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 | 标签 | 首页 |    
 综合文献   中医古籍   医话医案   妇幼心法   历代本草 
   
 境天书会   医道札记 
   
 古籍知识集成 
综合文献
       >>> 返回总目录       

中医的理念


  陳國鎮


 (一)基本認識
 (二)生命的多重結構
 (三)生死循環的生命意義
 (四)人和自然的關係
 (五)傳統中醫的架構
 (六)辨證論治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八)系統結構
 (九)天人整體觀
 (十)陰陽大論
 (十一)五行
 (十二)五行、氣
 (十三)血、津、液
 (十四)經絡的電性與生理定位
 (十五)經絡的應用
 (十六)再論經絡
 (十七)傳統的經絡
 (十八)經絡(2)
 (十九) 經絡(3)
 (二十) 經絡 (4)
 (廿一)奇經八脈、子午流注、耳針、虹彩診視法
 (廿二) 藥的性味
 (廿三)藥性歸經
 (廿四) 引經藥、補瀉
 生命的多重結構
 生死循環的意義
 生死循環的意義(下)
 睡覺的信息與心智變動
 人與自然
 中國文化的根源  <<< 正在阅读
 醫學形成的原因
 中西醫學的比較
 系統控制論
 辨證論治
 系統論
 系統論(二)
 人與自然的統一
 陰陽學說(一)
 陰陽學說(二)五行學說(一)
 五行學說(二)氣、血
 津液/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
 穴道電檢法
 藥物篩檢法
 傳統的經絡(一)
 傳統的經絡(二)
 傳統的經絡(三)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藥物的補瀉與七情
 藥物的七情(續)
 中醫學概論(1)
 中醫學概論(2)藥物的燥濕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中國文化的根源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壬午2002年11月1日
    
    
    
    
    
      今天,我們要來講中國文化的根源。這是一個比較嚴肅也比較大的問題。過去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和我們好像沒什麼關係。可是實際上它是影響非常的深遠,我們如果不瞭解這個根源,我們也就很難瞭解自己文化的特色。所以我們必須去講中國文化的根源是什麼。尤其是在講醫學的時候。傳統的中醫學深受這個文化根源的影響,同時中醫也是保存中國古老文化最多的地方。因為我在前面說過,任何一個族群的傳統醫學,就是它自己的文化的縮影。所以你回過頭來從它的傳統醫學去瞭解它的文化的根源,你比較容易掌握到它的醫學的精神。甚至於它在實際的實踐上,它的方法本身也受這個文化根源的影響。所以我們既然要談中醫學,當然要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的文化。
      我不像一般的方式從資料的整理,回過頭來去看我們自己的文化到底它這根基在哪裡?我這個說法純粹是從自己在實際體驗氣功、學習靜坐、學針灸、研究基礎醫學,然後回過頭來想中國文化的根底,才突然有所明白。雖然有一些東西是很早以前就有一點感覺,但是不敢確信。所以這是綜合了一些我自己實際的體驗、思考,然後所獲得的。
    氣功、靜坐的修練
      頭一件事,我們就來講氣功靜坐的修練。一開始講這個,大概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一下子就講到這個玩意兒。實際上任何一個文化的發生,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生命的體驗的累積,這是必然的。他怎麼去體驗,就影響到他所能夠覺察的世界,如果他的體驗方法不同,他所覺察到的世界也就不同。因此他所建立的一個文化的樣貌,也就會不一樣。
      中國最古老的醫書《黃帝內經》相傳是周代末葉的作品。那時候華北的環境很潮溼,也很冷,很容易讓人家生病。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還要追求生存,你總要想到一些求生的辦法,所以過去的吐納、導引、自我鍛鍊,這些不管是靜態的或者是動態的,慢慢的變成是我們文化的一個共同素養。我們現在把它稱之為氣功。這是後來的名詞,過去用「導引」、「吐納」等名詞。甚至於還有一些舞蹈,這些舞蹈就是屬於動功之類的。這些都是為了健身、為了求生存。
      當然有了動態的也有靜態的,那就是所謂的靜坐。在去年我介紹的一本書叫做《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張學明著,台北,桂冠圖書,1996)。這個作者從古代文獻記載裡,也發現在中國文化裡面從很早就有練氣功這麼一回事。於是他就用這樣的一個觀點去整理許多典籍,看到一些有關的記載。結果他發現果真是有那樣的一個有關「氣」和「練功」的文化脈絡。當然他還不像我一樣的那麼大膽,把它看成是一個文化的天職。所以這本書大家可以自己去買來看看。它是可以提醒我們注意到我們的文化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在其他的文化裡面就相對的比較少一點,不是那麼明顯。
      我們姑且不去談怎麼產生這個氣功的文化。我們要談的是:從這裡面我們得到了些什麼?因為我們要從這裡面去看我們自己的文化有些什麼根苗?是長在哪裡?
      從氣功或者是靜坐的修練裡面,發現了當我們想要瞭解這個世界的時候,不需要像現代科學那樣的一味向外看,而是可以回過頭來,去看我們自己的內心,或者是身體內在的世界,或者是心靈的世界,可以找到這個世界裡面的一些規律。發現這些規律和自然界的規律有些呼應的關係。所以要想看懂外在的世界,需要先看懂自己內在的世界。或者是要懂得兩者之間的交互對應闔係。在這種交互對應之中,他瞭解了外在世界,也瞭解了自己的內在世界。
      所以當我們想要讓自己的身體像大自然一樣永恆不滅的話,就要在自己的內在裡面找到永恆不滅的規律。《易經》裡面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看看天啊,每天這樣日出日落,好像永遠不會疲倦,好像永遠是那麼的健康。」我們要作為一個君子,就是要能夠向內也能夠向外去覺察世界。也就是說,要能明瞭自己也明瞭外在世界,方才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如果只瞭解外在世界而不瞭解自己,那就不叫君子了。如果是真正的一個內外都明瞭的人,應該也是類似天地一樣,懂得這個韻律。他也永遠是處在一個健康的身心狀態。從靜坐裡面能有這樣的收穫,是讓人覺得非常震撼的一件事情。
      我們一直覺得,我們要去瞭解外在的世界,在各種外在條件之下,謀求自己的生存、謀求自己的健康。我們現在的健康的觀念也是一樣,一想到健康就是醫療、就是飲食,都是從外面來的,就是沒有去想內在。我在前面講生命多重結構的時候一再的說:「你自己的心靈、你的心智如果不健康,你的指揮系統就有問題。指揮系統有問題,再好的條件也都沒有辦法健康。」譬如說一個人心情很不愉快的時候,給他餐餐都吃山珍海味,他也不會健康。一個人的心裡面如果是很健康的話,哪怕是粗茶淡飯,還是一個很健康的人。
      從生命多重結構來看的話,當然可以瞭解這一點。但是在過去的人,不見得對生命有這樣的一個剖析,可是古人在練氣功的時候,發現他的內在才是他生命真正的主導。所以慢慢的瞭解要去追求健康,要追求認識外在世界,先要瞭解自己,先要掌握自己。這是從練氣功、從靜坐裡面獲得的。
      把這樣的觀念用到現代的養生保健,就變成是人和天地是等量齊觀而且互動的看法。這一種互動方式是在中國人的醫學裡面是特別被強調的。你看《黃帝內經》的前面幾篇,都是在講養生,都是在講你的觀念要如何建構,你如何在生活裡面去體現你對生命和大自然之間的韻律。它一開始是講生命和大自然的互動,而不是先講疾病怎麼治療。因為你的生命的韻律如果失去了節奏,那你才會產生疾病。當產生疾病的時候,你才要去談怎麼把它調回來。你看都是從你的生命內在世界的自我瞭解,去談養生保健、去談醫學的。所以這個是和我們練氣功的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這個文化,你是不可能回過頭來看自己的。
      我自己走過的歷程也是如此,當年身體不好的時候,就吃藥,這個藥吃了不行就換那個藥,那個藥稍微好一點,就一直吃,吃到後來也不行,於是只好去嘗試練氣功。這一練氣功以後就發現,身體可以改善了。不僅有改善,而且還發現我的身體是我的念頭可以主導它的,然後才發現說:「哇!原來我們還有一個內在的power可以影響我自己,不是全然都是外在的事物來影響我。」
      所以從這裡面也讓我知道:我要回過頭來瞭解我內在的世界。這就讓我後來就看得懂中國文化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由於內在的深刻瞭解或透徹瞭解以後,所散發出來的對外在世界的呼應。這樣的呼應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文明事項,於是就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化的一個特質。所以中國文化的特質其實是由內而外,而不是從外面去建構,直接就在外在世界建構。
      我相信不僅其他國家的人看不懂這一點特性,連我們自己可能也不太看得懂自己文化的這個特性。因此,我們用西方的邏輯方式與西方的哲學概念,去剖析我們自己的文化的時候,也就會不曉得該怎麼下手。甚至於走到某一個地步,就模糊掉了。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在表像上還可以理解,可是再深入就不曉得它從何而來,就抓不到它的根源。
      這許許多多的文化成就和看起來當初只是為了健身而作的氣功和靜坐,好像沒有什麼很大的關係,可是事實上它就是有關係,它就這樣生根。這個你必須自己去走。這條路可以聽聽人家在怎麼講,但是要想有深刻的感覺,必須親自去鍛鍊。我們在課堂裡面要大家站樁,我在東吳學校裡面我也讓學生站樁,學期結束一定要考站二十分鐘。剛開始學生覺得很不可思議,一分鐘站下來都很痛苦,怎麼可能站二十分鐘?可是我就每個禮拜增加一分鐘,增加到十分鐘以後就每個禮拜增加兩分鐘,站到第十八分鐘的時候,他們就覺得很奇怪:居然我可以站到十八分鐘,那再剩下兩分鐘也就不成問題了。
      在這裡面我也讓他們寫心得報告。有一個跡象我是特別注意的。他們發現站得很痛苦的時候,只要把念頭一改,那個痛苦就變了,變得沒有那麼嚴重。他就發現他可以忍下去了、可以站下去。這就是由外而內的轉化。這個是它的key point,是它的最關鍵的點。如果每一個人都懂得這個,那麼站樁對他來說,不僅僅只是體能的鍛鍊、意志力的鍛鍊,更是讓他認識他自己的開始。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你在站樁的時候站得很痛苦,就不要隨便的原諒自己,然後就放棄了。這個是一個絕對不能鬆懈的地方,一定要站到實在是沒有辦法,不得不忍下去。「我要怎麼忍,我才能夠站下去?」這時候你的念頭一定要改。這個念頭怎麼改呢?就要重新去認識自己。重新用另外一個概念去肯定自己。這時候從向外求的心變成向內永取的心。
      因為他在那裡站,外在的世界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他自己痛苦而已。為什麼會痛苦?就逼得他非轉個方向不可,這就是你可以反求諸己的一個機會。如果你懂了這個機會以後,又肯深入,就慢慢有機會瞭解你自己的生命,瞭解到夠透徹,又會發揮的時候,你的生命就活過來了。中國的文化就是從這裡面冒出來的。中國文化很精彩的部分就是它在一個無量內在世界裡面,看到有限的外在世界,這是它非常、非常精彩的地方,這個一直都沒有人看到過。
      而且在這裡面,它還有一個特色。當他看到內在世界的時候,不是一種解剖式的瞭解,而是一個整體性的瞭解。是處在某一種狀態作整體性的瞭解。他會這樣一層一層的去瞭解到它。當他有這樣的一個瞭解的時候,他的生命已經從解剖式的認知習慣,變成系統性的認知習慣。這種認知是靠他的體驗而來,不是靠推理而來的。所以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轉化。
      我一直要求學生練習站樁的原因,是因為我要抓這個關鍵點。我要讓他轉化。有沒有不轉化的?也有轉化的,也有不轉化的。那就因人而異。其實對於不轉化的學生,只要一直磨下去,站個二十分鐘不夠,再站四十分鐘,四十分鐘不夠再站超過一個小時,他總是會覺得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痛苦到無可奈何的時候,他一定要轉。
      人很多時候是在苦難中轉變自己的人生。在安樂中反而不容易。因為你覺得一切都那麼順利、如願以償,就不可能改變。所以練氣功就是因為當初先民的環境非常惡劣,想要生存下來就要想辦法去克服外來的干擾。外來的干擾要如何克服?只有強化你自己。所以古人要作自我鍛鍊。這個自我鍛鍊所形成的文化的深入的根,是我們所想像不到的,可是很普遍的存在。
      以前的人生活裡面沒有那麼多的誘惑,內容也比較單純,學東西也比較專心,在學的過程裡面也能夠吃苦,不像我們現在的人太多心念,又不肯吃苦。所以古人就能夠深入,一但深入了以後,他對周遭的世界的瞭解就整體化了。一整體化,他的生命存活的機率就高了,也就健康了。所以這個就形成了我們自己文化一個非常深厚的基礎。
      這種認知也許在黃帝之前就有了,然後一直傳到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家都有類似的記載。經過漢、唐、宋元各代,一直傳到明代的王陽明,形成了心學。這段歷史大家都很清楚,不用我多說。到了清朝和民國以後,因為有西方文化加了進來,我們慢慢的就淡忘了自己原有的寶貝,轉而一味學習西方的東西。
      而且在有了西方文化作為對比之後,中國人發現我們的東西好像講不出個道理來。講不出道理來,就把它當作沒道理,既然是沒道理,就拋棄掉。這是我們自己的現代文化裡面一種很奇怪的心態。「沒道理」和「講不出道理」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沒道理你已經下了一個判斷,講不出道理你還是存而不論。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很多時候說中國傳統文化不科學,就是迷信,是錯的。「不科學」說不定是「現在的科學還不夠科學」,以致沒有辦法來詮釋這樣的經驗,但不表示這個經驗就是迷信。
      在過去,我們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一個文化的根,慢慢的在伸展、形成這幾千年的文明史。我從這個氣功的修練裡面,更看到中國文化何止是五千年,一定是萬年以上的歷史。只是有些東西沒有辦法記載的那麼清楚,或者是沒有那麼多的證據好來說明。可是你從練氣功來看,不可能是那麼短的時間。很多東西都不是忽然出現的。如果你能夠從這個角度去切入,而且能夠身體力行,你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就很真實。當你有這個瞭解,再回頭去看中國古早的這些典籍,就會發現,很多典籍裡所描述的現象就是古人在作自我鍛鍊時的心得報告。這些心得報告就是在講我所說這些東西。只是古人做得比我們好,所以他能夠知天知地。因為他知道自己,所以他才可以知曉宇宙。
      換句話說,你自己這個身體、你自己這個生命,就是要瞭解天地的指標,一個最靈敏、最好的一個指標。你如果不先去把這個指標弄清楚,如何去瞭解天地?譬如說這個天氣要轉變了,你昨天晚上睡得一定很不安穩。為什麼?如果你知道你的身體的話,就知道這個感覺好像是風雨欲來的感受,那你就知道天氣快變了。以前的人哪裡有像現在的氣象衛星來觀看大自然的變化,可是他可以透過他的身體來感覺。如果修練得到更好以後,這個生命的知覺根本可以不受身體的限制。所以靜坐下來的時候,就是像氣象衛星一樣,可以看到整個大自然的變化。所以古人對環境的瞭解,有時候比人造的儀器還要早很多就知道了。所以生命其實有這樣的「無量伸展可能」的特性。完全要靠練功、靜坐來達到內在世界的瞭解,否則你就不可能有第二條路。所以我把它放在這個地方。
    第二,練功之後可以超越身體的限制。
      因為當你練功之後,就知道,這個生命其實是受身體所侷限的。當你有這種認知以後,你就開始打破這種局限。等於是回頭用旁觀者的心去觀察你的身體,那就表示你的心智不會完全版封鎖在這個身體裡面。有了這種知覺,就表示你已經有了一個自動接收外在信息的能力。換句話說,你的生命已經開始超越具相的物質層面的限制。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特別的地方。它在自我修練的過程中,慢慢的擴張自己,變成超越自己的身體去瞭解外在的世界。換句話說,瞭解外在世界的尺度開始改變了,不再是只有眼睛看得見的那個狹窄的空間而已,也不是手足所能接觸到的那個空間範圍而己。他可以用他的直覺,也就是直接接收來的信息波,來探索外在的世界。於是就有所謂的特異功能的人出現。有了這種人的出現,才能夠處理大格局的事情,瞭解一些眼睛看不到,手也碰不到的事情,卻可以掌握得到。
      歷史上大禹治水,是件了不起的工程。大禹怎麼治水?洪水一淹,站在山頭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水汪汪的一片,怎麼知道水往那邊流?這麼廣大的水從那邊流來?又該流往何方?怎麼才可以治理好水患?怎麼把水引導到海裡?連我們現在有了各種重型機具,要開條運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是純用人工的時候。像大禹這種聖人都是修練到高層境界之後,可以用感覺的方式,來感覺水該往什麼地方走,要引導到那個方向去?那邊該鑿穿一個通道,讓水流走?那邊地勢高,那邊地勢低?都要靠感覺。否則茫茫大海式的洪水,如何可以整治得了。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哪!
      如果連感覺都沒有,就沒有辦法下手去整治。我們讀歷史書,只知道大禹很勤勞,三過其門而不入。問題是大禹怎麼能夠勞而有功呢?是他有了可以超越身體的感覺。只有當這種感覺出現了之後,才瞭解「博大精深」這句話的意思。絕對不是一種形容詞,而是心靈無所不到,無孔不入的狀態。講這四個字很輕鬆愉快,其實是要修練很久的。在身心修練的過程中,出現了超越身心限制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你才知道什麼是「民胞物與」。以前的人沒有什麼傳播媒體,沒有辦法得到現在那麼多的知識,為什麼他們會知道得那麼多,那麼精彩?就是因為他們透過自我的修練,走到那裡,都可以得到豐富的訊息。我們現在的人太依賴機器,沒有了身心的知覺,走到那裡都得不到什麼訊息。只是靠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得到一點點的訊息。
    有修練的人是靠整個生命的感覺。走到山林裡,有山林的信息。走到湖海,有湖海的信息。走到人群,有人群的信息。用這樣的生命知覺才瞭解外在的世界,取得跟外在世界的呼應。有了這種經驗,方才可以知古人所講的話。否則,永遠看不懂古人所講的話。絕不可能讓你用邏輯的、解析的辦法來瞭解。因為它不是解剖式的,而是整體的感覺。也就是他生命裡面對信息的感覺比我們靈敏,比我們自然,因為他們有練氣功、靜坐這樣的修練。
      由於有這種感覺,中國人認識了一個東西,一直用到現在。有很多學科學的人一直很排斥這個東西,它卻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個東西就是「氣」。
      這個「氣」字,早先是寫成「炁」。上面是個「旡」,同「無」;下面是個「火」。意思是什麼呢?我研究了很多年之後才弄懂的。
      「炁」是一個混合的名詞。炁有真正物質的層面,像空氣。我們身上有電流在流動,也會帶有物質。電流就是一些帶電的微粒在運動時所產生的。也被稱之為炁。像是說十二經氣,就是指十二條經絡的電流,走過井、榮、輸、經、合等五輸穴。我在實驗中發現,那就是電流。等到後面講經絡的時候,再來細講它。
      也有講到一天十二時辰,精專營氣在身體裡面繞行一遍。那是在講電磁波。和能量有關係。這兩項都是目前的科學儀器可以量得到的部分。它還有「炁」,顯然是別的東西。無火的意思是可以知道它在身上走動,可是沒有能量的熱感。也有些人的氣是涼的。那個東西是什麼?甚至他可以感覺到,兩個人相距很遠,可是仍然可以抓得到一些感覺。顯然不是能量,不熱,只有知覺。於是就寫成這個「炁」字。
      經過很久之後,我才想通,炁就是我所講的信息波。它不是能量,而是能量的前身。在中國文化裡面居然很早就知道這個東西。可見不需要用所謂的自然科學的方式,也可以知道大自然裡面的某些精微的東西。反過來說,直到現在,自然科學還不知道有這些東西。我們認為到了廿一世紀,科學已經很發達了,可是還是不認識信息這個東西。
      那怕是只講電流和電磁波,在《黃帝內經》裡面,這兩個東西是分得清清楚楚。電流是三百年來才發現的東西,而電磁波更要晚到十九世紀末,Maxwell用數學推算出來的東西,再過二十多年,方才被實驗所證實。我們認識電磁波不過才一百多年。而中國人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了。名詞不同而已。古人叫它「精專營氣」。在《黃帝內經.靈樞.營氣第十六》對營氣的運行路線有非常清楚的描述,跟我在實驗室裡所量到的身上電磁波走的路徑是一模一樣的。名詞不同有什麼關係,只是標韱不同而已。在《黃帝內經》裡,把電流叫「經氣」。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古人對於事物的辨識能力,比我們清楚得太多。對事物的感覺能力也要比我們靈敏得多了。很多人以為有整體觀,是一個糊裡糊塗的感覺。不是這樣的。因為有靜坐,在靜坐中會去區格一個一個念頭,瞭解念頭如何生,如何滅,是什麼念頭。我們在靜坐中都要做這樣的自我反察。比起物理、化學所做的實驗來,念頭是非常抽象的。連這個都可以分得清楚,對外在的東西又怎麼會分不清楚呢?當然是可能。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文化對氣有以下的幾項瞭解。第一,瞭解有氣的存在;第二,瞭解氣如何轉化;第三,瞭解它的威力。
      瞭解氣的存在,是在整個虛空之中,無所不在。你們可以去讀一讀《道原經》,才四百六十個字,可是把氣講得非常的透徹。我和宋教授在《佛學和科學期刊》的第一期就寫了有關這本經的研究和解讀。大家可以去看看。氣是形同太虛,若有若無。由於有氣,所以天地萬物得以生成,能夠轉化。由於有氣,所以你能夠藉由它來發揮,不管是大自然,不管是人世間的事。做為一個聖王,他必需瞭解這個氣。以前做為領袖的人物,絕對是有這方面的涵養。他的胸襟是和天地同寬的。不像現在是靠口水騙選票,一無所覺,沒有關係,只要能勝選就好。以前是不用這種方式的,如果一個領袖人物沒有這種感覺,對大自然不瞭解,沒有辦法讓大家有一個安全感,可以依賴。
      過去的人以那樣簡陋的環境,可以帶引大家安享生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中國人在靜坐中瞭解了這個「氣」。而這個「氣」貫穿在整個中醫學的闡述中。不僅是瞭解這個氣,更要去體驗它。才能夠瞭解什麼叫做氣虛、什麼叫氣盛,什麼叫氣衰,什麼叫氣結。
      當內在的世界越來越瞭解之後,和外在世界的互動就越來越好。要曉得,只要躲在身體裡面,和外在世界的互動必需透過感官,總是有限的。當你可以把這個感官的知覺範圍變寬,不要再受感官的限制的時候,從外在世界所得到的資訊就越來越多,隨時隨地都可以感覺得到。因為你對生命已經很瞭解,對指標也已經很清楚了。任何一個信息傳來,都可以理解。看到一棵樹,我們現在人頂多說一聲「很舒服」。古人卻可以說出「舒服在那裡,影響到什麼」。現在還是有這樣的人,只是很少數。這種人生在現代是很痛苦的,他一講,人家就認為他是神經病,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事實上,真有這樣的感覺時,就跟古人的感覺很接近了。
      如果好好的修練,就會有這樣的感覺。看到一棵松樹,那個感覺是什麼?看到一棵樟腦樹,那個感覺是什麼?都是可以試的。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可以把眼睛蒙起來,請同學幫忙,把你帶到某一棵樹的前面,你就注意你的身體有什麼變化。多做幾次,看看那個統計有沒有重複性?當然你的身體狀況是要大體一致的,不要今天很累,明天很好,那樣子的感覺是有很大的差異。是可以做實驗的。尤其是學校在山上,有很多樣本可以做實驗,又不傷害環境。
      當你有了這種感覺之後,將來去到一個地方,就可以感覺這個地方很好,還是不舒服。再靈敏一點,只要用眼睛一掃,就會發現有些東西是一看到它,就覺得不舒服。譬如說,有些地方常有一些尖角對著人,一定不舒服。造房子時,屋角儘量不要去對到人家的客廳或房間。如果有一個尖角經常這樣對著,這個房間一定是令人不舒服的。
      為什麼?過去,我們一直不曉得是什麼原因。其實,在尖角部分的信息場就是比較尖銳。現在大家常聽到奈米(nanometer),是10的負9次方。就是百分萬之一再除以一千倍。有些人把它譯作「微毫」,或「毫微」,就是一公尺除以1000000000。六個0是百萬,七個0是千萬,八個0是萬萬,也就是億,九個0是十億。十億分之一公尺是奈米。
      奈米在說什麼呢?是在說,如果很靠近一個東西時,在近距離所看到的特性和在遠距離所看到的特性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尖角對著一個房子,就相當於這個尖角的特性就被強化了。本來大家都不尖的話,有一個整體的效應。現在有一個很尖的,這一點的特性就特別突顯。
      從物理學上來說,尖的東西的場(field)一定也是尖的。越到遠處,就會越鈍。畫個圖來表示:
    
    
    開始時一定是一樣的尖,越來越遠之後,就越來越鈍。離開它三公里,就不會感覺到尖的存在。就靠在十公尺以內,一定會受到它的影響。中國人的房子為什麼要那麼造,是有一定的道理。
      在過去,為什麼屋簷是要尖尖的向上翹?是因為有感覺而來的。從物理學上來說,屋簷尖尖的,就有尖端放電的效果。因為中國人對氣有感覺,它不希望自己所住的房子和天地之氣不通,所以造成尖的。這一造尖,可以引導天地之間的氣從房子裡通過。房子的氣場就變得很好。現在的房子都是鋼筋水泥,弄得厚厚大大的,方方的,鈍鈍的。又用了很多電氣用品。這些電氣用品所產生的電磁波在房子裡面跑來跑去,所以每一個人都住在微波爐裡,住久了,就烤熟了。腦袋也就變得很奇怪,和天地不相連。
      再加上人人都穿鞋子,很少有機會踩到泥土。以致和天地的連繫變成很少。以前我上小學的時候,都是光腳的,很少穿鞋子。那時候的孩子,雖然物質條件比較差,可是那時的生活環境是和天地相聯的。意思就是說,整個氣場是聯通的。我們現在的房子的氣場是不聯通的。再加上行動電話是那麼的流行,人造的信息干擾更是可怕。
      從這樣的知覺,可以看到中國文化裡的生活習慣、建築、知覺、觀念都是從這樣的體驗裡面推廣開來的。過去的知識分子都要走過這一條路。現在的知識分子有幾個人做到?敢做的人,常被認為是很叛逆的,很喜歡胡思亂想的,很迷信的。事實上,這是過去中國文化的主要動脈,深深影響文人的生活。當然也影響到一般人的生活。所以氣功和靜坐的修練,在中國文化裡面的影響既深且廣。也可以說,沒有了氣功和靜坐,中國文化裡面絕對不會有那麼多精彩的表現。
      由於有氣功和靜坐,直覺能力可以提升。這一點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中國文化是直覺所產生的文化。不是一個邏輯式的文化。上一次我說過,這種練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必需要有人引導,才可以走進這個無形的世界。因為它不具相,是一個空靈的世界,沒有辦法把它剖析成第一步、第二步...這樣明析的過程。一定要靠有經驗的人來引導,才可能走進去。一旦走了進去,由於是個無形的世界,不受具相世界的規範,所以它就能夠超越具相世界的各種限制。
      首先你會發現,時間和空間是會伸縮改變的。我們大都只能感覺到「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對於三個小時以前,或三天以前所發生的事情,就已經模糊不明確,甚至根本就忘記了。對於未來,更是一無所知,只能期待,不能掌握。可是當你修練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你的時空知覺就會伸展開來。先講時間,時間就會伸展開來。你的感覺就不是只有現在這麼一段,會把你的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和未來可能發生的,都放在你的知覺裡面。這是很容易的事。
      為什麼會容易?因為你已經自動的學會了伸縮,你的時間感一定比人家長。不僅長,更會很奇妙的會把一段很短的時間放大,就像顯微鏡一樣。在間不容髮的瞬息之間,可以感覺到有很多事情一起發生。所以,古人學武術,學射箭,通常都是先教這些感覺,而不是直接教武術。空間時間都可以放大,教他看一個小小的東西,把他看大。把一隻蚊子看成是一條牛,那射箭有什麼難的,射那隻蚊子和射一頭牛是一樣的。這是《列子》書上的故事。看起來是想像的事,實際上,那是可以做得到的。就是在很沉靜的心靈狀態下,把一個小時段把它作很大的伸展。當你伸展開來的時候,有兩件事可以做得到。第一,要把標的鎖定,變得像牛一樣。第二,以前一個小點,現在變長了,於是就可以看到它的結構.也就增加了你的知覺的靈敏度。
      學會了這種能力之後,看事情就變成可伸縮的。可以很長時段的看,就相當於把很多事情壓縮在一個很小的時段或空間裡;也可以把一個小點的東西伸展開來看。我上一次不是說過,我有一天為了研究,就靜坐去看電子。看了以後,才知道電子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點,周圍像冒煙一樣的,四面八方都有。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個冒煙一樣的帶子,就是電子和周遭世界互動的信息波。信息波是可以看得見的。你可以深入到原子核裡面去看原子核長得什麼樣子。換句話說,很小的世界可以把他當作很大的世界來看。也可以把多少宇宙裡的銀河系放在你的眼前。當心靈有了這種能力的時候,這個世界大的也不大,小的也不小。可以入無間,也可以大到無邊之外。可是看很長的時間,就可以看到這個宇宙是怎麼出現,這個地球是怎麼出現。古人有所謂的霹靂之說,也許就是現在天文科學家所說的大爆炸。因為二百億年前的事如在當下。古人看到了,就這麼說。現在有了各種數據,才有了大爆炸之說,卻可以跟大霹靂說,遙相呼應。
      生命在這樣的直覺能力提升了之後,會發現,生命世界是非常的廣闊。這個非常廣闊的感覺,讓你覺得你的生命非常的富有。很此不缺。很多修行很好的人似乎從來就沒有少掉什麼東西,要給你東西時,什麼東西都可以給。最有價值的是他的智慧。在他的心中是個無量的世界。
      這是中國文化在這些人的身上冒出非常多精彩的東西。瞭解了這個機制之後,對於人世間的許多事,就像在看連續劇。我們看連續劇有一個特點,好人壞人看得清清楚楚,因為整個連續劇你都看到了。每一個角色在起善念,或起惡念,你都看到了。所以當然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甚至你還會說,我來編劇的話,會怎麼怎麼做。因為你是站在一個超越的地位上,把劇中的人事物都看得很清楚。當你有超越時空能力的時候,回過頭來看人世間的事情,就跟你看連續劇是一樣的。當你看得懂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生命的地圖點是落在那裡。所以能窮通達變,心安理得。知道我在講什麼嗎?聽得懂我要講的意思嗎?
      因為有這樣心靈的圖像,這個世界對你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隱藏,都瞭如指掌,就可以發現自己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成為什麼。這種智慧就可以超越過別人。換句話說,又好像過去有些人在二維的空間,而你現在是在三維的空間,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對很多事情,在不知不覺間,你的智慧就高人一等。這是很奇妙的事情。
      因為你不受身體的限制,所得到的訊息是從四面八方來,有時候在想一件事情時,你己經不全然是透過他的感官來收集資訊,而是做整體的收集,有時候你自己都會嚇一跳,「奇怪我怎麼會講這些話。」不假思索的一下子就講出來了。事後想想,這些話還真的一針見血。為什麼?因為你在高維(high dimension) 的生命向度上看人世間低維(less dimension)的事,一下子就抓到要旨。
    第三,當你的時空變大之後,你對宇宙萬物怎麼會發生?怎麼會停留一段時間?怎麼會發生改變?怎麼會消失?就瞭解了。在這裡我要講一個很具有叛逆性的想法。但這是很自然的一個現象。目前我們講生態保育,不斷強調要好好的去保護稀有動物。可是,請大家好好的想一想,地球在三、四十億年以前,剛形成不久的時候,有沒有生物?根本沒有生物。是因為地球的條件夠了,生物才慢慢的來到地球上,環境改變了之後,一大批生物因而滅絕。等到環境改變,適合其他生物的生存時,又有合適的生物出現。其實地球只要適合生物的存在,就是會有生物。我們會強調要保護稀有生物,是基於生命同樣是那麼的可貴,那麼的平等,同樣都是來到地球完成它的生命學程。其實整個宇宙大自然中的生命是來來去去的。這個地球被攬成一團糟,不適合生物居處的時候,連人類都會滅絕。再來的就不一定是人類。從這個角度去想,我們就會發現整個大自然到處都是生命。其他星球上也有生命,它的形式不一定要具有物質的形式,可以是各種不同的形式。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就會發現生命是無所不在的,而且生命的形式是無量無數的。生命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可以從這種形式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而存在。所以每一個生命都具有「眾生相」。
      聽得懂什麼是眾生相嗎?你這個生命其實是累積了很多很多生命經驗而形成的。換句話說,在你的心智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功能是你在歷經生命的過程裡面所學到的,所開啟的。你在直覺能力提升的時候,對於宇宙萬物的生成,自然而然的就會瞭解。那時候,你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創造者之一。我有時候會說,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分的上帝。有一些人不能接受我這種說法,認為上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事實上,如果我換個說法,就可以了,那就是說:「每一個人對這個宇宙都有貢獻。也是參與創造者之一。」
      不僅如此,當明瞭了大宇宙之後,一個人生命的起承轉合也跟著能夠瞭解。生命為什麼而來?為什麼會走這樣的一段歷程?為什麼要走?我在前面都一再的講過了。
      這時候你發現,人不過是宇宙這個全相體裡面的一小塊。這一小塊是凝聚了一些物質而形成的。去看全相術的照片,是麻麻點點,或是不同的紋路,隨便找一個小點,就相當於一個生命體。那個小點其實也不是點,是有結構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生物、每一張桌椅板凳,都是這個大宇宙全相體裡面的一個小點。當你認識這個小點,你就懂得中醫所講的「醫道通天道」這句話。因為你瞭解這個小點,就等於瞭解這個宇宙。你就是這個宇宙的小縮影,任何一個生也都是如此。中醫講這句話絕對不是胡扯淡,不是瞎掰的。一定是有感而發。古人不會浪費筆墨。醫道通天道就是說人體是個小宇宙。用現在的科學語言來說,人體就是小小的全相體。從這樣的修練裡所得到的直覺能力,可以讓你作無量世界的擴充。
      以上一直是在講對外,對內又如何解決?有了這種直覺能力,回頭去反觀自己的內在,就瞭解今天身上的不舒服是怎麼回事,是從那一條線連到那一條線。於是,經絡就出現了,穴位就出現了。五臟六腑不同的感覺都出現了。心經有什麼特質,肝經有什麼特質?所以中醫裡面說: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五神藏就這麼來的。五行的感覺也跟著出現了。五行不是故意造出來的模型(model)來說明很多經驗,而是從修練的經驗裡面自然浮現出來的。從這個角度去看中國古代許多看上去相當古怪的文化,就變得好自然。
      大家去修練,去慢慢的走走看,就會發現古人很少說廢話,反而是我們很多時候在亂想一通。只不過古人用的文辭很簡潔,讓我們有不少的困擾。但是透過了修練,反而會喜歡古人的用詞。由於古人直接講那件事,不會拐彎抹角。反而因為很傳神,已經沒有辦法去多作修改,而能誏誏上口。所以,大家都用「氣」,或「炁」,來描述信息場,而說「氣場」很好,「氣色」很好。太傳神了,實在沒有別的字彙可以取代。休息十分鐘。
      
    
      
    生活體驗的累積
    1,認識自然現象有普遍的碎維結構
      前面講過練功與直覺能力的開發。我們曉得,在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中國文化發展裡面,累積了很多東西。像是認識在自然界中普遍有碎形結構。碎形就是一個簡單的法則,不斷的反複,可以衍生出很複雜的現象。
    
    
      像這個圖,很複雜對不對?其實它的法則很簡單,就是讓簡單的圖形不斷的循環出現。用數學語言來說,有一個變數x,代進涵數中,得到y。又把y當作變數x,又代進原涵數去,得到y'。如此反複的代進去,滿足某些條件之後,所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碎形。
      有些圖形和日月山川的形狀非常的相像。碎形的意思是說,一個形狀在小區域中又重複它在大區域的樣貌。只是重複很多次,可以感覺到它有一個規律存在。
    
    這裡面的某一個地方把它放大,放大到某個地步,又會重複出現原來的樣子,中間有很多很多的變化。你可以發現這個世界只不過是不同層次的碎形圖而已嘛。像蕨類植物的葉片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圖形在不斷的重複,分叉裡面的分叉又很像。
    
      在大自然中,這種碎形的例子太多了。我們看外面有松樹,每一棵的長相仔細一看都不相同,可是我們認得這些樹都是松樹。你是怎麼認得的?你說是看葉子就知道了。其實你看樹幹,你也知道是松樹。甚至只看樹枝的分叉就知道。為什麼?因為每一種樹的樹枝夾角都不一樣。松樹的夾角是這樣,梅樹的夾角又是那樣。當然,顏色也有一些差別。這都是因為有碎形結構的緣故。
      在中醫裡面,碎形體現在那裡呢?體現在一個耳朵有全身的穴位。一個耳朵相當於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耳垂是頭,耳輪是驅幹和下肢,三角窩是五臟六腑。
    (註:有關耳針的教科書上記載:耳垂相當於頭面部;對耳屏相當於頭和腦部;輪屏切跡相當於腦幹;耳屏相當於咽喉、內鼻、腎上腺;屏上切跡相當於外耳;耳輪相當於驅幹;耳輪下腳相當於臀部;對耳輪相當於下肢;耳鼓相當於上肢;三角窩相當於盆腔、內生殖器;耳輪腳相當於隔肌;耳輪腳周圍相當於消化道;耳甲艇相當於腹腔;耳甲腔相當於胸腔;屏間切肌相當於內分泌系統。)
    
    
      一個耳朵就有全身的穴位,所以有些醫生喜歡用耳針,小小一個區域,全身可以照顧到。手掌也是,腳底按摩也是,眼睛瞳孔旁邊像百葉窗般的虹彩也是有全身的信息。牙齒也對應五臟六腑。門牙和腎經、膀胱經有關;犬齒和肝經、膽經有關;前臼齒和肺經、胃經有關,大臼齒和心經有關。依此類推,全身各部位都和五臟六腑可以對應起來。一個小區域有全身的資料,只是壓縮法不同,排刊法不同,相對關係卻是差不多。在實際的生活裡面,古人體察到有許許多多碎形的結構。所以每一種生命,每一種狀態,都只不過是這個宇宙碎形體某一段的表現而已。這是中國人非常有趣,也非常高明的知覺,已經超越了科學上所能想像的範圍。直到有了碎形數學以後,我們方才可以有工具來瞭解古人的這些認知。
      不僅如此,去看中國的山水畫,或是像長江萬里圖這樣的長軸,折取一半或其中的一部分,都是獨立的一幅畫。合起來成一個整體,分開來各自成一幅。這是西洋畫根本辦不到的。西洋畫中切一塊出來,就不成其畫了。
      中國音樂也是如此。聽藝術所林谷芳老師的藝術課時,他會說,中國音樂的演奏可以先讓一個人在舞台上拉南胡,很好聽,是一條獨立的曲子。等一下有一個人上來吹笛子,和南胡的曲子加起來,也很好,沒有突兀的感覺。再等一下又有人上來奏琵琶。三條不同的曲子同時演奏,也很好聽。等一下再一個個的抽離。少了一種樂器,也不會對音樂本身有什麼影響。為什麼可以這麼做?因為中國音樂的風格是一種碎形成的組合,始終都有這樣的特性,不會出現抽離一種樂器,整首樂曲就破碎掉、不完整的危機。我們的祖先從生活裡面能有這樣的體認,實在了不起。
    2,掌握到陰陽、五行、氣血、經絡藏象的存在與實踐的法則
      有了這樣的知覺以後,就可以體會陰陽五行是怎麼出來的。瞭解到身上有氣血、經絡、臟象的存在,也知道如何去運用它。這是在生活裡面展現這些體驗。這方面的知覺也讓中國文化累積了很多的東西。
      在過去,沒有血型之前,中國人是用五行去看人。什麼木型人、火型人、土型人、金型人、水型人,跟現在流行用西洋星座來分,也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五分法,一個是十二分法而已。更簡單的可以用二分法:陰人和陽人。所謂「陽人」就是他做事情都是開朗光明的,也有些人什麼事情話只說一半,拐彎抹角的、陰陰沉沉的,才轉個身,你就不認識他了,那就是陰人。
      中國人講陰陽,由來已久。原因是中國人的文化是從實際的修練、體驗裡面得來的,自然而然融在生活裡面。這個人改變了,他的生活資訊就改變,深入到整個生活和思想裡面去。
      有沒有發現,我們在接收西方文化也有一百五十年了罷?有沒有這種相融的感覺呢?因為西方文化是可以純理智的、純知識的方式去學習。也就是說,學這些東西可以跟你的生活方式毫無關聯。中國文化則不是,是在體現生命的實踐,有很多東西是跟生活結合在一起。
      有些人也很怕中國文化消失。可是從某個層面來說,它是不會消失的。因為它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除非中國人都沒了,這個文化當然也就消失。只要有原先的脈動在傳承的話,中國文化那怕一直處在弱勢,它都不會被拋棄。因為如果一被拋棄,中國人連命都沒了。
    3,系統觀的整體認知
      中國人的思想,自古以來,都是系統的概念。完全是系統的、整體的思維模式。記得以前中學的時候,讀《孟子》,講到春天捕魚的時候,要用多大的網眼;秋天捕魚的時候,要用多大的網眼。為什麼?因為他知道,捕魚這件事要和大自然的韻律有所呼應,不能竭澤而漁。因為那樣做,就是不順應天地的韻律,而不能存活。這種概念就是一種系統的概念。
      剛才講過的造房子這件事也是系統的想法。古人造房子叫做「動土」,造墳墓叫「破土」。可是現在的報章雜誌亂寫一通,要興建大樓時,叫「破土典禮」。我是聽國文教師講的。要動土的時候,有很多儀式性戶動作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例如,從前一個房子造好了,要進新屋之前,一定要燒一爐很旺的火,說是要求家道興旺。現在的人往往認為那是迷信。從信息的角度來說,燒一爐很旺的火還真是非常科學的事。因為造房子時候,有各式各樣的人和物進進出出,那怕是一間新房子,它的信息場是很亂的。燒一爐火就可以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趕散掉。因為爐火一旺盛,能量就高了。能量一高,它就會往外流。就相當於水位高一樣的往外流。原來的信息場流掉之後,那個房子的信息場就變成被你調整過了,住進去之後,你才慢慢的去建構你自己的信息場,才能住得舒舒服服的。因為你要和那個房子形成一個系統,形成一個整體。如果你還沒住進去之前,這個房子已經有一大堆奇怪的信息,又不去調整,你住起來是不是很痛苦?
      不管是新造的房子,或是中古房子。要住進去時,雖然不能燒一大爐火,總可以去買一個小爐子和木炭。不要用瓦斯,一定要用木炭,尤其是相思樹燒成的木炭。木炭看過嗎?(哄堂大笑)我是不得不問這句話,有些人還真是沒有看過木炭。燒一爐火之後,從房間開始,房間擺一擺,浴室擺一擺,客廳擺一擺,一路擺到門口。如果你有錢,每一個地方都擺上一盆,那是最好。
      只要放上一盆火,那個小區域中的信息場就會散掉。住進去,就會比較安穩。其目的就是要讓你跟房子形成在信息層面的系統和諧性。過去我們的祖先把這件事當成是日常生活。
      有些人被關進監獄,釋放出來回家時,在家門口要「過火」。過火幹嘛?就是洗掉他身上在監獄中所沾染的信息。因為一盆火在燒的時候,在周圍的空間中,有一個肉眼看不見的信息場,具有向外輻射的特質。你這個人的身體從上面慢慢的走過時,身上所有不好的信息都被帶走了。
      古人做這些行為,不是無聊。而是因為他是有感覺的人,教了一般人這些東西,為了讓一般人能懂,於是用了一套說詞。以前的人忠厚老實,也就老老實實的跟著去做。現在的人刁鑽古怪,又自以為是,什麼東西都否定,認為這些動作是迷信,不科學。實際上,是很科學的。
      也有些人在受了驚嚇了之後,要吃豬腳麵線,說是要去霉運。是有道理的。豬腳的膠質多,吃了以後,對身體是有壓驚的作用。因為膠質是柔柔軟軟的,又有黏性,可以把不穩定的物質讓它穩定下來。吃任何帶有一點有膠質性的東西.可以幫助你的神經系統比較安穩。再加上,又很有營養,體能會變好,所以,一吃豬腳麵線,讓人身上的不良信息會變得相對的減弱。
      要曉得,膠質性的東西一進入身體裡面,身上的低頻信號就留得下來,讓你比較驚恐的高頻信就減少。這些動作都是整體性的思維。沒有這種整體性的思維,是不會做這些事情的。在我們的文化裡有數都數不清的文化傳統,若能仔細去瞭解,有很多東西是非常有道理的。只是古人沒有用像我所用的方式來表達,以致你不覺得有說服力。可是,事實上它有實際的意義。
    4,養成隱忍順應的生活觀
      既然知道我們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接受大自然給他的一些考驗,或者是互動,對於大自然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允許我活下來,我就可以活下來;不允許我活下來,我就樂天知命,走了。於是在受到環境考驗的時候,就比較能夠承受痛苦。生病有生病的意義,絕對不是病而已。而是你這個生命跟大自然有了不能相順應的地方。於是就慢慢的懂了去調整自己來順應自然。而不是調整自然來順應自己。可是我們接受了現代西洋物質科學的薰染,以為可以做到「人定勝天」,只要我想要,有什麼不可以。要大自然一切都屈從我們,這就攪得人天一團亂。
      中國人在這方面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使得中國文化是比較樂天知命的文化。你也可以說,這種文化比較沒有鬥志。事實上不是有沒有鬥志的問題,而是中國人懂得掌握天地人的節奏感。這一點是和很多其他的文化是不同的。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說,中國人比較懂得人天的共振。共振就是頻道相同,和諧的振動。只有在這種共振之下,人天才能夠相通。中國人講的天人合一,是在這樣的文化基礎上慢慢的體現出來的,絕對不是個口號。它是一種生命實踐。
    能人異士的創造和整理
      有了這種認識之後,再加上一些修練成功的人幫我們做了一些整理工作,才有文化的根苗。再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才長成現在這個文化風貌。有些能人異士作了許多創造和整理,讓生活有比較良好的條件。有些發明讓生活變得比較方便。陶器的製作和使用,就讓人的生活大為改善。古代人用陶作的尖底瓶到井中打水。現在人不用尖底瓶,改用木製或鋁製的水桶,經過一組滑輪,來井中打水。在《莊子》書中,就認為這種機巧對人心是一種腐蝕,主張用苦力的方式打水,才能讓人知道水和人的關係是什麼。
      現在的人得到水太容易,從牆壁上就可以有水流出來。以前一定是從井裡、河邊、池塘或水坑裡取水。像我小時候,負責取水。水井就在水缸旁邊,就不必挑水。十個人有九個人是不會取水的。井很深,繩子很長,把水桶吊下去之後,要能取到水是一大功夫。三十幾尺的繩子,把水桶放下去之後,輕輕的一搖,水桶就乖乖的翻過來,把水舀進去。那種人、繩、桶和水的一體感,絕對不是現在牆壁上的自來水可以比擬的。桶子是硬的,繩子是軟的,要桶子聽你的話,那麼一轉,就翻身舀水,一定要拿捏到訣竅。拿捏到訣竅就是掌握到共振的直覺。
      中國文化中有太多這種東西,要從這裡面去感覺文化的特性就是如此。由於電力公司在山下更換線路,以致學校停電。我借用的這台手提電腦的電力到現在快用光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再講未完的部分。
    
    
    
    
    
    
    
    
    
    
    
    
    
    
    
    117
    
    

上一篇:人與自然下一篇:醫學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