,通常不大会有大买盘马上接手,短期内价格难以上涨。
三、大除权个股坚决不买。除权是市场主力逃离的另一个机会,比如一只股从3元炒到20元,很少有人去接盘,但它10送10除权后只有10元,价格低了一半造成了价格低的错觉,人们喜欢贪便宜买低价,一旦散户进场接盘,市场主力却逃得干干净净。如果大除权后又遇到天量,更是坚决不可以碰。
四、有大问题的个股坚决不买。受管理层严肃处理的先不进去,先观望一下再说,比如银广夏、科龙电器等。问题股如果出现大幅上涨,则可以肯定地认为是机构在炒作。但是,这些股票或者面临监管,或者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巨大,跟进去容易完蛋,散户股民驾驭不了,不值得去冒险。
五、长期盘整的个股坚决不买。这样的股票一般是庄家已经撤庄,但还没有把筹码全部拿走。看个股要看连续的走势,长期盘整上下不大的不能买入。
六、利好公开的股票坚决不买。这是目前投资者最易走入的一个误区。业绩就算好得不能再好,全中国股民都能看到并全部买进,谁能赚钱呢?何况业绩是可以人造的。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消息,绝对不是好消息;谁都知道的利空,绝对不是利空;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七、基金重仓的个股坚决不买。因为基金账户不能隐瞒,一季度公布一次。基金不坐庄,有盈利就跑。当然这个理论有时间性,在熊市里面最明显。牛市一般可以忽略不计,牛市个股普涨,基金不会抛售。熊市里基金溜之大吉,散户全部被套,所以熊市时基金重仓坚决不买。(《赢周刊》)
学习股神的三件法宝
日本股神-是川银藏,最高记录是他在82岁高龄一年赚进200亿日圆,他的二忠告/五原则,令我受益非浅,而他在日本股市近60年的经验,他提出的乌龟三原则与8分饱原则,不但在股市,在做人处世建康等方面也很有用,乌龟的稳,忍,不贪,更是我在股票市场中必读的箴言,就像他说的,投资人的心境要与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是很重要的.现在只有一本书是可了解他,他写的自传,台湾是由时报出版的,书名叫股票之神是川银藏,作者是他自己,现在已绝版了,他后来90几岁才死
股神的三件法宝
是川银藏先生是日本著名的股票大师,在被称为"天下第一赌场"的股市纵横拼搏60年,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30岁时以70日元做本钱入市即获利百倍,成为日本股市的名人。仅靠投资股市,他在1982年度日本个人所得排行榜中名列第一,1983年名列第二。他百发百中的判断力,预测经济形势和股市行情的准确性令人吃惊,因此被称为"股市之神"。是川先生从少年开始闯荡天下,艰苦创业,特别是在股市上拼搏60年的股票生涯。他刻苦学习的精神、正直的为人、炒股中的"神机妙算",尤其是他那珍藏一生的炒股秘诀──"只吃八分饱"和"乌龟三原则"和详细解说培养个人判断力的方法,以及对炒股者的劝诫和忠告,被无数股民奉为炒股必读之"圣经"。
乌龟三原则
是川积多年的经验认为,投资股票就像乌龟兔子与乌龟的竞赛一样,兔子因为太过自信,被胜利冲昏了头,以至于失败。另一方面,乌龟走得虽慢,却是稳扎稳打,谨慎小心,反而赢得最后胜利,因此,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所谓"乌龟三原则"就是:
一、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长期持有。
二、每日盯牢经济与股市行情的变动,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三、不可太过于乐观,不要以为股市会永远涨个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资金操作。
只吃八分饱
是川认为,投资股票卖出比买进要难得多,买进的时机抓得再准,如果在卖出时失败了,还是赚不了钱。
而卖出之所以难是因为一般不知道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因此便很容易受周围人所左右,别人乐观,自己也跟着乐观,最后总是因为贪心过度,而错失卖出的良机。
日本股市有句俗话:"买进要悠然,卖出要迅速。"如果一口气倒出,一定会造成股价的暴跌,因此,必须格外谨慎,不能让外界知道自己在出货,而且,他有时为了让股票在高价位出脱,还得买进,以拉抬股价,如此买进与卖出交互进行,逐渐减少手中的持股。市场人气正旺时,是川不忘"饭吃八分饱,没病没烦恼"的道理,收敛贪欲,获利了结。遵守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股市投资法则。
而那些涨到337日元仍在争相买进的投资人,正好相反,犯了"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的错误。
●事实上,日本水泥创下337日元天价后,便急转直下,不到半年,跌破了2闹日元大关,之后,还继续往下探底。
股票投资五原则
对于股市投资人,是川有两个忠告。
第一个忠告是:
◎投资股票必须在自有资金的范围内"没有现金也没关系,一定会赚!"证券公司再怎么以此类的甜言蜜语诱惑你,也千万不可去做融资、融券。股价有涨亦有跌,下跌的幅度稍大,就会被追缴保证金,若不缴,便会被证券公司中止合作。当然,下跌时赶紧出脱就没事了,可是连股市专家都很难判断何时该卖,何况是一般投资大众?
有时候,投资人也会运\气好而赚一笔,可是人们往往在尝到胜利的滋味后,忘记了失败的悲惨,而乘胜追击,大胆深入。结果,通常的结局是,不但赔掉本钱,还得向亲戚、朋友,甚至高利贷业者借一屁股债。
第二个忠告是:
◎不要一看到报章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
老实说,单听别人的意见,或只凭报纸、杂志的报导就想赚钱,这样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是失败的根源。自己不下功夫研究,只想在上班之余,看看报章杂志有什么利多题材,以供买进股票之依据。这样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岂有如此的美事?
真的想在股市赚钱的话,就得注意经济的动向,本地经济、世界经济,要每天不间断地注意。只要拥有一般程度的经济常识,谁都办得到,何况判断的材料大多出现在每天的报纸上,极为方便。
是川银藏把买股票比喻为登山,理想的买点自然是在高度离山谷不很远的地方,可是当报纸、杂志出现利多消息时,通常股价已涨到离山顶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报、在低价区买进、耐心等待,这是投资股票的秘诀。
最后,是川把他这一生的投资经验,整理成"投资五原则"提供给读者参考。
一、选股票不要靠人推荐,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后选择;
二、自己要能预测一二年后的经济变化;
三、每只股票都有其适当价位,股价超越其应有水平,切忌追高;
四、股价最后还是得由其业绩决定,做手硬做的股票千万碰不得;
五、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必须记住,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中国股神"林园曝七大选股绝招
牛股就是我创造的,我不买,它就不升;我不抛,它也不会跌!”创造了从8000到8亿的复合投资增长神话的林园,在11日与广州投资者的“对话中国股神”交流会上语惊四座,赢来阵阵掌声。他的投资理念更给投资者留下许多思考———“我只买我了解、能算清帐的公司股票,只做有底的投资”。
听完他的投资理念,每个投资者都会发现他和巴菲特投资之道的异曲同工之处。
只买能算清账的公司
林园对上市公司的追踪调研是有口皆碑的,每年给自己预备了300万元的上市公司调研费用,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到上市公司调研、开股东大会。
曾经,为了获得与万科王石一次对话的机会,他买了24万股深万科;为了了解伊利股份,他在呼和浩特一呆就是半个月,不为公司董秘拍心口保证业绩所动,而是跑到各大商城,亲自调研伊利牛奶的销路。
“如果我能算清一只股票三年内的盈利,就会买进。而每买一只股票,我都会每月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包括电话咨询、亲自调研、去参加股东大会等方式。”“我买的股票一般12个月内不亏钱,最坏的打算是三年内只翻一番。”这是整个交流会过程中林园说的最多的话。
只做有底的买卖
林园说自己是个胆小的人,所以只做有底的买卖。
上海机场是最新的例子。上海机场股价还在12元附近的时候,林园听说公司要发认沽权证,而行权价为13.6元,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坚决买入。理由只有两个字:安全。“公司不可能拿出77亿元来行权。”他坚信这一点,“这就是我投资上海机场的‘底’,现在只要我一有钱就会买进。”
牛市=龙头+小盘股
林园买股票看的不是大盘指数,他只看个股。套用他的一句话:“买中了龙头股和高增长的小盘股,什么时候都是牛市。”的确,三年前他挑选的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和铜都铜业等股票,就是为他的身价贡献最大的股票。在那漫漫的熊市中,林园享受着牛市的喜悦:贵州茅台涨了8倍,云南白药、铜都铜业等也一骑绝尘,林园账户上的数字天天都在发生让人不可置信的变化。“贵州茅台最多的一天能为我赚一个多亿!但这还不是我赚得最多的股票。”林园足以狂妄的资本是,入市17年来,他的复合增长率接近100%。
“股票配置不外乎低市盈率、高分红的绩优龙头股和确定性高的小盘股。”林园建议投资者,“而到2008年为止,增长性最强的公司将在银行板块中出现。”林园并非空穴来风,他的实地调研结果让广州的投资者豁然开朗:从2005年第四季度是银行业的发展拐点,平均业绩增长有25%。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北京分行2005年人均利润100万元,江浙地区各分行的人均利润也达到70万元。
“我选股的七个原则”
“我选股会在低市盈率、高分红的绩优龙头股和确定性高的小盘股中选,但是财务指标方面我还是有我的一套标准。”林园有七大财务指标标准:每股盈利不低于0.3元;净利润不少于7000万元;毛利率在20%%以上;净资产回报率在15%%以上;现金流充足(最好账面有十几亿资金);预收账款越多越好;派息率在5%%到6%%之间。“我会在我看好的行业中用这些标准去寻找有价值的公司,进行长期追踪。但是没有时间去做这项工作的投资者,我建议从中国股市最赚钱的前20家公司里去寻找。”
林园的选股标准
利润总额——先看绝对数(这个指标可作参考,但没必要追求绝对值,盈利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PE、净资产收益率、复合成长率更重要)
它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赚钱能力”,它和企业的“每股收益”同样重要,我要求我买入的企业年利润总额至少都要赚1个亿,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赚几百万元,那这种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资的,还不如一个个体户赚得多呢。比如武钢、宝钢每年都能赚上百亿元,招商银行也能每年赚数十亿元,这样的企业和那些“干吆喝不赚钱”的企业不是一个级别的。它们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通过这个指标,我选的重仓股就是从利润总额绝对数量大的公司去选的。
每股净资产——不关心(还是要关心一下,每股净资产过低会产生风险,并使净资产收益率失真)
我认为能够赚钱的净资产才是有效净资产,否则可以说就是无效资产。比如说有人对一些上海商业股净资产进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价大涨了,重估后它的净资产应该大幅升值,问题是这种升值不能带来实际的效益,可以说是无意义的,最多也只是“纸上富贵”。
每股净资产高低不是我判断公司“好坏”的重要财务指标,我对它不关心。
净资产收益率——10%以下免谈(我的标准是15%以上,20%以上最理想)
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比如2003年我买入贵州茅台时,若除去贵州茅台账上的现金资产,其净资产收益率应该为80%以上,实际上就是投资100元,每年能赚80元。我对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调研也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达53%。
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效益,我选择的公司一般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应该大于20%。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0%的企业我是不会选择的。
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行业不同区别对待,当然越高越好)
此项指标能够反映企业产品的定价权。我选择的公司的产品毛利率要高、稳定而且趋升,若产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业竞争加剧,使得产品价格下降,如彩电行业,近10年来产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业产品毛利率却一直都比较稳定。
我的标准是选择产品毛利率在20%的企业,而且毛利率要稳定,这样我就好给企业未来的收益“算账”,增加投资的“确定性”。
应收账款——回避(这条不错)
应收账款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比如G铸管,其应收账款都是各地的自来水公司的延期付款,这么多年都能够顺利收;比如云天化的应收账款也是由于和用户的货到付款形成的,都是能收回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产品销售不畅,这样就先贷后款,这就要小心了。
我会尽量回避应收账款多的企业。
确定性(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公司经营的确定性最重要,其次才是价格,买入就是对价格的确定,确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不能做自己把握不住的事情。作为我投资的第一重要性就是投资确定性,赚钱的确定性。你赚钱不赚钱是否确定?这种确定性非常重要。不确定,如果你投资是不确定的,我认为就是一个赌博,就不能干的。我投资一定是我自己算帐算到的,算不到我就不干了,把风险留给别人。投资首先要考虑到风险,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底部在什么地方,我的风险是能够预测到的,这样才行。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不能有失误。
垄断性(甄别好企业最有效的标准之一)
选股的技巧,就是它的产品最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或是在目前激烈市场竞争中出来的优胜企业。还有就是选择一些没有竞争对手的垄断企业。
简单明了(提高确定性,更容易把握)
我们怎么判断投资的确定性,就是你搞清楚这个公司如何投资,越简单越好。我们在A股上市一千多家公司,我认为95%的公司,我都搞不清楚。而且可能大部分公司,我永远都搞不清楚。搞不清楚就是风险。我研究的公司,到目前为止也就不超过25家。我的投资思路就是把大家引到我搞清楚的这25家来。(财经博客)
听股神讲那赚钱的故事
上周五,第一届“今报投资擂台赛”顺利收官,参赛选手收获颇丰。短短40个交易日,在本次大赛中胜出的8名选手,收益率最高的为51.46%,最低的也有12.27%。他们当中,有人经历过4天5个涨停板的得意;有人经历过套牢赔钱恨不得跳楼的惨痛;他们经历着2006年年底以来的大牛市,也经历过5·30行情的阴霾。他们视炒股为挑战人生:无论输赢,都不是终点;勇于挑战,才是精彩人生。8月28日,在比赛中胜出的7名优秀选手齐聚东方今报,聊聊比赛感受,切磋炒股技艺,分享股市人生。
○选股就像选老婆,看准了才敢买
主持人:各位在这次比赛中有何收获?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
姚生:我的成绩就比第三名少一个百分点,感觉挺可惜的。
杨靖:平时,我买了股票就放那儿不管了,有时一放就是几个月。这次参加比赛,我每天都研究行情,选择股票。感觉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届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还要参加。
其实,对于这次比赛的成绩我并不满意,尤其到最后一个阶段,越是想冲成绩越是操作失误。
王勇:在决赛倒数第二天的时候我还是第二名,本想做一把权证把成绩冲到第一名,谁知操作失误,反而跌出了前三名。看来,还得向大家好好学习啊。
谢亚军:不瞒大家说,在比赛的最后几天,我还专门请了几天假,就是为了冲成绩。
主持人:各位的投资思路和投资理念是怎样的?有哪些炒股心得和大家分享?
谢亚军:我从1993年就开始炒股。牛熊市都见过。曾经最得意的操作是4天做了5个涨停板,当然,也曾经被牢牢套住赔得一塌糊涂。对我来说,炒股就是挑战人生,寻求自我突破。
股市里有件事一定要记住,那就是该割肉时就割肉,如果一开始舍不得割肉,损失扩大,后来就得壮士断腕,到最后刮骨疗毒,再拖就没救了。
沈鼎:股市大起大落有冲浪的快感,即使5·30行情后的那段时间我也没让资金闲着,抓短线机会,做权证,因为涨跌都有机会,最讨厌横盘。
姚生:我认为选股就像选老婆,看准了才敢买。
陈长涛:做短线的人选股好比是选情人,像我这样做中长线投资,选股才是选老婆的选法,知根知底才买。别的股票,即使涨得再好,看不清它的方向,也坚决不追;自己看好的,即使涨得慢,也要等。我的投资思路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做看似令人心跳但合理的事情!
王勇:刚开始持股时,误信股市黑嘴,12万亏了6万,家里人一直埋怨我。最惨的是998点的时候,我的老底都在里面,当时跳楼的心都有了。但我觉得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还是要炒股,不过要换个炒法。我自己总结了一个“三米理论”:比方说一只股票正在启动,已经是一米了,当股评家将信息传递到股民这里时已经是两米了,当股民决定购买时,也许已经到第三米了,庄家就要出货了。
所以,做股票关键还是要靠自己。每次操作都要好好总结,买对了要找出理由,买错了也要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越做越明白。
杨靖:炒股有时候是想不到,有时候是想到做不到,说不完的犹豫、后悔。我这次比赛就是急于求成、求胜心切,手头股票每天都换,反而收益不是最高。炒股就是时刻与人性的恐惧和贪婪作斗争。
○如何选股、何时买进卖出?高手各有高招
主持人:各位选手风格各异,你们选股都持什么原则?买卖时机如何选择?
姚生:我喜欢做短线。现在基本上都是看15分钟线,只要看到线拐头就卖,一天挣个三五百块就行。一般来说,我会先研究股票,判断第二天哪只股票会涨,然后在收盘前15分钟购买。
沈鼎:我也是做短线,持股基本上不超过三天。前几年熊市时,一般也是选在收盘时买股,而且屡试不爽。但到牛市,这一招好像不太灵了。所以,现在我也会在开盘或盘中买股。
其实,选股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年报。看一下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向少数大股东集中了还是更分散了。
谢亚军:选股主要看盘后的功夫。就我来说,我一般会先从图表形态上选出十几只股票;然后再研究其基本面,从这十几只股票中选出两三只;再综合各方面因素,把这两三只股票按重要性排出个先后顺序,如备选1、备选2、备选3。只要肯下工夫,1000多只股票中,总可以找到好股。
陈长涛: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价值永远是决定选股的基础,也是大方向。
在大方向确定以后,买卖点的选择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我们更愿意选择股价突破之际介入,但股价的突破究竟有哪些迹象呢?有两点值得关注:一、股价经历一段时间的盘整后会做一些尝试性突破,尤其是在第三次突破时,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也许这就是大行情到来的最后临界点;二、股价在突破之时,盘面会有较大幅度的跳跃,这种跳跃会将普通股民吓跑,但对于庄家来说,却正是心中窃喜的时候。
■专家点评
选股其实是一种
试错过程
除了常规的选股知识和手段以外,其实,我们还要把选股看成一种试错过程。因为,股市变化多端,无论多么专业的人士也无法保证股价走势与预期完全一致。
所谓试错,是指购买股票后无非有三种结果:涨、跌、平。股民在买股之前要对三种结果均有所考虑,并想好对策。这样,就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了。
买卖股票的过程中,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控制好了风险才谈得上收益。一般来说,一只股票短期内涨幅高达30%,就不能再买了。因为,从风险的角度来说,股价每涨一点就多一分风险。
对于新股民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可能更重要。成功的投资者中,有擅长短线操作的也有擅长长线操作的。是选择长线还是短线,一般来说,这与股民个人的性格、环境有关系。今天在座的嘉宾中,沈鼎和姚生就是典型的短线投资者,而陈长涛则是典型的中长线投资者,他们做得都很好。对于一个新股民来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就是最好的。
在选股过程中,说实话,作为散户,我们没有能力去考察公司,也没有渠道获得内幕消息,有时甚至没有能力判断报表的真实程度及确切价值。在这种条件下,图表便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工具。所以,股民要好好研究一下股价的形态,对于散户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图表的形态决定一切。
成绩 姓名 收益率 点评
NO.1 谢亚军 51.46% 买卖点位得当
NO.2 沈鼎 45.65% 功底较深厚
NO.3 陈长涛 31.39% 稳健,比如民生持仓半月以上
NO.4 姚生 30.88% 持股很稳
NO.5 石长明 28.72% 经验略欠
NO.6 王勇 26.42% 开始成绩很好,最后一天做权证亏了10%
NO.7 杨靖 26.02% 操作有时心急,心态欠稳(东方今报)
巴菲特的巅峰投资传奇
让我们先反复研究并学好巴老吧.沃伦.巴菲特是一个具有传达奇色彩的人物,1956年他将100美元投入股市,40年间创造了超过了200亿美元的财富,不仅在投资领域成为无人能比的美国首富,而且成为了美国股市权威的领袖,被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誉为“历史上最优秀投资者”,使全球各地的股票投资者都势衷于巴菲特投资方法和理念。
“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实质价值,和支付一个合理划算的交易价格。我不在意最近或未来一般股市将会如何运作。”巴菲特这样强调说,并在1988年和1989年间购买了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可口可乐股票在过去的60年间陆续上涨500倍。但巴菲特仅靠可口可乐股票价3年中便使手中的钱翻了4倍,他还计划在未来的时间内赚更多的钱。
巴菲特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取得无比的成绩,他所坚守的定律也是基于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各种认识。比如,选择一个企业的股票来投资,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是否有稳定的经营史?长期的发展是否看好?经营阶层是否理性?对股东是否坦白?是不是能够被市场拖着走?获利情况是否够好?能为股东创造多少利润?若要投资该企业有多少实质价值?能否在市场低于实质价值时买进?
凡此种种,多数人可能都有会视为理所当然。然而一旦投资股票时,大多数不清人就会忽略这些,只在意短期的股价变动、资金的聚散、人气的起伏,以及种种技术指标的分析,情绪也随时之上下波动,这样就不易做到理性的判断。他说:股票市场只是方便股东转换股权,但是由于现代化的股市运作,买卖股票赚取价差反而成为投资股权的重要目的,持久有股权等待分配股利则沦为被大牢的无奈。
他认为,投资历获利的判断基础十分简单,那就判断买卖时机,以及买什么。当大家近乎疯狂地在股市抢进抢出时,就是股市涨势近尾声。涨价无可涨的时候。如果连原本不太注意股市投资的人都进股市了,就显示可可动用资金差不多都投入股市了,紧接着就后继无力,再没有资金可推陈出新升股市时,股市必跌 。相反当多数人都不对股市抱有希望,不愿再投资时,表示想卖股票的人都卖得差不多了,股市跌无可跌 ,只要有资金投入,就可以反弹涨升。
巴菲特把多年以的投资经验总结出以下四条定律:
一、企业定律
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
该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该企业长期发展的远景是否被看好?
二、经营定律
管理阶层是否理性?
整个管理阶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对抗“法人机构盲从的行为”?
三、财务定律
将注意力集中在东权益报酬率,而不是每盈余。
计算“股东盈余”,以得到正确的价值。
寻求拥有高毛利率的公司。
每保留一块钱的盈余,公司至少得增加一块钱的市场价值。
四、市场定律
企业界的实质价质价值如何。
是否可以在企业的股价远低于其实质价值时,买进该企业的股票。
当然,巴菲特的所有收购并非都符合这些定律,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定律构成了他的权益投资策略的核心.事实上,他也将十二条定律当成自己管理柏克大夏公司的准则.根据这些定律,归纳起来有以下的几个步骤.
1,不理会股票市场的每日的涨跌
2,不担心经济形势.
再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赢家暗语:5+12+8+2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为5项投资逻辑、12项投资要点、8项选股标准和2项投资方式。
5项投资逻辑
1.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12项投资要点
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注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价格。
8项投资标准
1.必须是消费垄断企业。
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稳定的经营史。
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财务稳键。
2项投资方式
1.卡片打洞、终生持有,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字:A.初始的权益报酬率;B.营运毛利;C.负债水准;D.资本支出;E.现金流量。
2.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某种意义上说,卡片打洞与终生持股,构成了巴式方法最为独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长期制胜的法宝:远离市场
透彻研究巴式方法,会发觉影响其最终成功的投资决定,虽然确实与“市场尚未反映的信息”有关,但所有信息却都是公开的,是摆在那里谁都可以利用的。
没有内幕消息,也没有花费大量的金钱。是运气好吗就像学术界的比喻:当有1000只猴子掷币时,总有一只始终掷出正面。但这解释不了有成千上万个投资人参加的投资竞赛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连续32年战胜市场的纪录。
其实,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投资哲学与逻辑,不同的投资技巧。在看似简单的操作方法背后,你其实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简单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经说过,他对华尔街那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感到不解。也许是人在市场,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后离开了纽约,躲到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里去了。
他远离市场,他也因此战胜了市场。
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
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价格合理。
3,买一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管理企业的投资组合.
前两个步骤不难看出,他不做短线进出,注意股票市场的目的,只是想确定是否有机会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一家好企业.第三个步骤,巴菲特购买买企业的股票不管是否参与经营,在意这家企业的营运绩效,获利能力、实质价值和能否以好的价格买进。第四个步骤,以企业的立场出发及心态进行投资,在股价波动时,不至于将一种以上的股票,随意抛售。
大师智慧:索罗斯投资启示36条
启示一:乱局即大局
书评家马德瑞克曾经说过:「姑且不论华伦巴非特及索罗斯的个人天赋,她们所处的时代,对于能在金融市场赚钱特别有利。」也就是说造成赚钱有利的原因是因为1970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不预期的通货膨胀的结果,以及过去20年国际市场资金的戏剧化、混乱的扩张所致。
索罗斯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在凡人眼中的一场混乱,他却能辨识混乱的类型。一个长期追踪避险基金绩效的华尔街公司的领导人李伯说:他以全球的角度观察大势,他极了解市场是如何运作的,因此他清楚的何处可以运用杠杆操作,不论是知识性或金融性的杠杆。
索罗斯说过:金融市场天生就不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更是如此,国际资金流动皆是有荣有枯,有多头也有空头。市场哪里乱哪里就可以赚到钱。辨识混乱,你就可能致富;越乱的局面,越是胆大心细的投资者有所表现的时候。
一项情形变的越遭,就会向上弹的越高。跌的越深,市场越乱就越可能出现大行情。很多情况常常是:市场乱,投资人跟着一起乱。所以我们常常可见到恐慌性卖压,投资人奋勇追高等新闻标题。乱局对冷静的客观投资人来说,正式天赐良机,因为这可能是大捡便宜货的机会,也是财富重分配的时候。
启示二:见坏快闪,认赔出场求生存
见坏快闪,认赔出场求生存是索罗斯投资策略中最重要的原则,那么眼明手快,见坏就闪就是求生存最重要的方式。
政治上:1987年索罗斯基金会在中国大陆设立分会,并以改革开放为名,资助中国的民主活动;但1989年时,在大陆的分会遭中共监控,索罗斯见局势不妙,便结束分会,至今尚未在大陆复会。
1974年,索罗斯在日本股票市场建立极高的持股比例,一日下午,东京某位营业员打电话告诉他一个秘密,内容是告诉他日本人对陷入水门案件丑闻的尼克森总统反应欠佳,当时正在打网球的索罗斯毫无犹豫的立即决定卖出由此可见眼明手快是许多基金操盘人的必备功夫。
大部份投资人充斥一种舍不得的情绪,上涨舍不得卖,下跌也舍不得卖,看了难过,杀了手软,出脱往往是波段最低点。
启示三:昨天的历史,明日的走势
索罗斯成功的预测1987年的崩盘,秘诀为何?鉴往知来。
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是累积长期不稳定的情况所酝酿而发生。历史的经验往往可以预测未来,因为历史是会重演的,所以以史为镜不失为预测重要方向。
1929年及1987年崩盘类似之处:
1929--1987
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走扬
造成股市资金动能不足 大量美元流入他国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理事会没有注入等量货币造成资金流动性不足
下跌幅度36% 与1929年相似
每日价格的波动 与1929年相似
胡佛总统对股灾之初发表谈话,里根总统在股灾发生之初发表谈话,内容与胡佛相似
启示四:别人话中话,我见财上财—解读能力
一些平淡无奇的话,在索罗斯听起来,可能就是重要的买进或卖出的讯号。这样的启示说明了索罗斯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解读。
各国重要领袖、甚至政府领袖、商界人士的重要谈话,都隐含了相当重要的意涵在其中,而差别在于听者能听懂几分、又能执行几分。
1992年德国央行史莱辛革的一习演说提到:如果投资人认为欧元是一篮子固定的货币的话,那就错的离谱了。」当年总统为了经济问题,一再提高马克的利率,使得马克变成强势货币,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史的德国及意大利不得不跟进,但是英国及意大利的经济情况不理想,因此苦撑汇率之下,对德国抱怨连连。索罗斯听了史莱辛阁这番话以后,认为其中别有文章,他话中的涵义可能影射虚弱的意大利里拉。事后索罗斯与史莱辛阁谈话,问其是不是喜欢以欧元做为一种货币。史氏回答,他喜欢欧元的构想,但是欧元这个名称则并不喜欢,如果用马克的话,他会比较容易接受。读出弦外之音的索罗斯便立刻放空意大利里拉,大赚三亿,并借了一大笔英镑,改换成马克,又大赚十亿美金。
启示五:小心,明牌就在你身边
小心懂的判断、听的懂事件的涵义,明牌就出现在报纸、新闻、电视、广播、甚至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上。
1972年,有一天晚上索罗斯听到了国民城市银行招待证券分析师吃晚饭的消息,这是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虽然索罗斯不在受邀行列之列,但他却敏锐的认为其中必有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他立即主张买进经营体质较佳的银行股,他的联想是银行业可能要公布利多消息。果然索罗斯买进的股票获利五成。
启示六:仙人打股有时错,错误为投资之必然
1987年索罗斯仔细检视全球经济大势后,他的结论是:崩溃会从日本开始。当时日本债券市场崩盘,索罗斯研判债券市场的崩盘效应会扩大到股票市场,因为股票市场股价高估的现象远高于债券市场的不合理性,所以他认为日本股市会领先下挫,但没想到投机性的资金反而涌进了日本的股票市场,日本股市又创了新高。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经常犯错,彼得林区也坦言自己有一大堆错误,但他说需要的只是在十年内选中几支飙股,若手中的十支股票有三支大赢,就能弥补其中一、二支的亏损和另外六七支表现平平的股票了。
启示七:勇于认错的自省精神
索罗斯相信使他与众不同的最大能力,就是能很快的察觉过错。能做到很快察觉过错,势必拥有较为敏锐的心智及高人一等的勇气。
在索罗斯的理论里,由于他认为人类对事情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所以人类思想天生就容易出错。索罗斯能够了解事实与认知的差距。
绝不犯错不等于投资成功。成功往往是瑕不掩瑜,做对的是多过于做错的事,假如你出错,或者你假设与事实不符,,那就要切切实实、认认真真研究到底哪里出错,换言之,越是不成功,就越要花时间研究错误。
启示八:最大天赋—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伴随了项人格特质—耐烦和归纳的能力。
耐烦—好比金融市场若真的要分析起来,铁定没完没了,经济大势、政治影响、个股基本面、历史走势图、产业前景等等分析后,最后很单纯,只是买或不买、卖或不卖的最终判断而已。索罗斯每天阅读十数份各类专业刊物的原因就在此。
归纳—堆积如山的信息,可能夹杂不时的信息和消息,陷阱处处,既复杂又危险。所以要先收集资料,再分门别类,再抽丝剥茧,最后归纳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最重要一点是不能因为求快而漏了一大堆有用的信息,尤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错失一步,可能就满盘皆输了。
索罗斯可以带领即将达到四十个国家据点的慈善组织,也可以跨足不动产、农牧业、网络公司、寿险公司、金融商品、超级市场等各种不同领域,他全部是亲自了解,并不只是听任幕僚人员的建议。而且他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他并非超人,他只是将化繁为简真正融入到他的投资生涯和日常生活中。
启示九:在前进中整顿
边进行边修正的策略—在市场千变万化的情况下,有些时候是不能拖延的,否则很容易就丧失了一大段精采的行情。边进行边修正的策略就是要能够时时灵活的适应变局,有时候理论太多,是无法落实的,计画赶不上变化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例如索罗斯要进入美国市场前,他对美国市场并不了解,可是他采用直接进场的方式学习,然后在过程中,时时检讨缺失。先拿一部分金额投入测试一下市场,感觉对了,又印证他的理论,再开始调集重兵,予市场致命一击。
在前进中整顿,不是走一不算一步,而是从行动中积极调整投资策略。
启示十:管理风格
开放式沟通:索罗斯身边的人不是唯唯诺诺的人,而是在不同意见时,勇敢的反驳索罗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例如有位能力不错的交易员,在不知情下进行了风险很大的货币交易,这笔交易赚了大钱,但索罗斯请他走路,因为若有闪失,是由他自己负起全责,而非手下。英国霸菱银行倒闭就是一个件类似的例子。
充分授权:例如他多次在跟属下会议中,告诉他们如果看好一项投资标地,为什么下这么少的赌注呢?其实那名部属所投资的金额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是索罗斯却是鼓励部属加码,告诉他你的权限可以这么高,放手去做吧。
恩威并重:他常常问部属问题,让部属难以招架,为了就是要知道负责的人到底了不了解状况,如同台湾王永庆的主管会报,不过他也赏罚分明,让属下又爱又恨。
启示十一:你有没有自己的舞台
人必须有舞台才有发言的余地,才会受到重视,也可以在政治上谋求更大的商机。
例如八O年代末期,索罗斯曾企图说服当时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支持一项欧洲的复兴计画,但是这项建议非但没有被重视,还遭受人所嘲笑,他了解必须成为公众人物才能受到重视。于是推动了放空英镑一役,让英格兰银行破产,从此声名大噪,为自己创到了一个舞台。之后还应南韩总统之邀到韩国进行访问,以非正式顾问之名评估南韩进行钜额投资的可行性。
启示十二:要有垃圾里找黄金的慧眼
索罗斯对冷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例如在套汇还是一项冷门又无聊的工作时,他把套汇研究的很透彻,一跃成为套汇理论兼操作的大师。
1960年,他发现一家德国保险公司—联合,若以他的资产价值相较,股价实在太低了,他便开始推荐联合的股票,结果此股票涨了三倍。
要有独去慧眼去找到低价而有潜力的股票。
启示十三:与其听你的摆布,不如照我的规矩
索罗斯说过:我特别注意游戏规则的改变,不只是在游戏规则里打转,而是了解新的游戏规则何时出现,并且要在众人察觉之前」。他还试图改变游戏规则,在金融市场、政治市场皆然。
例如他不以政治捐献或以资助候选人的传统做法,来做为增加政治影响力的主要方式,而是直接用他的财富支持和与其倡议的议程有关的辩论,希望受教育的大众能认同他的看法,或者捐款给内容涵盖广泛的民间组织及计画, 这类的组织有助于改变全国的政治文化。
启示十四:市场,我永远不相信你
索罗斯说过:市场走势不一定反应市场的本质,而是反应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但是投资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因此更加深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果号子里偌大的营业听里,只有两三只小猫在看盘,这就告诉你该进场了,如果号子里挤的水泄不通,连上市上柜都分不清,股票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隔壁欧巴桑都告诉你该买股票了,这就是该退场的时候了。
启示十五:神秘第六感
索罗斯很相信他自己的动物本能。每当事情生变,他就会觉得痛,当他直接管理的基金时,就时常会背痛,只要一开始痛,他就知道投资组合有问题,更妙的是如果痛的地方接近腰部就是买超出了毛病,若是左肩痛就是货币方面有麻烦。
重点是:话虽如此,仍然不可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在下注前,不免有犹豫的心理,偶而找个直觉来说服自己只是帮助投资的果断而已。直觉是帮助决定用的,帮助加码时坚定自己的信心。绝不可倒果为因。
启示十六:存活下来,一切好谈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的导论中说:如果我必须就我的实务技巧做个总评,我会选择一个字:存活。
例如:1987年,当股市崩盘,他判断会从日本开始,然后才是美国股市,但是他原本放空的日本市场反走高,使他受到重创,他并没有执迷自己的判断,立刻认赔出场,他的原则是:先求生存,再求致富。所以虽然这次的投资失败,但全年的基金表现仍有14%的盈余,也为他留下日后大战的筹码,也才有日后『让英格兰银行破产者』的封号。
启示十七:分散风险就是致力于投资组合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投一个篮子里。
量子基金会把净值的资本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将融资的部分投资于像股票指数期货、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上。原因是股票的流动性相对于金融商品而言较小,因此将部份的净值资本投资于股票上,万一发生追缴保证金时,就较能避免灾难式的崩盘。
启示十八: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索罗斯说,他的特长就是没有特定的投资作风,或者更精确点,他常常改变自己的作风以迁就环境。
量子基金成立以来,有时做多,有时放空,有时玩股票,有时买债券,期货没少过,衍生性金融商品,他还是使用的鼻祖之一,全球各地的主要金融市场大概找不到他缺席的纪录。
1970年代初期,索罗斯开始投资在相当不成熟的日本、加拿大、荷兰,之后又投资石油公司、银行、国防公司、农业公司的股票而获得丰厚的报酬。1973、1974年股市重挫时,索罗斯以放空方式赚钱。
启示十九:融资,小心融资
索罗斯重大胜利中从事的大部分是融资,但是索罗斯并非疯狂地一味运用融资操作,他本人非常了解融资的风险。
索罗斯对融资的观念有几个基本的重点:
1. 基金的净值必须用来支持所使用的融资:
不得超过借贷的融资部分不得超过基金净值,以防举债大于资产的负面状况产生。
2. 对于纯粹的商品类基金,使用的融资倍数十分节制:
太危险的不碰,在索罗斯的认知里,商品类基金的风险较其它大,因此索罗斯在没有太大的把握下,不敢轻易以高杠杆方式操作。
3. 投资组合本身就具有融资效果
索罗斯认为期货、债券、股票各有不同成数的融资保证金,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出现不同情况及比例的融资成数,所以善用各类商品及工具,就可以变化融资成本。
4. 必须处于正确的行情,才能藉融资来获利
索罗斯相信自己看法正确时,才会大手笔投入。
启示二十:无心差柳尚且成荫;有意栽花当然要发
数十年来索罗斯在很多国家建立他的民主慈善大国,他捐出去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十三亿美元,他甚至表示希望在死之前把所有的财富都捐出去。
他以慈善为名,在很多国家建立起人良好的政商关系,例如延聘了许多退休的政府官员,姑且不论他是否有所意图,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相对的,对他在人脉、在当地国情的了解上,以及他的影响力,势必对他投资有极大的帮助。
启示二十一:见风是雨的联想力
索罗斯说: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只是很狭隘地局限于一隅,你必须知道此地发生的事件,会如何引发另一地的事件。他就是要投资人培养国际观,并且能够找到事件的连动关系。
索罗斯不仅注意公司的体质,同时在意当时的大环境。兼顾微观与宏观,两者是连动密切的
1970年代中索罗斯曾经放空雅芳股票,他以120元放空卖出,两年后以每股20回补,每股赚了100美元。因为索罗斯洞悉了一个趋势,即人口逐渐老化,化妆品业者收入将大受影响,他并且认为小孩子也不再用那种东西,所以他研判化妆品的销售荣景已经过去了。
启示二十二:亲自了解而不是道听途说
索罗斯订了三十种业界杂志,也阅读一般性杂志,四处寻找可能有价值的社会或文化趋势。他遍览群书的目的,就是要从资料审视有何特殊之处,伺机切入市场。他很清楚,他必须把各种可能的信息输入脑子里,然后才能有凭有据地输出投资策略。
单是阅读资料,索罗斯认为尚嫌不足,在他有地位及影响力后,他更可以透过亲自了解,实地勘查的方式,更深入了解投资标地。
启示二十三:我不是冷血动物,而是冷血投资动物
索罗斯说过:当我四下寻找一个投资标地时,我便遭遇困难。我并不属于任何特定社会….1947年我到英国,1956年到美国,但我从来没有完全同化成一个美国人。索罗斯从未公开拥抱美国人或犹太人的身分,有些人认为索罗斯没有种族认同。
在索罗斯的投资世界里,他保持冷静,超然,目的取向很重要,目的就是获利,他不随国内多数人起舞,避免跟股票谈恋爱,才不致于冲昏头而感情用事。
索罗斯并未忘本,他一直是他的祖国—匈牙利的长期资助者,在他的办公室内,都还悬挂着匈牙利艺术家的作品。
启示二十四:看到缺点,我就放心
根据索罗斯的理论解释,市场参与者的偏见会影响市场价格,他并且认为有时候不仅影响价格还会影响基本面,所以他在剖析投资标地时,就习惯带着找碴的眼光,试图看出其缺点。因为只要知道缺点所在,他就能领先乐观派的投资大众。
索罗斯常与实际操盘人就投资问题做检讨及辩论,索罗斯的作风就像博士班学生考试时的口试委员一样,不断质疑考生论文的论点,试图找出缺点。倘若一问,问题百出,就不断进行检讨,他的问题又专业又刁钻,一直到部属回答都正确时,再也没有问下去的必要,才放心进行投资。
启示二十五:低买高卖有条件,选购股票像顶店
从索罗斯的合作伙伴透漏出索罗斯的投资策略为:找寻低估的股票,而且拥有强势产品连锁店的公司。
投资股票或收购其它公司都是要经过精算的过程,我们可以假想今天如果要去顶下别人的店或收购别人的公司,一定要详细推敲卖价是否合乎本质,公司的财产清册、营收状况、每月开支等等各个角度作深入的剖析,用这个价格买下来合理吗?但是事实上投资人并非如此,好象股票跟公司是不关联的独立个体。
启示二十六:我是我眼中的我
索罗斯自从在英镑一役胜利后,就努力的转型,开始强化他慈善行为的形象和行为,并转到公共政策的领域,他时常四处演讲、接受访谈、批评世局、批评某国政策不当,俨然成为了政界人士。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兴趣聆听他的意见,他们所兴趣的是他在金融方面的看法。
在政治人物的眼中,索罗斯不是一个政治人物,连兼职都不被认同,在大众眼光,充其量他只不过是个很敢花、舍得花钱的慈善家罢了。
但是索罗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是在自己怎么做自己,所以在很多方面,如协助共产国家朝民主化迈进。捐钱、捐设备、设立大学、奖助教授及学生、关心教育议题、网络普及、民生问题、美国对死亡的重视等等都有一定的贡献和成就。
启示二十七:时间换取空间,空间也可换时间
通常大部分的人会认为索罗斯是标准的投机客,这类的人一定没有耐心,专跑短线,如果是以这类的印象看索罗斯,那就失之偏颇了。
例如他在1989年到1992年重创英格兰银行,索罗斯就布局了三年,他只对一个只是预判,但尚未实现的局面等了三年,所以我们能说他没耐心吗?
对相于长期投资的观点,索罗斯只是不用长期时间来换取上涨的空间,因为只要价格满意,「朝买进、夕可卖出」,时间长短并非考虑的重点,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然后他再争取时间找寻下一个目标。
启示二十八:果断
索罗斯有一点非常重要的特色:说做就做,剑及履及的果断行动力。
例如在1974年,当索罗斯接到一通东京营业员的电话,觉得当时环境不利,在日本拥有极高持股部位的索罗斯,立即毫不犹豫做出出脱的决定。当做决定的时机成熟时,他绝不花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做研究。
索罗斯说过,日本是他喜欢的地方之一,他愿意在他喜欢的市场里,全部撤出,必然是他研判局面可能生变。但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能够勇于即刻做决定,没有半点迟疑,这样的果断利,的确超乎常人。
启示二十九:彻底分工就是彻底成功
索罗斯的金融生涯里曾经有一度遭遇瓶颈,他衣食无虞,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他的精神却几近崩溃,他对眼前的成就忽然起了疑心,结果又与妻子离异,与工作伙伴拆伙。
当时他设法找人分担经营基金的责任,不断地征人访才,找到人之后,却又放心不下,能然过问业务,甚至还是自己做决定,结果导致量子基金出现后首度亏损。
经过多次教训,他真的做到交棒的动作,把业务逐渐转给一些手下悍将,他将许多重要的工作充分授权给下属负责,当然本人仍然关心基金的运作,也随时提供建言,结果量子基金之后又创造了另一波高峰。
启示三十:冒险不是忽略风险,豪赌不是倾囊下注
翻开索罗斯征战金融界的纪录,一般人都会被他出手的霸气吓到,也可以说豪气。很多人误以为只是命运之神特别眷恋索罗斯,认为只是赌赢罢了,赌输了还不是穷光蛋一个。
其实索罗斯在从事冒险之前,是评估过风险,下过研究功夫的,他的冒显并不是不顾安全考量,赌资虽大但不是他的全部家当。他虽然时常豪赌,但也会先以资金小试一下市场,绝不会财大气粗到处拿钜资作战。
仔细观察他下注方式是:有理论有根据,依研究报告为辅,嗅出市场乱象浮现,调集大笔资金,予以致命重击。
启示三十一:政府护盘,反向指针?
经济学家眼里政府以任何方式介入股市都是不当的做法,但并不为索罗斯索所赞同。但索罗斯也不完全赞成政府干预,他赞成有一个够力的的国际央行之类的组织,足以解救濒临危乱的经济,他并没有明讲是否赞成各国政府介入。
从纪录上来看,索罗斯应该不反对,因为这可能又是一次大好的赚钱机会。国际投机客通常是在政府介入之后趁虚而入,因为这时通常是一国经济出现了病兆,例如出口衰退、债务过高、信用过度扩张等等。当投资客奇袭成功时,政府再进入护盘,都形成了民众恐惧的反效果,如果政府的护盘没有立即的效果,后果不仅政府的信用荡然无存,民众更是不计成本,杀出股票。
例如1997年的金融风暴,从泰国央行喊话开始,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每一个政府的央行皆大力护盘,但是结果不但徒劳无功,而且更加惨重。
政府的护盘有时可成为市场变盘的警讯,所以在投资前,可顗考虑政府的态度,它有可能成为研判走势的反项指针。
启示三十二:不昰闲人闲不住,真是闲人非等闲
我们仔细研究一些金融股市大亨的行事模式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并不昰整天忙忙碌碌地盯着大盘,为一两天的涨跌神情紧张的喊近杀出。
例如股神巴菲特,并没有一般大众印象中的忙碌生活。他的公司并未设在繁华的市中心,而是设在遥远的内布拉斯市。最重要的办公室里,甚至没有计算机或股票交易的终端机。巴菲特说:没有热闹的小道消息,才能冷静思考。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区也和大多数被下属簇拥的大亨不同,他的工作小组人口简单,只有两名助手,他认为:「人一多,要沟通的时间势必也长了…。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管理工作早就落在他的手下身上,他曾说,他一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并澄清自己对于将要往何处去、世界要往何处去等问题的想法。
索罗斯也说过,自己一直未涉入过程中,他是以一个思考的角度参与,思考就是要置身事外,保持自己的客观与超然。
启示三十三:
个人认为内容的例子有问题,故不予摘录
启示三十四:要效法索罗斯先定位自己
因为索罗斯的成功造成所有避险基金的经理人都流行一种「只管总体金融面,不从事证券分析」的流行现象,每一个人都想跟索罗斯一样,做一个总体经济面的宏观投资人,不必再从事选股的工作。这些基金经理人忽视为上市公司做基本分析,不看年度报表,不管企业界的问题,也不管他们的竞争力,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另一个索罗斯。
但是其时每个人遭遇不同,所罗斯一开始就接触套汇,加上他特殊的欧洲背景,促使他在套汇领域勤加钻研,所以他必须熟悉市场大势,但是一般的金融工作人员,不思在自己的领域中,坚守岗位,只是一味的跟进成功之后的索罗斯脚步,结果导致自己的失败。
启示三十五:我看我我且非我 谁装谁谁就是谁
从索罗斯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包含生活各种差异极大的事物,他可以说是一个慈善家,又渐成一个政治家,他自视是一个哲学家,在金融领域方面又是一个投资家,他也擅长钻法律漏洞,利用法律规定不严的灰色地带,取巧行事。
很清楚的,索罗斯不以现状满足,仍朝理想迈进,不以事多而苦,仍一一厘清完成,多重的角色在他身上,虽不甚协调,但是他成功演出每一个角色,在每个角色,都尽力表现。
启示三十六:风雨不惊 无怨无悔
1987年的股市崩盘,索罗斯猜错了崩盘的排序,于是造成他损失极为惨重,当然有记者问到他对此次重挫的反应,索罗斯只说:我觉得很有趣。
索罗斯的朋友说过:索罗斯面对崩盘时表现镇定,索罗斯认赔的态度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好,他可能认为市场没照他的想法演变,但既然出了错,经他理解后,就大步离去,不再留连了。
索罗斯当然并非全然没有痛苦,他说过:对我而言,赔钱这事是一件痛苦的过程,的确是一个惨痛的遭遇,但是你玩这个游戏你就必须忍受痛苦。
索罗斯不管赚钱也好,亏前也罢,一切的结局都是荣辱不惊,在他的人生里,钱已经不是这么重要,赚钱是他的工作,不是他的目的。这样的修为值得每一个投资人努力培养与学习。(中国金融报)
巴菲特如何应对大牛市
最近中国股市非常牛,牛得让许多投资人感到困惑和迷惘。
也许经历过好几次大牛市的巴菲特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决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记录还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买卖单据忙得喘不过气来,这在它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如此这般持续了许多天。在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到990点,1969年又升到1000点以上。
在1969年5月,巴菲特担心自己陷入对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盈利付之东流,他最终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决定,宣布解散他的私募基金。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宣布退出:“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卖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国股市又是一个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一群市值规模大的、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恼。1972年时,伯克希尔公司证券组合资产规模有1亿多美元,巴菲特却大量抛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84%的资金都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却亏损20%,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41%,这是巴菲特40多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上涨近150%,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在1999年牛市达到最高峰时大败给市场。
但巴菲特不为所动:“1999年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一年有几家我们重仓拥有的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偶尔有些时候我和芒格相信我们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起码是无法百分之百断定。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1999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不为所动。
其实巴菲特早在伯克希尔1986年报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黯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结果证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确的。
2000、2001、2003
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同期巴菲特业绩却上涨 30%以上。
人们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长远眼光,也不得不承认长期而言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战胜市场。
因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
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大牛市,请牢记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投资信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中国证券报)
三十九位股市赢家总结出来的五大投资心法
赢家秘招1 严守纪律 设立停损
与所有股市投资赢家一样,张女士严守操作纪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确实执行停损,「只要个股差价赔一○%,我一定先出场再说。」
光为了学会「停损」这一课,张女士缴了不少学费。「印象最深是曾在一九○元高价去追买元大证券,买进后只小涨一点,接着开始下跌,一直等股价跌到一四七元,我才卖出。」跌这一跤,学费四十万元。
不过,还好元大证已经卖掉,否则抱到现在股价只剩二十三元,只有张女士当初买进的一成二。
「我做股票的朋友中,男性好象比较会赚钱,女性则是赔钱比较多,其间最大差别就是男性比较砍得下手(停损)。」张女士分析,想要投资赚钱,一定要谨守「大赚小赔」的原则,「股价跌破停损点就要尽快出场,但趋势向上的股票则要抱牢,能赚尽量赚。」
「如果手中没钱,股市跌到二千点都没用。」六十岁家住台北的杨女士从不同的角度,提醒投资人一定要停损操作,这句警语是她所敬重的股市前辈特别叮嘱她的一句话。
在本次调查中,所有受访的投资赢家,均严格执行停损操作,停损点从一○%至一四%不等。
不过,根据投资习性差异,三十九位股市赢家未必都设定停利点,若设定停利点,幅度通常比停损点多一倍,谨守「赚多赔少」原则。
年岁较高的杨女士,同样以一○%作为停损,但基于稳健性考量,除少数状况外,通常会在获利二○%左右出场,「我现在保本最重要,赚钱当然很好,但要让自己能保持平常心。」
五十三岁,台北的陈先生,原本从事半宝石(除钻石、蓝宝、红宝及祖母绿外,其余类种之宝石)出口贸易,随着产业没落,陈先生转向经营未上市股票中介交易。刚开始中介未上市股票的前二年,「忍」性异常坚强的陈先生,努力在市场上学习与观察,始终不敢出手,「那二年,我每天在股票里打转,但从没下过单。」
赢家秘招2 操作次数 愈少愈好
直到六年前,陈先生开始进场,「我的投资原则很简单,第一、不跟股票谈感情,第二、没把握的不做,第三、上市股票只做短线投机,未上市股才做长期投资。」陈先生坦言,在业内听多了散户遭无情坑杀的故事,因此在投资时格外谨慎。
陈先生一年只进出几次,而且会挑特别的月分进出,譬如放暑假前,也就是五、六月时,通常是他卖股票的时候,因为「外资要准备放暑假了,市场清淡,不会有好」。到了九、十月时,则是他积极进场的时机,准备迎接年底,「进场时机很重要,时机不对,注定赔钱,」陈先生坚持投资股票一定要选在胜算大时才进场。
陈先生另一项投资特质就是火力集中,「一旦决定,经常是『赌孤支』的单压一档股票,手中最多持股不超过三支。」因为他相信专注才容易赚到钱,万一方向看错,也比较能及早反应,认赔出场。
凭着个人的操作心法,陈先生过去在贸易业务上赔掉的钱,如今靠股票都赚了回来,甚至还造福家人,「我弟弟以前在股市赔掉的钱,靠我帮他操盘也扳了回来。」
谨慎操作几乎是这些股市赢家的共通特质,但并非每位受访者,一进入股市就学到这项宝贵心得,不少人是缴了高昂学费才「修成正果」。
随着投资经验累增,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进、出场次数相对过去明显减少,每次操作标的也十分集中,虽然像陈先生「单压孤支」的作法属极少数,但大部分赢家都坚持同时只操作五到六支股票。
赢家秘招3 勤做功课 锱铢必较
现年四十岁,住在中台湾的黄女士,今年才开始投资股票,是不折不扣的股市菜鸟,但开口谈起股票,却十分老练,像足了经验丰富的资深投资人,更难得的是,过去半年市场波动诡谲多变,即使是老手都未必能全身而退,但黄女士却还能赚钱。
「能赚钱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我很用功,而且反市场操作。」黄女士分析说,虽然她直到今年才因为手边有一点闲钱,开始进入股市厮杀,但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留意股市与经济的各种讯息。
「我带小孩去买书或上图书馆,一定会翻翻跟投资相关的书与杂志,而且看得很仔细。」一般投资人刚进入股市,通常会选择看投顾老师的电视解盘,黄女士也看,但「角度」不同。「只要是解盘节目热炒的,媒体说外资大买的股票,我就反市场放看空,因为大家说好的股票,股价一定不会好!」黄女士在投资上,非常有主见,而这项特质,几乎在每位受访的投资赢家身上都看得到。
黄女士不仅从媒体上搜集信息,还主动了解市场现况,例如前段时间市场热炒液晶电视题材,她特别跑到各大三C卖场做「市调」,向专家请教液晶电视的市场销售现况。
「当时,综合价格与性能考量,专家的意见偏向保守,而我周边的亲友,对液晶电视的兴趣也不高,所以我研判换机潮不可能很快到来。」
事实上,深入研究的精神,早就根植在黄女士的生活习惯里,她过去买不少保单,但每份保单都是经过详细检阅与比较,一定要把各项权益看得透彻,才肯做出决定,这种勤做功课、努力钻研的态度,让她成为家族中的保险专家,「只要家族中有人要投保,保单一定先拿来让我看过。」
四十五岁,台北市的林女士,同样具备锱铢必较的特质,投资经验近八年,刚开始由基金入手,后来也加入投资股票,「我在投资基金或购买外币时,一定计较手续费跟汇差。」
林女士对投资细节极为注意,如果哪家银行给的条件比其它银行差,她二话不说,马上换银行交易。
根据本刊调查发现,投资赢家每天研读跟投资相关的讯息,至少达半小时,甚至可能高达数小时,即使不投资国外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信息也极为重视。
赢家秘招4 失败为师 绝不能贪
赢家几乎都曾经惨赔过,五十岁,家住台南目前经商的周先生,二千年总统大选后,从万点急杀而下的空头市场中,曾让他严重受创,「当时我在高档是有卖股,但是太早进场回补,结果在末跌段大赔出场。」这次过早进场的经验,让周先生学会「绝不摸底」的教训。
经历这次教训,周先生建立了分批向上加码的操作法则,当股市在大跌之后,疑似低点时,会先以现股建立基本持股部位,确定趋势向上后,再逐步加码,甚至开始融资买进。一旦趋势有变,马上先砍掉融资持股的部位,仅保留现股部位,再观察后市变化。
对周先生来说,市场方向不明确时,先清掉融资,可以避免因恐惧而造成严重的误判,但冲到高点时,「切记不能贪!」除了不要摸底之外,周先生还强调资金控管很重要,「投资赚钱多少有点运气,不要太过自信,良好的资金控管,即使看错,也不至于损失太大。」
今年投资友达大赚的张女士,同样从失败中学习,「进股市的前五年,怎么买都赔钱!」刚开始时,她跟多数人一样,听信营业员推荐的明牌买进,结果都买在高价,惨赔出场。
「学费缴够了,自然就学会了。」张女士半开玩笑说,「股市都是对作,大户坑散户。」明知股市凶险,张女士偏不服气,开始努力搜集信息,技术面、基本面都深入研究,并分析每次投资失败的原因。
不过,当投资遭受挫败,特别是连续几次投资都赔钱时,投资赢家一致建议,最好先休息几天,让自己跳脱原来的情境,等冷静之后,再重回市场。
赢家秘招5 不了解的绝对不买
将近二十年前,六十岁的杨女士所信任的好友向她介绍黄金,表示随着通膨走高,黄金一定有。尽管信任好友,杨女士还是花了整整二年去观察黄金市场,还试做了半年仿真交易,才敢真正进场,从香港期货市场买进黄金,「那次真的让我赚了大钱。」杨女士说。
从此黄金期货成了杨女士的主要投资标的之一,除了少数的大外,她只做季节性的区间操作,「每年中秋节左右,一直到农历年前,这是中国人对黄金需求的旺季,比较有。」
杨女士分析,由于对黄金市场波动了解透彻,前波的黄金大又被她命中,「从二八五美元买进,到三七○美元脱手,」再次大赚一笔。
今年以来油市大,敏锐的朋友再度向杨女士推荐原油期货,不过她衡量自己年岁已高,加上对原油市场不了解,宁可放过这个赚钱机会。
同样的态度,杨女士也用在股票投资上,「买股票是买经营者,不了解的公司不碰!」凭着这个态度,杨女士曾操作过中鼎获利不少,「当时这档股票非常冷门,整个号子里只有两位客户买进这支股票,但我很有信心,知道老板是做事的人。」
本刊调查发现,投资赢家所投资的商品或企业或有不同,但共通点是,只要他们不了解的商品或公司,就绝不投资,宁可少赚,也不愿胡乱冒险。
除了五大操作心法外,投资赢家还有几项特质,譬如在观察技术指针时,最重视成交量的变化。
对于投资赚来的钱,他们均异口同声表示不会拿去消费,而是会用在投资或储蓄上,「投资是辛苦钱,舍不得花掉。」
此外,这些赢家最重要的忠告是,千万别为了赚钱赔上健康,一位赢家的中实户朋友,几年前在股市大进大出,靠电子股赚了不少,但现在出门随身带着氧气筒,因为投资而沦落此田地,真是得不偿失。(东方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