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 | 标签 | 首页 |    
 综合文献   中医古籍   医话医案   妇幼心法   历代本草 
   
 境天书会   医道札记 
   
 古籍知识集成 
综合文献
       >>> 返回总目录       

中医的理念


  陳國鎮


 (一)基本認識
 (二)生命的多重結構
 (三)生死循環的生命意義
 (四)人和自然的關係
 (五)傳統中醫的架構
 (六)辨證論治  <<< 正在阅读
 (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八)系統結構
 (九)天人整體觀
 (十)陰陽大論
 (十一)五行
 (十二)五行、氣
 (十三)血、津、液
 (十四)經絡的電性與生理定位
 (十五)經絡的應用
 (十六)再論經絡
 (十七)傳統的經絡
 (十八)經絡(2)
 (十九) 經絡(3)
 (二十) 經絡 (4)
 (廿一)奇經八脈、子午流注、耳針、虹彩診視法
 (廿二) 藥的性味
 (廿三)藥性歸經
 (廿四) 引經藥、補瀉
 生命的多重結構
 生死循環的意義
 生死循環的意義(下)
 睡覺的信息與心智變動
 人與自然
 中國文化的根源
 醫學形成的原因
 中西醫學的比較
 系統控制論
 辨證論治
 系統論
 系統論(二)
 人與自然的統一
 陰陽學說(一)
 陰陽學說(二)五行學說(一)
 五行學說(二)氣、血
 津液/對經絡穴位的研究
 經絡電性與生理定位
 穴道電檢法
 藥物篩檢法
 傳統的經絡(一)
 傳統的經絡(二)
 傳統的經絡(三)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藥物的補瀉與七情
 藥物的七情(續)
 中醫學概論(1)
 中醫學概論(2)藥物的燥濕
 中醫學概論(3)方劑介紹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六)辨證論治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上一次,我從系統控制的角度來講中醫的一些特性,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像單一證候F1對應症候群S1,F2對應S2,F3對應S3。證候和症候群之間,一一對應過去。本來是混在一塊的,不好處理,現在想辦法讓他分開來,一對一的對應起來。要想盡其可能的把這個工作做好,是要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這一段歷程是相當漫長的,大概從遠古一直到近代,都在累積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可是,現在的醫學卻只在探索是那些實質的東西導致了這些症狀,以致把「辨證論治」這件事看成不合理,實在可嘆。
    辨證論治的基本概念
      「辨證」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原因是「證候」這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且是「功能態」,即使把它打開來看,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譬如「氣虛」是指身上動力的強度不夠,低於正常值。如果把身體打開來看,根本就看不到所謂的「氣」。「氣」是能量驅動的狀態,不是什麼固定的器官。現在的醫學儀器和現代的解剖學是看不到這個「氣」的。因為氣是不可見的,所以古人稱之為「藏」。
      「症」和「證」顯然是不一樣的意思。「症」是感官可以感覺得到的現象,例如看到臉色發紅,一看就知道是在發燒;看人汗水流個不停,替他把脈,看到脈跳得很快,就知道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高亢的狀態。這些都是感官可以感覺得到的症狀。「證」則是要靠推理才能得到,是感官無法直接感覺得到的。這兩個字的意思截然不同的。可是,現在中醫界卻常把這兩個字混成一談。
      中醫最高明的地方是在於「證」,而不在於「症」。「症」只是現象的觀察。「證」等於是一個學理,一個理念上的建構,如何用一個抽象的理念去認知別人的身體狀況。從這兩個字的差別就可以看得出中醫的高妙之所在。中醫的認知和理論架構與現在物理學的認知和理論架構是完全一樣的。物理學也是要觀察很多很多的現象,例如觀察到物體往下掉落時會加速,所得到的定律就是自由落體的關係。自由落體定律就是「證」。掌握了這個證,也就是掌握了規律。而掌握「症」,只是掌握了現象。
      從現象去建立規律,也就是law。物理學觀察了一大堆的現象,抽絲、剝繭、綜合、歸納,最後的目的就是在建立一個定律,就是這個「證」。牛頓在分析所有天體的運動時,用了一個「萬有引力定律」。他觀察到月亮繞地球,地球繞太陽,太陽繞銀河,這些都是現象,都是「症」。萬有引力則是定律,是「證」。大家分辨清楚了沒有?分辨清楚了,就知道中醫高明之所在。
      中醫其實是有很漂亮的理論和實際的建構。可是,連中國大陸的中醫也常常弄錯,把「證」寫成「症」。因為受了唯物觀、唯物辨證法的影響,所以把兩者等量齊觀。我問過很多台灣的中醫師,他們也把「證」和「症」都當成是一回事的。其實是不一樣的東西。中醫是從一個人具象的症狀,看出抽象的規律,也就是「證」。中醫最難最難的地方就是看到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種種現象,如何在自己的心裡面出現一個抽象的認知。如果你可以感覺到這樣抽象的理念,那你的中醫已經出師了。
      我學物理,一天到晚講像什麼共振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線動量守恆定律、角動量守恆定律等等,都是在講這個「證」。顯然是由推理、推想而得的東西,而不是用感官所感覺到的東西。
      症候群就是感官感覺到的現象,中醫要從這裡面去反推在身體裡面的功能發生了什麼異常的改變。這些「證」是推想出來的。你可以不認同它,批評說這樣的分法不夠仔細。本來從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簡單,後來才愈弄愈複雜,愈分愈細。經驗愈多,症候群的分類做得愈好的時候,推想出來的證候才會愈來愈仔細。將來,我們要花一點時間,把所有中醫的證候列出來。因為「症」的部分已經認識得很不錯了,而對「證」還不熟悉。大家要去慢慢的熟悉這些「證」,明瞭什麼樣的症狀可以導致什麼證候,多看幾遍,大家就會掌握住中醫的精華部分。聽懂了沒有?
      從「症」到「證」,叫做「辨證」。有了「證」之後,再去談怎麼治療,就是「辨證論治」。中醫沒有什麼「辨症論治」。那是現代西醫看病、做診斷的方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是指這種「辨症論治」方式。病人頭痛,西醫就開止痛藥。可是,頭痛的原因很複雜,不能只吃止痛藥,可能是整個血液循環上不到頭頂所引起的。可能根本不需吃什麼止痛的藥,只要練練氣功,提一下氣,讓血液流上頭頂,頭就不痛了。根本不需要吃止痛藥,也不需要去抑制疼痛的感覺。止痛藥把神經的痛覺阻斷一下,身體就沒有了痛的感覺。事實上,問題並沒有解決,病灶還在那個地方。因此,中醫不停留在這個「辨症」,而是到「辨證」這個地步來。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症狀非常的多,許許多多的症狀集合起來,成為一個症候群。要一個一個的治療,不勝其擾。有時候頭痛、脖子硬、胃不舒服、甚至視力不清等症狀同時發生,要去一個個症狀的治療,是不是要看好幾科?從中醫來講,這些症狀都是相關的,原因可能是某一個機能出了問題,把那個機能矯正回來,這些症狀就會一一消除掉。這不就是「執簡馭繁」嗎?中醫在這個概念上其實是很高明的。
      把「症」和「證」的關係弄清楚,在中醫診斷學上就跨出了成功的一大步。至於要去認識所有的證候,只要花時間慢慢的去記就好了。歷代醫家已經花了好長的時間,累積下相當可觀的資料,去記就好了。再不然就用電腦去儲存,叫出來,分類一下,或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它是有限的。
      可是症狀就多得不得了,當然我們不會去面對那麼多的東西,而是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去把握住樞紐。證就是這個樞紐。為什麼我要用黑箱理論來講中醫?就是因為它很清楚的點明了症和證的關係,掌握了這個關係,在黑箱理論的架構下之下,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我在前面先講黑箱控制理論,後面才會講到系統概念,一個大系統裡面一定有好多個小系統,小系統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互相關聯。沒有辦法講S1,S2,S3,..每一個都是獨立的。而是說,分成這樣的一群,它的自主性就比較高了。成為一個集合的性質。兩症候群之間重疊的機會比較少了,不可能兩症候群之間截然無關。在講五行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五臟配五行,彼此之間,環環相扣。
      面對這樣複雜的系統,沒有辦法用一個太簡化的模式來處理它。太簡化,就會截頭去尾,跟真實的系統就有了差異。我們必需要包容它的相關性。聽懂了沒有?我花了十幾二十年才弄懂。你們一下子就聽懂,好棒。我常常為了把這些關係弄清楚,問人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自己想,想好久,往往想得睡不著覺。你們沒有這個經驗?
    實例1:心陰虛、心陽虛
     證別 共證臨床特殊症狀  治 則 方劑
    
    
    
    心陽虛
    面色不華、
    眩暈、
    心悸、
    怔忡、
    氣短、
    脈結代
    有心氣虛症候外,面色灰滯或青紫、肢冷、舌質淡暗、水腫、出冷汗等
    陽虛寒象
    
    溫通心陽
    養心安神
    嚴重者用回陽固脫法
    
    
    炙甘草湯
    蔘附湯
    蔘附龍牡湯
    
    
    
    心陰虛
    
    眩暈、心悸、
    怔忡、失眠、
    升火、心煩、
    五心煩熱、
    盜汗、舌質多紅
    脈多細數
    滋陰、寧心、
    安神
    
    
    
    補心丸
    (天王補心丹)
    
    
      
      什麼叫陰,什麼叫陽,等一下來慢慢的來講。什麼叫「心陽虛」?什麼叫「心陰虛」?共同都是屬於心經,不是指心臟。也都是「心虛」。它們共同的症狀是面色枯黃,臉色不好看,該有一點紅色,他沒有;該有一點光澤,他也沒有,很容易看,有時候也可以看到臉上的明暗度、線條都有所改變。有一點頭暈、眩暈、心悸(心跳得很快,慌慌的)、怔忡(就是心跳得更厲害,隔著衣服也可以看到心跳,比心悸更加嚴重)、氣喘(講話時氣不能順蜴,上樓梯時,走不了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脈結代(走得不很順利,忽快忽慢)。
      心氣虛的個別症狀是臉色灰鐵,也就是臉色變暗。我們平常照鏡子,都是匆匆忙忙,沒有看清楚自己的臉色。試試看,每天以相同的光亮度,以相同的鏡子照同一個方位,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都去照照鏡子,看自己臉色的變化。早上的臉色都是很亮麗,很有神彩。到了中午,就有了變化。到了下午,臉上的線條很多都從原先的往上揚變成往下垂,光澤也改變,下午開始沒有什麼光澤,下午下班時,臉色就成灰灰的,表情也會比較呆滯。有些人甚至還會青一塊、紫一塊,那就是末稍循環變得比較不好,血液循環得慢的時候,含氧量變少,顏色會比較深。四肢也會比較冷。舌頭的舌質比較淡,沒有那麼紅,甚至有時是暗的,也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末稍循環變得比較差。還有水腫的現象,由於心臟的功能不好,血液打不回心臟,以致下半身出現輕微的水腫。心臟的活動力不好,有時候會出冷汗。為什麼汗是冷的,而不是熱的?因為末稍循環不好,末稍的溫度就下降,表皮的溫度也下降,所以流出來的汗是冷的。這些現象叫「心陽虛」。
      心陰虛的特質是眩暈,當然不會是天天都眩暈,看它的嚴重程度。心悸、怔忡、失眠,嚴重一點的會變得有了火氣,煩燥起來,就是「升火」。甚至有時候會真的生氣,但是有氣無力。升火,事實上是有火有熱。心煩。因為陰陽的「陰」是有穩定、滋潤的意思。穩定性不好的時候,心會很煩。還有一些人會「五心煩熱」。那「五心」呢?手心腳心有四個,還有頭頂。這五個地方有一點熱,而且很不安定。還有盜汗。因為陰有收歛、滋潤、穩定的作用。沒有這些功能,就沒有辦法掌握表皮的代謝機能,汗就容易跑出來。這種人的舌質,與心陽不一樣,偏紅,比平常還要紅。脈多細數,去把他的脈,脈很細微,摸起來小小的,不是很寬廣,又跳得很快。因為沒有穩定性。
      心陰虛和心陽虛就叫做證。根據這個證,才來下治療的原則。就是辨證論治。心陽虛的治療就要溫通心陽、養心安神、嚴重者用回陽固脫法。為什麼呢?因為心陽虛是整個心經的動力不足的現象,動力不足的時候,體溫就會下降,所以要溫通心陽,把身體的溫度提起來,加強心經的動力。心陽虛到後來就會有一些慌亂,所以要養心安神。嚴重的要用回陽固脫法。通常是用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炙甘草、生薑、人蔘、生地黃、桂枝、阿膠、麥冬、天麻仁、大棗)。甘草含有很多的膽固醇,由於是植物性的,也不會有什麼大礙,而且用量不多,通常都是一錢,一錢半,很少用到兩錢。炙甘草就是把甘草加蜂蜜,在鍋子裡炒過。
      嚴重一點的時候,就要用蔘附湯(人蔘、炮附子,生薑、大棗)。蔘是人蔘,附是附子。都是補氣的。一個人因虛而突然休克,一定要用附子。附子的藥性很熱,讓身體的溫度能量釋放出來。再嚴重一點就要用蔘附龍牡湯(人蔘、附子、龍骨、牡蠣殼)。蔘是人蔘。附是附子。龍是龍骨,取其鈣質。牡是牡蠣的殼,也是取其鈣質。在現在的生物化學研究中,知道鈣離子對我們的肌肉、心臟都有強化的作用。一旦缺鈣,不只是身體的骨質不好,連肌肉也會不好。心臟的活動也要靠鈣離子。很多人都缺鈣離子,尤其是現代的人不曬太陽,鈣離子就缺得更嚴重了。要吸收鈣離子,一定要有維他命D。維他命D是人體藉由太陽光紫外線的照射而來製造的。不照太陽光,吃再多的鈣質,也沒辦法吸收。通常我們要藉用動物性或植物性的鈣來補充。植物性的鈣在那些蔬菜裡呢?主要是芹菜。
      如果是心陰虛,就要滋陰,就是補充可以穩定、可以滋潤、可以收歛的藥物。寧心就是讓心先安定下來,否則心煩,坐立難安。還要安神。所用的藥是補心丸(生地、元參、麥冬、天冬、丹參、當歸、人蔘、茯苓、遠志、柏子仁、辰沙、酸棗仁、五味子、桔梗),又叫天王補心丹。
      這是一個證來對應好多症狀。症狀的這兩欄就是我前面所講的S1,稱之為一個症候群。共同的部分加上各別的部分而成。這幾個症狀是最常見的,其實還有很多症狀,在這裡沒辦法細講。有了這麼複雜的症狀,綜合起來,是心陽虛或心陰虛機能的異常。知道了這個異常,才來下治則。不是化繁為簡,執簡馭繁嗎?
      怎麼執簡呢?就在「證」這個地方。我們在這個地方知道那個機轉有問題,異常了,就在這個地方做一些調整,不需要一個一個症狀去調整。不需要去治他的暈眩,也不需要去治療他的臉色。那樣做,太忙碌了,也做不好。五心煩熱、升火、失眠等,要怎麼治療啊?不能每一個症狀都開一付藥,那病人要吃一大堆的藥,那還得了。不需要這麼麻煩。用補心丸一放進去,用對了,這些症狀就一一消失掉。
      接下來再舉個例子,看心氣虛和心血虛。
      
    證別共  症 臨床特殊症狀 治則 方劑
    心氣虛
    
    
    
    
    
    面色不華、
    眩暈、心悸、
    怔忡、氣短、
    脈結代 氣短、動輒氣急、
     精神疲倦、易出汗、
     脈結代或遲細弱、
     舌質淡胖 
    補益心氣、
    養心安神
    養心湯
    心血虛
    眩暈、心悸、怔忡、失眠、
    健忘、舌質淡、脈細無力
    補血益氣
    養心安神
    歸脾湯
      氣比較偏陽,也就是偏向能量;血比較偏陰,也就是偏向物質。共同的證候是面色不華、眩暈、心悸、怔忡、氣短、脈結代。心血虛的特殊症狀是氣短、動輒氣急(一動就很喘)、精神疲倦(不容易長期維持一個好的精神狀態)、易出汗(容易一動就出一身大汗)、脈結代或遲細弱(通常脈博是一個呼吸有四次到五次的脈博,因人而異,可是有時候一個呼吸才來三次或四次,比人家慢,叫遲脈;脈細弱是指頭輕輕的碰,感覺不到,要稍為用力壓,才感覺得到)、舌質淡胖(因為心虛,所有的組織都是鬆垮垮的。就和我們到了下午沒有力氣的時候,臉上的肉會往下墜,是一樣的道理。由於沒有力氣,水分也好,氣血也好,沒有辦法正常的循環,整個都往下降,舌質就會淡胖。)
      心血虛的特有臨床症狀是眩暈、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人上了某個年紀,尤其是女性到了更年期,好多事情常常忘記,剛講過,馬上就忘掉)、舌質淡、脈細無力。
      這些症狀構成一個症候群,這樣的症候群對於那個「證」來說,就是異常的生理功能。知道了「證」之後,就針對「證」來作調整。心氣虛就要補益心氣,在補的過程裡面,還要養心安神。通常就要用養心湯(黃耆、茯神、茯苓、當歸、川芎、半夏、炙甘草、柏子仁、酸棗仁、遠志、五味子、人蔘,肉桂)。裡面有鈣質,也有茯神、遠志、酸棗仁三味藥是有安神的作用。
      很標準的血虛就是要用歸脾湯來治。歸脾湯是很有名的藥方(人蔘、黃耆、白朮、甘草、木香、薑、棗、茯神、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現在的生活環境壓力很大。例如學生考試,尤其是女生,碰到考試的時候,生理期就不來了,因為所有的身體能量都用到考試方面去了。這時候要怎麼辦呢?就用歸脾湯。藥方中有當歸、黃耆,都是補氣的藥,很容易把不夠的能量補回來,當然不可以補得太快,否則受不了,會長痘痘。
      中醫是從症狀裡面去辨證,而後論治。至於要用什麼藥方,就有所選擇了,要看身體狀況而定。這是中醫最精彩的地方。
      現在所說的,是指單一的證所看到的各種症狀。現在我們把證變得稍為複雜一點點。可能同時來了兩三個證,每個證相關的症候群可以組合在一起,那就複雜多了。好幾個functions失常,導致了好幾個syndromes同時出現。來看實際的例子。
    證別共症  臨床特殊症狀 治則  方劑
    脾氣虛弱
    
    
    心血虛衰氣短、食少體倦、自汗盜汗、崩漏下血、脈遲細弱健脾益氣歸脾湯
    人蔘、黃耆、白朮、甘草(補益脾氣)
    木香(理氣醒脾)
    生薑、紅棗(調和脾胃)
    茯神、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養心安神)面色不華、眩暈、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質淡無力補血養心
      一個是脾虛氣弱,一個是心血虛衰。兩個證同時出現。脾虛氣弱的症候群是氣短、食少體倦、自汗(不知不覺一直在流汗)、盜汗(晚上睡覺時不停的流汗,睡到半夜,發現枕頭布濕掉了,身體也是濕的,要換衣服)、崩漏下血(生理期來的時候,流血很多,而且無法停止)、脈遲細弱。
      同時又出現心血虛衰的症候群,如:面色不華、眩暈、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質淡無力。當然不是這些症狀統統都出現,而是混雜在一起。當你碰到這些症狀時,必需要去做分類。分類在中醫裡面是很重要的工作。分出來之後,才能找到原來的證。那個「證」找到之後,才能論治。
      脾虛氣弱就要去健脾,補一點氣。補氣的時候,還要去強化脾經的特性。心血虛衰就要補血,因為虛,就會晃動。於是就要養心安神。針對這兩個證候,一大堆症候群,就要用歸脾湯。人蔘(補氣)、黃耆(補氣)、白朮(補氣)、甘草(有調各的作用),這四味藥是用來補益脾氣,針對脾經的氣不足,去補它。有時候在補的時候,吸收不進去,怎麼辦呢?就要用木香。木香是芳香的。香味的東西都有提神的作用。每一個細胞被這個香味一剌激之後,就醒了過來。所以木香可以理氣,讓每一個細胞活過來,彼此的聯繫變好,就叫「理氣醒脾」。脾經和我們的胰臟、脾臟有關係。胰臟是主管食物的消化。我們後天的氣的來源是來自於食物和空氣,必需要把脾經的功能提起來。
      這樣子一補,往往一下子沒有辦法適應。因為調整了一部分,另外的部分會受不了。尤其是胃,如果原本就處於低沉狀態的話,一下子接受了很多高能量藥物的剌激,可能沒辦法適應。必需要用生薑和紅棗來調和脾胃。把生薑片吃下去,或薑汁喝下去,整個胃會熱起來。生薑有溫胃、散寒、止嘔的作用。它對胃既有提升功能,也有安撫的作用。紅棗味甜,對胃有安撫作用。不能多吃,不能一把一把的吃,吃多了,安撫得太厲害,胃就會遲鈍。生薑、紅棗通常都是用來調和脾胃。假定吃下去的藥物太過剌激,就要用薑棗。這就像現在西醫所用的胃乳片,意義是一樣的,胃乳片的功效還不如薑棗。生薑又有解毒的作用,甘草也有解毒的作用。後天的飲食會補到血,也會補到脾,因為白朮和木香走脾經。生薑也會走脾經。
      後天的營養夠了之後,還要補補精神,心才不會虛。於是要用茯神、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龍眼肉就是龍眼乾、桂圓,不要吃太多,太多了會膩。當歸有補血、活血的作用,是養心安神的藥。
      針對健脾的這個目標,所用的藥中,人蔘、黃耆是補氣,白朮、木香、生薑、甘草、紅棗都有健脾的作用,而且也顧到胃,因為脾胃經互為表裡作用。既然補了血,還要養心安神,養心就可以安神。這些都是標準的用藥。如果這樣養心之後還不夠,晚上多夢,還可以加柏子仁。有些醫師喜歡加很多藥,其實夠用就好,不需要加太多。這是兩個「證」所產生的證狀。
      如果是三個證候,那又該怎麼辦?來看看這些例子。
     證別 共症 臨 床 特 殊 症 狀 治 則 方 劑
    沖任虛寒
    瘀血內阻
    
    脾不統血
    沖任不固
    
    陰虛內熱
    
    
    
    
    
    
    下腹寒冷、脹急不舒、月經後錯或經閉、久不受孕、崩漏下血、脈遲細弱
     溫經散寒
    活血祛瘀
     經湯(溫經養血、活血調經)
    吳茱萸、桂枝、當歸、川芎、芍藥
    
    黨蔘、甘草、半夏、生薑
    
    
    
    阿膠、丹皮、麥冬
    經來量多,淋漓不止
     益氣和胃
    午後發熱、掌心煩熱、唇舌乾燥 
     涼血養陰  這些證狀有沖脈虛寒是沖脈和任脈的功能不足,不足到出現了寒象,溫度下降。瘀血內阻,要排掉的經血阻塞在裡面。脾不統血。脾經本來是統率血路的,現在這個功能不好了。生理期是「沖任盈而後帶下」,每個月的沖脈和任脈的氣血達到某一種高度的時候,才會產生生理循環的規律。當沖脈和任脈不穩固的時候,又碰到脾經的功能也不好,經血自然滴滴搭搭,淋漓不止。陰虛內熬。
      每一個證有它的症狀。沖任虛寒所對應的症候群是下腹寒冷、脹急不舒(肚子脹脹的,有時很想要上廁所,事實上又沒有)、月經後錯或經閉(月經來的時間往後延,或根本不來)、久不受孕、崩漏下血、脈遲細弱。脾不統血的症候群是月經來的時候,量多,甚至不容易停下來,沖任兩脈的穩定性不夠,節制力也不夠。陰虛內熱的症候群是午後會發熱,因為有穩定作用的陰已經虛了,到了下午,本來該陰要盛,可是它不夠,沒有辦法抑制能量的轉換,結果能量失控了,於是掌心煩熱、唇舌乾燥。
      有了三個證候,就一個一個的去處理。對於沖任虛寒證,要溫經散寒。怎麼去散寒呢?就要活血去瘀。因為經絡已經虛了,甚至到了寒的地步,經絡不太走得動,一定會有血瘀的現象。血瘀就是血液循環的速度變慢,不是堵死不動,真的有什麼血塊在那裡,那太可怕了。瘀血內阻的意思不是有血塊堵在那裡,如果那一堵,相關的組織就開始麻木,血液根本到不了。血瘀是血液走得太慢,本來假定一秒走過三公升的血液,現在只走兩公升半或兩公升的血液,阻力變大。這個瘀不是有什麼血塊,撞到啦、跌倒啦,都會有瘀血,那是有血塊,跟現在講的血瘀不同。
      脾不統血、沖任不固就要益氣和胃。因為脾胃是互轉的,要強化脾胃,才能夠把脾經恢復過來,要從飲食裡面去補充。至於陰虛內熱,先要涼血養陰。養陰的意思是用一些東西把安定的、收歛的、穩定的那一部分補回來,才能夠和陰陽平衡。
      治療這三個同時存在的證候,要用的藥方叫溫經湯。目的是溫經養血、活血調經。針對沖任虛寒,要用吳茱萸,這是一個熱性的藥物,作用跟桂枝、生薑相似,由於它有剌,容易走竄,目的是因為有瘀,就需要有可以攻堅的東西,去把瘀的地方通一通。它的味道辛辣。桂枝也是溫經的藥,有的人吃下桂枝,身上的溫度就開始上升。當歸是補血和活血的。川芎帶動循環的力量非常的強,可以走遍全身,通常不敢用多太多。吳茱萸、桂枝、當歸、川芎都是溫、竄、活的藥,性質太相近,胃會不舒服,跑太快也不行,就要用一點芍藥。芍藥有收歛的作用,活潑之中,不要失去節度。不能用太多,用太多,就適得其反。
      脾不統血、沖任不固的時候,就要益氣和胃。用黨蔘、甘草、半夏、生薑。黨參是補中氣的,味道甜甜的,即使煎過之後,也可以嚼一嚼,吞下去。現在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壓力,有很多人內分泌失調,其中有一項就是甲狀腺失調,有些人會有假性的甲狀腺亢進。所謂假性,是因為和甲狀腺功能失調者的症狀比起來,又沒有那麼明顯的症狀,也不會一直瘦下去,也不會脖子變粗,也沒有眼突,可是坐立難安,胸口悶住,呼吸有點困難,覺也睡不穩。這種情況可以用黨參,但是不要用太多。千萬不要用黃耆,黃耆用下去,更難過。在食物裡,也不可以吃豆類。
      氣不足的時候,要用黨參,但不可以用多。熟地黃就可以用很多,可以讓沖任脾等脈穩定下來。甘草可以調和脾胃。半夏也可以使胃比較溫和,有止嘔的作用,也有去濕的作用,讓脾經不會水汪汪的。生薑也可以用。
      至於第三個證陰虛內熱,就需要涼血養陰。養陰的要藥是阿膠,山東膠縣所出產的驢皮膠。是很好用的藥物。膠質總是粘粘的,走不動,也就是有拖拉的作用,因而有穩固的效力。阿膠可以潤肺,讓肺不會太乾燥,不容易咳嗽,因為它是膠質,可以含水,有滋潤、收歛、穩定的作用。尤其孕婦的生理系統會不安穩,就常用阿膠來安胎。但是會用阿膠的人不多。大家要慢慢的懂得,膠質的東西都有緩衝、安定、滋潤的作用,知道了,就會用它。譬如說,咳嗽時喉嚨癢癢的,不得不咳,就可以用阿膠。
      丹皮是牡丹的樹皮,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所以可以涼血。考生到了聯考時節,心裡面很煩燥,熱到全身好像要冒火似的,就可以用丹皮來去熱。可是,光是這樣去熱還是不夠的,身體還是要靠水分的代謝才能夠常常保持一個正常的溫度,所以常要用到麥冬。麥冬有滋潤的作用,一粒一粒半透明的,帶有一點膠質。
      這些症狀如果要一一的去處理它,何其難也。症狀那麼的多,沒有關係,把它分群就好了,把症候群分好了之後,回頭再來辨它的證,到底是身體裡面那一些機轉發生了異常改變,才有這些症狀。簡單的證候一定比一堆症狀來得簡單。證候簡單了之後,治療的原則當然也就跟著簡化,只要抓對了幾味藥的性質,你就可以開一張相當不錯的處方。大家以後可以試試,很多藥方都是要自己先吃吃看,才知道它的效果如何。藥物有不同的屬性
      以上是中醫最先要弄清楚「辨證論治」到底在做什麼,千萬不要弄錯了,寫成「辨症論治」。寫錯了,表示你對「證」不認識,才有這種錯誤。
      再回頭來看一下系統論。中醫用望聞問切四種方法來收集各種症狀,形成一種症狀集,收集來之後,就要做分類,這種工作是要訓練才會熟悉。每一群就是一個症候群。回頭去揣摩身體裡面是那一種功能變成異常,怎麼個異常,這個叫「證候」。證候是抽象的,用推理方式而得的。症狀是具象的,是感官知覺可以覺察到的。有了證候,根據它,把異常的功能調整回來,就是「辨證論治」。這一調整,所有相關的這一組症狀都消失了.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醫不做這種事,只要抓到要領就可以了。
      第一步就是要把資料收集齊全,不能零零落落。要用客觀的方式去收集,不要自己一廂情願。在過去,只有望聞問切四種辦法,現在有更多的辦法,因此,可以藉助現代的方法和各種儀器設備,收集更多的資料,來輔助你作症候群的分類。那樣做到的證可能會更細緻。
    隨機調節法
      當我們要去調節異常的生理機能,或用那些藥物去調,有那幾種方法?第一種試驗法。當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就只好這個試試,那個試試。這叫隨機調節法:「逐一嘗試藥物以建立輸出(人體反應)和(藥物)輸入的關係。」
      要去治療,就拿一個藥物去試試看,看看這個症狀是否會消失,或者異常的機能會不會矯正回來。這個不行,就試另外一個。隨意的亂試一通。在《山海經.修務訓》裡面提到:「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這一段文字就在說明,很多東西從未明到有一點認知,要靠嘗試。前面的人累積了很多很多的嘗試,累積了很多經驗。我們可是去用他們的經驗。當然你也可以去否定前人的經驗,自己重新來過。不過人的一生所能累積的有用的經驗並不會太多,只要藉助別人成功的經驗,稍為試一下,就可以知道它對不對,也可以試著摸索是不是還有可以修正或補充的地方。
      這種嘗試的例子隨手都就有。到了現在這個季節,柳丁很多,我們去買柳丁時,都會問它甜不甜。賣水果的人通常都會回答「很甜!」也許這個水果販子不怕酸,什麼東西他都覺得很甜。你一定要自己從生活經驗中去嘗試。你買柳丁時,要知道到底什麼才會甜呢?是長的甜呢?還是圓的甜呢?皮是粗糙的甜呢?還是光滑的比較甜?是底部附有一個圓圈的好呢?還是蒂凹下去的好呢?你有這些考慮,所以就拿來試試看,這一次買這些條年的柳丁,以為它甜,結果不好,下一次就換一些條條,再來試試看。慢慢的買,慢慢的就學會了,不需要剖開來嚐一口,大概就可以知道甜不甜。有種橘子叫火頭柑,看起來不好看,可是特別甜,因為它面陽,太陽曬得特別多,連皮都有一點褐色。這種火頭柑大概都是好的,甜度夠,水分也夠,皮很薄。很不起眼,可是很甜。
      買西瓜的時候,通常都會拍一拍,拍什麼?是在聽回音,可是,握的朮姿勢和拍的動作都會有一些影響,還是要靠經驗。我們從小就吃仙草,黑黑的,由於別過,就知道可以吃。在國外,就曾經端給老外,他們就不敢吃,儘管跟他們說,這像jelly,他們還是不敢吃。百年前中國食物剛傳到外國的時候,老外連醬油也不敢吃,試過以後,有了認知,也就不怕了。
      現在有人連昆蟲都吃,想了就很可怕。你有沒有想過,海參不也是很可怕。我高中的時候,到恆春海邊採集標本,海參沿著石頭邊上到處都是,伸手去抓,就可以抓到。摸起來粗粗的,很可怕。而且去抓牠的時候,牠還吸得緊緊的。那時對海參一無所知,用手去搓扯。海參一被扯,就吐出一些白白的絲,黏得更緊。很快的就被我扯死了,過了幾天,乾掉了,都還黏在石頭上。海參的外型和地上的蟲是一樣的。可是我們覺得海參很好吃,而蟻卻很可怕。
      餐桌上的豬肉好吃嗎?帶你去豬圈看看,那個心裡的感覺就不同了。我們在嘗試的時候,往往受一些觀念的制約,在學習的時候,受這種制約的影響,而有所選擇。這樣的嘗試過程沒有方向可言,試來試去。
      這樣的試驗有一個很危險的地方,萬一碰到很糟糕的情形,這一試,不僅沒有把問題解決,反而把身體異常機能變得更糟糕。譬如中毒,山上有很多的野草,有些野草芍身體的剌激性也很強,只要稍為一碰,全身就會過敏。神農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說他一天裡面要碰到很多有毒的東西。
      這種試法成功率也比較低。要很久之後,才可能找到一兩味可能有用的藥。這是純粹從嚐試錯誤裡面去累積經驗,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可以在茫茫的對象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有時候,我們就可以藉助於動物的本能。有些動物有毛病時,會自動的去找一些對牠的毛病有用的藥物。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貓狗胃不舒服時,會到野外找一些草來吃,每次都不會吃完全相同的草。雲南白藥也許就是這麼找到的。
    有關神農嚐百草,我不認為他一定是用嘴吧去嚐,因為練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是可以用感覺的。
    記憶式調節法
      已經有了一些經驗,累積輸入和輸出(也就是藥物對身體的影響)之間較確定的關係,就可以重複使用這些已知的經驗法則。像奎寧的葉子,在一個健康人的身上,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就像得到瘧疾的樣子。有人拿奎寧葉所搾出的汁給患瘧疾的人服用,就發現可以治瘧疾。這樣的經驗的累積就形成了醫學的各種用藥法則。
      不止是藥物,穴位的按摩也是一樣的,有些時候,身上有不舒服會在某些穴位反應出來。像是頭痛,就在頭上摸來摸去,會摸到某些點可以舒解頭痛。每一次摸那些點都會有舒解頭痛的效果,就知道那些穴位和頭痛有關係。有些人更敏感,一按穴位,就會有反應。把這種經驗累積下來,像風池穴,一按,頭就會舒暢。這就形成了醫療上的法則。
      自古以來就在慢慢的累積這種醫療的法則,不是只有現代的人才會。據說在三千年前殷商時代,已經有好幾種疾病的名稱,像是眼睛、耳朵、鼻子、牙齒和頭的疾病。人類很早就累積了有關疾病和醫療的經驗,也分門別類的變成了經驗的法則。這些由隨機法所得到的經驗法則,若是成功的例子,我們就一再的使用它。若是失敗的例子,就避免再用。這些都成為人類在追求保健醫療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
      我們也發現,個人和個人之間的狀況不會完全相同,絕對不會相等,我的頭痛不會等於你的頭痛,雖然都叫頭痛。但是有相似性,你前額的頭痛和我前額的頭痛有相似的地方,也許是產生頭痛的原因是相同,但是疼痛的機轉不會完全一樣。為什麼呢?一個人身體五臟六腑彼此的銜接的強弱程度,大家都不相同。雖然是同一個原因所造成的相似症狀,但是在身體的表現不會完全相等。
      這是在臨床的辨症上,比較困擾的問題。同樣的症狀在不同的人的身上,還要考慮不同的其他因素。但這才是真正的臨床辨證。可是,現在我們的思想唯物化之後,什麼東西都以組織、器官、系統作為最明確的依據,以致相似的症狀,就給相同的藥物來治療,事實上,得不到相同的療效。因為每一個人所創造出來的證狀,都可能是一個複雜的綜合表現,而不是純粹一對一的對應關係。同樣的毛病,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機轉不完全相同。比較胖的人和比較瘦的人可能完全不一樣。
      利用這樣的經驗法則來作臨床的調整,他的治癒力仍然比較低。譬如說:很多人他很有愛心,他自己吃了某個藥以後,他覺得很好,他就到處告訴人家,逢人就告訴:這藥方子不錯!如果你仔細的去用用看,會發現別人吃的好的藥方子,自己拿來吃,一點效果都沒有!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每一個人雖然表現出來的症狀很相像,可是他背後就是不太一樣。所以你必須面對不同的人,給他作不同的調整。
      很多人常常會問說:「我有什麼毛病,有沒有什麼藥方子?」針對你,有一個藥方子,但不是別人的藥方子搬過來,就可以給你用。所以經驗法則還是不能很普遍的通用,還是有其盲點。那麼他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輸出、輸入不是絕對一對一的關係,是多對多的關係。你所看到的症狀其實還是一個複雜的現象,不是一個單純的現象。所以沒有辦法用一對一的方式來相對。只有唯物的觀念比較能用一對一的方式,但是你要看到生命裡面有許多是功能性的,那就很難了,所以不是一對一。
      這樣的經驗方式,在臨床上用起來還是有他的侷限,怎麼辦呢?那就要把這些所有現象的背後,要建立起一個認知的體系,就說會發生這樣的症狀,他背後有那些機轉出問題。這個機轉,如果我能掌握到很仔細,那我就可以抓的很穩。所謂的「很仔細」就是:他的關係越來越趨向於「幾乎可以好像是一對一」。當然實際上是作不到,這只是一個理想。
      你只要把背後的「證」剖析的夠精確,你才能掌握到症狀的改善。要把症狀剖析的那麼精確,你必須要求自己所有的辨證不能自相矛盾。如果會自相矛盾的話,那就完了,最後就會一團亂。要不自相矛盾,他必須要有一個理論架構來安排所有的揣測和推理。因此,必須要有一個醫學的理念、架構來建立彼此之間的相容關係。也就是互相之間不矛盾。這樣的理論、架構就形成中醫的學理。這就是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就是給眾多的經驗法則後面,找一個合理的理論架構。要從這個角度去認識這些經典的話,就知道他們扮演了一個指導的角色。我們之所以要去讀《黃帝內經》,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論架構以後,把經驗放到裡面去,找到合適定位以後,這個經驗用起來的效果,就會比「試試看」要好的多了。這個理論之所以會有這個必要,是因為他可以總結很多的經驗,不致於便成零零散散的認知,而是可以有一以貫之的理論來維繫他。
      調節的方法裡面,既然不能一個對一個,就好幾個相對。依據輸出和輸入的變量,不管是你用的藥物也好,你用的方法也好,導致身體的變化,這就是輸出。這些變量各自的相關性,就是你要去分群。分群在症狀上就變成症候群,在輸入裡面就是病因的一個群,在身體理面就是證的群。
      你這樣分類以後,就會發現,這些彼此之間的關連就比較明確了。是什麼樣疾病的一個因子造成證狀。譬如說:風證,不完完全全指的是外面空氣的風,不過那個風有類似的性質,這個風證所導致的機能是什麼呢?譬如說:肝風上揚所導致的眩暈,或者顫抖,或者是容易生氣等。這些就是症候群。
      一個是致病的原因,也就是輸入的部份,譬如說:各種致病的因子(病因)是可以分群的,有各式各樣的群。譬如說:風、寒、暑、濕、燥、火。人體的部份就是這個「證」,這個就是輸出。輸出就是「證候」。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一個的症狀,如吹風,或是其他,可是有很多。不過,事實上,你可以把這些症狀分群,分成一群一群的。這個「證」發生的異樣,然後才有這些症候群。如果你把這個群分的好,一個一個群的分類的很恰當的話,像病因和證候的關係、證候和症候群的關係、或者是病因和症候群的關係,就可以比較明確。
      不要分得太細,分的太細反而看不出彼此的關係。分得剛剛好的時候,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就會很明顯。所以,第一,你要根據他的相關性來分,重整分類,使得出入人體黑箱的各種變量群有比較明確的關係。這個是系統學裡很重要的工作,也是辨證論治裡,收集資料以後一定要做的事情。
      症狀的集合經過相關分組以後即成為「症候群」,對應症候群的治療用的藥物透過療效的分類和整理會形成我們現在的「方劑」,歸脾湯、溫經湯、六味地黃丸,這都是方劑。因為他是組合起來的,然後從症候來反推人體所得到的異常的機能或功能,就稱為「證候」。這是推出來的。所以根據這個「症候」你才能講「辨證」。
      像咳嗽就是很複雜的毛病,隨便數一數,都有十幾、二十種原因。有時候咳嗽是因為水份太多。水往上走得太高,跑到肺裡,在肺裡面就累積變成痰。痰因在身體裡面,因為呼吸的關係,就會跟著氣流震動,因為他是黏稠性的東西,黏在氣管壁上,愈黏愈多,空氣走動的時候,他就在那裡抖動。這一抖動就會使你的氣管癢癢的,就想要咳。一咳,就有痰。所以一咳有很多痰的人,大概是水份跑到肺這地方來。這時候,你就要用「利水降氣」的方式,通常用「健脾利濕」的方法。可是有時候你的藥會用過頭。藥用過了頭,還是咳。可是那個咳法又不一樣。咳沒有痰,而是因為氣管裡面水份太少,少到太乾以後,反而乾燥本身會造成刺激。那時就要用滋潤的藥。
      有時候,不是水分的問題。有時候是拉下去時候,氣不足,連呼吸的肺臟功能好像就軟弱無力。一軟弱無力就有什麼現象呢?因為肺兩邊嘛!組織也蠻大的這器官!所以這一邊和那一邊的動作不會一致,譬如說:這一邊氣管吸氣吸進去的時候,氣管會微微地往裡面縮一點點,這一邊縮和那一邊縮動作不一致,不一致以後又形成一個刺激,所以這刺激又常常造成一吸氣就想要咳嗽。這時你要怎麼辦呢?要補氣!你把氣拉的太低,要把他補回來,補回來以後咳嗽的狀況或呼吸道的狀況就改善了。
      所以你看看這有很多東西必須自己去揣摩。咳嗽困擾了我幾十年。我也揣摩了大概五、六年以後,現在才慢慢瞭解咳嗽原來這麼複雜。以前,我小時候,每年要咳三個月,從夏天轉秋天進冬天,一定要咳三個月。咳到腰也沒力氣,肚皮也好痠,全身都痠,這一咳全身都肌肉都很痠,因為太頻繁了。所以我對咳嗽非常、非常地清楚他的感受是什麼,但不瞭解他的機轉。
      有時候我又覺等人是很有意思的動物,你生什麼病,就是你要學那個的苦悶。你要花多少時間去學呢?那就看你多努力。你若很努力,也許三年、兩年,就學到了!如果你是拖拖拉拉的,可能要學好久、好久。我就有點拖拉,因為我覺得已經咳習慣了,所以不太在乎他,後來實在不行,才去治療咳嗽。現在才知道這裡面有很多有意義的地方,學會了這個以後,會比較有感覺。
      下次我們來講陰陽,在控制理論非常有趣的這樣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其實在你生活裡,每天都在用,隨時都在用,就像我們在山上閉眼睛走路,你就會用到他。你等一下站起來,你會用到他,你現在坐著其實也用到他。好,下課。
      (宋亦勤、林萬金、莊于瑩整理)
    
    
    
    134
    
    

上一篇:(五)傳統中醫的架構下一篇:(七)陰陽辨證:負反饋調節

Copyright © 梦境天华站
粤ICP备08035557号
200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mst1739
Email:mst1739@qq.com