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 | 标签 | 首页 |    
 综合文献   中医古籍   医话医案   妇幼心法   历代本草 
   
 境天书会   医道札记 
   
 古籍知识集成 
综合文献
       >>> 返回总目录       

中医的理念


  陳國鎮


 (一)基本認識
 (二)生命的多重結構
 (三)生死循環的生命意義
 (四)人和自然的關係
 (五)傳統中醫的架構
 (六)辨證論治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八)系統結構
 (九)天人整體觀
 (十)陰陽大論
 (十一)五行
 (十二)五行、氣
 (十三)血、津、液
 (十四)經絡的電性與生理定位
 (十五)經絡的應用
 (十六)再論經絡
 (十七)傳統的經絡
 (十八)經絡(2)
 (十九) 經絡(3)
 (二十) 經絡 (4)
 (廿一)奇經八脈、子午流注、耳針、虹彩診視法
 (廿二) 藥的性味
 (廿三)藥性歸經
 (廿四) 引經藥、補瀉
 生命的多重結構
 生死循環的意義
 生死循環的意義(下)
 睡覺的信息與心智變動
 人與自然
 中國文化的根源
 醫學形成的原因
 中西醫學的比較
 系統控制論
 辨證論治
 系統論
 系統論(二)
 人與自然的統一
 陰陽學說(一)
 陰陽學說(二)五行學說(一)
 五行學說(二)氣、血
 津液/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
 穴道電檢法
 藥物篩檢法
 傳統的經絡(一)  <<< 正在阅读
 傳統的經絡(二)
 傳統的經絡(三)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藥物的補瀉與七情
 藥物的七情(續)
 中醫學概論(1)
 中醫學概論(2)藥物的燥濕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傳統的經絡(一)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癸未2003年4月18日
    
      今天要開始講傳統的經絡。在開始的時候,再複習一下前面所講的經絡電性。
    複習經絡電性
      第一、經絡穴位的導電性要比周圍組織來得良好,是導電良好的通道。第二、經絡是導波比較快的通路,所以透過經絡來溝通身體不同的部位,比較容易聯繫在一起。在交流的實驗中,照樣看到相同的性質。第三,有導電比較好,導波比較快的優勢方向。導電的優勢方向是從末稍流向身體。後面講到五俞穴的時候,就會講到它的特性,也比較容易瞭解五俞穴是怎麼一回事。導波也有優勢方向,把手舉起來,內側陰面經絡的走向都是向上的,外側陽面的走向都是向下的,陰升陽降。在鍛鍊身體,引導氣脈遊轉的時候,要記得這個規律。如果這個規律有一點失常,表示你的身體系統裡面一定有了一些障礙。
      經絡因為導電良好,導波快速,又有優勢方向,因此它是一個很理想的溝通網路。溝通那些東西呢?因為導電一定有物質,因為電一定是依附在物質上面,所以有物質的溝通。在國內外早就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實驗。辦法就是用放射性元素打到經絡上,看它如何移動。
      傳導能量是大家所熟悉的,我們身上常常有一股熱流過,基本上是沿著經絡在走。第三,傳遞信息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舉手投足都是身上的信息傳到你的手腳,指揮手腳產生動作。因此,經絡是傳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網路。
      換句話說,透過經絡這個網路的溝通,可以整合全身的細胞。因此,所有的細胞在胚胎發育的初期就一一的被整合在這樣的一個網路架構中,不管是2個、4個、8個、64個....都有經絡與之聯繫。當細胞多到某一種程度,必需要有更高效能的溝通網和連繫網,於是才發展出消化、循環、神經等各式各樣的分化(分工)系統。這些分化系統和原來的經絡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生物體的生理網路。這是生物胚胎發展順序而來的。經絡在胚胎一開始發育就已經存在,經絡的存在是為了保證這個胚胎的發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否則這個胚胎不會成長,或是分裂成兩個。至於分化系統是到了晚期才出現的,為的是要有更高效能的溝通和聯繫。因此,經絡比分化系統要來得更基本、更重要。
      這是從溝通整合的角度來看經絡和分化系統。在動物的身上也看到有經絡,植物當然也有經絡。從胚胎發育來看,我們全身所有的組織、細胞都是由單一的受精卵發育慢慢分裂出來的,或者是轉化出來的。因此,一口牙齒也就必然會和經絡系統有密切的關係。上一次講過,不同部位的牙齒各自對應不同的經絡,看人的牙齒,就可以知道他的身體健康狀況。
      不僅是牙齒,連眼睛、腳底、手掌、耳朵也都有全身的縮影。中醫學從很古早就知道這種「部分可以對應整體」的現象。這就相當於現在科學上所說的「碎形」,在任何一個區塊裡面,都可以看到整體的縮影,雖然有一些變形,但是相對的相關位置還是不變的。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一些基本規律。只是差一點點而已。所以牙齒的維護就等於是全身健康的維護。耳朵、手腳的按摩也是同樣具有全身保健的功效。
      在這樣的思考下,可以認知到經絡在生物體內是扮演一個仲介的角色。把分化系統和細胞結合在一起。這是在過去沒有人這麼去認知的。這種仲介的角色在《黃帝內經》裡面就已經提到了。《內經》謂「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除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形容經絡的重要性,並沒有講經絡在身體系統結構裡面如何扮演角色。
      有了這個認知以後,我在實驗的數據裡面,也確實看到了經絡如何扮演仲介的角色。這是一個物理的推論。在同一條經絡裡,沿著不同的方向傳播從神經系統所傳來的信號波,它就有「發散」和「匯聚」兩種不同的效應。在實驗的數據裡面,真實的看到有這種跡象。也正是因為這兩種方向大致都在70%左右,所以經絡的導波特性始終都沒有好好被人發現過。原因是有時正負極擺的方向正好相反,量起來就差不多,也就看不出它的特性。可是導電由於差距很大,很容易被發現。所以導電在在一九五0年就被發現,而導波是要到我做實驗的時候才發現。
      由於經絡具備傳導物質、能量和信息,所以它是多功能的,不是單一功能的。不像神經只傳導電訊,消化、循環系統只傳導物質。換句話說,它可以同時兼顧好幾種不同的角色。
      也因為它是一種網路,影響其中一個部分,就會影響到它所關聯到的上下左右系統。經絡始終沒有固定的管狀組織,沒有被定型化、組織化。所以它的可塑性就比較大,可以改變,可以調來調去。嚴格的講,經絡是可調的,不是固定的,會稍為漂移。在測量經絡時,老是量同一個點,所得的數據會有些出入。因為量了以後,就有了一些刺激,刺激多了,那個穴位的位置就會有一些漂移。分化系統就不會有迢種漂移的現象。那個地方是血管,就一定是血管,不會跑動的。
      好多年前,我在《科學月刊》寫有關經絡的文章時說「經絡就像海洋裡面的洋流」。洋流沒有管線,只是一個流動的脈,由於溫差、壓力、鹽分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流動。這個脈會隨著季節、風向、環境的不同而有一些漂動。大體上是在那個位置上,有時會寬一些,有時會窄一些,有時漂出去一點。經絡就是具有這樣的特性。因此有點虛無漂渺,在解剖上要去看它,就比較難。不是毫無跡象,只是看起來不是那麼的固定,不是你看的和我看的都一樣。所以在電子顯微鏡下始終沒有辦法很明確的指出經絡、穴位的組織狀態。事實上它走到那裡,就變到那裡,隨環境而改變。由於經絡具備這些特性,所以它是生物體內可以調節的網路。藉由它的可調性、功能多、仲介的特質,只要調它,就可以收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自古以來,針灸就是藉由經絡的特性來做身體的調理。按蹻、括痧也是同樣的道理。氣功是靠自己的意念來調整經絡。這些辦法都是用在治療上。
    穴道電檢法和藥物篩檢
      有沒有用在診斷上呢?有。看看出疹子的情形、看看皮膚的癢、紅腫的部位,看它有沒有沿著某條線分布。再看這條線是那一條經絡。就知道身上的那一條經絡和它相關的部位有了毛病。這些都是用眼睛去看。
      上兩次講課,介紹了德國的伏耳(Rienhold Voll)用經絡的電性來篩檢出身體的一些訊息,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之用。這就是穴道電檢法。它的原理很簡單,它可以改變導電的作用,也可以改變導波的效應,讓它的通道變得更暢通,或者太暢通的變得不是那麼暢通,剛好就好。更重要的是可以改變導電和導波的方向。這是過去講針灸時沒有注意的事。
      醫師身上的訊息,在治療的時候,會傳給患者。患者身上的信息也會傳給醫師。所以在過去,中醫師自己一定要練功,才能讓自己一直維持在健康的狀態。好的中醫師多半很長壽。中國醫藥學院退休的馬光亞醫師,現在九十多歲了,紅光滿面,神采奕奕。如果當醫師當到後來比患者病得還厲害的話,就很不應該了。中醫師通常都會活得很長壽,活得很好,因為他學會如何自己調理自己。他把自己當成基本坐標,自調好自己,再來調整別人。所以很多中醫師對氣功都是非常的深入,也懂得好何消除身上的干擾,因而對患者的治療就有特殊的療效。
      穴道電檢法是用一個很低的直流電壓來刺激經絡系統,讓它有一個電性的反應,輸出在電腦上,給它一個臨床上的詮釋。結合東西方的醫學知識,就可以做診斷。在這個診斷的過程裡面,如果發現有一些不正常的現象,就可以透過藥物信號的介入,或放在他的身旁,或放在電檢儀的迴路上,來看看它的效果,就可以知道,可以用什麼藥或東西來作調節。這是很奇妙的方式。所用的穴位等一下就量給大家看。
      當你選了藥物去測試時,一旦選對了藥物,曲線就朝正常的方向做調節。再來調節劑量,尤其是西藥,更需要特別的去調它的劑量。因為西藥的純化度很高,一小顆藥的濃度就很高,一定要注意它的用量。通常西醫是不去管這個用量的。中藥不是完全不需要去調,只是它可調的量的範圍比較寬,平常很少會用到一兩、二兩那麼高的劑量,除非像黃耆才有可能用到一兩,當歸向來只用幾錢而已。
      調了以後就可以得到正常的訊號。它的原理,在上一次已經講過。送進去的信號與物體原來有的不正常的疾病訊號之間互相的干涉,形成了加強或減弱的效應。
      上一次講到疾病的反制。有些疾病找不到合適的藥,沒關係,就把身上疾病的訊號找出來,反轉之後,再送回去,那就可以對尅它。像見前正在流行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用這個辦法,相信是可以做得很理想。但是現在大家都怕直接接觸到病患而被感染。還有一個辦法,就像兩百年前同類療法的創始人Hanimann在瘧疾流行的時候,把奎寧葉泡水再稀釋之後,讓一家四兄弟吃,他們就不會感染瘧疾。這有點像現在的打預防針。現在的SARS其實是可以用這種辦法來防治的。
      疾病的訊號經過反轉就是藥。從這個理念來看,所有的病都應該可以治療。病相可以治,但是病因未必可以治。懂我的意思嗎?因為疾病的訊號是心智以下的產物,這個產物可以對消它,可是產生這個疾病信號波的心智上的缺陷,還不一定可以直接治療。那個層次需要別種的療法。有人去做靈療,有人去做催眠,就是在心智的層次上做改善。這個處理的過程之中,當然是透過一些信息的介入。從生命多重結構來看,處理的層次是在「信息」之上。
      以上是經絡電性和藥物篩檢法的大要。今天要講傳統的經絡。
    傳統的經絡概念
    
      所謂「經」,就是「路徑」,是身上縱行的幹線。所謂「絡」就是「網絡」,是經脈的分支。所以平常所講的「經絡」,指的就是身上大大小小的通道。平常講得最多的就是「十二正經」,是經脈的主幹線,左右對稱,六條陰面的幹線,六條陽面的幹線。陰面的幹線連結實心的「臟」,陽面的幹線連結中空的「腑」。這些陰面和陽面的幹線一組一組的,互為表裡。肝、心、脾、肺、腎是五臟,加上心包,是陰面的幹線。大腸、小腸、胃、膀胱、三焦、膽是為六腑,是陽面的幹線。
      又有「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的別行表裡合一而上頭部,無所屬的(五)腧穴。經絡絕對不會是直直的一條,沒有分叉。中間一定要有所分叉,去連結表面和裡面。經絡通常只能在中間,上到頭,在表面上是看不到的。在練氣功的時候,就會碰到十二經別的運行。
      在武俠小說裡,常看到「奇經八脈」,分別是任脈、督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和沖脈。帶脈通常是說埂腰際圍上一圈。其實帶脈相當於紮鋼筋時橫向的箍筋,在身上是繞圈圈的,在練氣功時,練到會搖恍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感覺得上氣在身上轉圈圈,轉上去又轉下來。有經驗的人說,這麼一轉,正好轉三十六圈。當你有那個感覺的時候,就會發現你身上的氣脈越來越強,而且越來越有規律,像箍筋一樣,把身體的氣脈聚攏在一起,不會散散的。這是身上唯一橫向的經脈。沖脈是從海底輪從中間直上頭頂的百會,就像一串香腸中間那根棒子。它們是八條不與臟腑相連的經脈,是靠別的經絡聯來聯去。因而能組合、統帥和調節氣血。練氣功練到奇經八脈通了,就全身都通了。可是要讓八條都通,不是那麼容易,很多人就集中在任督二脈。督脈是全身陽脈的總匯,任脈是全身陰脈的總匯。這兩個脈都通了之後,其他的脈也就會跟著通。這兩個脈最容易感覺得到,所以一般人都注重這任督三脈。
      又有「絡」及「孫絡」。「絡」就是「細小的經脈分支為絡」,更細者為「孫絡」。也就是分支分得更細小的部分。
      更有「十五別絡」,是十二經加上任脈、督脈、和脾經的大絡,可以聯絡表裡經且具有特殊功能者,一共有十五個特殊相聯的地方。
      以上是從事針灸時必需十分清楚的,不可以含糊。此外,還有「十二經筋」,是十二正經所循行部位的肌肉。「十二經皮部」,是十二正經及絡脈所濡養的皮膚。那時就不分區塊。這一部分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國家是俄國,特別是蘇聯時代。他們分辨各個區塊的功能,這一區塊主管什麼,那一區塊主管什麼,和神經之間的分布與對應如何。他們是用克里安(Krian)攝影術。它是把身體變成一個高壓電狀態,拿一張底片來靠近身體,這時候身體會放電,有些點會放得很強,有些點就會很弱。拍下來,跟中醫所講的經絡來相對照,發現絕大部分是可以對應的。有少數是中醫沒有發現的。
    十二經的循行
    
    
    十二經起於中焦。中焦在心口上,是心臟把血打出來的管子口,有穴名為膻中穴。有一句口訣「氣會膻中」。就是在描述它的生理現象和作用。上來之後,走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分十二個時辰,走這麼一圈。稱作「子午流注」。
      膻中就像動力源,把經氣打出去,在圜繞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損失,強度會因此而減弱,於是就要靠不同的經絡來補充它。
      經絡流走的方向,大致上是先上到頭,從頭沿外側下到腳,再從腳的內側上到胸,走到手。再從手背下去。這不就是「陰升陽降」了嗎?把手舉起來,就明白了。這樣的聯法是有道理的。從手太陰肺經,到手少陰心經,是不斷的增強。到達手少陰心經是氣血最旺盛的時候,過了心經以後,到了心包經,強度減弱成中等,到了膽經和肝經,已是最弱的時候。每天都是這樣子在作循環。所以,早上的氣血是上升的,到了日正當中的時候,是最旺的。過了之後,就開始下降,到了夜晚,氣血都沉寂下來,到了三更子時,是最沉寂的時候。也就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
      在伏耳的穴道電檢法裡,中焦是屬於內分泌。內分汾系統是激發我們生命動力的來源。那些生長激素不是很大量的物質,可是對身體內水分的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也就是帶給身體的水分有一定的活性。那個活性從早到晚有一個升降的規律。現在工廠的三班制就會把這個活性搞亂掉。
      以下六張是在講每一條經的循行部位。不一一的細講,大家自己看就是了。一邊看銅人圖,一邊想自己的身體,就可以瞭解了。
    
    
    
    
    
    
    
    
    
    
    
    
    
    
      手伸上去,三條陰面的經絡都在內側。事實上是從身體走向末端,而陽面剛好相反,是從末端走向身體。把手平伸出去,上面的一條叫太陰經,中間的一條叫厥陰經、下面的一條叫少陰經。腳也是一樣,太陰、厥陰、少陰。陽面也是三條,上面的一條氣血最強,叫陽明經,中間叫少陽經,下面的一條是太陽經。陽明對太陰,少陽對厥陰,太陽對少陰。這是它們的對應位置。
      至於每一個經和那一個臟器有關聯,是怎麼知道的呢?本來經絡是沒有差別的。怎麼去分呢?就去看它跟那一個臟腑相聯。因為各自有它的差異度,因此,古人就拿臟腑作為標籤來看生理上的不同經絡。這些名詞是要背誦的。有些經絡需要作一些說明。
      先看手的陰面。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什麼是手厥陰心包經?根據伏耳的說法,這條經絡是和心臟血液循環系統裡面的大血管相聯。古書講成是心臟外圍的包膜。太狹小了。那一層當然也包含在內,而是整個血管系統有關,所以心臟血管的問題就可以去調心包經。
      手少陰心經,包括心臟和腦兩個臟器。如果心臟不好,會感覺到這條經絡在隱隱作痛。非常標準的症狀。
      這就是手上三條陰面的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已經是一個完整的名詞,不可以分開來唸成「手太陰肺」「手厥陰心包」「手少陰心」。我在前面講過,講一條「經」,它是一個系統,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經絡網路系統、第二是相關的臟器、第三它的功能。
      手的陽面是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這個三焦經就是內分泌系統,管全身水分的狀態。
      在足部的陰面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這三條陰面的經絡在腳踝上來一點的地方,有一個交會點,是為「三陰交」。在婦科裡是最重要的一個穴位。
      中醫所講的足太陰脾經,有兩個臟器,一個是真正的脾臟,一個是胰臟。所謂「脾主運化」,主要是在講胰臟。在伏耳的穴道系統中,就把它分開,成為「左脾右胰」。脾經雖然也是左右對稱兩條,但是左邊的和脾臟相關,右邊和胰臟相關。
      足厥陰肝經可以看出肝功能的狀態。用手指寺壓一壓肝經,往往很痛,表示你的肝功能不是很好。
      腳的陽面也有三條經絡: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陽明胃經是和足太陰脾經是內外相對的。足少陽謄經最長,先在頭上盤了兩三下再下去直到腳趾。有非常多的穴位。刺激膽經的光明穴,會使得後腦的視覺區的細胞活化。現在可以用Functional MRI(核磁共振儀)這種要花一億六千萬元的昂貴儀器來測量。由於膽經很長,只要有一部分受到影響,就立刻出現症狀。像受了風寒,會頭痛,就是膽經受寒而收縮的緣故。
      靠外側是足太陽膀胱經,這是身上最大的經絡系統,一側就有67個穴位,兩側有134 個穴位。它通過脊椎骨的兩側,和中樞神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這一條膀胱經就可以治療全身各種毛病。
      一般人把膽割掉,膽經會有所改變。其實把任何一個臟器割掉,跟這個臟器相關的經絡一定會跟著發生改變。光是拔掉一顆牙,就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年前,中華氣功協會理事長吳長新到四川去看一家很奇怪的牙醫,一家人都會拔牙。先生是牙醫,太太不是牙醫,小孩站起來沒有桌子高,一家三口都幫人拔牙。先生是按照牙醫的方法來拔牙,他也研發了一些奇怪的拔牙方式。太太的拔牙方式是拍打,在病人身上左拍一下,右拍一下,拍來拍去,等一下牙齒就掉下來了。小兒子只有四歲,拔牙的方式更奇怪。因為他太小,把他抱在桌上,站著,正對著要拔牙的人,要那個要拔牙的人「腳蹬一下」,牙齒就跟著掉下來。我一直想去找他借錄影帶來給大家看看。三年前,大陸上也有一個類似的拔牙方式,是在牙齒旁邊按穴位,叫他把嘴吧張開來,對著他的牙齒吹一口氣,牙齒就掉下來了。我看過這兩個例子。尤其是那個小孩,完全沒有接觸到要拔牙的人。在錄影帶中看到老老少少一群人圍著,他先會問要拔那一顆牙,然後就叫那個人蹬左腳,還是蹬右腳,牙齒就掉下來了。還有些人嘴吧張得太開了,牙齒掉下來之後,還在地上找牙齒。那個小孩距離病人有一公尺以上,不是靠在一起。他就這麼指一指,叫人蹬蹬腳,牙齒就掉下來了。好厲害。如果可以推廣的話,現在牙科的設備就可以減省很多,牙醫也不會比其他醫生來得短命。現在的牙醫平均年齡只有六十歲。內科是六十二歲,外科是六十五歲,而一般人是七十五歲以上。這是台灣的統計,不知道外國的情形如何。
      我當時覺得天下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後來才想通,原來是他先在蓄積那個要拔牙的人的氣,然後叫拔牙的人一蹬腳,那個動作本身就會帶動氣,在局部地方形成很強的脈沖,牙齒就掉下來了。我知道,氣功練到某一種程度時,有些人從前補牙時所放進去的那些填充物會飆出來。飊得太厲害的話,連牙齒都可能會被沖走。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書讀得越多,應該越謙虛才對。你固然懂得多,可是別人也許比你懂得更多。傳教士馬偕來台灣的時候,替人拔牙,一天可以拔一千多顆,大家都不相信這個記錄。其實讓那個小朋友來拔,讓一百個人同時一蹬腳,就掉下一百或一百多顆牙齒。(馬偕會這種特異功能嗎?哄堂大笑)
    先休息,接著我來操作穴道電檢儀,量給大家看電性的變化,再放藥物上去,讓你們看如何從不正常的信號回復到正常的信號。是可以做得到的,不是空談。每一個步驟都是當年伏耳自己作出來的。現在我們才摸清楚他的意涵。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統,有學理,有臨床,有解剖,是非常豐富的。需要的技巧比較多,但比現在套裝的設備更容易理解。好,休息五分鐘。
    經絡的連結
      經絡是六陰六陽,就是陰面手足每邊共有六條,陽面也有六條,共稱為十二正經。這裡面除了三焦經是隨著身上的水分循環,攜帶了各個內分泌的物質,比較沒有所謂的臟器之外,其他的正經通通都連著臟器。連心包經都連著心臟附近的血管有很明確聯繫。但是十二經別、十五別絡、奇經八脈等,就沒有連接臟器組織了。
      這個的分法很簡單。內為陰,外為陽;裡為陰,表為陽;後面為陰、前面為陽;腹面為陰、背面為陽;表面為陽,裡面是陰;外側為陽,內側為陰;上為陽,下為陰。中醫的這個分法簡單又好記。你用紅外線去看,我們身體橫隔膜以上,平均的能量密度也比較高;以下就比較低。當然你可以想像,上半部有心臟、肺、肝臟等臟器,能量密度都比較高的。整個拍照起來,上半部顏色偏紅,下半部偏藍。所以,「上為陽,下為陰」這個說法,吻合現代紅外線照相的特性。古人說,上半身屬火,下半身屬水,就是從這裡面體驗來的。所以要水火顛倒,將水往上引,將火往下引,才能平衡,稱為「水火既濟」。這裡面,事實上有時是組織上的描述,有時候是功能上的描述。在這些敘述裡,我們要去分辨它。
      下面我們要來看的是十二經的走向怎麼聯繫起來。前面提到過《黃帝內經˙靈樞˙營氣第十六》那一段文字,它已經是在講經絡的連結了。
      大體上來說,足三陽,腳的三個陽面的經絡,不管它是走前面或走後面,都是從頭走到腳。到了腳上,就銜接陰面的經絡,再從腳走到胸。然後再銜接手陰面的三個經絡,走到手指末端,翻過去走陽面,一直走到頭頂。
      如果細分的話,就是底下這個。就是上次《黃帝內經˙靈樞˙營氣第十六》那篇文字,你仔細去畫出來的話,它就是從胸走手太陰,走走走,走到大拇指,從列缺這個地方,就先接手陽明。就跑到陽明經,因為它是表裡經,一裡一表。你看看,這代表上下是表裡,陽明在表,陰在裡面。它就接到這邊。手陽明經就走到頭,從頭就走足陽明胃經,往下一直下到腳,就銜接足太陰。
    
      這個比看地圖還簡單。你看:陽明對太陰,少陽對厥陰,太陽對少陰。手也是啊,上面是太陰,這邊就是陽明;中間是厥陰,這邊就是少陽;底下是少陰,外面就是太陽。它是這樣:表→裡→表→裡,很清楚很好記。
      胃經到了大趾接脾經,循行的方向就反過來,脾經由下往上走,一路走到手少陰心經。這個要特別注意了:從表裡接到另一個表裡的時候,你要知道它接哪一個。剛才是手陽明接足陽明,現在是足太陰脾經接手少陰心經。心經走到末梢以後,轉到外面走手太陽小腸經,因為心經是在小指的內側,而小腸經是外側。
      手太陽小腸經就上到頭頂,上到頭以後就往下走,銜接足太陽膀胱經,往下走,一直下到腳的時候,透過湧泉、小指到腳的時候,接它的表裡經,即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再往上來,接中間的手厥陰心包經,在接過來它表面的經絡,就是手少陽三焦經。三焦經往上,上到頭,接足少陽膽經;膽經最後再接中間的足厥陰肝經。厥陰肝經到了胸口往上走,又接回原來的手太陰肺經。這樣就形成一個循環。
      每一個經本身還有它自己走的路線。肺經起於中焦,中焦是在胸口膻中穴,然後上行,在身體裡面走,不在表皮,跑到肺的上緣方才浮了起來,自中府、雲門二穴起為手太陰肺經。然後沿手臂的上緣一直到大拇指末端,叫做少商穴。在列缺穴,連到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沿手臂的外側上緣而上行,上到頸部,跑到鼻子旁邊的迎香穴,然後再進到眼睛底下,然後跑到頭裡面。
      手陽明上到頭部,就接足陽明胃經,從鼻子旁邊,就是胃經的開始。胃經一開始的地方有好幾個分叉,都下行,經過乳頭,彎進來,一整排一直下來。下到鼠蹊部就往外彎,斜出去,沿著大腿外側前緣,往下,下到膝蓋旁邊,往下經過足三里穴,下到這個腳盤,靠中間一點的,下到腳指頭的第二指靠第三指的那一側。這是足陽明胃經就是這樣下來。
      下來之後,足陽明胃經就接足太陰脾經。因為這足陽明胃經到了這個上面,就有一條分叉,就是「絡」,絡到腳的大指頭內側,內側就是脾經,絡到這邊,沿著這個內側往上走,也是走前緣,因為它和脾胃經互為表裡。一直往上走,快到肩窩的地方(周榮穴),再往下走,走到一個叫做大包穴。這是一個大穴,練功很少練到這邊來,所以學外功的人,很怕這個地方受傷。
      脾經走完,就連手少陰心經。這個心經進入到心臟裡面,然後走裡面,走出來以後,走手臂內側的最底下。一直走到小指靠無名指的這一側,然後就接手太陽小腸經,往外接了,在手臂陽面的底邊,有像鋸齒狀的分布,然後上到面頰這個地方。所以有時候牙齒痛,其實是小腸經在作怪。它一直上到這個眉窩的地方,再到耳朵(聽宮穴)。
      小腸經接著就是足太陽膀胱經。它穿到眼睛裡面,跑到眼睛的前面,眼內角,就是眼睛的內側,這個穴叫睛明穴。睛明穴再往上到眉頭(攢竹穴),然後直直地上去,上到頭頂,這個就是走膀胱經啦。膀胱經從頭頂繞下來,一定是走這個背,在頸部就分叉,分叉一直走下來,走到臀部,一直到大腿,在膝膕穴銜接起來。然後再走下來,到小腿肚,稍微外側一點,走到腳盤的外側,一直走到腳指頭小指的末端。
      膀胱經走完以後,它就連到腳底的湧泉穴。然後就繞裡面,繞裡面這個腳內踝。走到裡面繞出來,繞這個內踝,轉一圈,然後再往上走,走足少陰的腎經。足少陰腎經就沿著腿的內促靠後那個部位,一直往上走。走到軀幹的部分,是比較靠中線的這兩條。走到胸口的地方,稍微分開來一點,足少陰到了胸口,就走在胸裡面,就接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就在手掌內側的中間,跑到這個上面來了,然後就銜接過來,到中指這個地方有個穴位,叫勞宮穴。過了勞宮穴以後到了中指,又要接外側的手少陽三焦經。再一直上到頭頂以後,就接足少陽膽經。
      膽經上到這頭頂上,就接眼尾,這叫瞳子髎穴,接過來就在頭上這樣繞,上下這樣繞,轉了一圈,再轉一圈。所以很多時候,頭痛是這個經絡的關係。然後下來,走到內側,在肝臟附近轉了一下,因為他和肝經互為表裡經,所以會跑到這裡。然後就走到側面來了。側面來繞到前面,又跑到後面,然後沿大腿的中間下去。所以,坐骨神經痛的人,常常就是這條經絡上有障礙。一痛起來,就去找這條線,就是沿著膽經在痛。膽經一直走下來,走到腳指無名指的外側。
      膽經走完了之後,因為它有一條分叉,接到腳的大指,就是絡穴。接到大指靠第二指的的指甲旁邊,叫大敦穴。接到大敦之後就走足厥陰肝經。
      肝經就是腳的內側最中央的經絡。一直走上來,到肝臟這個地方。然後深到身體裡面去。還有一分支轉到眼睛底下,再轉到頭頂上。如果是頭頂痛,就和肝有關。前額痛,則和膀胱經有關。你們若弄懂部位的話,哪個地方不舒服,就可知哪一經脈的問題,揣摩出到底是什麼原因。
      因為肝經經過眼睛,我們說過「肝開竅於目」,肝經屬木,在五竅裡面,眼睛和它對應。像腎經跑到耳朵還有分叉,所以耳朵有問題,耳鳴、耳聾通常都和腎經有關。
      以上是十二經大致上的循行。
    肺經的穴位
    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上述幾個穴位,是肺經在表面上我們常用到的。其實不止。從中焦開始,慢慢走到喉嚨地方,繞下來,跑到裡面去,都在裡面,從這裡才開始浮出來。你看看,它是在這裡,可以自己壓一壓,這個肩和胸的肋骨之間,不是有一個凹的地方嗎?你看這是鎖骨。它就是在肩、肋骨、鎖骨中間。比較下的這個穴是中府,上的是雲門。有時咳嗽咳得受不了時,就可以壓一壓這個地方,若發現壓起來會隱隱做痛的話,這個地方是有問題的。你自己壓壓看,很不經壓的,那個穴位蠻敏感的。
      然後走下來,天府、俠白這個當然也用,但比較少。最常用的是尺澤,你自己摸摸看肌肉結構。手一握拳,手背上不是有一條肌肉浮現了嗎?在這條肌肉的內側有一個斜下去的凹谷,手肘的橫紋與這個凹谷相交的地方,就是尺澤。這個穴對肺的舒展最有幫助。肺悶、胸悶的時候,在這個穴位上左右各扎一針,非常有效。這是肺經的合穴。肺主皮毛,於是尺澤就和表皮的代謝機能很有關係。所以它是身上第一重要的美容穴。有時候不小心吃海鮮,導致皮膚有一些過敏,如果症狀不太嚴重,就在這個穴上壓一壓,很快的就見效。這個穴位非常好用,這個左右各一個,一定要找到。這個穴位扎針,會感覺到很痠痛。今天剛好有針,就來扎你們。手伸出來。
      平常有一個名詞叫「指導」,就是從教導扎針裡面出來的,都是老師引著學生的手,一點一點的指明過去。所以指導是「手指的引導」。
      再下來這個就是孔最。孔最據說可以治療痔瘡,我不曉得它是否真的有效。然後列缺,是治療偏頭痛的穴位,「頭項尋列缺」。
      在把脈的時候,有一個比較高起來、跳動得比較厲害的地方,就緊緊在那動脈旁邊,叫經渠。緊接著過來,就是到手腕凹洞的地方,叫太淵。你看穴位的命名,都和它部位的形狀有關係。接著,走到手掌大指跟部的地方,肉很多,飽滿得像魚的肚子,這中間叫魚際。再一直走到指甲旁邊,叫少商。我們一個個來。
      這個孔最怎麼找呢?手臂上不是有一條肌肉嗎?就在這肌肉要結束前一點點,你看這肌肉有個縫,就是孔最穴,就是「孔」的意思。
      然後,再下來是列缺穴,是治療偏頭痛用的。這個列缺要用兩手虎口對叉來找,手指不要彎,食指所抓到的骨頭上有一條縱向的輕微裂縫,就是列缺。這個「列」就是「裂」的意思。如果血管比較浮的人,你看一下,正好就從那邊過。扎針很容易扎到血管裡面去,這是靜脈。所以,通常若有問題時,就拿那些紅花由啦,綠油精啦,搽在這上面,很少直接扎針的。而且,列缺正在骨頭上,扎不好骨頭會發炎。「頭項尋列缺」,頭部、脖子有什麼不舒服,就按摩列缺穴。通常是對側,左邊頭痛,扎右邊的列缺。
      有時我們會胸悶,這時尺澤是很好的穴位,左右兩邊各扎一針,等下你胸口就非常舒展。這個我做過很多次。尤其是煙癮來的時候,有時很難制止,扎兩針就很舒服。
      再下來的經渠,就是你把脈的時候,「寸關尺」的「關」。脈搏的動脈旁邊。你說會不會扎到動脈呢?好難啊!動脈一直在跳動,很不容易扎到它。你說:這麼粗扎不到?你刻意要扎當然扎得到。通常,扎經渠穴也不太容易。
      再過來就是太淵,在手腕彎的地方不是有個凹進去嗎?太淵就在那個凹洞。太淵也是止咳嗽,治肺的問題。
      魚際就是這一節,這不是有個鼓鼓的肌肉嗎?這個中段你自己摸摸看這一節的骨頭多長。中段的「赤白肉際」,什麼叫赤白?這個手這邊是白的,為什麼是白的?游泳過後,這邊不會黑,只有這邊會黑,對不對?因為這邊有色素,這邊沒有色素。就在這交界的地方,故稱為「赤白肉際」,叫魚際穴。摸摸是在骨頭旁邊,通常是扎這裡,以及扎三焦經的中瀆、翳門穴,通常一扎就兩個穴,治療牙疼。可是有些人寧可牙疼,不願扎針。
      再過來就是少商。少商在這指甲旁邊,邊緣的地方。
    針灸常用的口訣
    
    頭項尋列缺。是用肺經。面口合谷收,是用到大腸經。大腸經是陽明經,從食指的指甲旁邊,沿著食指的側邊,來到虎口,就是合谷。它的形狀就是兩個山脈會合的地方,因而稱之為合谷。再上來到尺澤的旁邊,叫曲池,也是一個美容穴。在尺澤的同時,也一起壓曲池。為什麼叫曲池呢?把手一彎,不就是一個彎曲的地方嗎?一出汗時,汗水不就是從這個地方跑出來嗎?這個地方就像一個水池。刺激這個穴位,可以使大腸比較容易蠕動,可以排除一些宿便,腸子裡面不容易有毒素,這是第二個美容穴。
      合谷可以治療的症狀非常的多。不只面口而已。如果顏面神經有一些問題,出現一種症狀叫「口喎(ㄎㄨㄞ)眼邪」。就是半邊的顏面神經麻痺掉,一邊眼睛閉起來,一邊不會閉。一笑,也是一邊會動作,一邊不會動作。所以就歪了。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局部不暢通,另一個原因是脾經太勞累了,勞累過頭之後,就會出現營養供應不是很均衡的現象。通常是要去剌激背後膀胱經的脾腧穴。但是壓陽明經的合谷穴也有療效。因為大腸經從合谷出來,上到脖子,一直上到人中,來到鼻子旁邊的迎香穴,然後再往上到眼睛下面的承泣穴、四白穴。因此,陽明經就連到眼睛。它所經過的地方是整個面頰,所以在合谷壓一壓,可以調整整個面頰。因此說「面口合谷收」。人不太清醒的時候,就去壓一壓合谷,可以刺激顏面神經;而讓人清醒過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穴位。直接壓人中穴也更容易讓人清醒。這種辦法比去找氧氣筒要來得方便得太多,也有效得太多。手指一伸過去就有作用,何樂而不為?
      在陽明經裡又有商陽、二間、三間。二間穴就在食指的第三節根部,過了二間,不到合谷的地方有一個三間穴。老人家常用這個二間穴來治療眼睛長針眼。左手的大腸經連到右眼,右手的大腸經連到左眼。小孩子都很愛玩,當小孩長針眼的時候,老人家會用一條黑線,在二間穴上繞兩圈,打一個不鬆不緊的結。就讓他去玩,過兩天,針眼就好了。那兩圈黑線綁在二間穴上,在玩的時候,就會去刺激這個穴位,連帶刺激到眼睛的部位。
      至於大人長針眼,就不必去綁黑線。用另外一邊的手從腦後伸過來,去拉眼角一百次,沒過多久,針眼就好了。小孩子不會乖乖的讓你去拉動他的眼角,他會咿咿哇哇的叫。記得是要反方向,左眼綁右手,右眼用左手。這是古老的密方傳了下來,它的道理就是利用了手太陽大腸經。
      以前說,長針眼是偷看別人洗澡,其實是火氣,因為年輕,火氣本來就比較旺,又在大太陽下跑來跑去,水又喝得太少,就容易長針眼。
      商陽穴在食指的指甲旁邊大約兩毫米。古人沒有「毫米」這種計算單位,就說「像韮菜」。不是市面上那種寬寬肥肥的韮菜,而是像那種不施肥的韮菜,長得細細小小的。這個穴位用來治發燒。小孩子半夜發高燒,一時又找不到醫生,怎麼辦呢?把這個穴先擠得紅紅脹脹的,把針燒一下消消毒,就在這上面很快的扎一下,讓他流幾滴血,就會退燒。由於這裡是神經末稍,一扎下去,刺激很強烈,會因而出汗,汗出來,燒就止。不要常用。
      再過來看「內關心胸胃」。這在心包經上。手一握緊,中間不是有兩條筋突起來嗎?內關就在這兩條筋的中間。手腕上有幾條橫紋,把四指並攏,這個長度是中醫所說的「三寸」。是「同身寸」,跟同你身體的尺寸。人人都不一樣,。小指貼在橫紋上,食指第二關節的地方就是三寸的所在。那個地方是間使穴。從間使穴往手掌的方向,移動三分之一,就是內關穴。
      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壓一壓內關非常有用。害喜的時候會翻胃,壓內關也非常有用。怎麼壓呢?就用大姆指壓下去,過一陣子,放手,停一下,再壓下去。如果是心臟不舒服,就壓左手的內關。最好是兩手的內關一起壓。
      脅肋尋支溝。這個支溝穴不好找,暫且不講。再講一個大穴,肚腹三里留。這個三里是指足三里。把小腿成九一度。膝蓋骨兩邊不是有凹進去的地方嗎?那是犢鼻穴。左腳用右手,右腳用左手,把手掌貼在膝蓋上,食指的第二節就壓在犢鼻穴上,四手指並攏,與膝蓋成垂直,小指的第一節關節旁就是足三里穴。這個穴很深,入肌肉三寸,平常是壓不到的。這是非常有名的穴位。
      足三里又叫皇帝穴,可以改善消化系統。我發現它有另外一個效用,在古書上沒有見到過,可是我屢試不爽。就是可以治療心臟病。心臟機能衰退。用可以刺激穴位的那種電針,貼在足三里上,讓它電個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心臟機能就會好很多。可是也不要常常電,心臟機能太好,也不行。必需和其他系統搭配才行。
      怎麼知道你的心臟好或不好呢?如果你小腿常常脹得緊緊的,就表原心臟不好。因為舒張壓如果減弱的話,就沒有辦法把血都打回心臟,於是就有一些血留在下肢,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而往下墜。有些上了年紀的人,膝關節以下的小腿,皮膚脹得緊緊的,光亮光亮的,就是有水腫,上樓會喘,又睡得不安穩。這時候去吃藥,還不如用電針來刺激足三里來得有效。只要一星期,每天一次,最多兩次。一星期就見效,完全好了。我用這個辦法治好了我母親的心臟病。當年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用,反正是瞎矇的。後來也用這個辦法治好了很多人的心臟病。
      這個點的刺激,由於胃經通過乳頭,因此也是檢查乳房有沒有硬塊、腫瘤的穴位。可是由於這個穴位太深了,我是用穴道電檢儀在第二腳趾的胃經上作檢查。
      我頭一次練習扎針,就是扎足三里。發現自己的皮怎麼比豬皮還厚。針都弄歪了,還扎不下去。後來才知道,不是皮厚,是自己心裡害怕。用力也不對勁。等到心裡不害怕了,就一下子扎進去了。這個穴位如果太常去刺激,胃的機能就會太旺盛,會口臭。今天先講這個穴位,下次再講。
    
    
    
    
    511
    
    

上一篇:藥物篩檢法下一篇:傳統的經絡(二)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