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HOME   留言|MESG   

◇ 王财贵教授北师大讲座(转)
◇ 美国惊讶发现:中国赫然已成伊朗最强大的庄家!
◇ 跨越的时光
◇ 人啊,都不讲实话
◇ 还健在的众君子中我首选朱镕基
>>> 昙花 不期而遇 >>>


创业与人生
不愿留名
2003/01/20

    创业与人生
    --- 两位台湾企业家的即兴漫谈
    时间:2000年11月8日,上午11点30分。
    Eric Fu(傅惠利)、Jerry Sun(孙一正)是我不久前认识的朋友,两人是同事且均为台湾知名商人。他们两个都是从台湾到美国后,才走上了创业之路的。两人的经历不尽相同,用Eric的话讲:一个是留学,一个是流浪。Jerry热衷学习技术,毕业后就职于美国某公司,学到了企业的运作和管理。Eric则更重视实际的社会磨砺,放弃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尽早走上了创业之路。
    11月8日,Eric Fu 和Jerry Sun特地从北京赶到南开大学。我觉得这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便提出让他们给学生们谈谈自己创业体会的要求。虽然没有任何准备,虽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但我们组合数学中心的创业环境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有生气,有活力,有希望。大概是触景生情吧,他们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没有客套,没有寒暄,他们一走进演讲厅,便立即进入了状态。漫谈在热烈的气氛中很快过了两个小时--讲的人和听众都兴致勃勃,神采飞扬。
    听到他们对事业、对创业的真情实感。我和同学们对创业的感受,对实践的感受,对知识的感受,对人生的感受,似乎都有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同。
    一、学习与实践
    (1)、实践与参与
    有机会参与的时候,千万别放弃。实践会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学生不要把自己完全看成学生。
    要多参与生活。
    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创业与生活有关,要学会观察。
    多到外面去感受。看到很多,才能学到很多。
    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弱点:只能证明脑袋不错。不能证明实际能力。在考试制度上,台湾和大陆很象。美国的教育方式时强调实际动手能力。(hands on)
    有机会多和人交流。
    如果可以做,就应该去做一下,做了之后,你的感受便会不一样。
    注:以前大陆有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对人和事业来说,\"实战才是检验英雄的唯一标准\"。
    (2)、知识、知识分子、知识经济
    知识不只是知识而已,知识包含很多的东西。专业知识只是知识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清高。中国社会也默认有知识的人就是优秀的人才。
    专业只是人生学习的一个方面。
    创业和人生都需要热忱,书读多了,不能把热忱抵消掉了。
    不能在知识中迷失了人性和热忱。
    先有人后有书,
    知识不一定在书中。
    他们招聘人才的条件是:为人第一,专业其次。人品包含毅力和恒心。
    学理的不妨看看文史哲方面的书,同样学文的不妨翻翻数理化。不仅向书学,更要向人学。
    知识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学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注:即使是关起门来读书,也要打开一扇窗户。透过窗户你可以拥有无限的天空。一个人不能永远只读书,但又不要只是一介书生。
    (3)、书与修养
    Eric在谈及当年他们举家迁往台湾时(他用的术语是\"转进\",中性的术语应该是\"转移\"),说道这样一个细节:父亲带上的主要的家产就是二十多箱书。
    一本书就能给你一个丰富的人生;
    人性修养不仅是平时日积月累的过程,更是从书本中无形熏陶、逐渐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别人的人生,加上自身的经历与思考,就能造就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文学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的观念有很大的影响。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英文一定要好, --- 超级重要!
    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二、创业
    (1)、陈永川听到的两个故事
    二十几年前,一位台湾来美国留学的女生,她是学校的高材生。在美国获得了学位,找到了好的工作,有了一个理想的事业。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她说,她很安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可是,几年前,当她回到台湾时发现,哪里还有人在她下面了,她的同学们几乎都比她有成就。她很后悔没有回台湾去。
    台湾以前也很穷的,小学生们都是打光脚上学。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家境相当不错,也自然能买得起鞋。但同学们都是光脚,她反而不好意思穿鞋了。结果,她的脚被一颗铁钉扎了,失去了她幼小的生命。讲这个故事的人今年大约五十岁吧,她总把这个令人惋惜的故事当着台湾的一段历史,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这两个故事引起了两位台湾商人的回味。他们问道:你们是否知道当时台湾人怎样吃番薯?结果我们的同学还真知道是把生番薯洗干净削成条,晒干后泡饭吃。他们两人都深刻体会到,台湾的发展史逼出来的。要创业就必须要能吃苦耐劳。
    注:对艰苦往事的回味,往往能使人产生拚搏奋进的激情,同时似乎还能给人以极大的安慰。
    (2)创业要素
    起步要早
    我们常说,一日之际在于晨。晨就意味着早,可能比别人更早,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 起步越早,才可以有越多的失败机会,60岁创业和16岁创业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公司Virgin Group的创始人的成功秘诀就是他16岁就开始创业,虽然有过许多失败,但他的年龄能让他承受。
    吃苦耐劳
    台湾的今天是他们艰苦奋斗得来的,台湾人和我们同根同源,都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美德,世界上很少有地方找不到台湾人。台湾是海岛,在我们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也过着和我们相差无几的生活。他们早期的发展就是靠台湾商人拎着007小皮箱,远离家人,带病到世界各地去找寻机会,用这句话来形容几十年前的台湾人一点都不夸张。(大陆把跑出去寻找机会,就做\"找钱\",不仅商人在找钱,大学校长,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找钱)。
    注:每个成功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吃苦耐劳的经历。穷则思变,变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要有vision. 我的翻译是\"眼光\",Eric说台湾有更好的翻译\"愿景\"。要在对的时间作对的事情,这就需要愿景。机会都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只有那些有远见、眼光独到的人才能抓住别人看不见的机会。
    英语中有两个词:foresee和prediction。Foresee就是智慧,而prediction则是很困难的。
    创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讲废话。
    创业是一个过程。十个企业家有九个半喜欢创业的过程,两位台湾人用享受过程(process)来形容创业。
    创业首先要enjoy创业的过程。
    创业之路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只要你有心去寻找,不放弃,你就会得到机会。
    有时还需要一点点逆向思维、反叛精神。有时老师也会犯错误
    有时你必须主动出击。是内在的一种激情在支配着你,而不是被外在的环境所迫;时刻处在竞争状态,而不是庸懒的姿态;犹如猎狗有敏锐嗅觉。
    企业要成功,先把自己放出来,让大家来参观,让大家知道。
    不要什么都想做,事业需要聚焦,需要坚持。
    创业的成果并不那么重要(当然希望是好的), 创业的过程给人很大的收获。
    创业的过程有很多辛酸。
    创业是兴趣,兴趣之外也在讨生活。
    兴趣之上,就成了乐趣。
    创业乐趣就是刺激、过瘾、爽。
    在生活中多去观察、去找寻、去体会。不仅能及时抓住机会,而且会创造机会。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不要限于书本。
    注:foresee就是我们说的\"有前瞻性\",而\"prediction\"则是\"预测\",有前瞻性就是高瞻远瞩,就是智慧。
    (3)、企业运作
    寻找切入点
    企业要成功,必须熟悉市场行情,密切关注市场,结合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看出市场内在的规律和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切不可本末倒置,凭自己主观臆断。高科技人员往往有一个盲点:用技术看市场,而不了解市场需要什么。
    产销人发财
    创建一个企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全面考虑。要做到生产、行销、人事、研发、财务一条龙。不仅要使他们内部运行得很好,而且还要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可称它:产销人发财。
    团队精神(Team Work)
    培养人际互动非常重要。当今的社会只有团队,没有英雄。只有发挥好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在团队合作中,领导不应该流离于员工之外,彼此之间应该是善解人意,而不是揣摩上意。
    企业要有成本的观念
    成本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商人以利润为最终目的,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同样涉及到资金的流通与运作,所有这些你必须考虑成本与利润,不可能做折本的买卖。成本不仅包括直接的如实物成本,还包括间接的如人事、时间、效益等的成本。企业所做的一切要与成本挂钩,大家都要有成本观念。
    三、人生感悟
    (1)、热情
    干什么事都应该充满热情。就如这两位台湾人,刚到中心,午饭都顾不上,马不停蹄就开始与我们座谈,对事、对人的热情就是在这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
    注:一个人有没有热情,给别人的感觉会明显不一样,
    一个人有没有热情,别人对他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一个人有没有热情,工作的效果也会明显不一样,
    让内心充满热情,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热情的世界里。
    (2)、观念
    观念是所有事情的源头,任何事哪怕再错综复杂,只要抓住观念这个源头,一切都迎刃而解;
    他们看到大陆的进步,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许多观念变了。
    观念影响做法。而沟通是观念的基础。不能沟通就达不到谅解。现今中国人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在沟通上的障碍。这个障碍不仅存在于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而且存在于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它导致了中国不同地区观念的不同,最终结果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台湾是一个岛屿,地区、环境的关系逼迫台湾人去吸收知识,去跟周边沟通。他们的脑海里有这样的观念: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去跟别人沟通才能发展经济。必须接受新知识,才能活下去。
    注:不管什么样的沟通,首先应该有感情的沟通。
    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首先要看他有哪些优秀的观念,因为他的行动将是他的观念的体现。观念是行动的指南。
    (3)、失败
    当我们问及Eric,让他讲讲人生经历中最挫折、最失败的事情,他很认真的想了半天,最后说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失败,因为他从来没有把他的失败看成是失败。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义失败。失败应该是一个机会,因为没有它,我们就不会有成长。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学到最多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学习的心态来看失败,那么成功也就不远了。
    台湾有个广告写道:100分不是结束,而是101分的开始。
    同样,失败不是结束,而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结束语
    \"中国人非常非常优秀。\"
    \"各位是未来中国的希望,在金字塔的顶峰。虽然国外可能也会有许多机会,但国内更需要各位。台湾的发展就是靠了一批象你们陈老师这样留学回国创业的人才。\"
    \"中国有很多机会。\"
    \"我真的感受到,二十一世纪真的是中国人的世纪。\"
    烛光与星光

>>> 昙花 不期而遇 >>>
[自由发言,不代表Mst1739观点]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